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Aristotle幸福論觀點下的致福之道與幸福的脆弱性─幸福、運氣與品德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6-??) 陳伊琳; Yi-Lin Chen一般同意教育應該協助受教者過幸福的生活。其中涉及的概念性問題—幸福是什麼有待釐清,而方法問題—教育如何促成受教者幸福則需要詳細論述。尤其面對近來其他學術領域對幸福議題的研究熱潮,教育界有必要重新檢視「幸福」概念,亟思教育促成受教者幸福的可為之道。本文從Aristotle幸福論觀點切入,彰顯影響幸福的兩股力量:一方面說明「修德」與「行德」為「致福」的必要條件,對於德行潛能上未受損傷的人而言,人人皆可透過努力而追求幸福;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幸福無法完全自外於命運之輪的影響力,各式運氣因子涉入個體品德形塑(修德)與德行展現(行德)過程中,這凸顯個體在致福過程中,因運氣介入而顯現的脆弱性。當代品德教育致力於「德行陶養」可視為幸福論意義上的協助受教者的致福之道。惟教育面對各式運氣因子作用力的無力處尚待給予平衡性的強調。Item 社教志工實踐品德教育之仁愛思想與利他精神—崇德文教基金會個案研究(2016) 林明慧; LIN, Ming-Hui本研究針對崇德文教基金會進行個案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討社教志工從事品德教育的仁愛思想與個人道德實踐歷程,以及志工團隊文化形塑歷程。以了解社教志工參與及長期投入的原因;仁愛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從事品德教育的反思與省悟;以及品德修練與利他行為的關聯性。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設計,運用觀察法、訪問法與文件分析法。訪問資深志工幹部八位、接受服務的單位代表兩位、合作者與服務對象各一位;並針對社教組志工服務、社區親子讀經班與4Q教育成長課程方案進行分析。依據研究發現,獲得以下之結論 : 崇德文教基金會品德教育方案符合我國古代德育教學觀點;推展品德教育之作法符合教育政策;志工的品德修練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呈現學、思、修、達的道德實踐歷程。志工團隊的特色為志工幹部是學習者、教學者,也是實踐者,形成一種互助共學、見賢思齊、終身學習的文化;志工幹部皆是終身素食,以落實愛護萬物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天災、拯救地球之理想,並增進個人身心靈之健康與成長。志工推展品德教育是一種仁愛思想的發揮,也是利他精神的展現,志工團隊利他行為之影響,包括自然、他人、生物與社會四大層面。 依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 一、對學術研究的建議 : (一)探討儒家思想的生命關懷或道德實踐的相關主題。 (一)針對生命教育或靈性學習的主題做後續的研究。 二、對非營利組織的建議 : 品德教育內容豐富化、實施方式多元化,教師以身作則的身教就是典範學習,也是品德教育成功的關鍵。Item 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2014) 洪曉慧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實施現況與成效情形。首先瞭解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實施現況與實施成效,接著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導師在實施現況與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實施方式與實施成效之間的關係,及實施困難與解決方式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新北市75所公立國中導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來選擇樣本,共計發出753份,回收有效樣本為612份,可用率達81.28%。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自編之「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實施情形問卷」,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雪費法事後多重比較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詳加討論。歸納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國中導師和學校在教學活動、師生互動、實施時間、家長配合方面,善用多元方式推動「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 二、新北市國中導師在家長配合、評量指標及教材設計方面遭遇困難。如家長未能以身作則,影響學生對「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核心價值的實踐;缺乏具體的評量指標,使得導師難以判斷自己的實施成效;教材設計單一造成實施困難。 三、新北市國中導師多數贊同在面對「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實施困難時,可以採用學生閱讀理解、教師專業知能和政府學校支持等方面的解決方式。 四、新北市國中導師多數認為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實施成效良好,惟在家長部分極少提供回饋,未能有雙向溝通。 五、新北市國中導師及學校在「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實施方式、實施困難、解決方式和實施成效上有所差異。 六、新北市國中導師愈是採用多元的「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實施方式,實施成效會愈佳。 七、新北市國中「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解決方式有助於解決實施困難。 八、新北市學校行政認為導師對於「品德教育家庭聯絡簿」的整體支持度及實施成效良好。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學校行政單位、導師、家長及後續研究者參考。Item 一位國中老師品德教育施行之行動研究(2011) 張翡珊; Chang Feishan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國民中學學生施行品德教育之影響及結果。