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2021) 蔡姵均; Tsai, Pei-Chun隨著時代變遷,創造力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教育的模式也翻轉為重視創造思考的核心素養教學。在創造力教育的領域裡,學生的個體差異議題不容忽略,而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顯現於學習風格。由於現存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創造力的關係尚未明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風格對創造力之影響,並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考驗其中介效果,為釐清學習風格與創造力間的關聯。本研究以臺灣新北市某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412位學生。利用問卷調查法,以「Kolb學習風格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兒童版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作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1)聚斂者較調適者封閉式創造力表現佳(2)不同學習風格在開放式創造力、幽默感無顯著差異;(3)學習風格中的「抽象概念」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主動驗證」與封閉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4)學習風格中的「具體經驗」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正相關、「省思觀察」與開放式創造力達顯著負相關;(5)多向度幽默感中的「幽默創造」對具體經驗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具體經驗的學童,可以透過提升自身幽默創造能力,進而提升開放式創造力;多向度幽默感總分對省思觀察到開放式創造力的中介效果成立,意即偏好使用省思觀察的學童,可以藉由培養幽默感,進而提升開放式的創造力。藉由本研究中學習風格與封閉式、開放式創造力的關係,對後續相關研究及教學實務提出建議,期冀能為創造力教育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Item 故宮書畫檢索系統之搜尋即學習行為研究(2020) 駱靖雯; Luo, Jing-Wen本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為對象,邀請博物館愛好者與系統潛在使用族群。研究目的在於瞭解不同學習風格使用者在不同型態任務中搜尋行為,檢索期間是否能引發學習行為以及「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對於任務的支援性。研究運用「資訊搜尋即學習」理論,了解使用者在資訊搜尋過程的搜尋與學習特徵與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情形,探究其搜尋歷程是否發生學習。研究並輔以Kolb學習風格量表招募涵蓋四種不同學習風格的12位使用者進行施測,而學習任務依照Bloom教育目標分類知識向度事實、事實與概念以及概念與後設認知設計三項學習任務。簡要說明研究結果如下:(1)搜尋、學習指標與任務表現關聯性高、(2)先備知識與任務表現具有決定性影響、(3)學習風格與資訊搜行為具有關聯性,其中同化與調適型學習者有較佳的任務表現與(4)系統資源豐富性對於任務的支持度影響使用者的任務表現。此外,結果也證實搜尋即學習之概念,使用者的資訊搜尋歷程可反映在搜尋與學習指標並與任務的統合呈現有正向的關聯;研究並可由使用者角度評估典藏系統,研究獲得的結果可提供典藏系統改善之參考。Item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對國小藝術鑑賞學習之探究(2009) 蕭貴徽; Kuei-Hui Hsiao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生藝術鑑賞的學習表現及學習滿意度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年級共77位學生。研究設計採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包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依照教學情境的不同,分為「專家示範」與「反思提問」兩種模式;學習風格依據學習風格量表之檢測分數,將學生分為「具體經驗」與「抽象概念」兩種類型。依變項包含藝術鑑賞學習表現及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藝術鑑賞學習表現分為內容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詮釋及價值判斷四個面向;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分為學習動機與內容、教師教學策略、學習輔助工具有效性及學習輔助工具易用性四個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1)反思提問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增進學生價值判斷的藝術鑑賞學習表現;(2)情境式的學習歷程與具體經驗型學生的學習偏好相符,使得其藝術鑑賞學習表現較抽象概念型佳;(3)運用適切設計的多媒體簡報、情境動畫及學習單輔助藝術鑑賞教學,能使學生產生正向之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Item 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的學習風格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研究(2009) 詹明娟; Ming-Chuan Chan論文名稱: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的學習風格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研究 校院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頁數:184 畢業時間:98年/7月 學位別:碩士 研究生:詹明娟 指導教授:林振春博士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其學習風格、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間的關係與相互影響。以自編「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學習風格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問卷」,調查對象為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本研究採取兩人ㄧ組的抽樣模式,分成170組,回收有效問卷158份。