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桌上遊戲應用在學習障礙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2) 賴弈旭; Lai, Yi-Shu
    在強調STEM的未來世代中,數學知能是生活中必備的素養,但學習障礙生因受到自身障礙影響,在數學學習上較為弱勢。因此在規劃學習障礙生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設計具有多樣鷹架且容易引起學生動機的教學方式。近年遊戲式學習蔚為風潮,不少研究指出遊戲式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尤其以桌上遊戲作為教學媒材,在規則設定、時間長短以及參與人數上都具有高度彈性,非常適合運用於學習障礙生教學。目前國內較少關於學習障礙生透過桌上遊戲學習數學概念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中心數學奠基模組─「數戰棋」作為參考,設計出適合學習障礙生操作的因倍數概念桌上遊戲─「百戰方城」作為教學活動媒材。同時探究學習障礙生在參與此桌上遊戲過程中的學習成效、學習動機、心流經驗、遊戲接受度與學習行為模式。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共邀請六個國中小學校之24名學習障礙生作為研究對象並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實驗組採用桌上遊戲進行因倍數概念學習活動,控制組則採用傳統講述式教學進行因倍數概念教學課程。研究結果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針對學習障礙生學習特質所設計之數學桌遊活動,有助於提升 其數學學習成效,且學習成效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 二、針對學習障礙生學習特質所設計之數學桌遊活動,有助於提升其對數學的學習動機,且學習動機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 三、針對學習障礙生學習特質所設計之數學桌遊活動,能讓學生具有高度的心流經驗與遊戲接受度等正向情意表現。 四、在本研究遊戲式學習中,學習成效、心流經驗、學習動機與遊戲接受度等依變項,互相具有正相關。 五、遊戲式學習可透過多元鷹架與同儕互動的機制,促進學習障礙生以豐富的學習行為面對數學學習挑戰。 本研究使用行為序列模式分析學生的互動模式,結果發現小組合作的遊戲式學習可幫助學習障礙中小學生溝通互動、集中專注力、增進高層次思考等效益。透過小組合作模式的遊戲式學習,學習障礙生在遊戲中自發性的產生玩家間的溝通互動與鷹架使用,並彼此刺激高層次的邏輯思考。這是本研究非常獨特的發現。本研究最後也將提出未來研究及教學實務的相關建議。
  • Item
    重思學習障礙之定義與鑑定:一個特殊教育社會學的觀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楊巧玲; Chiao-Ling Yang
    本研究延續批判教育學傳統,揭露教育理念與學校實務間的矛盾,聚焦於學習障礙類之定義與鑑定,採取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學習障礙如何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資料來源以訪談為主、文件檔案為輔。結果歸納三點發現:一、製造學習障礙:從無到有再到高出現率;二、灰色地帶:學習障礙與低成就難以切割;三、特殊教育需求:文化刺激不足不易排除。進而提出三點討論:一、教育相關體系生產特殊教育需求;二、特殊教育需求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三、健全常規預設強化缺陷思維。最後做成結論、提出反思:一、學習障礙乃一需求/供應鏈體系;二、「需求」與「缺陷」是一體兩面;三、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以及對人口品質的焦慮。本研究呼籲重新省思學習障礙類別之定義與鑑定,以免背離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尊重多元文化差異之政策與願景。
  • Item
    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成效研究
    (2020) 楊雅翔; Yang, Ya-Hsiang
    本研究在探究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成效研究。研究者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探試設計,對二名國小三年級學習障礙學生進行為期八週的教學介入,自變項為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依變項分別為詞彙能力、閱讀流暢性及閱讀理解能力,並以自編測驗評量與蒐集受試者於各階段的閱讀表現。而研究者在整理所有測驗資料後,以曲線圖分析、視覺分析、簡化時間序列分析之C統計及後設分析(改善率差異量),進行閱讀表現成效之探究。於研究結束後,讓師長填寫教學實驗問卷、受試者填寫學習感受問卷,以建立本研究之社會效度。 研究者統整二名受試者接受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後,閱讀表現結果如下述。 一、「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二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詞彙能力具有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 二、「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二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流暢性部分具立即成效,部分具維持成效。 三、「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二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無立即成效,但具有維持成效。 四、「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二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表現具有良好之社會效度。 研究者依上述結果,分別提出對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之建議,以供教學者及研究者參考。
  • Item
    鍵接圖心像教學對國小二年級讀寫障礙學生之寫字學習成效
    (2020) 張靖敏; Chang, Ching-Min
