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學校口腔健康促進推廣模式探討研究
    (2007/1-2007/12) 胡益進; 黃松元; 葉國樑; 姚振華; 姜逸群; 林瑞誼; 林珠莉
    齲齒(蛀牙)是國民中小學學童極為普遍的口腔健康問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民國86年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的兒童6歲前將近九成的兒童已經有齲齒。民國89年的調查也指出12歲的兒童齲齒平均顆數為3.31顆,18歲為6.01顆;目前最新的調查資料為民國91年,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台灣12歲兒童的齲齒指數已降低到2.74顆。而從2000年時各國的資料:美國1.4顆,日本2.9顆,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1981年所定的,2000年12歲兒童齲齒小於3顆的目標,可看出我國仍未達到其標準;面臨WHO對西元2010年要求降到2.0以下、2025年要降到1.0以下的呼籲,我們仍須加把勁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因此,欲改善國人的口腔健康,可以從有效的策略、方法,及結合相關社會資源來共同推動口腔保健工作。 學生時代可說是人生中健康知識、態度、行為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若能推動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及培養良好的習慣,將可達到減少醫療資源支出的效果。由於學校本身即為教育訓練單位,而學生的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強,因此,透過學校這個環境來推廣口腔保健工作,將有充裕的時間處及廣大的人群來提供教育學習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杜威博士(J.Deway)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不斷的改造我們的經驗,使生活更有意義,未來的生活更美好。至於健康與教育的關係恰如歐柏托佛(Obertueffer)所言:「人為增進健康需要教育,而人為獲得充分的教育更需要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自1995年開始推展「全球學校衛生新創舉」(Global School Health Initiative) ,其首要目標為大幅增設健康促進學校(Health-Promoting School)之數量。所謂健康促進學校是指一個能不斷提升其功能,成為兼具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健康校園,其所針對的對象除了學生、教職員外,更包括其家人及整個社區。因此,在學校推動口腔衛生教育及預防工作,便成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姚振華、黃耀慧,2005)。實施口腔衛生教育在國內的研究中受多數學者肯定(蔡吉政、蕭夢雄、吳逸民,1995;姚振華,2001)但教材之擬訂與實施,卻是大家所忽略的事情。一般都是知識性的指導教材,對於實際操作及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卻限於師資、時間等因素,而無法落實推行。現代資訊發達,日常生活中常有各式各樣的媒體傳達訊息給我們,科技的進步也使得教學媒體的運用廣被重視,若能利用新科技來改善學習的方法、過程和環境,將是提升口腔衛生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學校裡老師常常要將大量的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與特定的空間內,客觀且正確的傳播給學生,勢必要懂得藉助適當的媒體及方法才能做到。媒體的運用已不是傳統觀念中的輔助角色,配合適當的教學設計、教學媒體,使教學與學習活動更具體化。學生可直接從視覺、聽覺及各種學習經驗的過程與方法中達成學習的目的(林惠瑛,1998)。在口腔衛生教學方法方面,老師更應當具備將教學媒體靈活運用於教學活動的能力。本研究擬透過互動式光碟及自學手冊,搭配適當的教育介入方式,增進學童的自我效能,以期改善學童良好口腔衛生行為的執行效益,藉此補強傳統的口腔衛生教育方式,進而作為學校口腔健康推廣模式之參考。
  • Item
    學校口腔健康促進推廣模式探討研究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7-12-31) 胡益進; 黃松元; 葉國樑; 姚振華; 姜逸群; 林瑞誼; 林珠莉
    齲齒(蛀牙)是國民中小學學童極為普遍的口腔健康問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民國86年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的兒童6歲前將近九成的兒童已經有齲齒。民國89年的調查也指出12歲的兒童齲齒平均顆數為3.31顆,18歲為6.01顆;目前最新的調查資料為民國91年,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台灣12歲兒童的齲齒指數已降低到2.74顆。而從2000年時各國的資料:美國1.4顆,日本2.9顆,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1981年所定的,2000年12歲兒童齲齒小於3顆的目標,可看出我國仍未達到其標準;面臨WHO對西元2010年要求降到2.0以下、2025年要降到1.0以下的呼籲,我們仍須加把勁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因此,欲改善國人的口腔健康,可以從有效的策略、方法,及結合相關社會資源來共同推動口腔保健工作。 學生時代可說是人生中健康知識、態度、行為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若能推動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及培養良好的習慣,將可達到減少醫療資源支出的效果。由於學校本身即為教育訓練單位,而學生的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強,因此,透過學校這個環境來推廣口腔保健工作,將有充裕的時間處及廣大的人群來提供教育學習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杜威博士(J.Deway)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不斷的改造我們的經驗,使生活更有意義,未來的生活更美好。至於健康與教育的關係恰如歐柏托佛(Obertueffer)所言:「人為增進健康需要教育,而人為獲得充分的教育更需要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自1995年開始推展「全球學校衛生新創舉」(Global School Health Initiative) ,其首要目標為大幅增設健康促進學校(Health-Promoting School)之數量。所謂健康促進學校是指一個能不斷提升其功能,成為兼具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健康校園,其所針對的對象除了學生、教職員外,更包括其家人及整個社區。因此,在學校推動口腔衛生教育及預防工作,便成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姚振華、黃耀慧,2005)。實施口腔衛生教育在國內的研究中受多數學者肯定(蔡吉政、蕭夢雄、吳逸民,1995;姚振華,2001)但教材之擬訂與實施,卻是大家所忽略的事情。一般都是知識性的指導教材,對於實際操作及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卻限於師資、時間等因素,而無法落實推行。現代資訊發達,日常生活中常有各式各樣的媒體傳達訊息給我們,科技的進步也使得教學媒體的運用廣被重視,若能利用新科技來改善學習的方法、過程和環境,將是提升口腔衛生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學校裡老師常常要將大量的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與特定的空間內,客觀且正確的傳播給學生,勢必要懂得藉助適當的媒體及方法才能做到。媒體的運用已不是傳統觀念中的輔助角色,配合適當的教學設計、教學媒體,使教學與學習活動更具體化。學生可直接從視覺、聽覺及各種學習經驗的過程與方法中達成學習的目的(林惠瑛,1998)。在口腔衛生教學方法方面,老師更應當具備將教學媒體靈活運用於教學活動的能力。本研究擬透過互動式光碟及自學手冊,搭配適當的教育介入方式,增進學童的自我效能,以期改善學童良好口腔衛生行為的執行效益,藉此補強傳統的口腔衛生教育方式,進而作為學校口腔健康推廣模式之參考。
