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一位自閉症幼兒母親之教養經驗與轉化學習研究
    (2024) 陳奕嘉; Chen, Yi-Chia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幼兒母親之教養經驗與轉化學習,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希望經由研究者生命經驗的敘說以及對經驗的理解與詮釋,從中了解研究者教養自閉症幼兒的相關經驗及轉化學習。本研究結果發現:自閉症幼兒家庭遭遇的困境:大齡母親產後復原緩慢且育兒體力欠佳;母親角色需要學習並與時俱進,亦面臨社會文化價值觀念較嚴苛對待;社會大眾不了解自閉症,父母容易受到重要家人影響而延誤孩子就醫時機;父母缺乏正確認知自閉症和重要療育技巧等資訊;自閉症幼兒母親面臨家庭壓力、孩子特殊行為和教養問題、外界質疑眼光等壓力。自閉症幼兒家庭的需求:社會及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夫妻共同教養孩子和參與家庭活動。自閉症幼兒母親的教養經驗:研究者歸納出自己觀察到孩子特殊行為,以學前階段的早期療育課程為基礎,擴充孩子的體能訓練、人際溝通技巧及音樂陶冶等方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身心發展;研究者積極建立孩子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訓練孩子的社交技巧、生活自理能力及感官統合訓練,並重視親子休閒活動。自閉症幼兒母親之心理調適:及早面對孩子是自閉症的現實,且正視孩子的早期療育復健;與配偶協調教養共識及其他家人協助;自閉症兒家長社群分享多元療育資訊,幫助家長了解自閉症的疾病發展進程及學習他人成功經驗。自閉症幼兒母親之轉化學習:原生家庭影響研究者的教養觀點,引發研究者為彌補童年父母無法陪伴的遺憾,轉變為請育嬰假在家育兒並陪伴孩子成長;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每日教養議題與觀念衝突是觸發研究者之教養觀點轉化來源,經由內容、過程、前提反思的歷程,讓研究者意識覺醒並朝向轉化學習方向發展。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年輕人憂鬱復原經驗的敘事研究
    (2024) 曾珮珺; Tseng, Pei-Chun
    本研究旨在探究年輕憂鬱症患者復原歷程的經驗,並聚焦過程中的因應策略與行動影響因素。本研究以敘事研究為研究方法,邀請四位過去曾受診斷為憂鬱症,但已與醫師共同討論認為症狀已緩解,且至今已停藥一年以上皆維持穩定狀態的年輕研究參與者前來進行半結構訪談。並以「類別—內容」為主,「類別—形式」為輔,進行研究資料分析,從憂鬱症當事人的主觀經驗出發,了解在憂鬱症復原歷程中促使憂鬱症當事人採取自助策略之因素與帶來幫助的行為策略。研究結果發現:1. 每位研究參與者在其復原歷程中皆經歷了七項主軸經驗:(1)驚覺逐漸失去原有的自己;(2)為自己的困境尋找解答,決定行動;(3)尋覓適配的治療服務,帶來轉機;(4)願承受憂鬱並嘗試取回主控權;(5)不可或缺的社會支持系統資源;(6)鬆動憂鬱慣性框架;(7)開創不同的生活。2. 研究參與者啟動自我幫助歷程包含四個主題:(1)生活中覺察到憂鬱症狀;(2)發覺症狀的影響並未消退;(3)透過外在資源對自我有更多的覺察;(4)獨立特質與問題解決觀點。3. 研究參與者在復原經驗中積極影響之策略則包含:(1)自主穩定配合藥物治療;(2)對於治療抱持積極主動的態度;(3)進行有興趣的活動本身就能帶來正向情緒;(4)正向的行動結果有助於提升滿足感與掌控感;(5)向內照顧,透過正念或閱讀相關書籍進行自我覺察與關照;(6)向外尋求心理諮商的輔助;(7)建立屬於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8)社會支持下,更能發揮自己的力量;(9)和自我進行對話,重新建構自我,為生活帶來不同的視野」等九個主題。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提出對於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對於健康實務工作者、憂鬱症當事人與陪伴者之建議。
  • Item
    雙生涯女性公務人員主管工作家庭角色平衡與增益之敘事研究
    (2023) 黃芳瑤; Huang, Fang-Yao
