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高中學校道德氣氛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之研究
    (2008) 李映文; LEE,YIN-WE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學校道德氣氛」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之關聯性,並分析不同背景(性別、年級別、公私立學校別、學校型態別、地區別)學校學生所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之差異性。研究設計係以受試者個人背景及高中生所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為自變項,學生道德判斷發展為依變項,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研究工具為「學校道德氣氛問卷」及「道德判斷測驗」,以全國518名學生為施測對象,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依據研究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事項。 本研究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高中生對「學校如同社群」之知覺以「關係分享」與「社會契約」類型之平均數較高;「權力使用」與「具體互惠」類型之平均數較低 二、高中生對「機構價值」的評價以「外在工具」與「強烈認同」層次之平均數最高;「民主參與」與「自發性社群」層次之平均數次之;「拒絕評價」層次平均數最低 三、高中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以「人際關係取向」類型平均數最高,其次為「社會規範取向」類型,「權威取向」類型之平均數最低 四、高中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以「人際關係取向」之人數比例最多,佔全體受試者42.7%,「人際關係取向」與「社會規範取向」合計佔全體受試者75.9% 五、高中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較具正面取向;且不因性別、年級而有差異 六、私立學校學生所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較公立學校學生負面;普通高中學生較完全、綜合高中學生正面;東部地區較其他地區學生負面。 七、超過八成高中生道德判斷發展成熟分數介於「300-399分」,屬於「人際關係和諧導向」階段,僅有3.6%的學生已發展到「法律與秩序導向」階段 八、不同性別高中生之道德判斷發展階段並無顯著差異的現象 九、學生之道德判斷發展成熟分數,三年級學生高於二年級學生;公立學校學生高於私立學校學生;普通高中高於綜合高中與完全中學學生;東部地區學生則明顯低於其他各區學校學生。 十、高中生因知覺學校道德氣氛類型不同,其道德判斷發展具有差異 十一、高中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達顯著相關水準 十二、高中生知覺之學校道德氣氛類型為學生道德判斷發展的有效預測變項 依據研究之結論,本研究進而提出下列三方面建議: 壹、對教育主管當局之建議 一、重視學校道德氣氛 二、注重不同地區學校差異的問題 三、縮減公、私立學校道德氣氛之差異 貳、對高中學校機構之建議 一、發展學校倫理原則,以營造學校社群意識 二、運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引導學生道德判斷能力提升 三、重視校園規範的實踐,促進學校道德氣氛的改變與提升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務,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與責任感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探究學校道德氣氛的多元內涵 二、整合學校道德氣氛量表內容,發展適合本國之研究工具 三、建構我國道德判斷測驗研究工具的指標 四、擴大研究範圍 五、增加研究變項 六、繼續追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