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高中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研究
    (2024) 陳黛瑜; Chen, Tai-Yu
    本研究旨在探討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對高中學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因應效能、因應行為與酒品購買及使用意圖之效果。以準實驗研究設計,選取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新北市高中一、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4次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僅實施前後測問卷測量。四個酒品數位行銷單元包括:「揭開數位行銷的神秘面紗」、「置入性行銷面面觀」、「反思—行動」、「數位行銷大反擊」。實驗組84人對照組82人進行前後測,並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分析評價介入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酒品數位行銷素養教育介入後,能提升學生酒品數位行銷素養、因應效能、因應行為。建議我國政府可以制定數位行銷贊助揭露規範,學校可以推動數位行銷素養教育,強化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成為一個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數位好公民。
  • Item
    教育、接觸和動員的社會資本與地位取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6-??) 黃毅志; 林慧敏; Yih-Jyh Hwang, Hui-Min Lin
    就臺灣民眾的地位取得而言,除了職業地位之外,公私部門與小老闆階級往往也很重要,這都會影響到收入。至於社會資本、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資本對於職業地位、公私部門與小老闆階級,與進一步的收入究竟有何影響?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影響何者較大?則先前國內研究並沒作有系統的完整探討。本研究運用2004年進行調查的「社會資本的建構與效應」全國代表性大樣本資料(N=3281)做路徑分析,研究發現顯示,接觸的社會資本對地位取得變項大都有顯著的正影響,不過影響大都遠不如教育。而本人教育對收入的正向影響,看來比對接觸的社會資本與動員的社會資本整體影響還大。
  • Item
    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
    (2019) 黃鈺婷; Huang, Yu-Ting
    佛洛姆(E. Fromm, 1900-1980)為世界著名的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其著作鼓勵人們勇於追求自我、強調愛的藝術,並相信人類的獨立自主能力及實踐自我的價值。本研究期望透過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分析臺灣教育所展現的強烈占有型生命情態,進而找出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促使教育回歸本質。 本研究以佛洛姆重要著作《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 為主要的分析文本,並輔以佛洛姆的其他學術著作及其生長背景進行探討。研究方法使用概念分析法與教育詮釋學,析論佛洛姆所謂「占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having)與「存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being)的內涵,最後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來剖析現今臺灣社會的教育問題。分以下三個面向討論: 1.父母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2.教師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3.現行教育政策面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筆者以前述三個面向探討臺灣教育的存有問題,希冀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的介紹能有助於改變為人父母者之教育觀念以及教師之教學態度,進而促使教育展現本質意義。期望透過佛洛姆之存有理論的啟發,使教育更全面發展,走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孕育。相信成人若能以「存有型生命情態」中開闊的心胸思考孩子真正所需,便能讓孩子回歸自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教育能夠擔綱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使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若能打造更開放、寬闊的人文空間,就有機會成就孩子獨特的生命情態。
  • Item
    酒神的教育:論遊戲作為本真存有及其教育意涵
    (2017) 王昱法; Wang, Yu-Fa
