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之線上售票演唱會參與經驗探究
    (2021) 杜敏寧; Du, Min-Ning
    研究目的: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現場演唱會轉變為線上售票演唱會的形式。本研究探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目標對象如何進行認知再評估策略來面對轉換模式的演唱會活動,以及瞭解目標對象實際參與線上售票演唱會後所感受到的情緒及幸福感變化。研究方法: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針對9位20-30歲過去有實體演唱會參與經驗,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有線上售票演唱會參與經驗的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訪談結果發現,即使受訪者明白線上演唱會的效益不及實體演唱會,在經歷認知再評估的調適之後,仍然能夠接受原本喜愛的實體演唱會活動改變為線上模式,多數受訪者在實際參與之後也獲得一定程度的快樂與滿足感,並肯定疫情期間線上演唱會存在的重要性,受訪者對於參與演唱會的期待也不同於過去。研究結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訪者可能會運用認知再評估策略,接受休閒活動模式的改變,嘗試改變之後若能夠感受到情感幸福感,則認知幸福感也會跟著改變。
  • Item
    執行功能測驗之成分與多元智慧、正向心理特質之關係
    (2021) 廖育秀; Liao, Yu-Hsiu
    近年來,很多科學家投注許多時間和心力研究執行功能,尤其在教育方面,執行功能是現今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所關聯的認知能力很廣泛,對個體的行為和未來成就、生理與心理健康很有影響。然而,目前尚無確切的執行功能定義和適切的測量方式,亦與之相關智慧和心理特質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欲試圖探討並提供實證研究結果,增進對執行功能的認識與瞭解,延伸出實質應用的助益。本研究欲探討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及其與多元智慧與正向心理特質的關係,進一步瞭解執行功能、多元智慧本和正向心理特質的對應關係。研究問題一欲探討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的多元能力抑或是單一能力驗證,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方法檢驗,結果發現執行功能符合三因素能力結構。研究問題二為探討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與自陳式執行功能的差異。使用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抑制、轉換、更新、流暢)和自陳式「中文化執行功能指標」量表(策略行動、組織規劃、衝動控制)的做相關參照,發現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與較自陳式執行功能測驗結果無相關。研究問題三為比較參照操作式與自陳式執行功能,與多元智慧(智力、情緒、創造力)的關係,發現操作行執行功能較能預測智力和創造力,而自陳式執行功能測驗較能預測情緒智商。研究問題四為操作式與自陳式的執行功能測驗與正向心理特質(幸福感、恆毅力、以及幽默感)的關係探究,結果發現自陳式執行功能測驗較能預測正向心理特質各變項,推論與測量的方式或內涵有關。執行功能正是現今人們關切的議題之一,因目前尚無全面性的執行功能成分驗證研究,亦未有操作式與自陳式執行功能測驗參照關聯研究,本研究提供執行功能測驗來驗證執行功能成分,及與自陳式執行功能測驗參照的相關資訊。本研究亦提供操作式執行功能測驗與重要智慧、正向心理特質的對應關係,可做為增進智慧或心理調適課程設計或訓練之參考,希冀增進執行功能及其所影響的生活各層面有所助益,對華人文化的認知心理領域有所貢獻。
  • Item
    臺北市東區禪修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相關研究
    (2020) 林郁沛; Lin, Yu-Pei
    本研究旨在探討禪修者的健康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現況,進一步分析社會人口學特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的相互影響情形。以於臺北市東區的禪修者為母群體,利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計發放110份紙本問卷、輔以Google表單進行調查,兩種型式取得有效問卷159份,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於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婚姻狀況」、「子女數」及「自覺健康狀況」有顯著相關;探討其分量表表現情形以「自覺經濟狀況」為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主要預測因子,影響量表分別為「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壓力處理」及「營養」五項。 二、研究對象之「教育程度」、「自覺經濟狀況」、「自覺健康狀況」於幸福感有顯著差異,並以「自覺健康狀況」為高度相關。 三、研究對象之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皆呈現顯著正相關,其中「自我實現」為高度相關。 四、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有效預測幸福感,可解釋總變異量40.8%,並以「自我實現」及「人際支持」為主要預測變項。 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多項建議,期許能夠提供健康促進推動相關建 議,增進國人身心靈健康。
  • Item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
    (2010) 楊智翔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有四點:其一為探究師生背景在國小師生關係上的差異。其二為探究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幸福感與國小師生關係間的關聯性。其三為探究國小師生關係的類型與比例。其四為探究師生背景、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幸福感在國小師生關係上的解釋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對全國36所國民小學進行便利取樣,共得232位導師及5444位三到六年級學生之有效樣本。本研究工具包括「華人性格自評量表」、「國小教師幸福感量表」及「國小師生關係量表」。資料經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二階段集群分析、典型相關及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後,獲致以下發現: 一、國小導師整體而言具有正向的人格特質及中高程度的教師幸福感。 