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網路讀者書評內容分析研究 –以科學普及類書評為例(2010) 林家儀由於資訊科技及網路的發展,使用者的閱讀習慣受到網路的影響,讀者書評成為讀者選書的另一參考來源。科普書籍是一種科學知識與文學素養的綜合體,好的科普書可以幫助讀者瞭解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養,與其他傳播管道相較,科普書具有較詳盡的科學知識,可以讓讀者獲得比較全面性的瞭解。因此本研究以科普類書評為研究對象,對網路讀者書評進行內容分析,瞭解其內容與寫作形式,推廣網路讀者書評的應用。 本研究以Pollach(2006)之研究為基本架構,並參考過去專業書評之內容特性,分析網路讀者書評基本構成、內容特性、句子與文字的選擇,建立研究之分析架構與類目;以此分析架構來討論網路讀者書評之結構與格式、寫作內容與網路文類特徵。本研究整理出版社之科普書系書籍清單,至aNobii網路閱讀社群網站搜尋讀者書評,共收集282本科普圖書,897篇讀者書評,逐篇分析且歸納書評之內容,並與一位協同編碼者進行共同編碼,確認研究信度。 研究結果顯示,一、網路讀者書評數量繁多,可以補足過去專業書評數量不足之問題。寫作簡潔,受評書籍多,且書評者不限於學者專家,由眾多的書評者共同撰寫與累積書評。二、在內容方面,雖然不及專業書評深入,但仍具有專業書評的各項特性,可作為使用者選書的參考。網路讀者書評的內容更親近讀者,書評者發表自身選書、閱讀之經驗,說明書籍內容深度、適用對象等,同時也評論作者寫作方法、翻譯好壞等問題,對於不熟悉科普領域之讀者,為指引選書的一個重要來源。網路讀者書評因其載體性質而具有獨特的內容特性。其一為在書評中提供外連網址,打破傳統線性閱讀,甚至可提供多媒體內容作為書評補充。其二為具有互動性,使用者可以回應書評,或者是建立線上讀書會,利用網站提供之社群功能,與其他使用者產生互動。三、網路讀者書評寫作形式受到載體影響,結構較不嚴謹,表達方式自由;並受到CMC語言影響,擁有網路文類特性,但數量偏少,顯示書評者認真撰寫評論。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網路讀者書評平台、圖書館、出版社、閱讀推廣活動、推廣書評寫作等五方面建議。一、現有平台中,不同內容長度、深度以及類型之書評皆混雜在一起,使用者很難迅速找到需要的資訊,若網站可以依照書評內容加以設計,必能增加網路書評的使用度;二、在圖書館的應用上,在內部可以作為館員選書及分類的參考,對外可運用於圖書館的OPAC,作為使用者選書參考;三、網路讀者書評為出版社與讀者交流的重要管道,可由讀者書評中瞭解讀者之感想及需求;四、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時,可參考網路讀者書評中對於內容的評論以及書籍內容深度與適用對象的部分,選擇切題及內容深度適當的圖書,並加入現有之書評,讓讀者作為閱讀選擇之參考;五、網路發達促成資訊迅速交流,讀者的選書活動不再只限於出版社單方面行銷,讀者自主性提高,利用閱讀社群網站、部落格撰寫書評及閱讀書評,提升社會之閱讀風氣。Item 圖書館學會網站功能需求與服務之研究(2011) 吳雅瑜; Wu Ya Yu圖書館學會網站是提供會員及圖書館界相關人員獲取資訊的管道,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將影響使用者後續造訪網站的意願。本研究以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的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使用者對於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服務項目的需求度及滿意度,擬出圖書館學會網站改進與擴增服務項目的建議,以作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改版之參考。 本研究首先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國內外七個圖書館學會網站的服務項目,再根據內容分析彙整的類目,透過問卷調查表來瞭解使用者對於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服務項目的需求度及滿意度。研究結果發現,七個圖書館學會網站以澳洲圖書館與資訊學會網站及美國圖書館學會網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多,所佔比例為75%,日本圖書館學會網站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少,所佔比例為40%,而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提供的服務項目佔43%,顯示目前學會網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仍有改善的空間。而七個圖書館學會網站皆有的服務項目包含,(1)關於我們:委員會、組織結構、學會章程;(2)會員專區:會員種類、加入會員方式、會員相關權益;(3)出版品訊息:學會出版品一覽表、學會出版品檢索;(4)新聞與媒體:最新消息;(5)會議與活動:學會會議與活動;(6)圖書資訊相關法規;(7)相關連結:國內外圖書館、相關機構。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者使用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網站的頻率以1個月使用一次為主;使用圖書館學會網站的目的為取得最新消息,其次為取得求才求職資訊,第三為取得教育訓練。對網站服務項目的需求度前三名分別為,(1)提供最新工作職缺資訊;(2)提供圖書館界最新活動消息;(3)提供圖書與資訊學相關課程資訊。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1) 圖書館學會網站應重視各種消息來源及專業知識的提供;(2) 參考各國圖書館學會網站及依使用者需求建置網站內容;(3) 定期更新及檢測以維護網站品質;(4) 依不同使用者特質提供服務;(5) 定期檢視使用者需求。Item 網路醫師資訊之內容分析研究(2019) 林家圻; Lin, Chia-Chi網路普及使得醫師資訊的傳播成本較低,然而醫病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導致民眾對於官方醫師資訊較為不信任,但非官方醫師資訊卻有資訊品質差異的隱憂,非正確的資訊若廣為傳播可能影響民眾對於醫師的觀感。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現今網路醫師資訊,了解醫師個人資訊與醫師專業資訊之揭露情形,同時了解醫師在網路的形象如何形成,並且評估這些資訊的品質。