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國中輔導教師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探討
    (2021) 賴盟千; Lai, Meng-Chien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國中輔導教師資訊需求的現況,以及為了滿足資訊需求而引發之資訊尋求行為,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國中輔導教師的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行為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109學年度現職公立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編問卷「公立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網路問卷於109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調查,共計回收225份有效問卷。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研究結果如下:一、國中輔導教師在面臨初次接觸之工作任務時最容易引發輔導相關資訊需求。二、國中輔導教師對合作領域的資訊內容需求高。三、年資淺之輔導教師常因好奇心或個人興趣而引發輔導相關資訊需求。四、年輕輔導教師在面對不熟悉的工作任務容易引發資訊需求。五、修畢輔導第二專長學分班之輔導教師對輔導諮商理論、流程架構有更高的資訊需求。六、國中輔導教師傾向用網路為媒介獲取輔導資訊,特別是搜尋引擎及網路社群平台與社群軟體。七、國中輔導教師尋求輔導資訊時,重視資料的品質與可得性。八、年輕輔導教師傾向使用人際管道獲取所需資訊,尤其是就近詢問校內有輔導專業的同事。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與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學術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中輔導教師受督需求之研究
    (2009) 柯雅瓊; KE-YA-CHIU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輔導教師受督需求。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國中輔導教師的受督近況與理想的督導期待;(2)瞭解國中輔導教師的受督需求及其形成因素;(3)瞭解國中輔導教師滿足受督需求的阻礙因素;(4)提供國中輔導教師理想受督藍圖的相關建議。本研究邀請十二位國中輔導教師(四位男性,八位女性;年齡在28到42歲間)接受半結構式訪談,訪談資料以共識質化研究法進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國中輔導教師在工作環境中所接受的督導是匱乏的,而其於個案、行政、教學層面的受督需求,最根本反應出國中輔導工作場域所提供督導的限制與督導實施的困境,尤其個案層面的受督需求遠較教學與行政層面大,因為校內缺乏可專業對話者、實務工作與培訓階段所學有落差、初次處理各類型個案會有無力感、個案所屬系統的溝通具挑戰性、個案輔導多元角色轉換的困擾、工作負荷量大而負向情緒高,及個人議題的影響。至於國中輔導教師的督導期待方面,理想形式是固定聚會的區域性同儕團體督導;理想督導者要能有學校輔導工作的實務經驗;理想的督導發揮的功能依序為:提供專業支持、引導自我覺察、諮詢、教導與建議,及監督與評量。然而,國中輔導教師的受督需求多未獲滿足,因為要滿足受督需求還有外在與個人層面的阻礙因素存在,外在層面的阻礙因素包括:體制內未規劃有督導制度、輔導主任非專業,無法提供專業督導、學校輔導工作缺乏評鑑標準、專業的督導人力得來不易、缺乏獲得督導的資源管道、督導費用高、工作繁忙,工作時間內不易安排督導、各校輔導教師的質量參差,校內督導難著力、校內同儕督導安全信任關係建立不易;個人層面的阻礙因素包括:自發性成長意願低、過去沒有良好的受督經驗而抑制其受督意願、看法僵固缺乏改變的彈性、不想有被督導者評鑑的壓力、角色定位理想角色實踐有落差而影響受督需求、習於單打獨鬥等,於是又再退回面對既有的工作環境衝受督現況不足的狀態。此外,受訪國中輔導教師的過去受督經驗成為其設定理想督導功能、督導關係、督導取向與督導適用性等受督期待的認知基準,也是判斷目前受督現況的比較依據。是以,本研究發現國中輔導教師受督現況的匱乏、過去的受督經驗、理想受督期待、以及無法滿足受督需求四者之間,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的循環。 最後,本研究依據本研究結果與討論,結合相關的文獻,嘗試提出理想國中輔導教師的理想督導系統之雛議,並對國中輔導教師自身心態、中小學輔導教師培訓機構的方向、教育主管當局的政策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
  • Item
    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
    (2006) 吳姿瑩; WU TZU YEN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國中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概況,並探討有無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不同地區、規模、性別、教育程度、專業背景、工作職務、年資之學校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的差異情形。研究採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隨機發放問卷給臺灣省北、中、南、東四區之公立國民中學輔導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輔導教師,回收有效問卷600份。並以平均數差異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肯德爾和諧係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研究發現如下: 1.國中輔導教師整體角色認同程度高,依認同程度高低排序依序為:測驗診斷、諮詢服務、輔導行政、諮商服務與整合資源、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2.在學校規模、工作職務等變項之角色認同差異情形達顯著差異,其中,中型學校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認同最高,輔導主任對輔導行政的認同較高、資料組長對測驗診斷的認同較高、輔導教師則是對教學工作的認同較高。 3.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程度中上,低於角色認同之程度。依實踐程度的高低排序依序為:諮詢服務、測驗診斷、輔導行政、整合資源、諮商服務、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4.在不同規模、性別、教育程度、職務等變項之角色實踐差異情形達到顯著差異,但在是否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學校所在地區、專業背景、及年資四個變項中,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5.國中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間具有顯著的落差,且角色認同顯著高於角色實踐。角色落差由大而小依序是:研究進修、諮商服務、教學工作、整合資源、測驗診斷、輔導行政、及諮詢服務。 6.試辦學校輔導教師、大學程度之輔導教師、輔導教師及擔任其他職務之輔導教師、及新手輔導教師之角色落差皆最高。 7.國中輔導教師之工作時間分配,存在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其中輔導行政佔用過多時間,使諮商服務實際投入的時間不如理想的多。 8.組織再造試辦學校之輔導工作主責單位、原有輔導室組織及人員異動情形,皆是以小型及東區之學校異動情形最大。出現學校輔導工作轉由訓導處或學生事務處執行、輔導室被裁撤合併、輔導教師比例偏低、輔導教師轉任其他職務比例偏高等情形。 透過本研究,提供目前獲得國中輔導教師共識的角色認同,及初始的角色檢核工具,期能幫助輔導教師在角色多重、工作負荷繁重的工作中,逐漸建立個人角色認同、提昇個人角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