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世界和平婦女會幸福人生培力方案帶領人的學習歷程與社會資本之研究(2023) 林淑慧; Lin, Shu-Huei本研究以世界和平婦女會幸福人生培力方案七位帶領人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帶領人參與培力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歷程,經由探尋自我,提升自信與人際關係,拓展其社會資本。 結論如下:一、帶領人的參與學習動機以改善人際關係、拓展社交網絡為主,與其原初之社會資本要素相關。二、帶領人參與培力都經歷發現問題、反省問題、解決問題與付出行動之轉化學習歷程。帶領人參與培力都經歷人際相處問題,發現舊觀點的限制,通過反思性的 深刻學習,去除限制觀點的因素,找到有效資源,以新觀點詮釋其經驗,在生活中付諸行動,進而帶來轉化學習與成長。 此學習歷程並非線性,而是帶領人在不同培力階段及實踐場域中彼此交錯影響,特別從工作坊的備課演練中,因需將所學落實在生活運用的經驗,經消化統整後,在社區讀書會中帶領學員,使帶領人更深層地反思覺察其學習歷程的轉化。 三、幸福人生培力方案之課程、教學與師資都重視人的價值,信任尊重及關係互動連結,能提升帶領人的社會資本。 培力課程內容兼具知識、技能、價值態度面向,結合學習與服務的模式。師資專業諮商心理師,教學以學員需求為主,上述特色有助於帶領人發揮所能與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提升社會資本。 四、帶領人通過培力方案之學習歷程有助於人際關係改善,提升社會資本。 帶領人通過培力之學習歷程帶來轉化學習與成長,與家人及團體成員的互動中,體認到基於信任及相互理解的網絡互動,與建立在互惠互助的共同規範與價值,進而產生的承諾和歸屬感,連結到獲取資源的多元性資訊管道。 最後,依據研究之分析與結論提出建議,包括:1.建議非營利組織持續提供帶領人志工專業學習,以深化其服務技能;2.建議女性多參與政府及社團舉辦之學習課程,或大學或研究所進修,拓展社會資源及連結網絡。3.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資源與經費支持婦女學習。Item 一所都會型公立實驗學校家長教養觀、家長參與及資本運用研究(2022) 林佳瑩; Lin, Chia-Yin實驗學校近年在臺灣備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然而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以探討教育理念、法令制度、課程與教學實踐為主,較少關注家長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以一所都會型的公立實驗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針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藉此瞭解個案實驗學校家長的教養觀、家長參與方式,以及如何運用資本以確保孩子的學習歷程順遂,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學校家長認同實驗學校探索式教育的理念,但受限於升學考試制度,在追求適性發展和文憑價值之間反覆拉扯。二、實驗學校的家長參與係藉由家長跟教師、同儕家長及孩子的互動關係,促使孩子兼顧多元學習和升學表現。三、積極動用各項資本的家長,有助於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增進其教育優勢。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政策及實驗學校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宜與不同背景的家長分享參與實驗教育的方法。 (二) 教育主管機關和實驗學校持續宣揚實驗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家長可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會資本增進家長參與之成效。 (二) 實驗學校家長宜配合學校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多元探索。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資料蒐集方法宜納入參與觀察,以深入瞭解家長參與的實際情形。 (二) 可針對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進行跨場域的比較。 (三) 可進一步分析國中三年期間家長參與和資本運用的轉變。 (四) 可針對實驗學校學生各階段的升學選擇進行深入探討。Item 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社會資本關係之研究(2010) 鄭安伶; Jheng-An-Li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民中學組織文化與教師社會資本之關係,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理論、研究架構並作為設計研究工具之依據,所探討的文獻包括國內的組織文化與社會資本相關研究。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之公立國中、公立高中國中部及私立高中國中部教師為取樣範圍,收回有效問卷472份。 本研究在預試問卷回收後分別以信度分析、因素分析;正式問卷回收後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 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本研究獲致下列之結論: 一.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到的學校組織文化整體情況為高度,其中以「層級節制」最為突顯。 二.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的社會資本存量整體表現屬於情形良好,其中以「關係面」最佳。 三.男性、年長、兼任行政職務及學校班級數較少的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到較高度的學校組織文化。而師資培育機構、最高學歷、現職學校任教年資、學校所在地區及學校型態的不同並不會影響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文化。 四.年長、資深、兼任行政職務的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擁有較佳的社會資本存量。而教師性別、師資培育機構、最高學歷、學校所在地區、學校型態及學校班級數的不同並不會影響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的社會資本存量。 五.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社會資本有顯著的正相關。 六.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到的學校組織文化的情況愈高,教師社會資本的存量也會愈佳。 七.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社會資本具有預測作用,其中「凝聚共識」、「成長調適」、「層級節制」為主要的預測變項。 依據研究之主要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及相關相關人員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2010) 黃春太; Huang Chun-Ta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資料來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姜逸群教授主持之「學校衛生行政與青少年健康之研究」在2007年收集之資料。本研究係以臺灣地區南部七縣市公立學校國中生為母群體,從中選取閩南籍、排除父母均歿者、隔代教養者、與其他親戚同住者,最後共得樣本3212位。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及幸福感之現況 1. 研究對象父母親的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者最多,國小以下者最少。父母親的職業方面,父親以第四類最多,母親以第五類最多,最少的均是第一類。 2.研究對象擁有不錯的合作、互惠、信任、同儕網絡、師生關係之社會資本。 