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閱讀障礙篩選流程的檢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9-03-??) 洪儷瑜; 陳淑麗; 王瓊珠; 方金雅; 張郁雯; 陳美芳; 柯華葳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是目前閱讀障礙研究和實務的趨勢,測驗篩選或教師轉介是發現閱讀障礙學生的第一關,本研究依據柯華葳等所擬定的閱讀障礙學生診斷六階段的流程,探討篩選或轉介不同發現閱讀障礙的來源之正確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以北、南、東三區各一所國小、國中之小二、小四和七年級為實驗對象,共1126 位學生參加,依據診斷流程最後獲得95 位閱讀障礙學生。本研究依據不同階段所得之疑似閱障學生和最後確定的閱障學生為對象比較兩種發現閱障來源,結果發現篩選所佔比率比較大,約九成的閱障學生可以被篩選出來,在第一階段的疑似閱障學生也以篩選的正確率較高,以最後確認閱障的學生,所得敏感度,也是篩選高於教師轉介。篩選或教師轉介在性別或閱障的亞型比率未見顯著差異,但在年級、區域和閱讀能力卻見二者間的差異。教師轉介比較被學校肯定,但過低的發現率、教師個人偏好或區域對教師培訓制度的程度都會影響轉介的比率和正確性,雖然本研究的教師轉介並未見明顯偏見,但研究發現在小四、七年級階段,篩選工作仍是發現閱障學生的最佳來源,但在小二,篩選功能不若高年級,建議低年級的第一關篩選和教師轉介並用。最後對於閱障的診斷工作和未來研究提出其他的建議。Item 閱讀障礙篩選流程的檢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9-03-??) 洪儷瑜; 陳淑麗; 王瓊珠; 方金雅; 張郁雯; 陳美芳; 柯華葳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是目前閱讀障礙研究和實務的趨勢,測驗篩選或教師轉介是發現閱讀障礙學生的第一關,本研究依據柯華葳等所擬定的閱讀障礙學生診斷六階段的流程,探討篩選或轉介不同發現閱讀障礙的來源之正確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以北、南、東三區各一所國小、國中之小二、小四和七年級為實驗對象,共1126 位學生參加,依據診斷流程最後獲得95 位閱讀障礙學生。本研究依據不同階段所得之疑似閱障學生和最後確定的閱障學生為對象比較兩種發現閱障來源,結果發現篩選所佔比率比較大,約九成的閱障學生可以被篩選出來,在第一階段的疑似閱障學生也以篩選的正確率較高,以最後確認閱障的學生,所得敏感度,也是篩選高於教師轉介。篩選或教師轉介在性別或閱障的亞型比率未見顯著差異,但在年級、區域和閱讀能力卻見二者間的差異。教師轉介比較被學校肯定,但過低的發現率、教師個人偏好或區域對教師培訓制度的程度都會影響轉介的比率和正確性,雖然本研究的教師轉介並未見明顯偏見,但研究發現在小四、七年級階段,篩選工作仍是發現閱障學生的最佳來源,但在小二,篩選功能不若高年級,建議低年級的第一關篩選和教師轉介並用。最後對於閱障的診斷工作和未來研究提出其他的建議。Item 一到九年級學生國字識字量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6-??) 王瓊珠; 洪儷瑜; 張郁雯; 陳秀芬; CHIUNG-CHU WANG; LI-YU HUNG; YU-WEN CHANG; HSIU-FEN CHENItem 台灣中文字詞教學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12-??) 王瓊珠; Chiung-Chu Wang無論就閱讀簡單觀點模式、訊息處理理論、閱讀發展或是讀寫障礙者的核心問題來看,個體的字詞能力皆是閱讀理解的關鍵要素。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字詞教學是很重要的閱讀研究議題.本文旨在回顧國內1997 年到2008 年間中文字詞教學研究的現況,文獻來源為發表在有審查制度的期刊論文,共有18 篇﹒結果發現字詞教學研究主題和對象都呈現偏態,成少對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進行字詞教學.研究主題多是探討融入字理,或降低認知負荷的教學介入,對閱言困難學生讀寫字的影響,或將閱讀理解納入成效評量的並不多﹒建設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發展小四以後的字詞補救教學,探究文本調整、自由自主闊論對字詞學習的影響;識字和寫字能力的關連性﹒以及比較不同取向之詞彙教學成效。Item 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彙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4-03-??) 歐素惠; 王瓊珠本研究在探討閱讀障礙兒童接受不同詞彙教學法之後,其詞彙學習表現與閱讀理解能力是否有改善,並比較何種詞彙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以二位六年級閱讀障礙兒童為受試,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中之多處理設計方式來進行。自變項為三種詞彙教學活動,即詞彙定義教學法、語意構圖教學法和文句脈絡教學法;依變項包括詞彙學習表現和閱讀理解表現,其中詞彙學習表現又包含識詞率、詞義記憶和詞用能力三個向度。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收集個案的「各單元詞彙評量」和「各單元閱讀理解測驗」的答對率,以分析不同詞彙教學法的教學成效。研究顯示:1.三種詞彙教學法對受試者的詞彙學習皆有正向的教學效果,其中以文句脈絡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2.詞彙定義教學法和語意構圖教學法的詞彙學習成效在教學實驗前後期的教學效果不一致。3.詞彙定義教學法和語意構圖教學法有益於「詞義記憶」的學習。4.三種詞彙教學法在「識詞率」和「詞用能力」的詞彙學習向度上之效果不一致。5.三種詞彙教學法對受試者的閱讀理解學習皆有正向的教學效果,其中以語意構圖教學法和文句脈絡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6.語意構圖教學法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略優於文句脈絡教學法,但成效穩定性不足。