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2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1635-)的建立歷史探究(2024) 李昱臻; Li, Yu-Chen「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此一詩句正是高等教育機構在面對歷史長河的挑戰中不斷追求變革和多樣化的歷程寫照。在時代的推展下,至今唯有兩項高等教育機構體例屹立不搖,一是耳熟能詳的大學(University)體例,其二是較少為人留意卻與現代高等教育息息相關的學術院(Academy)體例,尤其是象徵國家發展的國家學術院。為嘗試在國家級學術院的探討上給予貢獻,溯其機構建置重要源頭是法蘭西學術院,故本篇以法蘭西學術院的建立歷史探究作為主題。為解開法蘭西學術院的奧秘,本篇研究分為三個部分以解析法蘭西學術院的意義。第一部分為柏拉圖至十六世紀以前的 Academy,以理解 Academy 原生自有的哲學蘊意、建築格局、運作特色以及演變的發展特質;第二部分則探討法蘭西學術院建立的過程,從中解析該機構如何基於 Academy 體例特質而賦予新的延伸與發展,從而成功地建立相較於過往具有較高穩定性的建制範式。為了進一步理解法蘭西學術院於該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文教角色,故在本篇的第三部分進行其歷史意義的解讀。透過以上三部曲的探討,試以還原法蘭西學術院的發展特色,不只是對於國家級學術院體例發展研究予以貢獻,也是提供一項高等教育變革值得觀察的案例。Item 高等教育境外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育的探究(2022) 何宜紋; HE, YI-WEN不同文化中正確反應的溝通能力,應根據文化對象進行區分。本研究確立文化對象的區分條件是母語、標的語、官方語,這些條件也因地區、種族、社會身分認同而有所不同。據其文化跨度,約略為跨文化外、跨文化內、跨文化間而分的對象。因此,高等教育境外生於不同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育之考量下,本研究目的旨為:了解賦能的內涵和蘊義,論述培育國際移動力的目的和價值,並建議提升培育的政策方向。英語文為教學媒介政策推動模式與境外生培育方向的相悖實情下,焦點團體座談法和深度訪談法的參與者,都表明培育境外生分明的溝通能力之重要性,並認同文化活動多樣性的擴展,有助於不同文化對象彼此理解。結果表明,賦能是互惠的,不同文化溝通能力習得對教師和學生都適用。透過語用失誤和整合式課程遊戲的結論,其意涵顯明如何構建不同文化對象之間的溝通能力培育,政策制定者必須以正確政策,支持培育成功的不同文化說話者,並促進在地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可為建議。Item 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個案研究(2022) 高慧容; Gao, Huei-Rong研究旨在透過將個案學校兩階段辦理系所內部品質保證的設計與規劃進行探討,透過文件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瞭解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在組織規劃、指標發展、執行程序與支持系統之規劃,希冀能夠提供大學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政策建言,共邀請12位參與個案學校規劃與執行的主管參與訪談。在組織規劃之研究成果發現:(1)第一階段組織規劃係採取由上而下的模式;第二階段採由下而上的意見彙集、做成決策;(2)第二階段更加強化學院層級的角色與功能,具有溝通協調、資源分配、協助改善的輔導與支持角色;(3)「自我評鑑指導委員會」納入許多外部委員,除了給予法規制定等原則性建議外,另具有推廣學校特色、協助定位等功能;(4)第二階段內部品質保證的辦理方式,係經過校內主管討論取得共識;(5)目前參與者只有系所主管、行政人員與少數的教師,如何讓內部品質保證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指標發展的研究結果發現:(1)兩階段指標發展已從以往參照外部評鑑機構的規劃,更加強調學校特色與系所溝通之共識;(2)指標發展更加著重系所的多元與差異,並納入對於系所發展方向的期待。在執行程序之研究結果發現:(1)訪評委員產生的方式將影響到系所真誠展現問題的意願;(2)內部品質保證的重要任務,在於發現問題,才有辦法進一步尋找解決方法(3)系所發展重點的擬定會考量校務發展計畫,增加連結與整體性;(4)全校結構性的問題需由校方進行檢討與規劃。在支持系統之研究結果發現:IR制度之建立除減輕系所負擔外,也帶給學院與校方應負擔的角色省思。研究結論針對高等教育機構之建議為(1)重視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是促成對於內部品質保證認同的關鍵;(2)指標發展兼顧整體校務運作與系所特色;(3)實地訪評委員之遴聘重視系所專業與個別差異;(4)選定發展重點聚焦核心問題改善;(5)應減輕系所資料蒐集之負擔。針對後續系所內部品質保證之建議為(1)內部品質保證是一長期、循環且整體的過程,校方可盤點相關工具並加以系統化回饋;(2)內部品質保證除了系所承擔責任外,校方亦可利用相關資料,從上位的角度處理結構性的問題;(3)透過減量指標內容,著重在重要的發展面向,並降低系所壓力與排斥感;(4)制度規劃應強調改善為核心,協助系所面對問題;(5)校內各項制度應相互串連,以提升內部品質保證。