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民中學課程革新過程中教師文化之研究——以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
    (2006) 劉怡君; Yi-chun Liu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課程革新過程中的教師文化,並以國民中學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來加以說明。研究目的包括瞭解教師文化的內涵及其在課程革新過程中的重要性,並探究課程革新過程中教師文化的再生歷程以及教師文化的特色,最後瞭解課程革新過程中影響教師文化再生的原因,進而歸納研究發現,提出教育研究上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個案研究法,以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作為蒐集資料的方式。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教師文化的再生從凝聚教師的共識開始。 二、教師合作團隊改變教師間規範和人際互動。 三、課程革新觸動教師價值信念的改變。 四、關鍵領導人是教師文化再生的契機。 五、教師文化受到學校核心價值的影響。 六、自發性的教師團隊有助於課程革新及落實。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並結合文獻,提出建議: 一、校長應重視教師課程領導的能力,以落實學校層級的課程發展。 二、行政人員應支持教師自發性的合作團隊,以促進教師之間的對話。 三、教師應強化自身的課程意識,以提升教師課程發展與設計的能力。 四、後續可針對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學習領域的學校進行個案研究。
  • Item
    兒童劇場導演創造力歷程研究-以如果兒童劇團徐琬瑩導演<小花>為例
    (2009) 劉怡君
    本研究旨以「個人」、「歷程」、「產品」與「環境」四個向度為研究個案人物兒童劇場徐琬瑩導演的創造力向度,以發掘徐琬瑩導演之個人特質與其創造力產出的關係;暸解徐琬瑩導演創作《小花》兒童劇的創造力歷程;以創造力產品向度觀點來探討兒童劇《小花》的創造力特性;以創造力環境向度觀察【如果兒童劇團】與徐琬瑩導演創造力產出的關係。 從創造力相關的個人向度「知識」、「人格特質」、「動機」與「思考型態」向度上,研究結果歸納徐琬瑩導演的創造力產出與個人向度之關係:一、兒童劇場導演的知識向度扮演創造力產出的重要性基礎。二、兒童劇場導演須具備創造性人格特質。三、兒童劇場導演內在動機之驅力為「心流經驗」之所需。四、兒童劇場導演思考型態須與有利創造力產出型態的一致。 在歷程向度中研究發現徐琬瑩導演創作兒童劇《小花》歷程中的「決定劇本」、「劇本分析」、「與設計群合作」、「排戲」與「正式演出」過程中所經歷的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與最後執行階段中,也形成一循環式的動態創造力歷程:一、累積創作源。二、創作聯想。三、建立架構與旁支。四、具體化想法與可行性。五、修正再溝通。六、呈現與回饋。 在產品向度上,本研究發現徐琬瑩導演在個人層次與觀眾等社會文化層次的評析上觀點上是有其一致性的,必須具備新穎性與價值性。 在環境向度上發現來自家庭、教育與其工作環境的氛圍能提供支持徐琬瑩導演創造力產出的條件。 最後根據前述結論、研究過程之分析與心得,提出對於實務工作者相關研究建議,希望對於有興趣從創造性人物身上學習其典範研究者有其幫助;也礙於本研究之限制,期盼未來對該議題有興趣之研究者,能有更進一步的實證研究,延伸研究觸角於相關戲劇與創造力的領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