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北區某高科技公司員工職業坐式行為改善策略之效果研究
    (2022) 劉美蘭; Liu, Mei-Lan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科技員工職業坐式行為的現況,驗證工作職場中推動「降低職業坐式行為時間」介入措施的效果,期望在高科技員工除了了解坐式行為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外,還能實際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降低職業坐式行為與其他類別的坐式行為。本研究第一階段進行橫斷性的調查,了解高科技產業員工坐式行為的現況、坐式行為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回收之有效問券共230份。員工職業坐式行為平均工作天7.9小時/天。第二階段為介入性實驗共91位參與者,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皆進行前後測,實驗組進行為期四週「降低職業坐式行為介入措施」,控制組無介入措施。以SPSS軟體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為實驗組員工經過介入措施後職業坐式行為時間平均減少0.95小時/天,以GEE檢驗其介入效果值達顯著水準 (p<.05)。實驗組坐式行為健康信念與自我效能有明顯進步,以配對t檢定及GEE檢驗其介入效果值達顯著水準 (p<.05)。 本研究結果驗證工作職場推動「降低職業坐式行為介入措施」具有良好效果,建議:(1)本研究結果顯示以衛生教育的方式進行職場健康促進是有效的,相較於可調式工作桌、坐站工作站或運動工作桌等設備成本低得多,更可大量推廣。(2)本介入措施未來在職場推動時應與時俱進,搭配新的科技與創新的想法,不只能引起員工的興趣,更能增加參與意願。(3)本研究對象僅限高科技產業員工,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行業,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其他行業別的職業坐式行為,提升更多勞工的健康。
  • Item
    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
    (2017) 江科鋒; Chiang, Ke-Fe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一名國小四年級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研究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中的跨行為多基線設計,自變項為自我管理策略教學,依變項為社會技巧,包括干擾他人及主動參與團體活動等二項行為。 本研究蒐集之資料以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之視覺分析法及C統計進行分析,以了解自我管理策略對受試者社會技巧之成效,並透過回饋表及訪談受試者之教師及同儕,作為本研究之社會效度分析。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自我管理策略對降低國小ADHD學童「干擾他人」行為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二、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於提升國小ADHD學童「主動參與團體活動」行為具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三、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生干擾他人、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之行為成效,具社會效度。 此外,研究者針對教學與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未來教學及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自我監控策略對提升高職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課堂任務完成度之研究
    (2016) 李依帆; LI, YI-FAN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以自我監控策略教導高職部中度智能障礙 學生完成任務之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之跨受試多探試設計,研 究對象為三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皆容易因為外在事物的干擾而分心, 以至於無法順利完成課堂任務。研究者於正式研究之前先進行試探性 研究,並且依照試探性研究之結果修正研究工具與教學方案。正式研 究期程包含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及類化期兩階段,實驗期間共進 行約15週,以目視分析法及C統計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自我 監控策略對高職部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完成課堂任務具有顯著的立即 成效、維持成效以及類化成效。表示研究對象透過自我監控策略可以 完成不同類型的課堂任務。研究發現視覺提示結合口訣是引導研究對 象應用自我監控策略之關鍵,使研究對象易於使用策略完成不同類型 的任務。研究也顯示研究對象自己選擇目標時有其特定的考量,選擇 自己欲完成的任務將會提高學習動機。另外,研究對象之個別差異證 實自我監控策略是可施行的教學,也提醒教師策略本身即可以增強目 標導向的行為,不需要具體的增強物。因此增強物之必要與否需要針 對研究對象之學習動機進行調整。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教 學實務上的建議以及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高職學生運動行為介入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