本研究從Google搜尋引擎蒐集共4,500筆網路資料作為研究樣本,以內容分析法逐筆編碼其內容,最後以量化與質性分析研究結果。 研究框架是以不同醫療科別與不同網站類型為自變項,醫師個人資訊、醫師專業資訊、附加描述醫師形象方式與資訊品質為依變項,再進行單因子變異數檢定,最後發現各個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皆有顯著差異。醫師資訊以社群平台的數量最多,約四成的資料含有醫師個人資訊,最常出現的項目為醫師性別,九成七的資料含有醫師專業資訊,最常出現的項目為醫師所屬醫療機構,四分之三的資料有附加描述醫師形象,最常以視覺層面的資訊描述醫師形象,資訊品質評估項目中以可讀性最佳。 本研究將網路醫師資訊的內容、數量與特性進行初步分析,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希望能給醫師資訊需求者、醫師資訊提供者,以及後續欲深入研究醫師資訊的研究者作為參考。 關鍵字:網路醫師資訊、醫師資訊揭露、內容分析Item 大學生公民態度與技能學習成效探討:以北區某科技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綜合分析(2010) 楊舒婷; Shu-Ting Yang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等教育之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課程發展與大學生在公民學習之學習歷程與成效。其研究問題包括:(一)、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如何發展?(二)、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的增進效果為何?(三)、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不同「學院」、「系所」、「年級」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四)、高等教育服務學習「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五)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習歷程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高等教育校園中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模式之建議,以提供高等教育發展服務學習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質化為輔之研究取向,量化研究工具採用Moley等人於2002年所發展的「公民態度與技能量表」,作為施測工具。質化資料則以實驗組學生撰寫之服務日誌、期末成果報告及焦點團體訪談做為資料分析的工具。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北部某科技大學為個案學校,探討其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課程發展;其次,以98學年度第1學期修習服務學習課程780位學生為「實驗組」,另外則是維持一般傳統課程的學生為509位學生為「對照組」。兩組分別於參與課程前後進行前後測,並輔以質性資料深入了解大學生學習歷程與學習效果。本研究量化資料分析包括描述統計、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化分析方法則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個案學校服務學習課程發展:(一)雖成立專職單位,但礙於層級及角色而限制成效發揮;(二)從認知與情感層面發展教師支持方案,協助教師參與投入並確保服務學習課程品質。 二、整體而言實驗組學生公民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P<.05),且實驗組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的學習顯著優於對照組(P<.05),但在「政策覺知」及「領導技能」,實驗組學生僅在部分課程優於對照組(P<.05)。 三、不同背景變項,其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在公民態度與技能方面之學習成效有差異:(一)商學院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資學院、管理學院,但工學院則無顯著效果;(二)財金系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子系、資管系,但其他則無顯著效果;(三)大四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大一、大三,但大二及研究所則無顯著效果;(四)通識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必修課程。 四、在質性部份亦支持量化研究結果的說法,並發現學生的學習歷程發展為「學習起航」、「參與融入」、「觀點轉化」到「成果收割」四個階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相關對象,包含大專校院、參與教師、參與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多方面之具體建議。Item 類比在高中職計算機概論教科書的應用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5-06-01) 吳正己; 龐能一類比是幫助學生學習複雜或抽象概念的有效工具,然而類比的誤用往往是迷思概念產生的根源。本研究首先探討類比與學習的關係、類比的教學策略、及科學教科書使用類比的情形,按著依據探討結果分析國內高中職計算機概論教科書有關類比的應用。研究結果發現,分析的十五套教科書中總共有126個類比,平均每套書8.4個類比,顯示類比在教科書中的使用仍不普遍。而教科書作者雖能掌握類比應用的部份要旨,然而大部份的類比仍未能指出其限制,以避免學生迷思概念的產生,且類比的描述均過於簡單。此外,類比的應用以電腦結構相關的概念最多,其他概念主題偏少。未來研究宜進一步由教科書作者、教師及學生的角度瞭解類比在電腦教學中應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