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BIG6大六教學法資訊素養融入高中新興科技教學之探究(2024) 王淑蕙; Wang, Shu-Huei本研究主要在探討BIG6大六教學法融入高中新興科技課程的成效。研究者藉由發展資訊素養融入課程的教學設計,探究BIG6大六教學法融入新興科技議題課程的實施成效及面臨困難,呈現修課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及教師在教學歷程中的專業成長,同時亦關注圖書館及圖書教師在實施資訊素養課程中扮演之角色。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東部某高二來自不同班級且資訊素養基礎各異的十一名多元選修課學生,規劃以新興科技議題為核心,BIG6大六教學法為架構,進行六週的資訊素養課程。研究者透過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利用現場觀察記錄、教學反思紀錄、學生學習單、自我評量表及小組評分表、訪談錄音資料等研究工具,最後歸納資料以評估學習成效。研究結論表明,BIG6大六教學法融入高中新興科技課程具有高度可行性和有效性,學生在資訊素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創新思維均有成長。透過縝密規劃和有效教學策略運用讓資訊素養課程得以順利推動,儘管面臨課程設計需滾動修正及教師負擔加重等挑戰,但通過圖書館支援將能提供更多的奧援,例如透過與圖書教師的協同教學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圖書館在課程中扮演輔助教學的關鍵角色等。研究建議有下列四點。首先,為了提升資訊素養融入新興科技教學的效果,應調整BIG6大六教學法,設計跨領域課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學習能力。教師應靈活運用BIG6步驟,根據學生需求調整授課,並鼓勵參與競賽或活動來鞏固知識。其次,圖書館需更新資源,創建支持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的環境,定期舉辦資訊素養研習作為教師教學的支援。此外,圖書教師與學科教師應協同教學,共同設計課程內容,提供即時指導,並進行教學反思和經驗交流,學校行政亦應提供資源和支持,鼓勵協同教學。最後,未來應擴大研究樣本和時間範圍,驗證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和長期效益,以推動各校資訊素養教育的發展。綜上所述,本研究提供未來高中推動資訊素養教育一個有效教學模式和寶貴的經驗。透過學科教師及圖書教師的協同合作,以及對教學方法的靈活調整,可以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實現資訊素養教育的創新和發展,並為後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Item 臺灣與日本圖書教師教授國小資訊素養課程內涵之比較研究(2021) 陳怡親; Chen, Yi-Chin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教育改革的興起,更多人意識到高速發展社會之下資訊氾濫所帶來的問題,資訊素養儼然成為現今重要的教育議題,圖書教師作為資訊素養教育之核心人物,在校園內透過什麼方式如何帶領學生在教學中掌握資訊素養能力,相當值得探究。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日本圖書教師同樣在新課綱頒布的背景下實施國小資訊素養教育之異同,進行比較教育研究,並且依照圖書教師實施資訊素養教育之制度、內涵與概念、授課模式、授課內容四項架構加以闡述。選擇日本為比較對象的原因除了兩國教育文化相近,日本已實施多年圖書教師制度,同時此次教育改革將資訊素養教育內涵一併納入所有領域之教學,與臺灣相似情境下,值得深入分析兩國圖書教師如何進行資訊素養課程,有何異同或值得學習的地方。此外,有關資訊素養內涵與概念之依據,本研究參照AASL最新提出之資訊素養標準框架作為分析臺灣、日本兩國資訊素養教育內涵之主要參考資料,研究方法主要採文獻分析進行兩國之比較教育研究,再輔以深度訪談法,驗證文獻資料的同時進行補充,最後整理歸納出以下八點結論:一、臺灣圖書教師利用校訂課程實施資訊素養教育;日本圖書教師利用自己授課時間或空閒時間與其他學科老師協作。二、臺灣圖書教師計畫設有時數減免;日本圖書教師通常無減免的時數。三、兩國圖書教師利用私下有空的時間與其他老師協調規劃;日本圖書教師透過圖書館利用年度計畫規劃資訊素養課程。四、兩國圖書教師在課程設計所劃入之資訊素養內涵與標準皆符合AASL之核心概念。 五、兩國政府、圖書教師皆重視融入資訊素養教育的協同方式,整體而言需加 強一般教師對協同的認知。 六、臺灣圖書教師使用國外專業之資訊素養教學策略;日本主要依照文部科學省 之探究架構,兩國皆以探究式教學融入資訊素養教育。 七、兩國圖書教師皆配合學科內容選擇易於結合之領域,國語文最適合結合資訊 素養教育。 八、兩國圖書教師規劃之學習活動依課程內容有所不同,但整體皆基於探究學習 架構融入資訊素養內涵學習。 整體而言,臺灣與日本圖書教師的資訊素養課程皆符合AASL的資訊素養核心概念,由於兩國資訊素養政策及圖書教師制度的不同,導致臺灣與日本在圖書教師教授資訊素養教育制度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有關我國未來資訊素養政策及圖書教師制度發展的建議,針對不同研究方法、觀點指出日後可能之研究方向,以期能協助完善我國圖書教師制度並展現臺灣未來資訊素養教育的多種可能性。Item 台北縣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研究(2008) 陳素梅本研究乃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國中原住民學生與一般學生的數位落差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居住地區、原住民族別、家庭類型及家庭收入等家庭因素對原住民學生數位落差的影響。