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擴增實境結合ARCS動機理論對於法律基礎知識學習成效影響(2023) 王家悅; Wang, Chia-Yueh本研究為探討擴增實境結合ARCS動機理論應用於公民教育中有關基礎法律知識學習之成效,主要探討使用擴增實境結合動機理論之架構學習,是否能幫助國中七年級學生理解基礎法律知識並增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動機。近年,隨疫情肆虐,社會也出現亂象,青少年的犯罪率提升,年輕學童對法律知識的理解需要受到重視。從文獻中可知,過往的公民教育與法律知識的教學方式固定,在課程中缺乏互動性與提升動機的要素,學習內容缺少與學習者生活連結的案例,使學習成效不穩定。因此,本研究將使用擴增實境結合ARCS動機理論四步驟,設計一款學習輔助系統:CARL系統,透過科技與學習理論的結合,整合其優勢以此輔助學習者學習。本研究採用準實驗不等組前後測之研究設計,受試者為台北市某高級中學之國中部62位學習者。實驗結果以變異數分析(ANOVA)、共變異數分析(ANCOVA)、U檢定,作為分析方式,以檢視學習者學習成效、學習保留、神馳經驗、認知負荷之差異,並透過量表及訪談了解學習者使用CARL系統學習的感受及未來的使用意願。經實驗分析,結果顯示為:(一)使用擴增實境CARL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學習成效顯著優於使用紙本講義學習之對照組、(二)使用擴增實境CARL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學習保留顯著優於使用紙本講義學習之對照組、(三)使用擴增實境CARL系統學習之實驗組,神馳經驗顯著優於使用紙本講義學習之對照組、(四)使用擴增實境CARL系統學習之實驗組,認知負荷與使用紙本講義學習之對照組無顯著差異。Item 以WebQuest為工具輔助「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課程對高中生公共議題論辯能力之影響(2021) 劉靖陽; Liu, Jing-Yang伴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台灣教育現場邁向了「素養導向」時代。然而,過去由於升學主義的影響,第一線公民科的教學,常流於最小限度的社會科學知識灌輸。對於在當代社會極為重要的公共議題論辯能力,並未有適切的觸及。也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程時數內,以有效的教學模式與輔助工具促成學生「公共議題論辯能力」的發展,乃是在此波改革下不可迴避的議題。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高二社會組的「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課程為場域,以「WebQuest網站」為主要網頁鷹架,嘗試發展出適切的公共議題探究課程。而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採取實驗研究為主之設計,希望藉此探討以WebQuest為工具輔助學生執行公共議題探究對公共議題論辯能力五大構面產生之影響,而除了實驗研究外,本研究也以半結構訪談、文件分析為輔助,以了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成長,以及遇到的困難與觀感。而在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後,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相較於Ucamdemy這類學習資源上傳平台, WebQuest網站更可以幫助學生在「能掌握議題的背景脈絡與爭議點」、「能了解議題中不同利益相關方之立論」、「能有效且正確地引述證據並解釋之」等構面,以及整體的公共議題論辯能力上有更好的表現 二、在提供足夠網頁鷹架(不論Ucamdemy、WebQuest)的情況下,循序、持續性、結構性的公共議題探究課程,都能幫助學生在公共議題論辯能力各構面上有顯著成長 三、以WebQuest網站輔助的公共議題論辯課程,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綜合對議題的基本了解、議題中不同立場的論點、有效的證據,發展出對議題的獨立觀點四、以WebQuest網站輔助的公共議題論辯課程,能解決諸如無法聚焦探究方向、資訊來源不明、充斥偏頗立場訊息等議題探究過程常見的問題。五、WebQuest網站能有效降低學生在議題探究過程中的學習焦慮,降低學生開始探究的門檻六、WebQuest網站能幫助學生在網站資源的基礎上找尋更多學習資源,藉此聚焦、深化、精緻化對於論辯議題的思考 除了前述幾項結論外,本研究也在第五章部分,透過回顧研究施行歷程與成果,分別歸結出了幾項對於公共議題論辯課程與教學以及對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希望能給予未來對於相關領域有興趣的研究者與教學者參考。 關鍵詞:Webquest、公共議題論辯能力、公民教育、公民素養、議題中心教學、探究與實作Item 自主性作為教育目的之哲學省察:倫敦路線的相關論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3-??) 簡成熙; Cheng-Hsi ChienR. S. Peters、R. F. Dearden、R. Barrow、J. White等在1960年代,開創倫敦學派教育理念,強調個人建立在自主性下的理性反思,規劃其美好生活的能力,是教育目的之所在。本文首先交代其理念概要,第二節敘述1980年代以後,其他學者的質疑。