二、國小學生整體而言具有良好的師生關係。 三、不同性別、師資培育背景之國小導師,在學生知覺之師生關係上有顯著 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級之國小學生在其師生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小學生之師生關係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型。 六、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幸福感間有中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七、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學生所知覺之師生關係間有低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八、國小導師幸福感與學生所知覺之師生關係間有低度正向的典型相關。 九、國小導師背景、學生背景、導師人格特質、導師幸福感對學生所知覺之 師生關係具有顯著的解釋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針對教育單位與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兩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師生關係、人格特質、幸福感
  • Item
    國中生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
    (2009) 蘇靜如; Ching-Ju Su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1.國中生幽默感現況。2.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幽默感的差異情形。3.國中生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4.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本研究之受試者為台灣北、中、南、東地區之國中生,採分層立意取樣方式選取樣本,並依照各區國中生在全國的比例,決定各區抽樣人數,共抽取九所國中共1374名學生,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1.性別方面:男生之「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高於女生。而在「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及「笑的傾向」則未達顯著差異。 2.年級方面:九年級之「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高於七年級,而不同年級在「幽默理解能力」、「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及「幽默因應能力」則未達顯著差異。 二、生活壓力對幸福感之預測,除「學校生活」對幸福感之預測未達顯著差異外,「未來發展」、「同儕關係」及「家庭生活」對幸福感具負向預測效果,而「兩性交往」對幸福感則具正向預測效果。 三、幽默感對生活壓力、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如下: 1.幽默創造能力,有助於抑制學校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高幽默創造能力較低幽默創造能力調節效果佳,且在高學校生活壓力下,幽默創造能力的調節效果佳。 2.社交幽默能力對同儕關係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3.幽默因應能力對兩性交往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4.幽默態度對兩性交往壓力具有負向調節作用。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及教育輔導之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產後婦女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2018) 周莉菁; Chou, Li-Ching
    本研究在探討產後婦女之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現況,及個人背景變項對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並了解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三者相關性。 以臺北市某區的產後婦女為本研究的樣本,並採用立意抽樣,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共取得328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以30-34歲、大學畢業者、已婚及家庭主婦為主,大多數採自然產,睡眠時間6-8小時佔多數。研究對象的母乳哺餵的自我效能屬於中上程度、中下程度的社會支持、中上程度的幸福感。 二、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中,睡眠及教育程度與幸福感達顯著差異,其餘項目並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三、母乳哺餵自我效能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p< 0.001),社會支持與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p< 0.001)。 四、「教育程度」、「母乳哺餵社會支持」、「睡眠時間」、「母乳哺餵自我效能」可有效預測幸福感,並可達25.8%的預測力。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母乳哺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幸福感
  • Item
    I. Morris幸福課程的哲學檢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3??) 陳伊琳; Yi-Lin Chen
    為了教導學生變得幸福/快樂,英國Wellington公學首創幸福課程。本文旨在分析I. Morris《在學校中教導幸福與福祉》的幸福觀,據以判斷幸福可教嗎?本文指出Morris的幸福觀歷經轉變,起始直接承襲自正向心理學觀點,側重主體心態的調整(如學習正念冥想、樂觀、感恩)。中期採取Aristotle幸福行動理論,他將幸福視為活動過後自然體驗到的感受與狀態。後期明確主張幸福是依德而行的活動,因此幸福課程應以品格教育為架構。整體而言,Morris幸福課程可視為正向心理學與Aristotle幸福論的複合物。基本上,幸福課程的單元自始至終皆取自正向心理學主題,強調讓學生學會經實證有效的幸福技巧,而後改為強調這些主題皆須與個體德行的施展連結。幸福課與品格教育於是密不可分。本文結論是:幸福不但可教,且需要教,但鑑於幸福的多義性,幸福的教學也有必要從後設觀點檢視其所反映的幸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