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一位視障者人際關係之質性研究(2014) 沈詩維; Sim Shi Wei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以觀察和訪談的方式深入探究一位視覺障礙者的人際互動網絡、影響他與人互動的因素、互動過程中所遭遇的難題,及其因應與調適策略,藉以了解視覺障礙者的人際關係。 研究發現如下: 一、研究參與者主要的人際互動網絡由家人與在學校認識的人組成,以視障者佔大多數。 二、在與明眼人互動的過程中,研究參與者比較會受到視障以及因視障引起的心理因素影響;在與視障者互動的時候,則受到個人的個性與特質影響。 三、研究參與者面臨的難題依序為父母關係失和、金錢問題、感情與朋友關係問題。研究參與者嘗試化解家庭危機但情況持續惡化的時候就會選擇逃避;金錢問題藉由省吃儉用、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感情與朋友關係遇到困境的時候,研究參與者會針對問題做修正,但效果不彰的時候,則會恢復原形。 根據以上的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學校教育人員、相關實務工作者、家長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議。Item 智能障礙學生大學升學之路探究(2013) 胡曼莉; Hu, Man-Li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領有智能障礙輕度手冊的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從決定升學到進入大學間的轉銜過程與心理歷程。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以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與研究參與者進行互動,共為期一年。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歸納研究發現如下: 1. 研究參與者的父母希望能藉由大學環境,讓研究參與者能有更多嘗試的機會,最終的目的為期盼研究參與者能學習獨立生活。 2. 研究參與者進入大學就讀乃聽從父母的安排,自己並沒有特別喜歡或排斥的想法。 3. 研究參與者雖然表達出想要念大學的想法,但在準備升學的過程中均聽任家人的安排,抱持著隨遇而安的心態。 4. 研究參與者在進入大學後,最感到困難的面向分別為學業及人際問題,也曾因此多次萌生想要休學的念頭。 5. 實際觀察研究參與者在大學的三餐自理、住宿生活、日常交通及平時的休閒活動後發現:經過室友的協助與自己的摸索和適應,能適應無虞。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智能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議題,對學校教育人員、智能障礙學生家長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學生眼中的資源班─三名國中學生的經驗故事(2007) 邱筑君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三名接受資源班服務的國中學生有關資源班的經驗與感受。資料蒐集為期約七個月,透過深度訪談與文件資料的蒐集等方式,和研究參與者互動而得。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三位學生和資源班交會的故事,再進一步提出共同的核心議題。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資源班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影響學生對資源班的喜惡。 二、從進入資源班開始,學生經歷了一連串的被決定事件,老師和家長代為決定的結果造成學生對自身事務的漠然或隱隱反彈。 三、學生感受到的資源班學習成效是模糊的;課程內容的差異和成績考核的調整,使學生感受到兩頭適應的困擾。 四、資源班區隔出校園裡的異群體,學生經歷到身分的標記,也經歷到在同儕間地位的降低或疏離。 五、在人境互動的經驗裡,學生看見自己的缺陷,卻看不見自己的價值。 整體而言,老師的對待、學習的成效、以及同儕的關係形構了學生在校園裡的融入感以及對自我的掌控感和價值感。身為教師,尤應省視自我看待學生的觀點以及傾聽學生心裡的聲音,並在教學之外,致力促進學生的融入和自主。Item 當個一人和障礙相遇~兩名國三學生的障礙經驗敘說(2007) 曾格妮本研究以兩位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他們分別被鑑定為學習障礙以及智能障礙學生。