如C. M. Stone挑戰Dearden的看法,指其只重視理性,忽略了感性、欲求及其他層面。S. E. Cuypers認為,自主的過程其實是表現在自我認同、自我評估之上,提出關懷才是教育之重點。第三節主要介紹E. Callan,他在自由主義的立場上,較倫敦路線更為強調興趣導向的課程,並將社群主義之理念融入自主性概念中。第四節則提出倫敦路線立場學者們的回應。筆者最後的結論是,當年倫敦路線自主性的主張,容或有過於重視理性的限制,不過,諸反對者並未能全盤否定自主性的訴求,自主性也能吸納情感、意願、認同等因子。易言之,重構後的自主性概念仍不失為臺灣當下民主氛圍中應有的核心教育目的。Item 民主的公民教育再台灣實施困境之研究--論高中公民課程與國文科「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之倫理價值衝突(2006) 劉姝言; Shuian,Liou台灣實施民主的公民教育,面臨的困境為︰以儒家為主的文化建構,與憲政民主的倫理價值相互衝突;上述兩套不同的倫理價值分別呈現在高中公民課程與國文科「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民主國家的教育面臨哪些價值具有正當基礎,哪些價值的傳遞可能有侵犯個體良心自由之虞,價值的教學如何能夠符合民主政治對於個體平等與自由價值的尊重。對於上述教育問題的處理,攸關民主政治能否成熟穩定地實踐。 本研究首先論述分析憲政民主的基礎—自由主義,和儒家政治思想之價值與內涵,由此進行對現行高中公民課程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之內容分析;並從民主政治哲學和道德社會學,探討公民教育的內涵與本質,釐清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的界限,作為民主國家價值教育探討之基礎。 研究結果發現,「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如實反映儒家德治禮教的基本精神;儒家品格教育的本質是去主體性、他律的道德教育。現行的高中公民課程對於民主政治呈現有限的政治個人主義、斷裂矛盾的憲政邏輯、臣屬的守法概念,以及矛盾的邏輯論證;關於兩套倫理價值衝突的意識薄弱,對傳統道德正面肯定,少有反省;課程中少數處理價值衝突部份,也僅以價值宣揚方式進行,未能切中核心。 本研究嘗試進行課程設計,統整民主政治核心價值、運作原則以及社會科學知識,並發展說理的價值探究,分析與比較不同倫理價值,轉化儒家倫理,達到民主的公民教育是說理的價值教育之目標。Item 從高中校園事件再思公民教育的意義(2010) 徐瑋伶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校園生活事件中學生的公民意識與行動,並分析這些事件呈現的公民教育意義,進而提出對於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學改革的意見。本研究採用教育民族誌,在北部某所新興高中進行兩年九個月的研究。利用參與觀察、文件分析,並訪談事件重要當事人,以蒐集校園重要事件並探究這些事件的意義。 本研究發現,就學生的公民意識與行動而言,高中校園事件的性質可區分為 被學校認可與否,而不被學校認可的公民參與行動展現的抗拒力更為強烈;其 次,學生的行動類型可分為抗拒型、區隔排斥型、反叛型、噤聲型,皆展現了學生的能動性與創造力;第三,發起行動的人物類型則以領導型與群眾型所維持的時間較為長久;第四,在校園事件中學生敏覺到群體認同感、個人權利、公平原則等公民意識。就校園生活事件的公民教育意義而言,公共討論空間的建立有助於學生意見表達,並且應引導學生理解多元文化。Item 公共意識的建構:涂爾幹(E. Durkheim)與彌爾(J. S. Mill)的視界(2016) 黃郁棠; Huang, Yu-Tang本文旨在建構一種新的公共意識觀,並以此檢視、理解與回應台灣社會所遭遇到的教育及社會問題。理論基礎的部分,嘗試以兩位19世紀傑出思想家為本,分別是法國的E. Durkheim以及英國的J. S. Mill之思想,前者是社會學領域中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後者在自由主義以及效益主義方面之思想,對當代西方社會擁有高度影響力。本文深入析論Durkheim的《社會分工論》,及Mill的《效益論》與《自由論》,探究其與公共意識的關係,以此勾勒出公共意識的模型。 研究發現公共意識的內涵,須立基於穩定的平台上,這包括了對於人類群居架構的忠實理解,以及對當代全球化社會樣貌的精確掌握。而公共意識的本身,既與人們的共同福祉息息相關,也與「自由」的概念脫離不了關係,同時更需要處理傳統價值、分配及正義的相關問題。據此,本文提出「三基柱公共意識觀」。運用這套公共意識觀,深入檢視台灣社會及教育的現況,本文發現公共意識其實可作為解決問題與創造進步的長期動力,同時「福祉」、「自由」與「正義」並重,乃是一種完整展現公共意識的狀態。另一方面,本文也發現公共意識的素養實踐,不僅能夠展現出美感,更能表達心靈的自主性。最終,在公共意識的教育方面,本文建議教師透過美育途徑、體驗式教學及提供多角度的思維視野給學生,以創造真正的「有感教育」;在社會發展方面,建議宜更加關注於台灣較為缺乏的「福祉」與「正義」之素養,在生活與教育的範疇中,皆能多加嘗試,並習慣以更趨完整多元的視角,來解析、理解社會議題與現象,如此將有助於使人們轉換自己既有的觀點,且更加樂於發揮富有公共意識素養的「奉獻精神」。Item 香港中小學教科書公民教育內涵之分析(2003) 陳鏗任; Chen, Ken-zen香港在政治上回歸中國的處境,帶來了港人公民身份的改變,也讓公民教育在香港成為重要的議題。殖民地時期的教育不重視民主社會的公民參與能力的培育,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政治設計,需要積極、有效能的香港公民來加以落實。