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芯福里」情緒教育志工團隊創新U旅程(2024) 鄭儀祥; Cheng, Yi-Hsiang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多年來以獨創「校園內培訓志工家長入班協同教學提供EQ教育服務」模式,為促進孩童情緒成熟與心理健康,致力於社區與校園內推動本土自創實證有效的「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課程」,其中芯福里的EQ志工群的貢獻與付出是重要關鍵人力資源。本研究主軸以芯福里培力之EQ協同教學志工為研究對象,以及芯福里所研發的EQ教育課程教材為研究探討範疇,在研究方法上則採用質性取向之個案研究法,以芯福里為個案範例,希冀探究芯福里非營利組織及其EQ志工團隊在推動情緒教育所歷經之創新演化過程。本研究藉由深度訪談芯福里重要層峰人員,包括芯福里創辦人楊俐容女士、協會理事長陳慧慈先生,以及多位帶領芯福里志工培訓課程之資深督導,並透過研究者自身之直接參與觀察和親自參與帶領EQ志工培訓課程之經驗,佐以其他多元資料的蒐集整理歸納,最後取得足夠研究資料來了解芯福里組織發展脈絡、組織變革演化、團隊運作模式,以及EQ教育志工群體之轉化學習與志願服務實踐過程。更進一步,本研究擬透過Otto Scharmer 所提的U型理論的創新演化視域觀點來深入探討芯福里EQ志工個人與團隊深層轉化學習、內在領悟和團隊合作創新實踐之U旅程以佐證「共同啟動、共同感知、共同自然湧現、共同創造、共同演化」歷程和「群聚效應願景」之影響。根據研究結果,可讓研究者進一步省思,做為未來精進教學行動或帶領志工培訓之依據,並提供芯福里個案研究成果以利相關單位規劃志工教育訓練或建構組織永續發展策略之參考。Item 金門縣國民中學中外師英語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2023) 林悅吟; Lin, Yueh-Yin2030雙語政策以來,行政院提出中小學英語課全英文授課、部分學科採英文授課等目標,並研擬增聘更多外籍英語教師,以充實推廣英語教學補充人力;教育部亦鼓勵各級學校提出引進外籍教師計畫之申請,以協助英語創新教學及雙語教學。自103學年度起,金門縣引進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之英語教學助理及自聘外籍英師,訴求為全縣國中小「校校有外師」,此舉為全台之冠。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以金門縣海洋國中為個案學校,探討中外籍英語教師在英語校訂課程之協同教學。本研究之目的有二:一、探討個案學校中外師協同教學之規劃與實施;二、分析個案學校中外師協同教學歷程與結果檢視與挑戰及其因應。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非參與式課室觀察,佐以課程計畫、課本學習單、教材簡報等文件資料蒐集,深入了解個案學校之中外師協同教學歷程,並以主題分析法將上述資料加以分析探討。研究結果包含以下四個面向:一、個案學校之中外師協同教學發展歷程與共備模式;二、個案學校之中外師對其協同教師角色與功能之認知與溝通互動;三、個案學校之中外師如何檢視與運用協同教學歷程與結果;四、個案學校之中外師如何因應協同教學中所經歷的挑戰。研究結論簡述如下:一、中外師以非同步線上共備模式建構課程與教學,結合多元文化及國際教育議題,運用分組合作學習及多元評量促進學生學習;二、中外師充分發揮教學與班經功能,課堂的合作與課前課後的溝通能幫助不同學習者;三、協同教學群善用評量結果,由教材、教學與班經等反思與改善教學;四、協同教學群最大的挑戰為無暇共備、學生英語學力落差及口音適應,以線上共備、中師積極介入與調整心態加以因應。此為個案研究,其研究結果雖未能推論至金門縣內他所國中,但應能忠實呈現國中英語教學端之中外師協同教學實際共備發展課程、規劃與實施教學與評量等歷程,與中外師溝通互動與扮演之角色功能等特色,並分析其所經歷之教學挑戰與因應方式。期能透過此研究,改善研究者自身與其他協同教學英語教師之教學困境,成功發揮中外師協同教學所期望帶給學校師生之正向效益。Item 中師協同與外師協同執行雙語教學之助力與挑戰-以新北市兩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為例(2022) 王聖慈; Wang, Sheng-Tzu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雙語實驗課程學校中師及外師協同方式參與雙語實驗課程計畫的角色,以及在教學與行政層面面臨之挑戰與其因應策略,藉此了解外師參與雙語教學計畫推動之差異與情況。本研究以個案研究作為取徑,以深入了解個案學校雙語師資協同狀況,本研究選擇兩間個案學校分別在執行中師協同與外師配置兩種方案下,於學校教學及行政端面臨到哪些挑戰並如何有效因應。本研究透過訪談與文件分析之方式蒐集資料,根據文獻探討之內容、個案學校中雙語教師的訪談及個案學校執行雙語實驗課程相關計畫資料與成果,予以分析討論及歸納整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 外師協同雙語教學之學校多辦理交流活動與研習,透過校際間交流與合作,支持並協助外師與雙語團隊發展雙語課程二、 雙語師資不該仰賴英語教師及外籍教師,英語教師及外籍教師可作為語言教學、教學活動設計諮詢者,協助學科領域教師進行雙語課程備課三、 執行雙語課程之學校應組織雙語共備社群或團體,以凝聚校內教師之共識以及外師的歸屬感四、 外籍教師協同雙語教學困難多,應尊重其教育專業並多給予適度關心五、 學校行政組織需提供更多專業多元協助與資源,以減少雙語教師的負擔。根據上述研究結論與發現,提供學校、現場教師及政府教育機關建議,並作為日後雙語教育推行之參考。Item 幼兒園新進教保服務人員面對協同教學之挑戰與回應(2023) 陳榆儒; CHEN, Yu-Ju在臺灣幼兒教育中,協同教學是學者、教保服務人員相當重視及關心的議題,但關於探討新進教保服務人員在協同教學中面對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回應之相關研究相對較少。本論文之主要目的是探討幼兒園新進教保服務人員在協同教學中會遇到的挑戰,並聚焦在新進教保服務人員的觀點以及具體回應。