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資優生情緒形態與人際關係之研究(2024) 曾凱婕; Tseng, Kai-Jie為探究國中資優生的情緒形態與人際關係之現況、差異與關係,本研究對110學年度就讀於新北市語文資優班與數理資優班的335學生做問卷調查。研究工具為有兩項:「國中學生情緒形態量表」與「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資料處理以統計軟體IBM SPSS Statistics 23.0進行分析,使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K-means集群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不同性別的國中資優生的「社會直覺」、「情境敏感度」及「注意力」達顯著差異。二、不同年級的國中資優生的「情境敏感度」與「自我覺識」達顯著差異。三、不同資優類別的國中資優生在「情境敏感度」上達顯著差異。四、不同性別的國中資優生在「人際關係總分」、「人際支持」、「人際困擾」、「人際需求」與「人際互動」上達顯著差異。五、國中資優生情緒形態可分為三集群。六、國中資優生情緒形態之「社會直覺」與國中人際關係之「人際困擾」達顯著之負相關。Item 以自我調節執行功能理論分析並建構資優生之情緒困擾經歷與復原力模式(2023) 藍珮瑜; Lan, Pei-Yu本研究旨在探討資優生情緒困擾的復原歷程、影響因子、自我調節策略與復原力模式。研究方法以自我調節執行功能理論為基礎,採個案研究取向的混合研究方法,透過訪談來了解資優生情緒困擾復原歷程,接著運用量化方法分析復原力影響因子、自我調節策略對於復原力系統的影響,最後建構出資優生的情緒困擾復原力模式。研究結果第一部分呈現復原力網絡系統的描述變項,第二部分為個案的生命故事與復原力網絡系統,第三部分綜合前述結果建構出資優生的復原力模式,研究發現如下: 一、 資優生的情緒困擾復原歷程可分為探索、高速運轉、發病、恢復四個階段。 二、 資優生復原力影響因子的來源有自我、家庭、朋友、同學、老師、醫療、信仰、學校、工作、環境。這些因子對復原力的保護或威脅程度受到資優特質、因子交互作用以及情境的影響而改變。 三、 資優生復原歷程中有六種不同的調節策略:產生「行動或策略」以減少期望與現實的落差、產生「行動或策略」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的、轉變「觀點或詮釋」以減少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啟動「自我檢討」的調節策略、形成「情境認知」的調節策略、形成「自我覺察」的調節策略。網絡分析中社區發現演算法的歸納結果顯示資優生自我調節策略的組合能夠解釋各階段驅動復原的認知機制。 四、 資優生的復原力模式為透過自我調節減少認知落差重建平衡,其中復原力系統的四種狀態恰好對應非正向統整理論的情意發展階段。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之建議如下:1. 營造容許犯錯的學習環境,訂定有彈性的個人目標。2. 學習壓力調適與主動求助,強調心理衛生的重要性。3. 教師突破資優或身障標籤,強化校園三級輔導機制。4. 傾聽資優生的困擾與感受,給予支持、同理與陪伴。Item 参與加速制加拿大青少年資優生之心理適應經驗探討(2021) 王心怡; Wang, Hsin-Yi本研究以參與溫哥華教育局與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合作的二年間完成五年中學課程,16歲以前即進入UBC就讀的大學轉銜教育計畫(University Transition Program, UTP)中的12名15-16歲學生為例,採增強版關鍵事件研究法,以參與觀察、深度訪談進行資料的收集,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要瞭解參與UTP加速制學習的資優生,在二年中關於心理適應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經整理歸納,結果如下: 資料分析得出助益事件分為15類,阻礙事件分為9類。這些類別進一步分為四個主要領域: 1.個人內在過程(領域I)中,動機足夠的跳級資優生,面對因為跳級而產生的學習壓力,能夠善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自主監控自己的學習狀態,而因為加速的時間壓力,時間管理是最需要提升的能力。 2.家庭因素(領域II),家庭氣氛多為溫暖、關懷,家人相處融洽,父母的教育背景對於資優生的課業上的幫助及生涯決定都有明顯影響性。 3.學校環境因素(領域III),UTP的加速制與人數少優點是省時且照顧到每一個人,但缺點也因為時間少、人數少,而缺乏多元探索的機會,另外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價值觀的衝擊,沖淡了華人對成績的堅持。 4.社會環境/資源(領域IV)雖然只是高中生,也無法與社會脫節,家庭的經濟、生涯選擇仍然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根據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輔導老師必須了解資優生的特質和心理需求,以及影響資優生心理調適的助益因素和阻礙因素,才能夠有效協助資優生有健康的心理調適。 2.應協助資優生對自我資優特質的了解,有助於掌握自我狀態。 3.幫助資優生父母建立資優教育的正確觀念,以及父母支持團體。 4.在加速課程的規劃上應注意到因時間縮短所造成的特殊需求,提供適性多元的學習機會。 5.在社會環境應重視資優生的特殊需求,給予最適安置,以發揮其潛能。