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概念構圖與自我調整策略發展協助語言障礙學生記敘文寫作表現之個案研究
    (2023) 黃郁婷; Huang, Yu-Ting
    語言障礙學生的語法、語意、語用能力缺陷,可能對其寫作能力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寫作能力包含文本生成能力、轉譯能力、工作記憶的配合,才能完整建立。本研究選取一位五年級語言障礙學生進行個案研究,針對該名研究個案,使用結合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與自我調整策略發展(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 SRSD)之寫作方案進行教學,共進行五次一對一的寫作教學介入。教學前收集三篇文章以確定個案之寫作能力起點,五次課程結束之後,再進行兩次後測,共蒐集十篇文章進行文章流暢度及文章品質的分析。另也針對個案、家長、導師進行訪談,以分析其對寫作方案的成效及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結合概念構圖與SRSD之寫作教學方案具備立即成效,但較難確認其維持成效。在文章流暢性及文章品質的兩項分數上,在教學介入期間呈現提升的趨勢,但在褪除提示讓個案獨立進行書寫的兩篇文章中,分數皆下降,雖未下降至介入前的分數水準,但較難確認是否有維持效果。在訪談質性資料的分析中,可發現個案、導師及家長三人對於寫作教學方案具正向看法,認為本研究寫作方案提供個案寫作方向與架構,對於寫作能力是有幫助的。經過介入期間的觀察,家長及導師認為個案的寫作態度相較以前更積極,整體自信心也有所提升。
  • Item
    一所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正向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
    (2021) 黃郁婷; Huang, Yu-Ting
    本研究係以臺北市一所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為個案研究的對象,探討個案實驗學校校長的正向領導特質,亦探討個案實驗學校校長的正向領導策略與作為情形,最後,探討個案實驗學校校長透過正向領導對於組織內、外部的影響。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進行深入研究,運用半結構訪談、文件分析以及省思的過程進行分析。以下為本研究主要發現:一、 個案學校校長的成長背景與經歷,加上多元化的教育型態,反映出其不同面向的領導模式,以「利他型領導」中的正向領導為主要領導方式,以正向作為帶出超出預期的正向影響。二、 個案學校的領導策略和作為受到內部情境影響,是以,個案學校的學校結構特性:規模、成員組成、分工架構;學校願景理念:目標價值、課程與教學影響個案學校校長的正向領導施為。三、 以正向領導策略五構面:正向資本、正向關係、正向溝通、正向意義、正向氛圍,細究個案學校校長的策略和對於組織內、外部的影響。個案學校校長及任職該校的教師所擁有教育願景、理想,得以在個案學校中實踐,從中獲得正向資本。四、 個案學校校長透過長時間與成員相處,調整其領導者的姿態,放下身段,給予成員生理、心理等支持,並從傾聽中同理成員的感受,引導成員能夠反思學習,產生自我回饋,感受到賦能感,因而建立正向關係與達到正向溝通。五、 個案學校校長從與利害關係人交流中獲得正向資本,持續進行正向關係與正向溝通的施為,使得利害關係人與所處的環境產生正向意義與正向氛圍,透過正向氛圍的營造,促進更高層次的正向意義,為動態加乘循環。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分別對個案學校、體制內學校提出建議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民小學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
    (2012) 黃鈺婷; Huang, Yu-Ting
    本研究係以一所新北市國小英語領域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個案,分析該校英語領域為因應新北市活化課程方案而推動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演進歷程與特性,以及產生的影響,以供其他學校在面對新政策變革時,欲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時的參考。本研究採用現場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並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相互檢證,以形成研究的發現與結果,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獲致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活化課程政策激發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 二、分享的文化為熱情國小英語專業學習社群成功運作的關鍵因素。 三、共同願景、合作分享與行政支持為熱情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支持性條件。 四、熱情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初始階段具有連結需求、建立共同規範與價值觀、積極的實施計畫與倡導型的領導作為之特色。 五、執行階段具有對等、尊重與關懷之關係、分享性領導、同儕壓力與磨合與技術的支持與情感的激勵之實踐行動歷程。 六、社群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及學生學習動機,且提供初任教師支持環境。 七、專業學習社群任務達成,運作的迫切性不在。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宜針對不同學習階段與學習領域建立人才資料庫,讓社群 在規劃講題、講師和教學計畫時,資源能豐沛。 (二)研發完整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檢核機制,讓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學生學習成效的成果得以展現。 (三)經費之補助乃社群成立的誘因之一,可採取競爭性的補助經費,對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有成效的社群給予差別性的額外補助。 二、對國民小學的建議 (一)對學校行政單位的建議 1.社群成立的任務應定期省思與回顧,訂定出短期、中期與長期發展目標 2.學校行政給予專業學習社群倡導與支持,提升其專業領導知能 3.創設相關誘因與獎勵機制,使社群制度化和常態化 4.增加學校內與外的專業學習社群間交流互動的機會 (二)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建議 1.講題與講師的規劃非分配,而是討論出來的共識 2.找尋出資深與新進教師的需求 3.善用資訊網路平台,將社群的智慧資本得以流轉與累積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範圍 1.研究範圍朝多重個案及不同層級的學校發展 2.研究對象擴大範圍 (二)轉換研究主題與觀點 1.以「學校文化」的觀點探究 2.以「微觀政治學」的角度探究
  • Item
    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
    (2019) 黃鈺婷; Huang, Yu-Ting
    佛洛姆(E. Fromm, 1900-1980)為世界著名的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其著作鼓勵人們勇於追求自我、強調愛的藝術,並相信人類的獨立自主能力及實踐自我的價值。本研究期望透過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分析臺灣教育所展現的強烈占有型生命情態,進而找出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促使教育回歸本質。 本研究以佛洛姆重要著作《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 為主要的分析文本,並輔以佛洛姆的其他學術著作及其生長背景進行探討。研究方法使用概念分析法與教育詮釋學,析論佛洛姆所謂「占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having)與「存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being)的內涵,最後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來剖析現今臺灣社會的教育問題。分以下三個面向討論: 1.父母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2.教師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3.現行教育政策面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筆者以前述三個面向探討臺灣教育的存有問題,希冀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的介紹能有助於改變為人父母者之教育觀念以及教師之教學態度,進而促使教育展現本質意義。期望透過佛洛姆之存有理論的啟發,使教育更全面發展,走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孕育。相信成人若能以「存有型生命情態」中開闊的心胸思考孩子真正所需,便能讓孩子回歸自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教育能夠擔綱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使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若能打造更開放、寬闊的人文空間,就有機會成就孩子獨特的生命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