    借用C. Taylor的話,現代教育有三個病徵。失去意義的原子式個人主義、失去目的的工具理性,以及失去自由的軟性專制。加上在全球化中資本主義官僚潮流下,教育在理論與實踐上都被日神所統治了。我們需要重新召喚被壓抑的酒神的教育。為此,我將遊戲概念當作是被探索的對象,並作為酒神教育的基礎,因為在F. Nietzsche的作品中,遊戲是個重要卻沒有被多加深入論述的比喻。我對遊戲的理論進行了一個「日神─酒神」式的回顧。研究發現,除了J. Huizinga與H.-G. Gadamer的遊戲觀,其它理論皆是日神的遊戲,無法豐富酒神教育的概念。在遊戲中有本真性的倫理。本真性是一個與「忠於自己」意義相近但不等同的字。它不僅牽涉了擺脫習俗與傳聞的自決的自由,還有和社群的對話的情境考量,如此才能獲得意義的視域。一方面它是自我創造與自我克服的融合,另一方面又不是無中生有。本真性是實踐哲學,其存有模式是遊戲。人只有在遊戲中能達到本真性,儘管本真性是不斷變動、沒有終點的。服從個體原則的日神教育強調疏離理性與反思意識,而酒神教育主張本真性,令人在對話關係以及自我更新的參與中找尋真正的自我,就如同在遊戲中,人們總是能夠成為真正的自己一般。
  • Item
    R. Caillois的遊戲理論探討及其教育省思
    (2018) 邱世平; Ciou, Shih-P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法國的文學、哲學家Roger Caillois的遊戲理論,並進一步探討其對教育的省思。 本研究採用概念分析及詮釋學的方法,首先理解其生平及時代背景,為詮釋其理論提供基礎,以便掌握其理論;其次深入其著作探討其遊戲理論;最後提出對於當前遊戲與教育之省思。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1.遊戲為人類四種原始慾望(desire)的抒發管道,同時遊戲世界在工業革命後也成為現實世界的規避場域。 2.遊戲的特徵包含:自由的(Free)、分開的(Separate)、不確定性的(Uncertain)、不具生產性的(Unproductive)、受規則引導(Governed by rules)、虛構的(Make-believe)。 3.依照玩家對遊戲的心態,Caillois將遊戲分為四種類型:競爭(competition)、機運(chance)、模仿(simulation)、眩暈(vertigo),各類型遊戲具有相似的特質。四類型的遊戲可再形成六種連結,其中「模仿-眩暈」以及「競爭-機運」兩者反映了文明的發展。 4.遊戲在本質上與教育並不相同,具體的遊戲是純粹自為目的性,當實質的遊戲與學校教育連結,將使得教育與遊戲產生質變,可能對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5.教育現場中四種類型遊戲的存在,能避免現實世界的混亂,為良好的教育環境提供一定的基礎。 6.非教育性遊戲(non-educative games)的提出,使遊戲能純粹的作為遊戲,為教學活動實施提供一個穩定的空間。
  • Item
    Gadamer美學及其教育蘊義
    (2005) 游振鵬; Jeng-Peng You
    本研究旨在探究Gadamer美學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詮釋Gadamer美學的遊戲觀、真理觀及其語言哲學分析,進而尋繹Gadamer美學的教育蘊義,並擬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教育之參考。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論文主要採理論分析法與詮釋學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1.就Gadamer美學的歷史背景及發展脈絡而言:Gadamer出生時值思潮相互激盪、巨著相繼問世,其美學係在唯科學主義與反人性危機下滋長,思想上承Schleiermacher、Dilthey及Heidegger的詮釋學傳統,並承繼Plato、新康德主義、現象學、Kierkegaard、Dilthey等人而自成一家。 2.就Gadamer對Kant與Schiller美學之批判而言:批判Kant審美主體化的品味判斷導致審美區分、品味判斷易落入主觀主義;批判Schiller審美區分使藝術作品與生活世界隔離。 3.就Gadamer美學遊戲觀而言:植基於開顯真理的美學遊戲觀,淵源於人文主義傳統及精神科學,Gadamer美學遊戲觀的重要內涵為藝術即遊戲、遊戲即往返律動、遊戲即自我呈現、藝術作品的詮釋即傳統與闡釋者相互遊戲、透過遊戲可呈現意義的整體、藝術欣賞具有同時性。 4.就Gadamer美學真理觀而言:係對真理符應說之批判及Heidegger觀點之闡揚,主張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皆能產生真理,定義知識形式與科學為真理即logos,認為藝術作品的存有本身涵蘊真理,藝術真理之開顯以Hegel路線較為整全。闡釋藝術作品係透過語言在不同生活脈絡對話下,所形成的合宜理解。 5.就Gadamer美學的教育蘊義而言:教育目的方面,教育在解蔽或探尋logos,且教育兼具傳承性及開展性;教育過程方面,教育即師生相互創生文化的過程,個體在教育的藝術遊戲中自我轉化,教育即Bildung超越與歸屬的動態歷程;教育內容的知識層面,課程知識係學科內容與師生相互遊戲而詮釋拓展,教育內容的人格陶冶層面,人格教育係自我轉化與朝向普遍性精神之往返律動,教育內容的美感層面,美育實踐在彰顯藝術或遊戲的特質;教育方法方面,教育即藝術理解的辯證性給與取,教學應彰顯學科本身的特質;教育學方法論方面,教育研究的對象是整體教育場域的相互遊戲本身,教育研究的方法宜適度統合不同典範的研究方法以辯證交融出深度意義,同時教育均發生在語言中並在語言中開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則是教育實踐開展教育理論,再從教育實踐中不斷修正教育理論之辯證發展。 根據相關探究與結論,本研究建議如下: 1.整體教育宜多從美學/藝術角度出發,並多反思當代社會的不合理、反人性層面。 2.教育改革宜回歸教育場域。 3.加強師生層級的課程設計。 4.人格教育宜使個體在教育的藝術遊戲中自我轉化與自我實現。 5.教育學方法論宜持整全之涵蘊辯證觀。
  • Item