Item 國小資優學生道德認知對疫情與病患態度之影響—兼探情緒的調節效果(2020) 洪欣妤; HUNG, SHIN-YU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資優班學生的道德認知、在真實情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對疫情與病患態度以及疫情下情緒的現況與差異性,並進行分析相關以及預測。研究對象為北區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使用「行為界定問題測驗」、「疫情與病患態度量表」、「情緒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處理。茲將本研究之結果說明如下: 一、 不同身份、年級與性別在道德認知表現 資優生與普通生無明顯差異。高年級資優生高於中年級;中、高年級普通生無明顯差異。女生道德認知皆高於男生。 二、 不同身份、年級與性別在情緒上的表現 疫情情境下,普通生「相信」等情緒高於資優生。中年級資優生「害怕」等情緒高年級明顯;高年級普通生「期待」高於中年級。資優班男、女生無明顯差異;而普通班男生「悲傷」之情緒高於女生。 三、 不同身份、年級與性別在疫情與病患態度表現 疫情情境下,資優生態度高於普通生。高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高於中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資優班及普通班男、女生無明顯差異。 四、 道德認知、情緒及疫情與病患態度間的相關 對於資優生來說,道德認知和疫情與病患態度屬低度正相關;而對於普通生來說,道德認知並未和疫情與病患態度有明顯相關。而資優生及普通生的情緒與道德認知間的相關及情緒與疫情與病患態度之相關不盡相同。 五、 資優生道德認知能預測態度,情緒在道德認知和態度間不具調節效果Item 國小資優生自我引導學習與鷹架支持之研究(2011) 陳若男; CHEN, JO NAN提供資優生適性教育,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是資優教育重要的目標。安安國小在中年級實施興趣中心課程,希望能藉由學生自選主題進行探究的歷程中,提供機會讓學生的興趣深化並培養其自我引導成為終身學習者。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個案研究的方式,經由前導研究確立了興趣中心課程的可行性後,以安安國小9位三年級資優生為對象,探究其在興趣中心自我引導的學習歷程與成效,以及其間的鷹架支持。蒐集分析的文件資料包含:學習檔案、學習日誌、教學者省思手札、觀察者紀錄以及家長和學生的回饋意見。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的9位參與者在興趣中心課程選擇了與自己學習興趣一致的主題後,有7位學生展現高度的學習動機,以自己的風格進行主題的研究。不僅擴充了知識的廣度,同時也習得基本的研究技能,包括資料的蒐集與過濾、閱讀摘記的要領、發揮思考能力,提問探討及問題解決。 二、9位學生在不同歷程呈現不同自我引導能力表現。4位高自我引導能力的學生能自主安排進度並監控與調整學習。3位學生需要和其討論研究主題。進行生物觀察實驗與美勞創作的5位學生需要過程技能的指導;3位學生透過提問引導思考,擴充學習面向;2位學生則計畫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引導進行規劃。3位學生的自我監控與調整的後設認知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從旁引導、提供資源與過程的監督。 三、經研究後一年之後續追蹤研究,學生自我引導學習表現情形進步,7位學生更熟悉探究歷程,研究技能的運用更臻純熟。三年級時屬於較低自我引導表現的3位學生(S2、S5、S7), 在四年級的表現明顯的有所突破與成長,自我引導學習的層次有所提升。 四、教學者伴隨學生特質與學習任務轉換不同角色。當學生屬於高自我引導表現時,教學者較常出現「學習激勵者」嘉許學生表現。偶而出現「學習合作者」的角色,師生共同討論擴充探究的面向。當學習者屬於較低自我引導時,教學者一方面以「學習引導者」指導其如何進行探究,一方面以「過程督導者」角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或者以「學習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勇於探索,並適時以「資源提供者」的角色,提供學習者所需的學習資源。 五、在學生進行探究的歷程中,家長或協助學習資源準備,或傾聽研究問題、提供意見,或分享學習發現、參與學習成果發表會,是學生進行興趣中心探究的堅強後盾。 經由興趣中心的探究,不僅學生奠定了自主學習的基礎,經由師生互動以及個別輔導的過程,教學者對學生殊異的特質有更深入的覺察,是一段師生共同成長的探究旅程。Item 國中小資優生與普通生休閒生活現況與關聯模式之比較研究(2008) 李偉清本研究旨在了解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休閒生活」現況及關聯模式,並比較兩者在「休閒生活」七大面向(「休閒時間」、「休閒內容」、「休閒地點」、「休閒同伴」、「休閒選擇自由」、「休閒理由」和「休閒滿意度」)現況與影響模式上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自編的「學生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問卷」,針對台灣本島國中小的資優生與普通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採分層隨機與叢集取樣合併的抽樣方式,共獲得有效問卷2,238份,依據分析的需要,將此一樣本隨機分成三等分。