    (2007) 武靜蕙; Wu Jing-Hwei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跨理論模式運動方案介入對運動行為、社會心理因素及運動改變方法的影響,以及彼此間的影響關係。   本研究為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study)採不相等實驗對照組前後測設計,立意取樣臺北巿二所公立工業類科高職,各抽取三個班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以跨理論模式運動階段前三階段者為研究對象,實驗組83人,對照組89人。實驗組進行四個單元的教育介入,對照組僅提供運動手冊,介入前兩組實施前測,介入課程結束實施後測,間隔6個月實施後後測。   研究結果支持應用跨理論模式於高職學生運動行為介入研究,效果良好。主要結果如下: 1.介入後社會心理因素(決策權衡、自我效能)、運動改變方法及運動階段,實驗組呈顯著進步;對照組在自覺運動障礙的後測與後後測較前測顯著增加,而自覺運動利益、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改變方法的改變均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2.介入前後不同組別在三次測量上均呈現顯著交互作用,意謂介入後各測量變項,不同組別各次測量均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 3.經統計考驗自變項、中介變項、結果變項彼此間有一定的預測關係。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推廣、學校實務工作及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運用互動式手冊於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之介入研究
    (2006) 陳嘉玲; Chia-Ling Che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計劃對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知識、態度、技巧、自我效能的影響,並進一步瞭解家長對「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的評價。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後測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抽取台北市大理高中國中部七年級四個班級學生家長為研究對象,並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派兩班為實驗組,另兩班為對照組。實驗組家長接受二週的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計劃,而對照組則未接受任何教育介入。研究工具分為兩種,包括前後測成效問卷及手冊過程評量問卷。經前後測資料比對後,扣除無效問卷,最後有效人數48人(實驗組24人,對照組24人),佔研究樣本數的44.03%。在實驗介入前,研究對象同時接受前測,後測在介入後一週進行。所取得的資料以卡方檢定、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配對t檢定等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的結果如下: 一、「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後, 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知識」後測得分,兩組未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在「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知識」上,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二、「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態度」後測得分,兩組未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在「預防子女藥物濫用態度」上,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三、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針對「預防子女藥物藥物濫用技巧」方面,在「親子溝通」、「教導子女拒絕技巧」、「督導子女行為」等技巧上後測得分,兩組家長達顯著差異,且由調整後的後測平均值可知,實驗組皆高於對照組;在「親子衝突」技巧上,兩組家長未達顯著差異;在「家庭連結」技巧上,針對「家庭連結」前測分數大於24.17的家長,兩組家長後測得分達顯著差異,且實驗組後測分數會顯著高於對照組。另外,實驗組在「家庭連結」、「教導子女拒絕藥物濫用技巧」、「督導子女行為」等技巧上,前後測達顯著差異;在「親子衝突」、「親子溝通」等技巧上,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四、「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自我效能」後測得分,兩組達顯著差異,且調整後的後測平均值,實驗組高於對照組。實驗組在「預防子女藥物濫用自我效能」上,前後測達顯著差異。 五、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評價方面,整體而言,有九成以上的家長認為該手冊能幫助他們更瞭解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的知識,也能幫助其建立更正向的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的態度。近八成的家長認為該手冊能幫助他們增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的技巧,也有近九成的家長表示更有把握去採行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的行為。 整體而言,本手冊介入計劃在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上具有顯著效果,特別是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技巧及自我效能方面。綜上可知,在發展教育媒體的過程中,若能以介入對象的教育需求為出發點,並結合理性行動論、社會認知論、社會發展論、溝通說服理論等多種健康行為科學理論,所設計出來的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不僅家長對該手冊表達正面評價,對於家長預防子女藥物濫用相關的親職技巧,更有顯著提昇的效果。所以未來推動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議題上,可嘗試運用互動式藥物濫用預防家長手冊為管道,使家長在家自行學習相關知能,以解決家長因時間關係無法參與親職活動的情形。
  • Item
    青少年預防吸菸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國民中學為例
    (2014) 楊玉鈴; Yang,Yuling