Item 臺灣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之政策設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謝卓君; Chuo-Chun Hsieh臺灣近年積極透過政策,縮短高等教育學用落差,努力協助大學生和職場的順利接軌。本研究依據公共政策設計理論,探究政府處理大學畢業生就業議題之政策機制與問題。研究者首先依據文獻,建構用以分析教育政策設計的理論架構。隨後,依據此一理論架構針對相關政策文件進行內容分析,進而釐清2005年以來我國政府為提升大學生就業所採取之政策設計特性。研究發現,我國政府就這項政策議題,展現出混合著強制型與調控型的政策設計特性,其中有多項政策設計要素彼此不相協調的問題,特別是在政策設計一致性與配合性兩方面實有改善空間。文章最後針對政策執行實務與未來研究議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Item 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批判論述分析(2020) 黃家凱; Huang, Chia-Kai1994年民間教改大遊行被視為臺灣教育改革的重要起點,促使臺灣高等教育從管制走向鬆綁,也開啟臺灣高等教育擴充發展的契機。回顧臺灣高等教育自1994年至2017年期間的發展,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在普及教育和菁英教育、卓越與公平之間擺盪,不同的政策取向反應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不同的發展脈絡,這樣的結果也造成政策論述與政策實踐之間產生許多矛盾現象。 本研究結合Stephen Ball的政策社會學理論,以及Norman 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方法論作為研究之基礎,分析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相關議題及政策文本之發展脈絡。並以半結構方式訪談11位政策關鍵人,進一步從中挖掘其隱含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政策制定與實踐,探究其中的權力/知識的競逐模式,及其對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發展的潛在影響。 本研究經歸納彙整後提出四點結論: 一、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論述與社會環境發展息息相關,資源配置影響政策脈絡發展; 二、「高等教育分類」及「大學追求卓越」政策理念,形塑出「頂尖」及「一流」意識形態,改變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版圖; 三、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立法委員及政黨輪替,影響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發展脈絡; 四、「高等教育鬆綁」及「國際競爭力」論述影響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發展,促使我國高等教育從管制走向鬆綁,進一步追求大學卓越發展。 透過本研究,期提供我國中央主管機關未來在研擬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相關政策及實踐「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時,一個明確、具體之參考方向。Item 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之建構(2011) 李政翰; Cheng-Han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建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之認證(recognition)指標,以利引導高等教育評鑑機構之健全發展。研究方法包含文獻分析、專家效度評定以及模糊德懷術,研究工具為「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調查問卷」,並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及評鑑等三個領域之十三位學者專家為研究對象,對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之內容進行重要性評比。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得到以下三項研究結論: 一、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包含十一個層面及三十四個內容。 二、公平的申訴程序為最重要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層面。 三、評鑑委員之評鑑倫理及公正獨立之申訴機制為最重要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指標內容。 而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高等教育評鑑機構、高等教育機構等之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建構完善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證機制。 (二)主動公布經認證通過之國外高等教育評鑑機構名單。 (三)研訂大學經認證之國內外專業評鑑機構認可的激勵措施。 (四)積極協助相關學會或組織累積評鑑實務經驗及確保其獨立性。 二、對高等教育評鑑機構之建議 (一)建立跨國性之品質保證網絡。 (二)積極參與國際性品質保證組織。 (三)規劃公正、獨立之評鑑結果申訴制度。 (四)提升評鑑小組委員之評鑑倫理。 (五)延聘熟稔國內高等教育制度之國外學者專家共同參與評鑑工作。 (六)於外部評鑑前要求受評對象進行自我評鑑。 (七)確保評鑑結果決定之透明度與公平性。 (八)提供受評對象積極性的改善建議。 (九)建立自我後設評鑑機制。 三、對高等教育機構之建議 (一)依據國外大學之辦學品質審慎選擇合作對象。 (二)依大學辦學需求審慎選擇國內外適合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為合作對象。 (三)主動積極申請國內外具聲望、制度健全且經專業認證之評鑑機構辦理評鑑。 (四)參考經專業認證評鑑機構之評鑑指標積極辦理自我評鑑。 此外,亦就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範圍等三方面,對後續之研究提出相關建議。Item 我國大學招收外國學生政策與策略之研究─以教育行銷策略理論分析(2009) 陳靜嬋; CHEN, CHING-CHAN本研究旨在整合策略性行銷規劃理論、服務業行銷理論、行銷4P(產品、價格、通路、推廣)與行銷4C(顧客、成本、溝通、便利)的觀點,以建構探討公私立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策略之研究架構─各校招生之環境分析、招生策略規劃及擬定行銷組合策略三階段。其中包括探究22所大學校院是否因不同學校類別及外國學生人數的多寡,而使其在招收外國學生策略上有明顯的差異。同時,針對5所大學,個案研究該校文獻資料、學校行政主管與外國學生訪談資料之符應程度,提供各校未來招收外國學生策略方針之參考。 本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22所大學校院,並訪談北部地區5所公私立大學國際事務單位行政主管,及其各5位外國學生(包括大學生、研究生、交換生和華語生四類學生)。同時,問卷調查也應用於訪談25位外國學生。 本研究所獲致之主要結果如下: 一、世界主要國家的教育、學費、簽證、移民等政策產生互相推拉的力量, 影響全球外國學生的流動。 二、我國政府調整量化績效目標政策,未來朝質量兼具政策發展。 三、公立大學以碩士學位生,私立大學以大學學位生為目標市場。 四、各大學校院以外國學生類別和能力為市場區隔變數。 五、各校行銷通路以網路下載表格後郵寄申請、姊妹校交流、招生教育展為 主,並達便利需求。 六、各校行銷推廣策略以學術交流、體驗與口碑為主,媒體為輔。 七、優良師資、教學品質、獎學金、學習環境符合外國學生需求。 八、英語授課、華語課程、課業輔導、英語介面選課資訊,未達外國學生需 求。 九、來台就學成本效益高,但學校工讀機會未達外國學生需求。 十、網路招生資訊達外國學生溝通需求,國外宣傳、校園英語介面即時資訊 則未達其溝通需求。 十一、親師友的建議與親身體驗,最能影響外國學生就學意願。 十二、五所個案學校外國學生滿意度與忠誠度高。 根據上述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俾供政府與各大學校院之參考。Item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2010) 林奕成; LinYiCheng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自1975年發展以來,累積了豐富的成果。然而,在高等教育日益大眾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之下,高等教育品質的確保與提升被視為必須持續努力的工作。本研究之比較研究對象-印度,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上迅速崛起,並被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將其與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共同譽為「金磚四國」。高等教育是一國的經濟命脈,印度除了在經濟發展上擁有傲人的成就,其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措施在國際上也備受肯定,值得我國深入探究與學習。此外,印度近年來在與台灣同樣受到高等教育迅速擴張的衝擊,而產生高等教育質量不均的質疑。因此,本研究擬就蒐集台灣與印度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相關文獻與官方文件資料,運用文件分析法以及Bereday的比較教育研究法,進行國際比較分析。根據上述,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一、探討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二、探討高等教育評鑑模式;三、探討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沿革;四、探究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實施現況;五、比較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評鑑模式;六、歸納分析結果,提出結論並試圖對台灣和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的未來發展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兩國教育行政機關決策之參考。 