首先以第一組樣本作項目分析與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尋找最佳的理論建構及最適切的題目,結果顯示因素結構良好具有建構效度,且信度考驗均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其次,合併這三組樣本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及變異數分析等,以了解資優生與普通生「休閒生活現況」之異同。再者,以第二組樣本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含驗證性因素分析),來評鑑蒐集的資料是否適配本研究所提出之理論模式,並以第三組樣本做此一模式的複核效化,結果顯示本研究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經修正後適配度良好,且修正模式具有穩定性與預測性,是一個有效的模式。最後,再進行多群組分析比較,結果發現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並不相同。 本研究之重要結論臚列於下: 一、「學生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問卷」為一具有信效度之自陳問卷,可用以評量學生的「休閒生活現況」。 二、資優生和普通生在「休閒生活現況」的七大面向皆有顯著的不同,其中在「藝文類的休閒內容」、「藝文類的休閒地點」、「休閒時間量、休閒時段與休閒活動的休閒選擇自由」等方面,資優生均顯著高於普通生;但在「社交性與勝任熟練性的休閒理由」、「生理滿意的休閒滿意度」等方面,資優生均顯著低於普通生。 三、資優生和普通生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並不相同,造成兩者模式的差異,主要是源於資優生和普通生在「社交類」休閒參與的不同,其次依序是「體能類」休閒參與的不同和「週間」平均每天休閒時間量的不同所致。Item 不同類型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過度激動特質與自閉症光譜特質之比較研究(2013) 倪慧喜; Nee Hui-hsi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類型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過度激動特質與自閉症特質以及兩者間的相關、預測。研究以全國北中南東四個區域不同類型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做為研究對象,以我的特質量表(Ⅱ)(N=855)與自閉症光譜量表(N=846)為主要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平均數、百分比、卡方檢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等方式進行分析。茲將本研究之結果說明如下: 一、 不同類別與性別受試者在我的特質量表(Ⅱ)之表現 數理與人文資優生在「智能」過度激動特質上較藝術類資優生與普通生明顯;人文資優生在「想像」與「情緒」過度激動較強烈;藝術類資優生在「情緒」過度激動較強烈,普通生則無任一過度激動特質較明顯。性別間的過度激動特質也具有差異,男生在「心理動作」較強烈;女生則在「感官」與「情緒」較明顯。 二、 不同類別與性別受試者在自閉症光譜量表之表現 整體自閉症光譜特質以數理資優生最為明顯。在「社交技巧」方面之特質人文與數理資優生都較為明顯,在「溝通」方面數理資優生又較普通生明顯。男生在「溝通」與「想像」方面特質較女生明顯。 三、 過度激動特質與自閉症光譜特質之相關 不同類型資優生與普通生兩特質間相關強度不同,但方向一致。「情緒變異性」過度激動與自閉症特質有較高的正相關;過度激動特質與「對細節的注意力」屬正相關,與「社交技巧」屬負相關。 四、 過度激動特質對自閉症光譜特質之預測 最能預測自閉症光譜特質之過度激動特質為「情緒變異性」、「想像力」、「同理心」、「生理激動」、「智能激動」、「創造力」等過度激動特質。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學、輔導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在家自行教育資優生的生命故事敘說(2015) 陳相如本研究旨在瞭解資優生家庭選擇在家自行教育的歷程、執行概況,以及他們對在家自行教育施行看法與建議,並從中探討學校與在家自行教育資優生家庭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採敘事研究法,運用訪談大綱與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邀請兩個曾經有在家自行教育經驗的資優生家庭,以及學校的資優班老師共同參與。在謹守研究倫理並確保信效度的準則下,透過訪談錄音以及逐字稿的謄寫,形成故事文本。在資料分析部分,研究採用Lieblich 等人(1998)所提出的敘事分析方式,先以「整體-內容」的方法來呈現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的脈絡與焦點,再以「類別-內容」的方法將跨參與者的話題進行分類與詮釋。 研究結果顯示,配合子女的特質或需要安排教育方式是資優生家庭選擇自學的重要因素,在家自行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配合學習者的需求來擬訂課程。其次,追求自我實現是自學家庭的起點與終點,而時間管理是首要的先決條件。最後,研究也發現,選擇自學的重要前提是「意願、目標與資源」,有意選擇此學習型態的家庭宜客觀地審視家庭條件再進行申請辦理。Item DISCOVER課程對提升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之成效(2010) 蔡碩穎; Shou-Ying Tsai本研究旨在根據DISCOVER課程架構編擬一個適合資優生的主題課程,並經由教學實驗後,探討此三個單元的教學對增進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力之成效。 