    本研究旨在探討雙生涯的女性公務人員主管們在工作與家庭角色平衡增益的經驗,包含了影響女性生涯發展的因素、女性領導的特質,以及雙生涯家庭角色平衡增益的方法。研究採用敘事研究取向,以半結構深度訪談法,針對4位簡任女性公務人員主管蒐集資料,以「整體—內容」、「類別—內容」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本研究4位研究參與者在女性生涯發展過程中,內部影響因素部分,具有同理心,獨立性高、求知慾強、願意創新、勇於嘗試、自我覺察能力等共通特色,同時屬關係導向,將家人與重要他人的關係視為生涯規劃的優先考量;外部影響因素部分,研究參與者皆雖然生長在重男輕女年代,但隨著人生歷練不斷累積成功經驗,提升自我效能。4位研究參與者也深受華人文化與社會規範的影響,雖然工作忙碌,仍努力承擔著母職的角色,用心的照顧子女與家務。 本研究4位研究參與者在女性優勢領導特質部分,主要採權變型領導,參與式的分享決策權力,全人的觀點照顧員工公私領域,以自身母職的經驗特質,同理關心體諒部屬,營造著良好的工作氛圍。 本研究4位研究參與者在雙生涯角色的平衡與增益方法,歸納共通因應策略包含善於時間管理、不斷增進知能、事先規劃降低不確定性、配合子女調整工作比重;尋求可協助的資源來節省時間或因應突發事件;找出適合自己的減壓策略,舒坦身心壓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給同為職業婦女的大家,吸取他人的經驗與優點,作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涯規畫、增益職家生活達到平衡人生。
  • Item
    一位金門縣國小資優班初任教師專業實踐歷程之敘事研究
    (2020) 洪曙天; Hung, Shu-Tian
    本研究以敘事研究的方式,敘說我-一位國小資優班初任教師,進入金門縣一間新設立的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如何在一個與自身求學和生活背景相異甚大的環境下,實踐教師專業的歷程,以及我在實踐教師專業中的所見所感。 此敘事研究以教師專業實踐為主軸,透過修改自Labov的敘事架構,並以「四個書寫方向」和「心理位移法」,將我的教師專業實踐的每日工作日常記錄下來,形成文本。並從中梳理出敘事的軸線、構面和主題,形成七個篇章。 在「對著金門和未來好奇」中,闡述我敘事的動機跟我想找尋的問題;在「對著現況和過去好奇」裡,搜尋金門在地的教育現狀,以及教師專業實踐等內涵;「在好奇與敘說的路上,怎麼走才好」當中,幫助我自己更多理解敘事研究的意義和功能,以及如何進行「好的敘事」。 之後的篇章,可分為四大命題,分別是「理想、現況、反思、回顧」,依序描述著在金門這個環境中我與親、師、生互動的過程與想法;學生、老師、家長們提出的問題跟需求以及我的因應方式;而在我和這些群體互動後,我如何轉化過去的經驗及當下的挑戰,陸續在這個資優班實踐我的理想;最後回顧這一年的初任生涯,自己改變了什麼?誰也被我改變了?透過此研究過程的反思與建議與更多初任資優班教師分享。
  • Item
    獎項與光環的背後─學校本位國際教育推動的理想與現實
    (2020) 張懿婷; Jhang, Yi-Ting
    因應全球化的挑戰與國際化的需求,我國將中小學視為國際教育推展的關鍵階段,期盼透過國際教育推動的過程,培育瞭解國際社會、發展國際態度與相關知能的國際化人才。因此,本研究欲梳理學校現場推動國際教育的脈絡歷程,確認國際教育目標的落實情形,以及探究相關計畫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勾勒其中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本研究主要採敘事研究的方式,以臺北市一所曾連續多年通過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擔任國際教育任務學校與獲得國際學校獎升級認證的國民中學作為研究場域,以研究者擔任國際教育專責窗口的三年為主要研究時程,邀請學校教師們、學生與家長共同成為研究參與者,藉由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是引領個案學校參與國際教育相關計畫與 政策的關鍵,推動國際教育也成為小校翻身的新出路,校內缺乏共識 和組織結構的限制皆為有待解決的難題。 二、個案學校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採多元並進的策略與管道推動四軌面向,落實國際教育的目標,其中存在著教師缺乏專業動能與學生學習成效難以評估的問題。 三、參與國際教育各項計畫政策、承擔任務學校的工作能為個案學校帶來獎項與光環,包括創造名氣、獲得經費挹注、提升競爭力與發揮國際教育雙向推動的作用。然而這些效益未能引發校內共鳴,少數教師的努力與多數教師的無感形成對比。 四、雖然學校本位強調共塑願景和集體參與,然而個案學校在推動國際教育的歷程裡,實際參與國際教育推動的教師人數不多、課程不斷追求創新卻難以長久持續、語言是影響學生國際教育受益深淺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最後提供推動國際教育的相關建議與省思,期望我國在邁入「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新階段之際,能帶來啟示。