本論文之研究對象為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等北部地區之4位公立幼兒園教師,以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訪談的過程全程錄音,錄音資料轉譯成逐字稿研究者從反覆閱讀逐字稿的過程,依關鍵字將具體的細節抽象概念化之後進行編碼與分析。在研究信實度上採用厚實描述,多元資料蒐集方法的三角檢證法、同儕檢核、外部專家檢核等方法驗證資料分析過程和結果。本論文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新進教保服務人員之協同教學信念是影響教保服務人員與搭班互動關係至為重要的面向;而個人特質、教學經驗與價值觀是新進教保服務人員面對協同教學挑戰之關鍵因素。 二、新進教保服務人員面對協同教學之挑戰包含行政、教學工作負荷產生的壓力、新環境調適的能力、教學專業技巧不足、搭班變動頻繁、不一致的教學態度、互動關係、個人偏見等因素。 三、新進教保服務人員從自我省思中看見對方的優點、以正向的態度、主動溝通、提升專業能力來回應協同教學互動關係之挑戰。 最後,本論文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Item 教師與學校圖書館員協同閱讀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2021) 梁郁莉; Liang, Yu-Li分析國內眾多文獻與研究,協同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但大多是教師和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為主,卻鮮少有研究學校圖書館員與教師的協同教學。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教師與學校圖書館員協同閱讀教學課程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以及探討協同教學合作模式、實施歷程、教師與館員專業能力成長之影響。 研究對象為協同教師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共 28 位,進行 10 周,共 12 節 課的閱讀理解課程。運用行動研究方式,透過文獻分析、實施歷程、學生測驗成 績、自我評量、教學觀察記錄等資料分析比較。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圖書館館員角色由提供諮詢服務、推薦館藏資源的低層次協同模式,進展至 由館員與教師共同設計閱讀課程,與實施教學及評估之高層次協同模式。 二、協同閱讀課程能增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一)協同閱讀課程能升國語文學習與課外閱讀興趣 (二)學生對協同閱讀課程持正向看法 (三)學生對於館員協同閱讀教學課程持正向看法 三、協同閱讀課程能增進教師與館員的專業成長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館員與教師在協同教學方面建議: (一)合作開啟階段,館員主動出擊,在學年或各科領域會議中,先提出具體可行 的的主題課程計畫,開啟更多的合作關係。 (二)合作計畫階段,利用寒、暑假備課規劃課程,製作分工及協同時間表。 (三)合作實行階段,善用資訊與通訊軟體,溝通協調,適時彈性調整課程。 (四)合作評量階段,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共同制定評量項目與標準,進行 多元評量。 (五)合作檢視階段,課程自我評鑑,共同反思合作歷程,建立合作檔案。(六)將圖書資訊利用教育納入學校本位課程,讓館員與教師的協同教學,有正式的課表與時間。Item 產業實習學生試教評量與探討其教學實踐經驗(2021) 梁珮綸; Liang, Pei-Lun本篇研究旨在研究產業實習課程實作評量對於現場教學評量之評估成效,藉由自編教學評量與質性訪談方式瞭解產業實習學生教學成效與實習過程的準備與心路歷程。研究對象分為三類,分別為:產業實習課程學生16 人、3DVR 學員9人與企業導師2 人,產業實習課程採用協同方式教學,一組4 人,評量方式包含小組試教互評、老師與企業導師試教評量以及現場實習評量(3DVR 芳香療法、園藝治療)。本研究以質性分析為主,以評量表評語、上課錄影分析與質性訪談為主要質性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學生於試教與實習均表現優良,實習學生認為自我成長包含課程設計、建立關係與團隊合作,3DVR 課程學員對實習學生有依戀感,對課程滿意度與再到課意願均高,企業導師認為實習學生最需必備知識為專業領域知識及先備知識,最需必備之態度為熱忱與良好學習態度,生涯發展可以機構照護與紓壓課程為主要方向。本研究對於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幾點研究與課程實務建議:首先,增加研究樣本數與量性資料:如個人教學評量表等,量性資料如:3DVR 課程學員滿意度調查表等,接著研究可結合輔助療法對於高關懷學生或長照族群的相關介入研究,再來產業實習相關建議如:產業實習期程可再延長,以增加學生實習的練習機會或是可就場域職缺換產業相關趨勢與未來就業接軌,改善畢業即失業的現況。Item 國小電腦課與表演藝術之協同教學:以Scratch程式設計與聲音表演藝術之結合為例(2011) 林盈芳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電腦」課程之Scratch程式設計與「藝術與人文」課程之聲音表演藝術進行協同教學之可行性。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流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中,研究者經由訪談現職藝術與人文教師,了解目前國內表演藝術課程之實施現況與困境,並和參與本研究之電腦、藝文教師共同規劃了七個結合Scratch程式設計與聲音表演之學習單元;第二階段中,研究者於新北市某國小,針對兩班六年級學生(共70人)實施七個單元之協同教學,其間反覆進行「計畫→ 行動→觀察→反思」四步驟,不斷改進教學策略;第三階段中,研究者將過程中所收集之課堂觀察筆記、教學日誌、訪談以及討論紀錄、實物影像等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Scratch程式設計與聲音表演藝術之協同教學確屬可行,且能帶來以下效益; 一、提升學生對於此二領域之興趣,以及進一步探索學習之意願。 