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中學生生涯興趣/性向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對生涯決定與生活適應之影響
    (2022) 吳珮萱; Wu, Pei-Shiuan
    中學生的生涯輔導中,興趣性向整合組型影響了學生的升學定位,且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將對學生的生涯決定、生活適應情形造成影響。本研究分為研究一與研究二,研究一以臺灣中學生為主軸,聚焦在興趣性向整合組型與高中職16群科連結之分類,並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升學定位,探討現今臺灣中學生一致性之比例。研究一搜集了7289名國二、國三生的興趣性向測驗之分數與追蹤畢業後於高中職入學群科資料,利用貝氏分類器進行興趣性向組型之分類,形成整合組型並結合高中職16群科,將學生區分為交集型—寬廣型、交集型—一般型、無交集型—待探索型、無交集型—鴻溝A型、無交集型—鴻溝B型共五型,連結升學定位的群科探討一致性比例分佈。研究一結果主要有兩項,第一,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一致之學生占比大於不一致之學生,表示高中職學生所選擇升學群科,符合自身興趣性向整合組型類型的學生,多於不符合之學生。且在不同的整合組型中一致情形之結果,寬廣型、待探索型的一致性比例極高;而在一般型、鴻溝B型、鴻溝A型中不似寬廣、待探索型一致比例極高,且有一致比例小於不一致的情況。第二,研究發現整體樣本中,不同性別在一致、不一致比例上具有顯著差異(p< .001),特別是在鴻溝A型、鴻溝B型兩型中具有顯著差異(p < .001),在整合組型的推薦群科大多只符合興趣的學生中(鴻溝A型),男生比起女生會容易趨向符合興趣的升學決定;且在整合組型的推薦群科大多只符合性向的學生中(鴻溝B型),女生比起男生會容易趨向符合性向的升學決定。 研究二從研究一隨機抽取700名學生進行追蹤,測量其在高中高職的生涯決定、生活適應情形。利用研究一之結果,將升學定位與整合組型結合為一致、不一致兩大類,並進行生涯決定、生活適應程度之分析,研究二結果主要有生涯決定、生活適應兩方面。在生涯決定中,可分為三點觀之。第一,整體學生中,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為一致之學生,在生涯決定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 .05),而在結構與信心之分量表上,一致之學生表現顯著較佳(p < .001)。第二,在不同整合組型下為一致的學生中,一般型之總量表分數顯著於其他四型(p < .001),代表若整合組型大部分的群科落在高興趣、高性向,且又不似寬廣型有多達9—16個群科造成選擇猶疑,一般型的生涯決定情況會最佳;而在Tukey的事後檢定中,除了一般型表現最高之外,鴻溝A型(只符合興趣)學生在「生涯決定確定程度」、「結構與信心」分量表上表現為次之;鴻溝B型中(只符合性向),則在「雙趨衝突」、「外在障礙」分量表上表現為次之。第三,同一個組型下的一致、不一致的學生中,一般型、鴻溝B型兩型的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001)。 在生活適應的部分,也可分三點觀之。第一,整體學生中,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為一致之學生,在生活適應皆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 .001)。第二,在不同的整合組型下為一致的學生中,發現寬廣型、一般型以及鴻溝A型生活適應的感受上顯著高於待探索型與鴻溝B型(p < .001),表示興趣對學生的生活適應之影響較大。第三,在同一組型下一致、不一致之學生中,會發現一般型(p < .001)、鴻溝B型(p < .05)兩型,一致之學生的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 綜合研究一與二的結果,提供中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時的參考以及教學現場的輔導工作之建議,在生涯規劃課程中,應對學生興趣能力之探索課程進行調整,加入各整合組型的解釋,並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各整合組型在學涯或職涯上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此外,本研究發現興趣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對學生的生活適應之影響較大。因此,建議調整在國中端的興趣、性向測驗施策時程安排,讓學生在國二時進行興趣測驗,先建立對自身興趣類型之瞭解,使得學生在面對升學選擇之前,對自身興趣類型有更多了解,促成更適切的生涯規劃。
  • Item
    身心障礙大學生生涯抉擇歷程之研究
    (2012) 廖崑志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從高中轉銜至大學的歷程中,如何決定就讀學校、科系,以及入學後的適應情形是否受轉銜準備與生涯抉擇影響。研究採個案研究,訪談四名研究參與者及其家長、教師當年在轉銜階段所做的準備,以及考慮的因素為何。 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四名研究參與者在轉銜準備階段的重心為升學資訊取得與能力養成,但是能力養成側重學業能力。轉銜準備對於後續的抉擇有正面幫助。 二、生涯抉擇的相關因素可歸納為身心障礙程度與類別,升學考試成績、個人性向與意願、獨立生活能力、現行升學制度、日後就業、重要他人意見、社會期待等八項因素,其中身心障礙衍生的特殊需求在學生升學生涯抉擇歷程扮演關鍵角色。 三、四名研究參與者紛紛錯過心目中的理想科系,但是入學後的適應情形未必不良。興趣可以多元,也可以培養,身障生本身養成的能力是否足以應付大學所需,才是影響入學後生活適應情形良窳的重要因素。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身心障礙學生轉銜階段的生涯抉擇該主題,對教育主管機關、安置身心障礙學生的高中與大學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千山萬水「非」我獨行-重要他人對男性青年文學家生涯抉擇的影響