比較分析過程中,以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脈絡(包含發展分期、評鑑動機、評鑑機構性質、評鑑類型)以及實施現況(包含評鑑機構、評鑑類型、評鑑目的、評鑑內容與標準、評鑑程序、評鑑結果的處理與運用)為比較點,探討二國之異同。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二國提出具體建議,以供二國之教育行政決策人員制定政策之參考。Item 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與實證調查研究(2014) 陳新霖; Chen, Hsin-Lin本研究旨在建構我國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並依據建構之指標形成問卷以探討我國大學校院學務人員對專業能力指標重要程度與符合程度的認知。首先歸納分析美國高等教育學生事務相關的重要文獻、報告書與實證研究,以形成本研究指標建構初稿。其次透過焦點團體與二回德懷術專家意見調查,建構出學務人員十個專業能力面向(諮詢與助人技巧、資訊蒐集與分析應用、多元文化能力、人力與組織資源管理、領導能力、學務工作價值理解、法規/政策與治理、專業倫理、學生學習與發展促進與個人素養)以及82項指標。 在實證調查階段,依本研究建構之專業能力指標,自編「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調查問卷」,並以分層隨機抽樣全國49所大學校院780名學務人員(包含中階主管與一般學務人員),最後獲得有效問卷70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到90.8%。經統計分析獲得結論如下: 一、學務人員知覺專業能力面向最重要與最符合前五項皆為:諮詢與助人技巧、個人素養、多元文化能力、專業倫理以及資訊蒐集與分析應用,惟排序略有不同。 二、現職、教育背景、輪調經驗、學校類型與學生人數等變項,對學務人員專業能力重要度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現職、學歷、性別、教育背景、服務組別、年資與學校類型等變項,對學務人員專業能力符合程度知覺有顯著差異。 四、個人背景(學歷、年資、教育背景、現職、性別)與整體專業能力重要度知覺變項,對學務人員專業能力符合程度比較具解釋力,至於學校環境變項,僅學校類型較具解釋力。 五、個人背景、學校環境與整體專業能力重要度三區組階層迴規模式,對學務人員專業能力符合程度之總解釋力自19.3%到32%之間。 最後本研究針對學務人員、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學生事務專業學會、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具體建議。Item 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2011) 戴禎儀; Dai, Chen-Yi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北部地區大三、大四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本研究除了進行現況分析外,亦分析比較不同個人變項學生的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及就讀科系挫折與復原力交互作用,對於大學生生涯希望感之預測力。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參考相關理論、研究與量表編製之問卷。問卷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為「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量表」;第二部份為「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第三部份為「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第四部份為「基本資料」。 研究樣本以2010年台灣北部地區14所公、私立大學日間部大三、大四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回收1200份問卷,有效問卷為827份。所得資料以SPSS 12.0中文版進行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的性別、年級、就讀領域在整體就讀科系挫折有差異 二、不同的性別、家庭年收入在整體復原力上有差異 三、不同的性別、年級、家庭年收入、年齡在整體生涯希望感有差異 四、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間呈現正相關 五、就讀科系挫折與生涯希望感呈現負相關 六、就讀科系挫折與復原力交互作用後,可作為預測生涯希望感的參考指標 本研究將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大學生、高等教育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