    本研究旨在比較兩種圖像化教學—鍵接圖心像教學和語意圖抄寫教學對於三位國小二年級讀寫障礙學生的寫字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交替處理設計進行教學實驗,在交替處理期同一節課交替兩種教學法共進行十次寫字教學,教學目標字選取高頻字,兩種教學法每節課教學目標字控制文字複雜度配對筆畫數,目標字的筆畫數隨著每節課逐次增加。最後再以兩者之中最佳的教學法—鍵接圖心像教學在最後處理期進行四次教學。教學後評量研究參與者在寫字學習—聽寫和看注音寫國字的立即成效和一週後的保留成效,並針對寫字錯誤類型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鍵接圖心像教學在寫字的立即成效上具有穩定成效和高度介入效果,在寫字的保留成效也高於語意圖抄寫教學。 二、在文字複雜度方面,鍵接圖心像教學在寫字的立即成效上,結果顯示受筆畫數影響程度低;在寫字的保留成效上,受筆畫數影響程度較多。 三、在寫字錯誤類型方面,鍵接圖心像教學在寫字立即成效上,未作答比率較低,寫字錯誤類型以筆畫增減最為普遍,顯示鍵接圖教學有明顯的輔助記憶效果。而寫字保留成效,兩種教學法皆以未作答比率最高,且錯誤類型的種類皆增加很多。 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讀寫障礙學生的寫字教學未來相關研究和教學實務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適性閱讀對於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
    (2020) 謝宜珊; Hsieh, Yi-Shan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是我們獲取知識的管道,也是讓我們融入社會的途徑之一。近年來,臺灣政府推行不少閱讀相關的教育政策,就是希望能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的習慣。對於大多數學習障礙的學童而言,閱讀可能是一大負擔,而資源班教師的角色就相對更為重要。很多學習障礙的學童因為閱讀能力的不足,所以無法主動進行閱讀,有時候被動地要求要閱讀,卻因文本不適合導致沒有好的結果。 本研究利用適性閱讀的方式,提供學習障礙學童合適的文本,藉由朗誦、閱讀文本,提升閱讀流暢度以及閱讀理解能力。本研究使用行動研究,由研究者設計教學流程、選擇合適的文本、教學實施一直到最後的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的目的為提升學習障礙學童的閱讀能力,及如何選擇適合的文本進行閱讀,最後能增強其閱讀動機以主動閱讀。 研究結果指出: 一、適性閱讀教學活動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流暢度普遍有進步,經過多次練習唸讀,可以提升閱讀的速度。 二、適性閱讀教學活動會讓學習障礙學生有較多的思考,表現在閱讀理解能力,經由與教學者的問答過程,能對文本的理解更深入。 三、實施適性閱讀教學活動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正面影響,研究對象普遍表示願意繼續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 基於以上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建議與結論,以供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女性社工員學習需求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2011) 張巧瑩; Chang, Chiao-Y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社工員之學習需求,並瞭解學習需求與其社會支持之間的關聯。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立意取樣與滾雪球方式,針對五位年齡分別在30至35歲間受過大學社工專業教育的女性社工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深入瞭解她們參與繼續學習的經驗,並探究其學習觀、學習需求與學習障礙,以及學習需求與其社會支持之關聯。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瞭解女性社工員的學習需求。(2)探討女性社工員的學習障礙。(3)探求女性社工員學習需求與社會支持間的關聯。(4)提供相關人員與機構具體建議,以作為女性社工員本身與相關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文本資料蒐集來源以訪談逐字稿為主,依據研究目的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出以下研究發現: (1)女性社工員自我瞭解與助人自助的專業特質,促使其產生繼續學習的需求。 (2)進入30歲的女性社工員,因著婚姻狀態發展出不同的角色任務,學習時間的安排與學習需求面向亦隨之而有所不同。 (3)女性社工員工作的特殊性,導致學習需求仍以專業繼續教育為主。 (4)女性社工員助人服務常耗盡心力,個人成長的學習需求獲得滿足後,有助於身心平衡發展與工作壓力的舒緩。 (5)女性社工員的繼續學習受到工作條件的限制,學習偏好不同一般職業婦女。 (6)女性社工員面對諸多學習障礙仍重視自己的學習需求,因為學習需求滿足後帶來正向改變的能量。 (7)家人、師長、督導、同事、案主、朋友、宗教同修或教友等重要他人的支持與鼓勵是左右女性社工員學習需求滿足的關鍵。 最後依據上述討論,針對女性社工員、社福機構、支持系統與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 Item
    圖書館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之動機與學習障礙研究
    (2006) 賴秋惠; Lai Chiu Hui
    近幾年來,在政府大力提倡終身學習之下,一般大眾普遍體認到終身學習的重要,目前國內在職人士利用工作之餘,參與進修活動已蔚為風潮,圖書館界在最近這幾年也透過開設碩士在職專班的方式,來訓練與培育人才,以順應資訊科技不斷改變的社會,增進與充實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能。此種繼續教育方式的興起,吸引了許多館員的加入,也刺激許多資深館員對於繼續教育的再度重視,燃起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成為目前相當熱門的進修管道。 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管道不只一種,他們願意花時間與金錢選擇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其學習動機為何?什麼樣的因素促使他們參與繼續教育?不同個人背景與專業背景的圖書館員參與繼續教育的動機呈現何種差異?在參與的過程中,遇到哪些障礙,進而影響到學習?透過參與動機與學習障礙因素的研究,可以瞭解圖書館員對於繼續教育的期望與需求,也可以知悉此種教育管道是否能充分反應參與者的需要。 本研究針對研究問題設計問卷內容,以調查期間就讀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的館員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參與繼續教育之學習動機及障礙因素。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幾點結論: 一、圖書館員就讀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的動機,主要是基於專業成長與自我發展。 二、升遷發展是圖書館員就讀碩士在職專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就讀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能拓展社交關係,認識與接觸更多相同專業背景與工作環境的朋友,是一項愉快的學習方式。 四、語言障礙是參與進修過程中的困擾。 五、教育機構所規劃的課程內容與學習環境均無法滿足圖書館員的需求。 六、學費的支出造成圖書館員經濟上很大的負擔。 七、無法負荷研究所繁重的課業。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機構的建議 (一)正視研究生的需求,規劃設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內容。 (二)提供在職研究生專屬的研究室、電腦教室與圖書等軟硬體設施。 (三)設置專人服務的學習輔導中心。 二、對工作單位的建議 (一)鼓勵館員參與進修,提供學費的補助與資源的支持。 (二)建立學習分享與討論制度。 (三)將繼續教育列入績效考核的項目之一,作為升遷、薪資調整的條件。 三、對在職進修館員的建議 (一)克服語言障礙,加強英語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尋求共同協助。 (三)妥善進行時間管理與分配,在課業、家庭與工作上取得平衡與支持。