  • Item
    相遇的時刻-一位國中輔導老師陪伴學生的敘事研究
    (2011) 許維峰
    本研究旨在從我陪伴學生的經驗中,探討我與學生相遇及非相遇的師生關係內涵、相遇在教育中的意義及我是如何在教育現場與學生相遇。研究方法採用敘事研究法,除了我的自我敘說外,也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五位學生接受訪談,並依據Lieblich等人(1998)提出的「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分析模式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研究發現如下: 一、我與學生相遇之師生關係的內涵為(1)像朋友般的師生關係;(2)像「第二個」家人般的師生關係;(3)像與「生命導師」互動般的師生關係;(4)處處皆可相遇。 二、我與學生非相遇之師生關係的內涵為(1)上對下的關係;(2)角色關係。 三、我認為相遇在教育中的意義為(1)相遇讓老師成為真實的存有;(2)相遇讓老師得著滋潤,獲得感動與力量;(3)相遇讓老師的心境超越義務性的情感工作,進入自發性的情感工作;(4)相遇讓老師發揮影響力,由內而外的轉化學生;(5)相遇可以提供學生安全堡壘,轉化家庭失能的社會現象;(6)相遇避免學生被物化;(7)相遇讓學生不再壓抑自己,在生命導師的接納引導下,在關係中成為真實的人;(8)唯有相遇,才能真正地陪伴。 四、我如何與學生相遇為(1)省思角色的「應該」,以人的樣貌與學生交流;(2)放下印象、暫緩意圖,以開放的態度直接與學生對話;(3)建立安全信任,以尊重敞開的心關懷回應學生;(4)放下單向的獨語,以積極的傾聽感受回應學生;(5)相信人性的美善,以真實的自我投入關係;(6)超越對外在表現的專注,以人性的本然接觸學生的內心世界;(7)放下知識為主體的專業迷思,以整全的存有與學生交流;(8)覺察倫理的迷思,以坦然的態度接受相互的滋養;(9)放下單一價值的偏頗,以多元的眼光欣賞學生整全的存有;(10)超越表面的批判,以同理的心情體貼學生的需求;(11)超越對成果的專注,以陪伴的心情支持學生生命成長。 最後,研究者進行綜合討論,並提出研究限制與建議,以及研究者的反思。
  • Item
    許自己一個未來--高職復學生求學生涯發展歷程之敘事研究
    (2010) 周玉連; Yu-Lien Chou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職復學生求學生涯的發展歷程,各發展階段中看待自己和自身境況的觀點、態度與感覺—即高職復學生的自我觀,以及高職復學生的求學重要主題經驗與自我觀的演變對其生涯發展的影響。 本研究奠基於敘說故事為其生命賦予意義的觀點,透過立意取樣以及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受訪者共有六位,四位女性,二位男性,在高職階段均有一次的中輟經驗,中輟期間約七到十個月。中輟期間進入職場工作約六到九個月,工作型態主要是便利商店、火鍋店、停車場、日式海產舖的工讀生,以及護膚美容、劇團表演的專業工作者。復學期間長達一年到三年,一位拿到畢業證書,五位拿到修業證書;五位繼續升學,一位就業。受訪者在高三畢業前後二星期接受訪談,年齡在19歲至20歲之間。 本研究透過敘事研究的整體-內容及整體-形式分析,呈現其中、小學成長背景,歷經高職休學中輟、投入工作、復學成長並完成高職學業的經驗與歷程;再藉由敘事研究的詮釋互動論,進行跨個案綜合分析,從其求學生涯發展歷程各階段之影響因素,自我觀的演變,以及生涯發展歷程等,透過研究者的詮釋,來理解高職復學生這段休學中輟、工作、復學、完成學業有關之故事的經驗內涵及其相關因素。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將高職復學生的求學生涯發展歷程歸納為四個主要階段,其生涯重要主題包括:(1)兒童時期是優等生;(2)青少年前期是逐步變調,(3)青少年後期則從中輟離校→投入工作→復學成長;(4)成年前期則是定向實踐。換句話說,受訪者的求學生涯是從青少年前期國中階段開始逐步變化,在進入高職期間,中途輟學離開學校,轉入職場投入工作,出現轉機成長,而後復學完成學業,最後順利轉銜進入成年前期實踐理想。對應於各階段求學生涯發展歷程,高職復學生自我觀的演變,則從學業優良、快樂幸福→尋求獨立、愛玩叛逆→角色混淆、自我否定→自我接納、自我肯定→關心未來、正向改變→期許未來、自信不悔。 本研究之高職復學生其求學生涯發展歷程之重要主題經驗與自我觀的演變對其生涯發展的影響,嘗試分析歸納為五階段:(1)懵懂成長,(2)隱晦不明,(3)嘗試受阻,(4)探索過渡,以及(5)穩定明朗。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並對學校與教育行政單位、實務工作者、高職復學生,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安寧護理人員生涯選擇歷程敘事研究