因此特區政府在回歸前後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目標,修改各科的課程大綱,勾勒出未來的香港公民的形貌。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在瞭解香港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內涵以及問題。論文之發展軸線,一是以文獻回顧,理解香港公民教育的社會背景、發展與問題,以及港人對於公民教育內涵的爭論、困境與願景;二是透過內容分析法,蒐集目前香港中小學(小一至中五)所使用的相關教科書,分析文本中的公民教育內涵。 本研究對於香港公民教育有如下的結論: 一、香港公民教育的面貌 香港對公民教育較過去更為重視,《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的公布成為學校推動的指導原則,所採用的教材內容有助於香港中小學生瞭解香港社會,鼓勵學生願意與政府配合。整體來說,公民教育雖然受到政治力量的影響,但仍有不錯表現。 二、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特點 香港政府對於教科書中的「學」與「教」非常重視,顯示了教科書在香港的學校教育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從物理層面來說,本研究所分析的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外貌精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照顧學生閱讀的便利;從內容層面來說,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內容與輔助教材豐富,有錄音帶、學習光碟、地圖集、學習網站,學生能夠從中學會對自己有幫助的學習策略等,是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特點。 三、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公民教育內容分析 公民教育的養成端賴常識、經公與政公科。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社會知識、價值德行與參與能力三個層面中,以參與能力的內容佔比例較高。其中社會知識的培養以經濟知識最為完整,價值德行多為社會所認可、較不特殊,參與能力旨在讓學生瞭解政府運作,願意與政府配合,顯得被動。 基於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香港公民教育,香港中小學教科書之發展,以及對臺灣公民教育之啟示等提出建議事項.最後,本研究並且提出後續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公民教育、教科書分析、香港教育Item 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法律類教師教學表徵與教學推理之個案研究(2003) 杜修言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公民教育法律類教師所呈現之教學表徵與教學推理過程,選取一位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研究者自己為研究對象,深入其教學現場,觀察其教學實況、反思其教學理念,希望能藉由深刻的教學事件之描述、分析,以充分了解研究者教學表徵與教學推理之展現。 為了達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但是參與的個案教師較為特殊,乃是研究者自己,因此在性質上,本研究係為「觀察者」即「參與者」之個案研究。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以12週的時間,運用教室上課記錄、日常與學生、導師的隨機對話、半結構式訪談、反思札記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研究所需之資料進行研究,希望能藉由詳細的資料呈現。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五章為研究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有下列三項主要發現: 一、研究者教學表徵的來源,來自以下六項因素: 國小階段當學生的經驗、高中求學階段受良師影響、大學階段於家教與補習班的歷練、初為人師時遭遇實際與理想的衝突掙扎、多年的教學經驗與觀摩學習、與研究者自我的人格特質所影響。各項因素之間彼此互動影響,有相互重疊或整合之現象。 二、研究者所呈現教學表徵的類型及教學特質,經由教室觀察與研究發現之後,分別以教師為主、以教師與學生互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主等三種區分,以歸納其進行法律教學時使用的教學表徵類別。但此三類型式並非決然劃分,其中雖以教師主導為主要類型,也可依教學現況隨時調整,儘量在不影響課程進度的前提下,多增加與學生互動的類型。 三、研究者的教學推理與行動過程的模式中,可發現研究者依據單元目標,形成性評量、與學生的互動上,隨時發現學生的學習盲點與狀況,並隨時反思其教學內容,產生新理解後,再進行修正以形成新的教學表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期盼能提供於未來有志於國中公民教育法律類教師教學、及其師資培育單位與未來後續研究具體參考的建議。Item 國小個案班級運用民主基礎系列《認識責任》教材教學與實踐之研究(2014) 林作逸; Tso-yi Lin民主社會需要理性、有思考能力、獨立判斷、負責任的公民。