  • Item
    國中資源班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參與及需求之研究
    (2011) 劉杏娟; Hsing- Chuan Liu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資源班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在十二年就學安置之參與現況,及分析資源班教師在提供相關服務之執行現況與需求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資源班教師在提供相關服務之需求落差情形。 研究者自編「國中資源班教師十二年就學安置參與現況與需求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九十九學年度桃園縣全體之國中資源班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普查。有效問卷131份,回收率為97.76%。問卷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次數分配百分比及效果值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資源班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在十二年就學安置之參與現況達「普通參與」程度到「高度參與」程度之間。 二、國中資源班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提供相關服務之執行現況屬於「普通符合」到「高度符合」之間。 三、國中資源班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參與十二年就學安置提供相關服務之需求現況高於執行現況。 四、不同性別、年齡、現任職務、專業背景之國中資源班教師在「規劃並執行轉銜評量」、「家長及學生參與」、「提供支持系統」、「規劃轉銜教育課程」提供相關服務之需求無顯著差異。 五、不同特教教學年資、學校規模、對十二年就學安置熟悉度之國中資源班教師在「規劃並執行轉銜評量」、「家長及學生參與」、「提供支持系統」、「規劃轉銜教育課程」提供相關服務之需求有顯著差異。 最後依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故事結構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口語敘事學習效果之研究
    (2011) 胡瑞敏
    本研究目的旨在運用故事結構教學(story grammar instruction)模式,在小團體情境中對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進行敘事能力表達之實驗教學,藉以探討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口語敘事學習能力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三名新北市某國中八至九年級接受資源班教學之學習障礙學生,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受試多探試設計,三位受試分別進行三週共三個單元之教學實驗,以電腦多媒體影片為教學媒材, 每單元進行四節課的教學活動,每節課45分鐘。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故事結構教學模式,依變項為受試在接受故事結構教學後,其口語敘事能力(總詞彙數、相異詞彙數、校正後相異詞彙數、錯誤句數、迷走語數)之變化情形。將各口語敘事指標所量化之量數,透過視覺分析、C 統計考驗、社會效度訪談來探討,以瞭解並分析受試各面向之口語敘事能力。最後提出結論及建議,作為未來從事口語敘事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故事結構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口語敘事之總詞彙數、相異詞彙數、校正後相異詞彙數能力,具有教學成效與維持效果。 二、故事結構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口語敘事之錯誤句數及迷走語數能力,教學成效與維持效果較不顯著。 三、運用故事結構教學在口語敘事能力表現之效果,獲得受試學生家長的肯定與支持。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及研究建議與限制,提出教學與研究之建議,並作為未來教學研究相關推論與驗證之參考。
  • Item
    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
    (2009) 陳玉娟; Chen, Yu-Ch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成效。研究對象為就讀於台北縣永和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之二名學習障礙和一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以單一受試法跨行為多試探實驗設計進行心智圖教學。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心智圖教學法;主要依變項則為心智圖測驗結果及閱讀理解表現。研究者分別以閱讀理解測驗及心智圖測驗,佐以教學回饋問卷,分析實驗教學介入後受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的表現及學生的接受度。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位受試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繪製心智圖測驗成績有明顯 的進步,表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在繪製心智 圖測驗的表現有立即而明顯的介入效果。 二、三位參與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閱讀理解測驗成績有明顯的進步趨勢,顯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在閱讀理解測驗的表現有立即而明顯的介入成效。 三、三位參與者一致表示心智圖教學法是一種有助於組織知識、擷取重點及記憶理解的學習策略,並願意繼續運用心智圖至其他學科之學習活動。 最後再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教學及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