  • Item
    臺北縣某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11-06-01) 范群忠; 黃禎貞; 曾治乾; 葉國樑; 莊博閔; 林建輝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與探討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採分層集束抽樣方式,有效樣本共511份(97.9%)。主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口腔衛生知識整體而言為尚可,以女性的口腔衛生知識較高。 二、研究對象口腔衛生態度整體而言較趨於正向。性別部分女生的口腔衛生態度較男生正向,年級部分以7年級的口腔衛生態度表現最佳。 三、研究對象口腔衛生行為整體而言較趨於負向,以7年級的口腔衛生行為表現 最佳。 四、口腔衛生知識與口腔衛生態度相關,且口腔衛生態度也與口腔衛生行為相關。而「口腔衛生態度」及「半年內是否看過牙醫」等變項對口腔衛生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其解釋力為27.7%。 本研究依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及改進方針,以改善國中學生口腔衛生行為,並作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城鄉地區國中學生資源回收信念、行為意圖差異研究
    (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1998-12-01) 葉國樑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國中一年級學生資源回收信念及其行為意固,比較都市 與鄉村地區學生資源回收信念、行為意圖的差異, 並運用用 Ajzen(1985) 的計劃行為理論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解釋學生之資源回收行為意圖, 且比較計劃行為理論 與理性行動理論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在解釋學生資源回收行為意圖的適切 性。 以台北市及彰化縣 (不包含彰化市 ) 的公立國中八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的一年級 全體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集束抽樣, 得有效樣本 3,822 人。研究工具為研究者依開放式 引導問卷填答結果,篩選出顯著信念,再自編而成的結構式問卷。結果顯示:1. 台北市和彰 化縣研究對象從事資源回收有意圖者高達 75-80%,但仍有 10% 左右的研究對象表示中立意 見。 2. 台北市和彰化縣研究對象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依從動機、控制信念、態度、主 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有整體性顯著差異,即彰化縣研究對象表現較正向於台 北市。3 .台北市和彰化縣研究對象從事資源回收的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可以 有效的解釋從事資源回收行為意圖,但對資源回收行為意圖的總解釋力不高,各只有 27.0% 和 22.6%。 4. 台北市和彰化縣研究對象從事資源回收的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 積和 (Σ Bi*Ei) 呈正相關; 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 (Σ NBj*MCj) 呈 正相關; 而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也呈現正相關,但此相關值都偏低。 5. 本研究結果支 持計劃行為理論的假設,而且發現計劃行為理論應用於解釋資源回收行為意圖上,稍優於理 性行動理論。
  • Item
    臺北市國中學生垃圾分類行為意圖研究
    (臺北市: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1996-11-01) 葉國樑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運用Ajzen(198)的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預測及瞭解臺北市國中生在學校實施垃圾分類環境下,今後從事垃圾分類的行為 意圖, 同時比較計劃行為理論與理性行動理論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兩者在 解釋垃圾分類意圖上的適切性,並將結果作為今後在臺北市國中實施資源教育的重要參考, 以期學生回家後,能自動自發地進行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且影響家人。以臺北市八十二學 年度第二學期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 以簡單隨機集束抽樣, 得有效樣本 739 人; 研究工具為研究者依受試者之開放式引導問卷 (Open-ended elicitation questionnaire) 填答結果,編擬而成的結構式問卷。 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 大部分本 研究受測學生顯示出正向的垃圾分類信念、 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圖。 2. 對從事垃圾分類態度、 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可有效地解釋受測學生的垃圾分類意圖 ,解釋力為 21.8 %,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對垃圾分類意圖影響最大,其次為主觀規範,再 次為態度。 3. 對從垃及分類的態度 (A) 與結果信念和結果評價乘積和 (Σ Bi*Ei) 呈顯 著正相關;主觀規範 (SN) 與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乘積和 (Σ NBj*MCj) 呈顯著正相關;佑 覺行為控制 (PBC) 與控制信念 (CB) 也呈顯著正相關。 4. 外在變項中,只有目前垃圾分 類情形及垃圾分類經驗,能直接預測垃圾分類意圖,但預測力僅有 6.4 %。 5. 有╱無垃 圾分類意圖者在結果信念、規範信念、依從動機,及控制信含方面,有整體性差異。整體而 言,本研究結果顯示計劃行為理論稍優於理性行動理論,但由於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 控制三項,共同對行為意圖預測力只有 21.8 %,值得進一步探討及改進收集資料方式;並 且建議進行都市地區與鄉村地區國中生之垃圾分類行為意圖的直接比較分析,以瞭解是否有 城鄉差距。
  • Item
    鹿谷地區國中學生紙張回收行為意圖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衛生教育研究所, 1996-05-01) 葉國樑
  • Item
    鹿谷地區國中學生紙張回收行為意圖之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96-05-??) 葉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