    本研究目的瞭解透過預防吸菸課程對青少年菸害知識、拒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吸菸行為意向、拒菸行為以及拒菸技巧之影響。本研究係採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為研究對象,共72人參與,實驗組為31人,對照組為41人。本研究於民國103年7月至8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五堂各45分中的預防吸菸課程,對照組僅進行一般教學及前後測。 研究顯示,預防吸菸課程介入可顯著提高國中生菸害知識、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及拒菸行為,及降低吸菸行為意向。實驗組在菸害知識、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及拒菸行為皆有進步。但在拒菸態度上並未呈現顯著差異。 建議在未來課程設計可在一般健康教育課程中強化融入預防吸菸課程,並以豐富多元的媒體素材讓學生了解菸品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如何在面對誘惑時可以採取拒菸行為,可提昇學生的拒菸態度。
  • Item
    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成效研究
    (2016) 張瑜真; Chang, Yu-Chen
    本研究旨在評估「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藥物濫用認知、預防態度、預防自我效能、預防生活技巧及成癮藥物使用意向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某兩所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於2011年進行,實驗組進行10單元(每單元四十五分鐘)的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僅進行傳統講述教學,共完成前後測有效問卷333人(實驗組157人,對照組176人)。分析預防教育介入對整體學生及有無偏差行為學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國中學生藥物濫用認知、藥物濫用預防態度、藥物濫用預防自我效能與批判思考生活技巧。依學生有無偏差行為分,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有偏差行為學生的藥物濫用認知、藥物濫用預防態度、藥物濫用預防自我效能、批判思考生活技巧;而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無偏差行為學生的藥物濫用認知、增進藥物濫用預防態度。 依據結果,建議學校可參考本藥物濫用預防教育課程內容與架構,對整體或與高風險的學生進行藥物濫用預防教育介入,以提升學生拒絕藥物濫用認知、態度及生活技巧。
  • Item
    預防社區老人跌倒介入研究之前驅研究:城鄉之比較
    (2003) 邱寶萱
    近年來,由於社會快速的高齡化,老人健康問題日益突顯,尤其老年人跌倒後所發生的後遺症,更是國內外老人學研究中很受矚目的焦點,但目前國內甚少對於此議題作介入方面之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國外行之有年的預防跌倒介入策略是否能適用於國內老人,研究內容針對台北地區城市25位老人與鄉村16位老人進行一週之教育課程及五週之運動課程,並於介入前後測量其自變項「社會人口學特徵變項」、中介變項「運動行為社會支持體系、預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自我效能、預防跌倒運動」以及依變項「預防跌倒行為、身體功能」,以瞭解本研究之介入效果,並可做為日後研究之參考,其結果可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居住地不同、教育程度不同、過去一年是否曾跌倒、過去一年是否因跌倒而受傷,對其「預防跌倒知識」有顯著影響;研究對象之視物清楚度不同,對其「預防跌倒運動」有顯著影響。 二、研究對象之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預防跌倒行為」;年齡不同、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身體功能」。 三、對城市組與鄉村組之老人而言,教育介入對其「預防跌倒知識」皆有顯著效果,對城市組老人「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效果。 四、鄉村組老人於介入後其「身體功能」有顯著效果,但城市組則無。 五、針對中介變項對依變項之預測力分析,結果顯示:「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能顯著影響「預防跌倒行為」;而五個中介變項皆不是影響「身體功能」的重要因素。 雖然台灣城鄉老人由於教育程度的差異而導致預防跌倒知識之介入效果受到影響,但兩組仍有顯著進步。研究推論:除了台灣城市老人之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介入效果之外,大體上城鄉老人之其他變項介入效果類似,也就是說台灣城市與鄉村之老人兩組之預防跌倒有相似的效果。
  • Item
    運用行動裝置促進職場員工身體活動之成效研究-以某科技公司為例
    (2016) 賴意櫻; Lai, Yi-Ying
    本研究目的以社群網站Facebook及運動手環等行動裝置為介入方式探討介入後對於職場員工促進身體活動及社群網站增加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之成效。研究對象為北區某科技公司不同廠區的辦公室員工共83位(實驗組42位;對照組41位),採用準實驗前後測設計法,對照組僅進行「線上平台問卷」施測;實驗組則接受社群網站依據自我監控模式、社會認知理論、社會支持、溝通說服理論設計出的介入內容及運動手環進行六週的介入。收集實驗組與對照組填答的前後測問卷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實驗介入後對於研究對象休閒時身體活動與工作時的走路時間、運動自我效能等有顯著的成效,但在社會支持上未達統計的顯著意義,證實運用行動裝置介入可增加職場員工身體活動與運動自我效能,建議可善用行動裝置作為衛生教育介入的平台,以降低職場執行衛生教育時的阻礙。
  • Item
    某國小學生正確用藥教育介入成效之探討
    (2015) 林陳麗蓉; Lin Chen,Li-Jung
    本計畫旨在探討正確用藥教育介入對研究對象「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自我效能」、「正確用藥行為」之影響。研究採準實驗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台中某所國小五年級6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37人,實驗組65人,對照組72人,實驗組接受八節課程正確用藥課程,對照組則接受常規的健康教育課程。 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經正確用藥教育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與喜好度達到九成以上。家長對於親子學習單親子共學活動,大多持正向肯定的回饋。 根據研究結果,學校推動正確用藥教育介入的成效佳,建議國內學校積極推動正確用藥教育,以增能師生正確用藥知能與行為,並透過學校親師座談會,宣導正確用藥相關知識與態度,提升家長正確用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