採敘事研究方法,主要透過訪談、輔以觀察及相關文件蒐集方式,探究特殊學生的障礙經驗。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兩位學生的敘說脈絡,再進一步提出其共同的核心議題,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兩名學生在被確實鑑定為障礙學生以前,就因為能力的限制受到排斥、以及資源的剝奪。 二、被鑑定為障礙者以後,他們接受特殊教育服務,並且接收到師長、同儕各方對「障礙」的評價。 三、普通班老師、及同儕對「障礙」多持貶低態度,和特教專業對「障礙」的詮釋不同。 四、國中階段,同儕對「障礙」的評價,影響學生對己身障礙的觀感,使他們多方排斥、抗拒標籤,甚至抗拒特殊教育服務。 五、特殊教育服務確實幫助了障礙學生,但專業人員認定的需求和學生意願若產生落差,學生會因此對自己的障礙獲得較少的控制感、自主感。 整體而言,障礙學生能夠察覺自己的能力限制,以及周遭對他們「障礙」的貶低態度。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持、陪伴,去學習如何正向地統整他們的障礙經驗,讓障礙對自己生活的限制變少。Item 大學全盲畢業生就業轉銜需求之研究(2007) 吳佳蒨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向,訪談三位全盲大學畢業生及八位影響其就業轉銜的重要人士,探究全盲大學畢業生之就業轉銜需求。以下說明本研究的結論。 本研究發現,刻板印象經常是影響就業目標的設定,甚至左右就業轉銜歷程的發展。在就業轉銜歷程中,研究參與者在工作、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三方面產生就業轉銜需求及因應。在工作方面,能否找到工作,與研究參與者之求職態度與方法,及雇主用人之偏好有極大的關係;培養工作技能的關鍵在於以自我決策之人格特質來運用環境資源;能否獲得職務再設計服務的重要因素是提早進行職務再設計之服務、主管同事或朋友的協助,及自己對職務再設計的瞭解或提出適當職務再設計的方式。在交通方面,他們需要學習定向與行動技能,居住於鄉村者更需要公車服務。在休閒活動方面,研究參與者運用良好的人際關係從事多樣的休閒活動,以調劑就業生活。此外,本研究亦針對研究限制與未來學者提出建議。Item 他們是社會人嗎?—兩名啟智學校畢業青年的生活樣貌(2005) 吳冠穎摘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兩名智能障礙青年的生活樣貌。資料蒐集是透過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與16名研究參與者進行互動,共為期七個月。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兩位智能障礙青年的生活脈絡,再進一步提出其共同的核心議題,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工作不但讓青年成為一個生產者,增加經濟和生活的獨立,更是拓展社交網絡的重要媒介,使生活變得有意義。 二、家長對於子女的關愛和協助,可能是促進他們融合的推力,但是過度擔心和保護,反而形成智能障礙青年融入社會的拉力。 三、他人對於「智能障礙」的刻板印象,可能刻意或不經意地形成工作、友誼的柵欄,阻絕了他們真正融入社會的機會。 四、智能障礙青年藉由人際互動的經驗形成自我概念和評價。 五、智能障礙青年如能獲得更多參與和扮演各種角色的機會,並得到更多社會支持,就更能融入社會。 整體而言,智能障礙青年的生活深受「關係」的影響。各種社會關係中是否給予青年參與的機會和支持,將會建構成不一樣的生活樣貌。換言之,他們所經驗到的生活品質因社會支持和參與的機會而有不同。Item 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照顧經驗之質性研究--女兒的觀點(2014) 蔡佳容; Chia-jung Tsai本研究目的在於深入了解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在失智親人生病歷程的照顧經驗,採用詮釋現象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以呈現現象主體的經驗。具體而言,研究者透過四位自願受訪的失智症患者的女兒的觀點,根據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所蒐集到的資料,來分析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照顧經驗。在研究結果的呈現上,研究者以家庭照顧者的受苦和因應兩個面向來理解照顧經驗的內涵,在分別分析個別受訪者的照顧經驗之後,進一步詮釋其中共同的經驗主題。