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張霄亭先生與我國視聽教育發展
    (2019) 張意翎; CHANG, YI-LING
    本研究旨在探究張霄亭先生之生命歷程,藉此瞭解臺灣視聽教育演進過程,以期呈發展之全貌。研究以口述訪談、相關文獻、期刊、地方誌、照片等資料整理探討。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方法與步驟、文獻回顧。第二章介紹張霄亭先生生平,以瞭解其與視聽教育接觸之狀況。第三章從各文獻史料中以及張霄亭先生口述訪談中取得材料,分期論述視聽教育發展與張霄亭先生學術思想之演進關係。第四章為張霄亭先生推動視聽教育之實務工作,藉以瞭解推動視聽教育有關工作之概況。第五章為結論,為本研究作一總結並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研究發現臺灣視聽教育融入了傳播理論與教學理論、科技技術以及政府政策發展。分析視聽教育發展情形,可統整出有兩主軸,一為教學方法之革新,二為教學媒材之使用,由此可知其與課程教學有相互發凡之處。 本研究並確認張霄亭先生擔任視聽教育館館長、華視教學部主任,講授視聽教育課程以及領導視聽教育學會與基金會,於社會、學校視聽教育學術與實務的發展,厥功至偉。 本研究於探討張霄亭先生與視聽教育發展後,建議未來研究可著力於其他對視聽教育發展有所貢獻者,進行類似研究,並為該領域留下更充實的歷史記述。
  • Item
    愚拙之光舞在灣顏工坊的生命之流 ──一個亞斯伯格家庭的創作湧現生命史
    (2016) 陳莉諭; Chen, Li-Yu
    本研究案紀錄亞斯伯格家人的生命史與這個家族所共同創立的【灣顏工坊】的生命故事。研究者以「愚拙精神」為主題,探索亞斯伯格純真、固著的特質和堅持的信念,顯現個體生命轉化的可能性與亞斯柏格家族共同跨越困境的毅力。 「灣顏工坊」以生命美學的廣角鏡記錄臺灣的容顏,創作者宇新以光的意象手繪臺灣文化資產的歲月軌跡。以「灣顏工坊」創業史為例,描述亞斯柏格家族之間的「open-sense」、「open-mind」、「open-heart」、「open-will」、「 co-create」、「co-presencing」作為故事的主要軸線。黃宇新以「拙美」的風格手繪了40幾張糖莊場域故事圖,描繪舊時「璞真」、「安居樂業」的生活型態為出發點。本研究希望能呈現賀爾德林哲學家晚年所提倡的「人充滿勞積,但仍詩意地安居於這塊土地之上」的安居美學。 本研究發現:輕度的亞斯伯格症候群的青年透過陪伴、溝通和訓練,可以 改變:1.特定興趣的時間微調2. 自我覺察和覺知親人的需要3.學習理智處事4.學會情緒控制5.化被動為主動6.成為家的守護者。經由團隊合作,創造出下列的成果:1. 合作《認識鐵路》一書2.合著《捷運工程》一書3.共同拍攝〈再見華山車站─鐵道迷的幸福天空〉紀錄片4.完成溪湖糖廠的初步考古並發表於第15屆國際工業遺產海報展5.完成溪湖糖廠工業遺址40幅圖像手繪6. 合著《臺灣文化場域意象採集─文化性資產清查手札》7.研發文化資產的文創系列商品。 期許以這個真實的案例,喚起更多老師與家長關心這類孩子,從日常行為 中辨認他們、協助他們,建設性地把他們的特殊興趣發展成專業能力(Wing , 1998),幫助他們安身立命。
  • Item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母愛的內涵與其影響因素之探究
    (2008) 黃淑滿; Huang, Shu-Man
    本研究透過十一位育有青少年子女之台灣母親的生命歷程訪談資料,分析出母親們對其兒女的母愛內涵,以及母愛的影響因素與變化歷程。本研究將母愛歸類為內隱母愛及外顯母愛。內隱母愛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情感、意志和期望,情感包含擔心、思念、心庝、渴望親近和自覺愧疚,意志包括為兒女犧牲的心志和不離不棄的責任感,期望則被歸類為母親期待兒女的健康、獨立、品德和成就;外顯母愛則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日常照顧、管教、陪伴、忍耐、為兒女提供資源和與兒女親親抱抱等行為。研究發現,外顯的母愛行為除了受內隱母愛所影響,還受母親對自我、對原生家庭和對信仰的反省所影響,也受母親的知識、婚姻關係、工作和時間,以及兒女本身的特質的影響。母親的母愛行為會影響兒女的母愛感受,此外,兒女的母愛感受還受兒女解讀母愛的能力、手足的爭競和兒女的經身親歷的影響,進而影響兒女對母親的回應,從感謝母親到報復母親都有。母親們很清楚自己對兒女的內隱母愛,但比起外顯母愛,前者更不易被兒女所感受,或許正因如此,本研究的參與母親皆認為自己給予下一代的母愛多於上一代母親給予自己的。也就是說,身受母親外顯母愛的兒女們不見得能解讀母親的內隱母愛。而那些因母親離家而無法享受外顯母愛的女兒們,對母親則表現出恨和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