    台北市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2007) 廖信榮; Hsin-Jung Liao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臺北市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學生:廖信榮 指導教授:李景美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研發一套國中七年級學生的菸害預防教育課程,進行教育介入的成效評價,探討菸害預防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的菸害知識、吸菸態度、拒菸生活技巧、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拒菸自我效能、未來吸菸可能性、吸菸行為和拒菸行為的成效。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方式,以立意取樣方式選擇台北市五所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三所學校,各抽兩班為實驗組,共有六班學生進行菸害預防教育介入,並在同一學校中,抽兩班作為校內對照組;另兩所學校共抽三班學生,作為校外對照組。有效樣本人數共計489人。教育介入的時間是民國92年11-12月與93年3-4月,進行92學年度上、下學期六個模組(合計十節)的教育介入。前測問卷在第一次介入前一週施測,後測問卷在第二次介入結束後兩週內施測,經四個月後再進行後後測問卷施測。 研究結果發現,受測的國中學生有489人,男、女各半,一成的學生有吸菸,一成的母親和五成以上的父親吸菸,六成的學生家庭中,至少有一人是吸菸者。一成學生的好朋友中,有一位以上是吸菸的。 本研究的國中學生菸害預防教育介入是具有成效的,研究結果如下: 1.在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方面,教育介入能提昇實驗組學生後測的菸害知識分數,並顯著高於校內、外對照組,兼具立即與延宕效果。教育介入能提昇實驗組學生的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並顯著高於校內、校外對照組,只有立即效果。實驗組學生的拒菸生活技巧、拒菸自我效能、未來吸菸可能性、吸菸行為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2.實驗組的組內分析顯示,經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學生的菸害知識、使用拒絕技巧可能性、及拒菸自我效能明顯增加並顯著高於前測表現,兼具立即與延宕效果。實驗組學生後後測的四項未來吸菸可能性(六個月內、一年內、五年內與二十年內)均有明顯的下降,且均顯著優於前測表現,有延宕效果。 3.在過程評量方面,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兩次教育介入的全部課程與教學活動、教師授課表現、及學生手冊均有正向的評價;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課程對國中生很重要,且願意將課程內容運用到生活中,並願意將課程內容和家人與朋友一起分享。教師認為大部分班級的課程教學均是順利的,學生的參與度高,班級氣氛良好,另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評量均是「尚可」和「優良」。 本研究建議在未來研究方面,應加強質性資料的收集、增加研究對象人數、及設計追加課程。實務方面,建議國中階段應該有完整的菸害預防課程,在國中一、二年級的各學期安排菸害預防教學內容,將菸害預防課程列入相關領域的課程計畫或彈性課程中實施,以協助國中學生勇於向菸說不,遠離菸害,並建議學校應該結合家庭與社區的力量,共同培養青少年的拒菸意識與行動,創造無菸健康的生活。 關鍵詞:學生、吸菸、菸害、預防、教育
  • Item
    澎湖縣某高職學生戒菸教育介入效果研究
    (2015) 呂惠櫻; Lu, Hui-Ying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戒菸教育介入對澎湖縣高職學生之戒菸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採用李景美教授等編製-青春踢踏行教學模組為主要教材。研究對象為102學年度澎湖縣某高職學生,實驗組施行戒菸團體課程12小時及個別輔導3次;對照組未給予任何介入,兩組均進行前測(介入前)、後測(介入後一週)及後後測(介入後一個月),結果分析為實驗組31人、對照組32人共63人。資料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檢定分析戒菸教育介入的效果,結果如下: 一、戒菸教育介入能顯著增進學生之「戒菸知識」、「戒菸態度」及「戒菸 自我效能」。 二、戒菸教育介入能顯著降低學生之「每日吸菸量」及「一氧化碳值」。 三、戒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七日點戒菸率(22.6%)、一個月點戒菸 率(12.9%)、一個月及三個月持續戒菸率(12.9%),實驗組戒菸率均 顯著高於對照組。 研究結果顯示,戒菸教育確實能增進學生戒菸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戒菸行為,故建議學校能將戒菸教育列入學期計畫,定期舉辦戒菸教育與後續追蹤,以持續維持學生之戒菸行為。 關鍵字:高職生、戒菸、教育、知識、態度、自我效能
  • Item
    學生戒菸教育計畫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某高級中學為例