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進行資料分析,獲以下結論: 一、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學習風格以「同化型」為主,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表現大致良好,顯示該計畫績效良好。 二、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學習風格因性別、年齡、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領導風格因年齡、帶領年資、教育程度、區域不同 而有差異。 四、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領導效能因年齡、帶領年資、教育程度、區域不同而有差異。 五、「聚斂型」學習風格之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在領導效能的表現較佳。 六、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在領導風格的得分越高,領導效能的表現愈佳。 七、「同化型」學習風格的部落學習團體帶領人,領導風格的表現不佳。 八、「僕人領導」風格對領導效能的預測力最佳。 本研究依據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 關鍵字:原住民、學習團體、學習風格、領導風格、領導效能Item 不同世代閱讀者學習風格與場所依戀之研究(2019) 洪子珺; Hung, Tzu-Chun教育思潮不斷變革,閱讀活動逐漸受到重視,而閱讀場所與閱讀者的關係非常密切直接。場所依戀是指一個人對地方所表達出來的功能性依賴與情感上的連結,特定場所是否能提供使用者在功能使用及情感上的滿足,無疑是公共場所設置規劃上所該重視的。而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對於學習過程的一種偏好方式,是個人在學習歷程或情境中所採取的獨特方式,反映出整體學習行為。 本研究旨在暸解不同世代閱讀者學習風格與場所依戀之關係,因此以公共場所年滿19 歲以上之閱讀者為研究對象,利用便利抽樣法回收389 份有效問卷。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敍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等,期望研究結果能提供閱讀者、教學者及公共空間設計者在規劃管理上之參考。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教育程度、閱讀時間與閱讀類別的閱讀者在學習風格上具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世代閱讀者的學習風格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教育程度與職業的閱讀者在場所依戀上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世代閱讀者的場所依戀具有顯著差異。 五、特定世代閱讀者的學習風格與場所依戀間具有相關性。Item 數位教材之教學呈現與個人學習風格對軟體操作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 以Producer 軟體操作教學為例(2007) 李宗曄數位學習與適性化學習是新時代的學習趨勢,學習基本軟體工具為跨入數位學習的基本門檻,教材透過不同的教學呈現可以達到適性化學習的目的。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學習軟體操作過程中,不同學習風格與不同教學呈現之數位教材,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是否有所影響。本研究以Felder-Silverman Learning Style Model分類學習風格,採準實驗研究法進行教學實驗,設計傳統圖文式、示範影片式、與導入平行教學理論(PI theory)的雙欄示範影片式,利用三組不同教學呈現來處理「Producer軟體操作教學」教材單元,並以63位大學部非資訊學門學生為測試對象,採隨機分組進行短時間的自學課程,並於學習後進行評量測驗。研究結果經統計分析後,主要發現包括:(1)不同教學呈現對於學習成效有影響:學習者使用雙欄示範影片式的數位教材之學習成效較使用傳統圖文的數位教材為高;(2)不同學習風格對於學習成效有影響:「活躍思考均衡型」學習者較「偏活躍型」的學習者,在利用數位教材學習軟體操作上有較高的學習成效;而「偏感悟型」學習者較「偏直覺型」的學習者在利用數位教材學習軟體操作上有較高的學習成效;(3)不同教學呈現與不同學習風格之交互作用,對於滿意度與喜好度有顯著差異。根據以上結果,建議未來製作軟體操作教學教材可以利用雙欄方式呈現,並應考慮學習風格與適性化教學。Item 教材表徵和學習風格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就之實驗研究(2010) 金仲傑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多媒體教材與傳統教材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學習國中幾何單元課程學習成就的影響,以供國中數學現職教師在考量學生之個別化差異,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及發展或選用數學科多媒體教材之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研究設計,以隨機取樣選取台中市某國中七年級二個班級共8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為實驗組,進行多媒體教材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傳統教材教學。實驗使用Kolb學習風格量表將學習者區分為「擴散者」、「調適者」、「聚斂者」和「同化者」四種學習風格。教學實驗所使用的多媒體教材係依據教學單元之教學目標,參考認知負荷理論及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並依照Sweller(2005)、Mayer(2001)和Atkinson(2005)所提的建議,由研究者自行編製而成。教學設計採用短教學時間設計,以避免不相關因素干擾,教學時間為四十五分鐘,教學內容取自國中八年級下學期幾何「平行與四邊形」單元,探究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分別接受不同「教材表徵」教學課程後在學習成就上的差異,並採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事前比較檢定研究假設,檢定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在不同教材表徵下的學習者,其學習成就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接受多媒體教材教學學習者的學習成就高於接受傳統教材教學學習者的學習成就。 (二)「擴散者」、「調適者」、「聚斂者」和「同化者」四種學習風格學習者,其學習成就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三)在「傳統教材」下,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之學習成就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四)在「多媒體教材」下,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之學習成就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五)「擴散者」和「調適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與「聚斂者」和「同化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六)在「傳統教材」下,「擴散者」和「調適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與「聚斂者」和「同化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七)在「多媒體教材」下,「擴散者」和「調適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與「聚斂者」和「同化者」學習者之學習成就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現職教師、教育行政單位及後續相關研究者參考。Item 學習風格對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童軍為例(2009) 林淑芬; Lin Shu-Fen本研究以台中市國中童軍為例,旨在探討學習風格對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之影響。主要探究不同背景(性別、年級、童軍團年資、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次數)以及不同學習風格(擴散型、同化型、聚斂型與調適型)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的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目前就讀於台中市立國民中學,參加學校童軍團的一至三年級學生且參與童軍晉級考驗營的童軍。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及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工具採用第3.1版的「Kolb學習風格量表」,以及研究者自編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問卷」。共發出559份問卷,回收452份,有效問卷413份,有效問卷率達91.4﹪。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12.0軟體,經由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卡方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與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等統計分析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 一、國中童軍的學習風格以「擴散型」及「調適型」學習者居多。 二、國中童軍對於童軍露營活動感到滿意。 三、不同「性別」、「年級」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童軍團年資」及「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次數」的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一)童軍團年資在「一年至一年半」的國中童軍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高於童軍團年資在「六個月以下」以及「一年半至兩年」的國中童軍。 (二)童軍團年資在「兩年以上」的國中童軍的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高於童軍團年資在「一年半至兩年」的國中童軍。 (三)露營前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的次數在「三次以上」的國中童軍,其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皆高於露營前曾參加童軍露營活動的次數為「零次」、「一次」與「兩次」的國中童軍。 五、不同「學習風格」國中童軍在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學習風格、童軍露營活動滿意度、國中童軍。Item 國中生學習風格對學習歷程影響之研究-以國中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教學為例(2016) 劉恬妏; LIU, TINE-WEN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在學習歷程影響因素,使用微小發生學習分析方法透過歷程分析來探討國中學生在童軍體驗活動中所持有的信念、學習風格、意向及學習行為,並分析學習風格之訊息接收與表現的偏好,對於學習行為表現的關係。本研究以方便取樣,共蒐集了嘉義地區某國中298位學生學習風格資料及學習歷程反思資料,進行學習歷程分析,並從中選取九種學習風格典型學生,每種類型兩位,共十八位學生進行歷程分析,以瞭解典型學習風格偏好的學生在面臨學習任務時,其信念、態度、意向及最後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進而探討學習風格對學習歷程的影響。 研究結論有:1.學生持有學習風格類型以均衡型的人數最多,而想像型最少,且在課程後學習風格有更典型的趨勢;2.學生在訊息接收上的歷程發展有一致性的特性,在學習歷程中,可以發現信念、態度、意向會影響學習行為,提升學習行為的控制能促使學習風格的轉動或擴展;3.學生的內在信念有可能影響學習風格,給予適時引導,轉化信念、態度,可提升行為意向及行動力;4.從在行為層次探究可發現具有概念層次的經驗學習理論、從具概念層次的學習歷程探究可呈現學習風格對學習歷程脈絡。本研究的建議:1.由內在的信念到外在行為為觀點的思維,有可能需要再設計信念實驗,以瞭解個人對於態度的態度;2.在臺灣有很多人從事體驗教育活動,很少有參與人員之過程經歷的研究,後續研究可再進行後設分析,以對比國外與臺灣學生的差異。3.經驗、感知、領會及概念化,可能都會個體在心理層面瞬間處理完成,而國中學生在口語表達心理意涵部份尚未成熟,建議若需要深入研究,可先從成年人著手,較有利於於資料的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