研究以研究者於前置作業階段試做的「關懷」、及學生選出的「尊重」、「負責」、「誠實」、「口德」、「同理心」六個品德主題進行課程設計,並施以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透過錄影、訪談、學習單、家長回饋及檢核表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在於: 一、 針對參與研究的對象規劃、設計、與實施品德教育課程方案。 二、 探討典範學習:「向名人學品德」,對品德教育的影響。 三、 探討因品德教育的施行,師生雙方所獲得的成長。 四、 探討品德教育的施行,對班級經營的影響。 五、 依據研究結果,對他位欲實施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師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品德教育課程實施之參考。 經由為期約六個月的品德教育行動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 擴展師生對品德意涵的認知 二、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設計與施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三、 行動研究的螺旋模式,提升學習成效 四、 課程施行的影響 (一) 對學生的影響: 1. 品德教育的施行有其意義與價值。 2. 培養學生上台的膽識 3. 「日行一善」專欄有助學生自我反省 4. 品德的學習與實踐,有助班級氣氛的融洽 5. 動人的文章,能啟人心智 6. 有助國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 對教學者的影響 1. 豐富了表演藝術課的教學 2. 提升運用資訊科技的教學能力 3. 師生互動的改善 4. 提升了班級經營的成效 5. 提升課程設計的專業能力 最後依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品德課程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天主教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研究(2006) 林素梅; Lin, Su-Mei摘 要 本研究基於新世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針對天主教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相關課程作為研究個案,希冀能以此研究結果作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階段推動品德教育可資參考的模式與策略。其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品德教育之概念與相關理論基礎;二、瞭解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理念;三、探討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模式;四、分析輔仁大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策略;五、歸納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內大專校院推動品德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為:一、輔大品德教育之推動理念立基於《天主教大學憲章》與全人教育的價值理念;二、輔大品德教育之推動模式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三個面向來實施;三、輔大品德教育之推動策略有:(一)積極傳遞真、善、美、聖等核心價值給教職員工生、(二)領導者積極形塑核心價值、(三)核心價值融入於品德教育相關正式課程中、(四)核心價值立基於校園中的行為準則、(五)積極促進倫理議題的公共討論和對話、(六)努力幫助學生實踐核心價值、(七)校園是一個關懷和尊重的社群、(八)向學生承諾發展全人教育。其不足之處則有:(一)較缺乏有關核心價值方面成果的評鑑、(二)學校以道德和公民品德之成就為榮,但缺乏具體獎勵措施。最後,根據結論提出研究建議:一、針對輔大推動品德教育之建議;二、對國內其他大專校院推動品德教育之建議;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成果之運用,除作為輔大在未來持續推動品德教育上改進、評估之外,亦希望能藉此供國內大專校院未來在推動品德教育時之參考,以期對於大學校園發展優質文化之方向與願景有所參考價值。此外,更盼能在研究歷程中,喚起大眾對於品德教育的關注與反省,引發更多人投入該學術領域或實務領域,以促進品德教育之健全發展。Item 童軍團長實施品德教育之方式與困境(2012) 郭芷菱; GUO,JHIH LING本研究旨在了解童軍團長實施品德教育的方式與困境為何,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童軍團長在實施品德教育的內涵、方法、時機與困境上的差異。 本研究採用自編之「童軍團長實施品德教育方式與困境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對象則以台灣地區完成九十九年三項登記(團登記、服務員登記與團員登記)之童軍團長,將台灣分成北區、中區、南區、東區四區分層立意抽樣,共寄發244份問卷。本研究獲得16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8%,資料分析以SPSS 19.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採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平均數及標準差、t檢定(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 本研究綜合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5項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童軍團長在品德內涵的實施上,最常實施的是「榮譽」,其次為「服務」、「助人」。 二、童軍團長在品德實施方法上,最常使用的方式為「環境塑造」,其次為「典範學習」、「服務實踐」。 三、童軍團長在品德實施時機上,最常使用的時機式是「團集會」,其次為「露營活動」、「其他」,其他當中以各類服務活動出現最多。 四、童軍團長在實施困境上,影響最大的為「社會風氣」,其次為「團務行政」、「團長態度」。 五、在不同背景變項中,不同性別、年齡、擔任團長年資、童軍活動年資、學歷、童軍訓練情形、品德教育修課情形、童軍團規模、童軍團性質、童軍團所在區域等變項會影響實施品德教育內涵、方法、時機以及對方法品德教育困境上的看法。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分別對童軍總會、童軍團長、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