二、使學生在此二領域之學習內容更為完整與豐富。 三、改善學生之學習態度與同儕關係,並提升其自信心。 四、促進協同教師間的對話,進而提升其教學技巧。 五、Scratch網站所支援之評論功能有助於藝術與人文作品之賞析。 六、Scratch軟體若能擴充其內建圖庫,並改進其與某些影音軟體不相容的問題, 將可使其更適用於藝術與人文課程。Item 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為例(2005) 陳淑慧本研究旨在藉由「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實施,瞭解實施之過程、可能遭遇的困難、透過教師訪談及學生「學習成效」問卷填答意見,進一步評估「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的可行性並在實施後加以檢討。研究主要採用質性方法進行,由研究者與臺北市明湖國中七年級教師10位及其任教之班級學生299位共同參與,研究結果可供「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之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教學團隊需要協同教學領導者與自願參與教師的投入,注重溝通、協調及分工合作,以統整性的教學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施之困難包括:共同時段課表的編排不易、場地易受干擾、教學設備資源不足、教師知能研習缺乏、時間壓力及額外的負擔,且應在行政領導下提供相關配套措施並克服學生學習不夠專注、課程內容編排等問題。 三、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有助於教師專業成長、創新教學,學生可獲得較多指導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圖書館利用教育」協同教學的學習課程、學習氣氛,有助於增進自我學習的能力、提昇學習成效。Item 資訊素養以協同教學模式融入國中藝術鑑賞課程之研究(2005) 沈佳惠; shen-chia-hui本研究旨在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藉以探討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相互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影響程度。研究採實驗法設計中不等組之前、後測實驗設計,實驗組接受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課程,控制組接受一般教學法,兩組同樣接受每週兩節,每節四十五分鐘,為期六週的實驗教學,並在實驗前後接受資訊素養能力與藝術鑑賞能力測驗,課程中並利用藝術鑑賞學習單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本研究資料分析乃透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T考驗,來驗證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與藝術鑑賞學習成效與能力之影響及相關情形。資訊素養能力包括圖書館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媒體素養。藝術鑑賞能力包括內容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詮釋。〈價值判斷的能力不列入本研究的測驗中,只在教學方案與學習單的部份加以討論〉茲將本實驗結果主要發現,摘述如下: 一、實驗組學生在「藝術鑑賞能力測驗」顯著高於控制組學生,其中又以「意義詮釋」部分顯著高於控制組。 二、不同學習成就的實驗組學生分組中,高分組學生在「資訊素養能力測驗」、「網路素養」、「媒體素養」,顯著高於低分組。 三、不同學習成就的實驗組學生分組中,高分組學生在「藝術鑑賞能力測驗」、「形式分析」,顯著高於低分組。 四、不同性別的實驗組學生,女生在「圖書館素養」顯著高於男生。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對未來應用資訊素養以協同教學模式融入藝術鑑賞教學課程之實務與相關研究提出建議。Item 「三一教學」策略融入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研究-以桃園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為例(2017) 羅瓊華; Lo, Chiung-Hua「三一教學」策略融入原住民族語教學之研究 -以桃園市高中體育班學生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取質性的行動研究,以桃園市12位高中體育班阿美族學生為主要研究參與者,透過「三一教學」即結合合作學習、協同教學以及同儕師徒制的教學策略融入原住民族語教學,並設計多元文化族語課程加以實施。 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採取訪談、觀察、調查、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方法,從課程建構與教學實施、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成效和族語教師專業成長四個層面,探究「三一教學」策略融入原住民族語教學的影響與實施。 研究結果如下:一、以協同教學、合作學習及同儕師徒制為教學策略,建構有助於原住民族語課程之教學模式。二、以「三一教學」教學策略,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並促進師生間正向的溝通與互動。三、多元文化課程可提升學生族語意識,培養同理尊重的態度,以及展現族群關懷的行動。四、實踐族語教學的教育行動可提升族語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