3.研究對象擁有正向健康的營養行為、安全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但運動行為較差。 4.研究對象擁有正向的幸福感。 二、國中生其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的關係 1.母親教育程度與研究對象幸福感有顯著差異,而父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與研究對象幸福感則無關。 2.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與研究對象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但母親職業與社會資本無關。 3.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與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4.社會資本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即研究對象與同學合作解決事情行為愈多、與同學相互幫忙情形愈多、對人信任感愈多、與同學互動關係愈多、與師長關係愈好者,其幸福感愈好。 5.生活型態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即研究對象日常飲食選擇維持營養健康的行為愈好、從事維持健康體適能的活動愈多、從事維護自身安全的行為愈多、面對壓力時的自我調整方式愈好、增進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態度、行為愈多者,其幸福感愈好。 6.社會資本與生活型態呈正相關,研究對象的社會資本愈多,愈能落實正向的生活型態。社會資本之合作、互惠、信任、同儕網絡、師生關係可解釋生活型態之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安全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總變異量之13.3%。三個典型因素可解釋國中生生活型態總變異量之27%。 三、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結構關係方面 1.本研究提出的「國中生幸福感影響模式」與實證觀察所得資料相適配。 2.社經地位直接影響國中生的幸福感,亦可經由社會資本、生活型態中介變項影響國中生的幸福感。 3.社經地位可解釋社會資本總變異量的1%。社經地位、社會資本可解釋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31%。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可解釋幸福感總變異量的44%。Item 北高兩市公民文化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8-01-??) 陳建寧; 馬群傑; 王文誠Item 河岸部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11-2012/10) 張德永; 李瑛本研究所關注的是大漢溪流域部落的族群認同特性、社會資本與組織互動型態,以及部落發展情形。本流域對象包含上游的原鄉原住民社群,其中以泰雅族最多;到了中下游流域的範圍,則以遷居都會附近的阿美族社群最明顯。因此,本研究擬針對流域的兩個主要族群,探討其族群認同之內涵、社會資本之特質以及部落發展之具體樣貌。總之,本研究企圖檢視河岸部落原住民在族群認同方面的現況與演變過程,並試圖從其部落參與、心理互動以及互惠組織等特質,檢視其社會資本的內涵與差異,進而探討部落(社區)發展的可能性與未來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掌握伙伴關係之合作研究取向、賦權、紮根主義與質性研究的取向,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一)文獻理論之詮釋分析;(二)行動研究法;(三)深入訪談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四: 一、探討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的族群認同的內涵、 衍生過程,以及各部落之間在認同上的差異情況。 二、訪查與分析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在相互組織 連結、部落參與、信任感衍生,以及交流互惠程度等社會 資本上的演變與各部落在此資本上的差異情況。 三、探討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族群認同、社會資 本與部落發展型態之關係,特別是部落發展型態受到前兩 者影響之程度,以及部落發展在內部衍生或外部擴展方面 的可能樣貌。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流域治理概念,協助探索原住民部 落的本質與特性,並提出協助原住民部落整體發展之政策 建議。Item 部落發展、環境變遷與流域治理,-河岸部落原住民之社會資本、轉化學習及培力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1-2013/12) 張德永本研究試圖從環境的變遷與因應角度,檢視河岸部落原住民在社會資本方面的現況與演變過程,並企圖從部落的轉化學習與培力過程之深入分析與探索,瞭解弱勢團體如何在此過程中產生改變的認知與行動,進而探究社會資本、轉換學習與培力發展三者間的相關性,作為分析部落發展之可能性與未來性的基礎。透過質性研究的文獻分析與理論詮釋、行動研究、深度訪談,以及個案比較等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有四: 一、探討大漢溪及新店溪流域原住民族(撒烏瓦知、崁津、溪州)之社會資本的內涵、衍生過程,以及各部落之間在社會資本發展上的差異情況。 二、訪查與分析河岸三個原住民部落(撒烏瓦知、崁津、溪州)在生活與生存領域之轉化學習的情形,與三個部落在此歷程中的改變過程。 三、探討河岸三個原住民部落(撒烏瓦知、崁津、溪州)在培力發展過程之實質意涵、層面,以及各部落培力發展之差異程度。 四、探討三個原住民部落 (撒烏瓦知、崁津、溪洲)之社會資本對培力發展之關係或影響程度,以及三個部落原住民之轉化學習對培力發展之關係或影響程度。Item 河岸部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11-2012/10) 張德永; 李瑛本研究所關注的是大漢溪流域部落的族群認同特性、社會資本與組織互動型態,以及部落發展情形。本流域對象包含上游的原鄉原住民社群,其中以泰雅族最多;到了中下游流域的範圍,則以遷居都會附近的阿美族社群最明顯。因此,本研究擬針對流域的兩個主要族群,探討其族群認同之內涵、社會資本之特質以及部落發展之具體樣貌。總之,本研究企圖檢視河岸部落原住民在族群認同方面的現況與演變過程,並試圖從其部落參與、心理互動以及互惠組織等特質,檢視其社會資本的內涵與差異,進而探討部落(社區)發展的可能性與未來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掌握伙伴關係之合作研究取向、賦權、紮根主義與質性研究的取向,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一)文獻理論之詮釋分析;(二)行動研究法;(三)深入訪談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四: 一、探討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的族群認同的內涵、 衍生過程,以及各部落之間在認同上的差異情況。 二、訪查與分析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在相互組織 連結、部落參與、信任感衍生,以及交流互惠程度等社會 資本上的演變與各部落在此資本上的差異情況。 三、探討大漢溪流域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住民族群認同、社會資 本與部落發展型態之關係,特別是部落發展型態受到前兩 者影響之程度,以及部落發展在內部衍生或外部擴展方面 的可能樣貌。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流域治理概念,協助探索原住民部 落的本質與特性,並提出協助原住民部落整體發展之政策 建議。Item 北高兩市公民文化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8-01-??) 陳建寧; 馬群傑; 王文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