法治教育之目的除教導學生遵守法律外,更須強化人權觀念,使學生瞭解公民權利義務,在法治知識與技能和態度涵養過程,理解法治國生活與態度。以學生的具體生活經驗為中心的法治教育,能經由經驗讓學生練習思辨與提升批判思考能力。學習者中心的法治教學重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除能讓學生體現自主、溝通、明辨、分享、正義和諧的世界公民精神外,更能確保自己和社會邁向卓越。 本研究之目的為以下: 一、探討法治教育的理論內涵。 二、探究我國目前小學的法治教育實施內涵。 三、探究以民主基礎系列《認識責任》實施法治教育的教學成效為何。 四、探究法治教育對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作用。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教學觀察、文件分析、非正式訪談並以理解與區分資訊、證據與關係省思、對話與論辯、判斷與對話省思、策略分析與行動、討論與分析衝突價值、比較與確立價值重建分類來分析教學歷程中學生批判思考能力表現。研究結論為:法治教育不在於透過法律威嚇制約學生、法治教育目標在實現法治國原則、法治教育目的為建構理想公民社會、法治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關係密切、單一主題長期教學有助建立法治核心概念、《認識責任》教材包含法治教育的法律知識內容、「責任」主題教學提升民主素養及公民參與、體驗學習取向「責任」主題教學有助學生概念認知學習、體驗學習取向「責任」主題教學能讓學生應用於生活情境、《民主基礎系列》「責任」主題教學課程多元豐富、「責任」主題教學的問題情境提升學生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學生中心的「責任」主題教學可練習理性對話並提升公民素養。 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也提出一些建議,分為對教育實務的建議:成立法治教育相關主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成長精進以進行此教材的教學、相關的現代法治理念與法治教育內涵理解及相關教學方法及觀念探討、以《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為基礎整合其他法治教育相關議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落實實施、教學時適度提示教材重要概念架構及構圖並導入體驗學習策略、結合教師專業成長活動,提升法治教育教學知能與實踐、從學生生活經驗結合法治教育核心概念、「責任」主題教學結合班級經營思考,透過與家長聯繫合作結合家庭教育與社區資源,親師合作推展法治教育、「責任」主題教學結合班級經營思考,透過與家長聯繫合作結合家庭教育與社區資源,親師合作推展法治教育、運用核心概念教學「責任」主題,整合各領域的法治教育、注重「責任」主題討論與思辨特色並藉問題情境引導思考、「責任」主題與課程教材應做適度的轉化以符合學生經驗。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則分別從研究方法、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研究參與者、研究成效的評鑑、課程教材的深入研究等方向提出建議。Item 探索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源起:學校公民教育的解釋(2010) 李書怡; Shu-Yi Li在民眾的各項政治取向中,政治效能感(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可說是僅次於政黨認同,受到學者最多關注與研究的議題(Abramson, 1983: 183)。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源起,研究者將從民眾接受不同時期的學校公民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內涵兩方面切入,觀察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差異,研究者將時期方面分為威權與民主時期的學校公民教育;內涵方面則是區別為高中以上(含高中)以及國中以下,以此組合成公民教育四種類型的民眾。 在研究中發現,以學校公民教育的內涵效果觀之,教育程度愈高的民眾,政治效能感愈高;至於在公民教育的時期方面,接受威權時期公民教育的民眾,政治效能感比接受民主時期公民教育的民眾高;若以時期與內涵的交乘效果而言,接受民主時期公民教育且具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民眾,政治效能感較高。 進一步透過概似比卡方檢定(LR χ2 test),研究者發現加入學校公民教育的因素之後,不論是內外在效能感的檢定,皆會使模型的解釋力提高,足見公民教育在檢視民眾政治效能感時扮演重要源起的角色。而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在模型中,性別、政治練達、政治信任、政黨認同及族群認同等皆是重要的影響變項。 然而,研究者僅以初探性的研究出發,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學者更能關注教育因素與民眾政治效能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與政治二大人文學科能夠有所交集,並提供後續相關研究的學者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