    (2005) 林宜蕙; Yi-Hui Li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評價一套以跨理論模式為基礎的高中學生戒菸教育計畫,探討學校實施吸菸學生戒菸教育計畫對吸菸學生菸害知識、拒菸技巧、拒菸自我效能、戒菸決定平衡、戒菸改變過程、戒菸行為改變階段、尼古丁依賴程度、一氧化碳值、及日吸菸量的影響,並瞭解本研究的吸菸學生與輔導教師對於戒菸教育計畫的評價。 本研究設計採用「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立意取樣台北市立某兩所完全中學之高一、高二吸菸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接受連續六週、共十四小時的團體戒菸班課程,並於課餘時間由學校輔導老師提供三次個別化戒菸輔導;而對照組未接受任何介入,僅於問卷後後測完成後,發予菸害防制相關之衛教宣導資料。 實驗組與對照組於戒菸教育計畫介入進行之前、之後及六個月後進行問卷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藉此瞭解戒菸教育計畫介入之立即成效與延宕效果。資料處理與分析以費雪正確機率考驗、魏氏曼惠特尼考驗、及魏氏帶符號等級考驗進行統計檢定。 本研究主要結果敘述如下: 一、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使實驗組學生「戒菸知識」分數顯著地優於對照組,但「吸菸危害知識」分數則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 二、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拒菸技巧」分數,且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 三、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拒菸自我效能」分數,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且有延宕效果。 四、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戒菸改變過程」分數,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且有延宕效果。 五、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顯著降低實驗組學生「尼古丁依賴程度」,且進步分數顯著地高於對照組。 六、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使實驗組學生在「戒菸行為改變階段」間有正向的移動。 七、戒菸教育計畫介入,能減少實驗組學生的「日吸菸量」。 八、實驗組學生與輔導教師對整體戒菸教育計畫多持正向的評價。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高中學校進行學生戒菸教育計畫、及衛生與教育主管機關推動學校戒菸教育之參考。未來相關研究可在本研究基礎下,進一步發展適宜台灣本土且具成效的青少年戒菸教育計畫,並探討其成效。
  • Item
    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建置與介入研究
    (2005) 吳紋如; Wen-Ju Wu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建置與介入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發展一套適用於課室教學的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並進一步探討其介入效果及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 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北縣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三週有資訊融入「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的菸酒檳榔教學,而對照組則接受一般的菸酒檳榔傳統教學。研究工具分為四種,包括1.前後測問卷2.媒體測試問卷3.菸酒檳榔教學活動設計與教材4.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經前後測資料比對後,扣除無效問卷,最後有效人數為123人(實驗組58人,對照組65人)。研究對象介入前一週均接受前測施測,後測則於介入活動後一週進行施測,而後後測於介入活動後二個月進行。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共變數分析等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在立即效果上,對照組「檳榔認知」、「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是優於實驗組。 二、在延宕效果上,實驗組「檳榔認知」、「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皆優於對照組,並且教學後實驗組「檳榔認知」與「自我效能」仍持續不斷地提升。 三、電腦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專心程度」、「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對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學習動機與注意力」、「學習成就」、積極「學習態度」及「上課保持愉悅的心情」。 四、實驗組對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網站之整體評價至少有五成以上持正向評價。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青少年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課程時,可根據社會學習理論、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理論、練習式電腦輔助教學、教導式電腦輔助教學、模擬式電腦輔助教學、遊戲式電腦輔助教學來進行訊息轉換與發展,將有助於使抽象化知識轉化為具體經驗或示範行為,引發高度學習動機,對學生檳榔預防教育必有果效。 關鍵字:檳榔預防教育,電腦輔助教學,青少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