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分析與相關研究的結果,改編成「臺北縣國民中學學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以台北縣同時擁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及布農族等四族的學生之學校為取樣對象,共47所學校,發出1654份問卷,回收44所學校,共1481份問卷,有效問卷1374份。本研究以單因子變異數及平均數區間估計母體平均數分析家庭因素對原住民學生數位落差的影響。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ㄧ、原住民學生與一般學生間存在數位落差。 二、家庭因素(居住地區、族別、家庭類型、家庭收入)與國中原住民學生的數位落差有重要關係。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家庭提出具體建議,並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進一步研究建議。Item 圖書館員數位素養教育調查(2011/08-2012/07) 吳美美圖書館員一向以推動讀者資訊素養教育為職志,尤其是大學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員,從早期的書目指導(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圖書館指導(library instruction)、圖書館利用教育(library use education),到近年來的資訊素養,乃至於數位素養,都希望能夠協助擔負推動素養教育之任務。從最近的研究分析來看,國外大學圖書館有關素養教育的議題,包括了圖書館利用教育、資訊素養教育、研究素養等三方面,又從最新的文獻資料,發現數位素養的概念,有哲學的探討,並企圖兼容並蓄,涵蓋過去資訊素養、媒體素養、科技素養等功能性的素養概念。因此新素養概念已經發生,本研究以數位素養和新素養互稱。由於圖書館員對於讀者素養教育的角色仍有相當的期待,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希望瞭解國內大學圖書館員對於新素養概念的看法,一方面希望對圖書館員有關素養的知能有所了解。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採質化和量化雙軌研究進行。質化研究設計方面,一方面透過內容分析,提出圖書館員數位素養的概念架構,之後進行半結構訪談,以便瞭解圖書館員對於數位素養概念,以及對於讀者素養教育內容的想法;量化研究設計方面,希望透過圖書館員數位素養測驗量表之測量工具編製、測試,並對大學圖書館員進行施測,以了解國內大學圖書館員有關素養的技能狀況。本研究原為兩年計畫,但因核定一年,研究結果透過質化和量化分析,提出圖書館員對於新素養的概念架構,並對於館員進行數位素養測量,對於大學圖書館員的素養技能狀況、對新素養概念和讀者素養教育的看法有所了解,但無法繼續根據研究結果,規劃圖書資訊學數位素養教育課程的結構。本研究的研究貢獻有三:理論方面,提出圖書館員的數位素養概念架構;另外本研究編製數位素養測量工具,同時使用質化和量化研究取向,是研究方法上的貢獻。但是實務方面,限於時間和經費,本研究原希望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圖書館員的數位素養教育課程結構,對於專業將有實務上的貢獻,則無法實現。Item 文化意識、個人差異以及全民數位素養之提升(2010/08-2011/07) 吳美美Eshet-Alkalai (2004) 將數位素養以五個面向提出一個詞彙架構:圖像素養、重製素 養、分析和重組素養、資訊素養、社會情感素養。這五個面向和Gilster(1997)所重視 的資訊內容評鑑、重視資訊情境、能夠檢索、利用虛擬圖書館、能夠整集組裝知識, 有許多相呼應之處。另外普渡大學Sharkey 和Brandt(2008)則建議數位素養就是科技 素養和資訊素養的結合體。數位素養的研究議題,既屬個人層次,也是國家社會層次。 前者涉及各人數位知能,以及適應數位世界的能力,後者涉及國家競爭力。數位媒體 正在形塑新的知識論,認知和知識表徵也都在改變中,如何使一國的民眾體悟,進而 願意快速學習,是一件值得關切研究的課題。「全民」的概念是指一般民眾,若以圖書 資訊學對於「使用者研究」的分類,大約可以依照幾種屬性區分:(1)人口變項區分: 是指依照不同年齡層、性別、社會經濟屬性來區分,簡單的來看。有兒童、青年、成 年和老年等。(2)工作屬性區分:是日常生活,還是專業工作任務。都和數位環境脫離 不了關係。本研究計畫擬提出三年研究計畫,從:(1)內涵和需求、(2)應用和實施策 略,以及(3)個別差異,探討我國如何研究全民數位素養的議題、協助全民有數位素養 意識。研究方法將包括大樣本調查法、俗民方法論、倉儲方格法等。期望研究結果能 對數位素養的意涵和全民的學習需求有所了解、進而能規畫有用、有趣的、終身學習 數位素養課程,幫助一般民眾進入數位環境,經營健康生活。進一步,利用民眾學習 數位素養的資料,分析了解文化意識和個人差異對學習數位素養的影響,作為研究的 理論貢獻。Item 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臺灣省教育會, 2004-10-01) 吳美美Item 網路時代國家現代化指標資訊素養與資訊政策(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 2003-07-01) 吳美美Item e時代國家現代化指標(國立政治大學, 2002-02-01) 吳美美Item 我國生醫領域研究生資訊素養初探(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2014-06-01) 黃昭妍; 陳昭珍Item 臺灣省縣市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及數位化之現況與問題探討(國家圖書館, 2000-12-01) 陳昭珍; 賴麗香本文主要在說明臺灣省縣市公共圖書館近幾年來在自動化、網路化及數位化上的發展願景、現況、成果,以及公共圖書館在面臨精省及改隸作業後經營上所遇到的困難,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重視此發展之歷程,在新舊交替之際,不要讓前面的努力落空,使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能趕上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