研究結果簡述如下: 在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照顧歷程中的受苦經驗方面,研究者詮釋出其內涵為:無力掌控失智症的降臨和進展、長期照顧過程的變數層出不窮、長期處在不確定和矛盾的疑惑不安中,持續單向付出對失智親人的愛、照顧者必須同時肩負多重角色責任,以及手足支持不夠孤軍奮鬥。 在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因應經驗方面,研究者詮釋出其內涵為:照顧的動力來自維持關係連結、照顧互動的原理是掌握生命本質的需要、照顧的立基是專注於此時此刻失智親人的福祉、照顧過程有賴專業的支援、照顧者以內在意志力扭轉困境、照顧的成就在於達成角色任務、從照顧經歷中學習觀照內在自我與生命本質。 本研究結果同時呈現出女兒的照顧處境是在被照顧者、照顧領導者及協同照顧者三個角色間持續轉換形成的。研究者除了詮釋並討論上述研究結果外,也討論這些結果對助人工作者的意義。文末說明本研究的貢獻與限制,並對諮商心理師、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Item 成人生涯轉換歷程 之敘事研究(2014) 謝幸軒本研究主要以具有生涯轉換經驗的成人為訪談對象,探討他們生涯轉換的心路歷程,瞭解影響其求學或工作過程中進行轉換的因素,以及發現生涯轉換階段的調適方式,並且闡述在轉換後帶來的成長與改變。藉由敘事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四位研究參與者分享其生涯轉換歷程的生命故事,並且將訪談內容整理為文字資料,以[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模式進行研究的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的生涯轉換動機如下:(1)個人因素:包含背景與心理因素;(2)環境因素:包含社會環境與工作環境因素;(3)個人與環境交互影響因素:包含個人願望或自我期許、對未來的評估或考量、人際因素與其他。 綜觀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生涯轉換歷程中所遭遇的挑戰與困境涵蓋五個主題:(1)不確定性帶來的猶豫;(2)家人或朋友的反對;(3)公司新文化的衝擊;(4)工作內容的生疏;(5)工作型態的改變。 參與者用來協助自己度過生涯轉換階段的調適策略包括:(1)進行自我探索;(2)運用專長或工作經驗;(3)尋求人際網絡的支持;(4)請益於長輩或同儕;(5)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6)持續自我充實與提升;(7)以正向思維面對困境;(8)追求信仰與心靈的成長。 根據研究結果的分析,參與者回顧自己的生命經驗,發現在生涯轉換過程中確實帶來許多成長與改變,對個人造成的影響與意義可以歸納出五個主題:(1)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2)累積個人的實力與能量;(3)面對生涯變動的彈性思維;(4)因應挑戰與困境的轉念;(5)逐漸明朗的人生價值觀。 最後,研究者提出研究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以及研究歷程的反思。希望透過此研究,能夠提供學校教師、生涯諮商輔導員、面臨生涯困境者以及對此研究主題有興趣者一些啟發及參考。Item 從自我導向學習觀探討初任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為例(2006) 洪莉欣; Hong,Li-sin本研究旨在探討初任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運用自我導向學習的觀點加以探究,在研究法上,本研究以訪談為主,以短期的觀察、文件分析、反思札記為輔,對兩位桃園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作探究,最後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初任教師在專業成長的動機包括:(一)在教學現場與同事的討論中激發學習的火花(二)教學現場中能力的增長(三)校務行政的派遣,深覺學習的重要。 其次,專業成長是透過計畫的擬定而進行,主要選擇途徑有:(一)同事討論為激發學習的動力(二)透過課程的選修,進行完整的學習(三)行動研究是一種學習的歷程(四)參與研習,滿足實際需求。在訪談的過程中了解,專業成長遇到的助力主要有來自同事間的激勵;而阻力主要有學校行政制度、時間與教師體力的不足等三大面向。在進行專業成長後,對其教職的省思有:以教師為專業的心態看到自身工作。而初任教師於專業成長過後,對其教學的影響有:對教學進行反思與留意時事、教育趨勢的了解。 最後,在訪談過程中,理解到教師在進行專業成長時,不論經歷多少困境與阻礙,在過程中,不斷抱持著改進教學的理想,在完成後,產生自我實現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