    (2013) 楊垂芳; Chui-Fang Yang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重要他人」及「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性青年文學家生涯抉擇的影響。透過深度生命故事敘說,探究社會文化脈絡下,他們求學、工作階段生涯抉擇的相關經驗,以及重要他人對其影響之心路歷程。研究參與者共九位男性青年文學家,背景為「始終於語文領域者」三位,「曾在語文、其它領域間轉換者」三位,「始終在語文以外領域者」三位,透過不同的資料蒐集,深究影響生涯抉擇的相關因素。本研究採用敘事研究中之「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模式做為分析方法,前者著重理解個人生涯發展之整體脈絡,後者則藉由類別的劃分,以跨個案方式歸納出研究參與者共同遭遇的現象與困境。 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研究參與者生涯抉擇的重要他人,包含家庭重要成員(父母、妻子、戀人、手足及其它家族成員、家族氛圍)、求學階段重要他人(教師、同儕、學校氛圍)、角色楷模(現實生活、書籍及其它影視媒材)等面向,另外,還含括讀者、編輯、評審、書籍、社會價值觀、個人特質等影響因素。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方面,兩性期待的差異、社會文化價值觀、沈重的經濟壓力與成家立業責任等因素,皆為研究參與者的生涯阻力,但若能獲得周遭重要他人的支持與鼓勵,可協助其打破性別框架。 而選擇語文領域和其它領域之研究參與者生涯抉擇的差異,在於前者的父母多給予寬廣的人生選擇權,或雖有干預但箝制力不足;而始終都在語文以外領域者,因能順從父母及社會集體價值觀,故衝突較少,但不被原領域教師或同儕理解的心境,則是重挫他們創作生涯的阻力。 最後,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父母宜給予子女多元性向探索機會、充分職涯資訊,且不強制主宰;學校教育應落實學生適性發展與生涯輔導工作,輔以活化的國語文教學模式,並均衡辦理多元領域活動;政府應扶植、規劃文學人才職涯出路。
  • Item
    高中資賦優異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1) 黃惠瑄; HUANG, HUI-HSUA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性別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與數理資優生在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上的差異;並進一步探討資優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主要影響因素與遭遇的困境。 本研究兼採量表調查及訪談兩種方式進行。量表調查對象以高中兩校之二、三年級人文社會科學與數理資優班共一百九十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生涯發展準備度量表」與「生涯決定量表」為研究工具,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和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處理;此外,更以這兩校高二人社與數理之轉出生及原班生為訪談對象,根據「訪談大綱」進行訪談,所得資料以質性分析進行處理。 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生涯自我效能部分 不同性別的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交互作用沒有顯著差異(p>.05)。就主要效果而言,性別與類別皆未達顯著水準(p>.05)。 二、生涯發展準備度部分 不同性別的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在生涯發展準備度之交互作用沒有顯著差異(p>.05)。就性別而言,女生在生涯探索顯著優於男生(p<.001)。就類別而言,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在生涯資訊顯著優於數理資優生(p<.01)。 三、生涯決定部分 不同性別的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與數理資優生在生涯決定之交互作用沒有顯著差異(p>.05)。就類別而言,數理資優生在結構與信心、個人衝突顯著優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生(p<.05)。 四、生涯自我效能、生涯發展及生涯決定之影響因素及困難部分 1.社會仍存在重理工的現象,這也降低人社資優生的信心,反觀數理資優生競爭的環境壓力,並未激發對自我的肯定。 2.人社班的確豐富和拓展學生視野,讓他們更清楚未來方向,這也是數理資優生較缺乏的。 3.資優生所面臨的生涯困境包含以下幾項,數理資優生多元興趣確實造成困擾,人社資優在這方面態度雖較堅定,卻會受父母期待而放棄自己夢想犧牲妥協;學生面臨人際上的疏離感,卻獨自默默承受;時間被壓縮,時間分配有壓力;人社班學生缺乏人脈以及外界不了解資優班造成困擾。 4.學生規劃將來志向與就讀科系雖著重興趣,但父母意見仍是影響最終決定的關鍵,社會評價、出路與收入等現實因素仍會列入考慮。 5.人社轉出生多為了將來要就讀自然組而轉班,數理轉出生則為了想專注在社團或人際因素而離開。 6.部落服務學習深受學生喜愛,無論數理與人社資優生均體會出「不是我們給他們什麼,反而是他們給我們很多」的深刻感受。 7.學生接受資優教育後,希望能調整課程,依興趣選課,並在數理資優增加服務性課程。 最後,研究者根據以上結果,提出若干建議,供教育輔導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 Item
    國中生選擇高職之升學決策因素、職業興趣與高職學校生活適應相關研究
    (2012) 黃瓊諄; HUANG,CHIUNG-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生在國中升學之際選擇到高職就讀的升學決策因素、職業興趣與學校生活適應在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這三個變項間的關係。採立意抽樣,共抽取台北市四所高職:北市南港高工、北市士林高商、北市育達商職、北市開南商工,符合Holland六大興趣類型的十一種類科,高二與高三的學生,有效樣本合計738人。本研究以調查法進行資料搜集,使用之工具包括「影響國中畢業生升學高級職業學校之主要因素問卷」、「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高職學生學校生活問卷」。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高職生選擇到高職就讀的升學決策因素,因性別不同、科別不同而有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但不因年級、居住地區、主要照顧者教育程度等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高職生的職業興趣,因性別不同而有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男生在實際型、研究型、企業型上的得分較高。女生在藝術型、社會型上的得分較高。 三、高職生的學校生活適應,因年級不同、科別不同有達統計上顯著差異,但不因性別、居住地區、主要照顧者教育程度等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不同。 四、高職生的升學決策因素與學校生活適應有兩組典型相關存在。 五、高職生的職業興趣與學校生活適應有一組典型相關存在。 六、不同背景變項、升學決策因素對學校生活適應有預測力,其中背景變項中的「科別」、「年級」與升學決策因素中的「家庭」因素,對學校生活適應有預測力。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高職生生涯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