本研究設計採用「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臺北縣兩所國小五年級一般智能資優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實驗組進行26次的實驗教學。研究工具包括:自編DISCOVER課程、多元智能量表乙式、新編問題解決測驗、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甲式、教學評量單、個別課程記錄單、作品評量單以及教學回饋問卷。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共變數分析及次數百分比加以探討。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實驗組在多元智能量表乙式的表現,以個別學生來看,具有一種優勢智能的有5位;兩種優勢智能的5位;三種優勢智能的2位;四種優勢智能的1位;五種優勢智能的2位;六種以上優勢智能的2位;沒有展現出優勢智能的10位。 二、實驗組在DISCOVER課程中展現的優勢智能,以個別學生來看,自評具有一種優勢智能的有5位;兩種優勢智能的有5位;三種優勢智能的有9位;四種優勢智能的有7位;六種以上優勢智能的有1位。 三、在DISCOVER課程中,實驗組學生在問題類型II、III、IV、V、VI前後測的表現上有顯著的差異。 四、經過DISCOVER課程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的表現,變通性及全量表之後測成績顯著優於前測;以共變數分析之結果,實驗組學生在解決方法、界定原因、預防問題以及有效性的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 五、經過DISCOVER課程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在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甲式的表現,流暢、獨創與全量表之後測成績顯著優於前測;以共變數分析之結果,實驗組學生在變通的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 六、實驗組學生在創造力作品中的新奇、問題解決、精進與統合、總分四個向度與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甲式中的流暢、獨創、變通、全量表四個向度之間的相關皆未達顯著水準。 七、實驗組在DISCOVER課程中選擇各問題類型活動的情形,從學生整體選擇的情形來看,以問題類型I至IV為主,占總選擇次數的92%,而問題類型V和VI則占總選擇次數的8%。 八、藉由教學回饋問卷可知,大部分學生對DISCOVER課程持肯定的態度。學生認為透過該課程可以提高自己在問題解決與創造力的能力。此外他們的收穫還包括資訊利用的能力、運用優勢能力進行學習、團隊合作、表達能力、動手操作的體驗。Item 靜像式情境數學模組(SIMSP)在國小資優班施行成效研究-以奧林匹亞數學三國誌為例(2011) 王昭傑; Wang Jhao- Jie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探究「靜像式情境數學模組」(Situated Instruction in Mathematics using Still Pictures,以下簡稱SIMSP)對國小資優班學生「立即學習成就」、「學習保留能力」、「基模知識量」及「學習意向」之影響。實驗教學包含「速率」、「牛吃草」及「排列組合」三大單元。研究對象為台北市11所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共60名,包含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名,實驗組接受SIMSP教材進行教學、對照組則接受傳統式奧林匹亞數學教材教學,兩組課程均為18堂課。本研究採自編工具由學習成就(包含立即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能力)、基模知識(包含陳述性及程序性基模知識)與學習意向等三方面檢驗實驗效果;另進行問卷與訪談蒐集學生之回饋資料。本研究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進行實驗效果之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習成就表現上的影響 SIMSP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在「牛吃草」及「排列組合」單元之立即學習成就表現,而在學習保留能力的展現上亦有相同的效果。 二、基模知識表現上的影響 在「陳述性基模知識」部分,SIMSP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在「牛吃草」單元的基模知識量。而在「程序性基模知識」部分,則在「牛吃草」及「排列組合」單元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的基模知識量,另外在「速率」單元則呈現部份效果。 三、學習意向上的影響 SIMSP對國小資優班學生在奧林匹亞數學的喜好程度有明顯提升效果,而兩組學生大部分認為奧林匹亞數學對其數學能力有正向幫助。另外,實驗組學生並認為SIMSP明顯有助其自覺性的知識脈絡提取。 綜合而言,本研究發現:使用SIMSP的情境脈絡布題方式,除能有效提升資優生學習動機外,並能有效建立學生相關脈絡知識的完整性及提升其在解題程序知識的習得與保留。最後研究者並根據本研究發現,針對奧林匹亞數學相關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