Item 句型問答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問句理解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5-09-??) 王嘉葦; 王瓊珠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句型問答教學對兩位國小低年級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理解三個問句之影響。為了瞭解句型問答教學是否能增進自閉症兒童語句詞序理解能力,有效區辨三個詞序、語意不同的問句,因此,本研究透過相同圖片情境,採用跨不同問句多探試單一受試實驗設計,先後進行三個有關圖中主事者行為、主事者、受事者等不同語意問句的教學,即「S(主詞)在做什麼?」,「誰在V(動詞)?」,「誰被V(動詞)?」,以瞭解學生接受十五週的句型問答教學後,能否有效區辨三個不同詞序、不同語意的問句。研究結果顯示:一、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能增進兩位自閉症兒童回應「S在做什麼?」問句的能力,但似乎未能增進其詞序理解能力,所以當新句型介入教學時,其回應「S在做什麼?」的能力明顯下降,須經第二階段的句型問答補救教學後,方有良好的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二、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對受試甲回應「誰在V?」問句句型具有初期立即效果,但對受試乙來說,句型二學習初期明顯受到句型一教學的影響,常將句型二誤解為句型一,所以立即效果較不顯著。另外,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似乎未能促進兩位受試者的詞序理解能力,所以當新句型介入教學時,其回應「誰在V?」的能力明顯下降,須經第二階段的句型問答補救教學後,方有良好的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三、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對自閉症兒童理解「誰被V?」問句的初期介入立即效果並不顯著,兩位受試者皆於句型三學習初期明顯受到句型二教學的影響,所以立即效果較不顯著。不過,由於兩位受試者學習該句型後,沒有新句型的介入,所以句型三較前兩個句型具有良好的維持效果、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Item 低識字能力學生識字量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7-09-??) 王瓊珠; 洪儷瑜; 陳秀芬為瞭解低識字能力學生識字量發展的特性,本研究以小一至國中三年級學生共2,840 人為母群,依據學生在「識字量評估測驗」之Z 分數在正一個標準差以下者,分成一般識字能力組(1,927 人)與低識字能力組(456 人),比較不同識字能力的兩組學生在識字量的年級發展情形,另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兩組學生年級、性別、識字能力組別間的差異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學生的識字量發展型態雖然大體上是隨年級增加而增加,但一般識字能力組學生年級間的識字差異量比較明顯,而低識字能力組學生年級間識字量變化則較小,低識字能力組學生小五至國三階段也未超過一般小三學生的平均識字量,且未達課程綱要標準或脫離文盲標準者尚有半數或三分之一。此結果不僅呼應了閱讀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s )的可能性,也發現低識字量組學生在閱讀學習上可能的困難。Item 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3-09-??) 陳姝蓉; 王瓊珠本研究在探討國小閱讀障礙學生接受故事結構教學後,其故事結構能力與故事理解能力是否獲得提升。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國小二年級的閱讀障礙學生五名接受故事結構教學實驗課程,以單一受試研究法之AB實驗設計進行;自變項為故事結構教學,教導學生習得基本的六項故事結構元素(主角、情境、開始事件、主角反應、事件發展以及結果),並在短篇故事與繪本故事的閱讀活動中學習運用故事結構策略,共計24節教學;依變項包括故事結構能力與故事理解能力兩項。研究顯示:1.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五位受試者之故事結構能力具有教學成效以及保留效果;2.六項故事結構元素中以「主角」與「情境」兩項結構的學習效果最穩定;3.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三位受試者之故事理解能力具有教學成效以及保留效果,尤其是推論理解與字詞義兩類的效果較大,但整體的穩定性較故事結構能力之提昇低;4.故事結構能力與故事理解能力間有四位受試呈現出顯著的相關,但有一位沒有。Item 閱讀障礙篩選流程的檢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9-03-??) 洪儷瑜; 陳淑麗; 王瓊珠; 方金雅; 張郁雯; 陳美芳; 柯華葳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是目前閱讀障礙研究和實務的趨勢,測驗篩選或教師轉介是發現閱讀障礙學生的第一關,本研究依據柯華葳等所擬定的閱讀障礙學生診斷六階段的流程,探討篩選或轉介不同發現閱讀障礙的來源之正確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以北、南、東三區各一所國小、國中之小二、小四和七年級為實驗對象,共1126 位學生參加,依據診斷流程最後獲得95 位閱讀障礙學生。本研究依據不同階段所得之疑似閱障學生和最後確定的閱障學生為對象比較兩種發現閱障來源,結果發現篩選所佔比率比較大,約九成的閱障學生可以被篩選出來,在第一階段的疑似閱障學生也以篩選的正確率較高,以最後確認閱障的學生,所得敏感度,也是篩選高於教師轉介。篩選或教師轉介在性別或閱障的亞型比率未見顯著差異,但在年級、區域和閱讀能力卻見二者間的差異。教師轉介比較被學校肯定,但過低的發現率、教師個人偏好或區域對教師培訓制度的程度都會影響轉介的比率和正確性,雖然本研究的教師轉介並未見明顯偏見,但研究發現在小四、七年級階段,篩選工作仍是發現閱障學生的最佳來源,但在小二,篩選功能不若高年級,建議低年級的第一關篩選和教師轉介並用。最後對於閱障的診斷工作和未來研究提出其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