    (2011) 林智偉
    本文主要呈現安寧護理人員的生涯選擇歷程。目的在於探討生命主題與其發展脈絡對於生涯選擇歷程的影響、安寧護理人員生涯選擇與繼續留任的影響因素,以及在生涯選擇歷程中的社會文化脈絡。研究者採用敘事研究法,以滾雪球的立意取樣,邀請三位安寧護理人員接受訪談,並依據Lieblich et al.(1998) 「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分析模式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 研究發現如下:一、從「愈挫愈勇的向陽成長」、「破繭而出的蛻變」、「找尋自己的存在感」三位安寧護理人員的生命主題中發現,早期生命經驗為生命主題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礎,且生命主題與其生涯選擇歷程接軌,而重要事件或重要他人突顯了生命主題的轉折。二、影響生涯選擇歷程的因素為:(1)進入護理養成教育乃是經過妥協後的生涯選擇;(2)護理工作的穩定性為護理生涯選擇提供基礎;(3)護理教育養成臨終照護的正向態度,有助於安寧的生涯選擇。三、影響繼續留任的因素為:(1)工作環境中的人際支持與自身的準備有利於安寧新手的留任;(2)安寧護理人員的留任歷經「建構、解構與再建構」的調適歷程;(3)工作理念的建立有助於留任。(4)護理楷模乃是影響護理人員選擇與留任安寧療護的關鍵人物;(5)支持系統的網絡愈趨健全愈有利於留任;(6)照護中所獲得的滿足感激勵了護理人員繼續留任安寧;(7)三班制的輪值與工作上的角色定位影響了資深安寧護理人員的生涯規劃。四、影響生涯選擇歷程的社會文化脈絡為:(1)根植於性別差異的職業期待矮化了護理的專業形象;(2)文憑觀念左右了護理人員的生涯選擇;(3)對安寧療護的抗拒源自對死亡的恐懼。 結論:安寧療護的工作屬性與照護理念讓安寧護理人員肯定了護理的生涯選擇。安寧療護促進了護理人員自我概念的統整,從有限性的接納中學習欣賞生命價值的獨特性,安寧療護的平等性理念也淡化了社會文化脈絡所著重的差異性。 最後,研究者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以及研究者的反思。
  • Item
    異性婚男同志向其所組家庭出櫃歷程之敘事研究
    (2018) 盧睿亭; Lu, Jui-Ting
      本研究採取質性當中的敘事研究法作為資料蒐集與進行分析歷程,透過異性婚男同志的獨特生命故事,以及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進而了解研究參與者在面對進入異性戀婚姻後,卻選擇向其所組家庭進行出櫃的歷程。研究者以立意取樣邀請了兩位願意參與和分享出櫃歷程的研究參與者們,運用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個別進行了兩次深度訪談,並將研究參與者的訪談內容謄寫為逐字稿後,為呈現研究參與者的角度,研究者以研究參與者為第一人稱的角度撰寫其生命故事,再以敘事分析法當中的「整體-內容」形式進行分析。   本研究發現,異性婚男同志欲向其所組家庭進行出櫃之歷程,可歸諸於以下階段,包含:(1)異性戀霸權對於男性角色的影響與壓迫、(2)隱藏真實身分為自己及家庭所帶來的代價、(3)當完成身負的角色任務後,隨之而來的是想要呈現真實自我的想法,以及(4)最後的出櫃契機點,皆因某件意外事件的來臨。   再者,本研究發現,異性婚男同志決定向其所組家庭進行出櫃前經歷了許多的心理掙扎,包含在兩位研究參與者的心中,皆對於出櫃此舉曾有過千百回合的拉扯,以及最終能看見這樣才是最真實的自己,因此明白上天賦予自身之生命本質特殊的意義。 而關於異性婚男同志面對出櫃當下之情況與挑戰時的因應之道,兩位研究參與者皆運用了個人所擁有的內在及外在資源,幫助自己面對這些不可全盤預期的情況。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與發現,分別針對心理專業實務工作者、曾經進入或目前依舊處在異性戀婚姻中的男同志們、異性婚男同志身旁的家人及至親朋友,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