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都會地區原住民學生學習適應問題研究─新北市為例
    (2011) 藍紹箕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新北市都會區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原住民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學習適應的問題,探討原住民學生學校學習適應困難成因為何?並分析影響學習適應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採取量化與半結構性訪談的研究方法,發放問卷至新北市都會區各個國中,共寄出1207份問卷,回收794份問卷,並訪問三位原住民學生,透過問卷與訪談資料,進行分析與詮釋,以達成研究目的。 研究發現如下: 一、在學習方法上: 原住民學生在學習技巧、學習計畫、學習內容分配、閱讀和作筆記的方法較弱。 二、在學習習慣上: 原住民學生在家邊看電視邊寫功課的習慣頗為明顯。 三、在學習態度上: 原住民學生,浸淫在都會區生存競爭的氛圍中,肯定認知 讀書是有價值的。 四、在學習環境上: 原住民學生在學習環境方面,對學校建築與設備最滿意。 五、在身心適應上: 原住民學生在自我觀念上對自我功課的要求高,並且對自己課業的好壞,表現出自我負責的態度。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提出對學校及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議。 從整個研究結果發現,原住民學生,如果與一般漢族學生做比較,還是處於學習落後的狀況。因此在體制化教育之下,學校老師與家長共同合作,對於原住民學生之個別差異,多一點關心,多一點體諒。指導其學習方法,協助孩子在學習上,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 Item
    山中猶有讀書聲-國民中學教師文化之研究
    (2005) 鄭文鵬; Wen-Peng Cheng
    教師是近幾年來有關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觀諸國內近年有關各樣的教育改革措施,卻鮮見有對於教師所處的環境進行長期和實地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國中階段的教師文化研究,迄今仍付之闕如。基於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在探究國中教師文化的內涵,並嘗試分析教師文化形成與背景脈絡的相關,了解教師文化的傳遞和延續機制,最後歸納教師文化的特性以提供教育研究及改革措施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針對一所小型的國中(化名為快樂國中)進行為期八個月的實地參與觀察。在研究過程裡,研究者透過訪談、觀察和文件分析等方式,收集教師日常生活的舉止言談,以及面對問題時的看法等資料,並嘗試利用Peter Woods於1983所提出的教師文化的研究主題模式,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並獲得結論如下: 壹、教師文化的內涵是自我和結構互動的結果 貳、教師關注的焦點影響教師文化的形成和特性,且教師對於學生的責任觀和價值觀,是影響教師文化形成的主要關鍵 一、面對學生,教師重視價值教導勝於課業教學 二、面對工作,教師把上級的行政作為等同於干擾 參、教師日常的娛樂和怨言對教師文化的傳遞和延續有重要的影響,且有改變外在結構的可能動力 最後本研究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教師和後續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以作為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之參考。
  • Item
    碧綠縣原住民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對於地方本位教育之觀點
    (2009) 許夙岑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究碧綠縣原住民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對於地方本位教育之觀點,以碧綠縣原住民地區公立幼稚園十一位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兩階段問卷及個別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壹、 對地方本位教育之觀點 一、十一位教師在性別、族群、年齡、聘任方式與至原住民區服務年資上,未有明顯的差異性,教學目標傾向關注在認同與傳承泰雅族群文化方面。 二、十一位教師在族群、年齡、聘任方式與至原住民區服務年資上,未有明顯的差異性,課程內容傾向關注在泰雅語學習方面。。 三、十一位教師在族群與年齡上未有明顯差異,教學方法傾向關注在實地參訪與邀請耆老分享方面。但在性別、聘任方式與至原住民區服務年資上則有所不同。性別上有所異同,相同之處在於男女教師在教學上傾向以講述法為主,相異之處在於親子活動僅由女教師提出。聘任方式上,實地參訪以代課教師居多,親子活動則全由正式教師提出。原住民區服務年資上,1~2年內與5~6年內教師最為多元化,2~4年內教師最為單一性與少樣性,最高服務年資8年之教師居中。 四、評量內容多著重在對泰雅文化的認識與聽說泰雅語的能力上。十一位教師在性別、族群與聘任方式上,差異性不大,評量方式傾向以純粹觀察法與操作表現評量進行。但在年齡與至原住民地區服務年資呈現差異性,年齡層最高與在原住民地區任教年資最久的教師,以「未做紀錄地觀察幼兒」作為唯一評量方式。 貳、十一位教師皆有實施意願,僅三位教師表願意實際運用在教學現場上。 參、十一位教師在族群、年齡與至原住民區服務年資上,無明顯差異性,最需要「人員的協助」。在性別與聘任方式上呈現不同,性別上,女教師則傾向在「人員的需求」,男教師傾向在「行政的協助」和「課程的規劃」。聘任方式,正式教師較注重「課程的規劃」,代課教師則傾向「行政的協助」,。 肆、影響教師觀點因素:十一位教師分別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以職場教學經驗為最大因素。 最後綜合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幾項要點進行討論,並分別針對教師、學校、師資培育機構、教育行政單位及後繼研究者提出建議。
  • Item
    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2-06-??) 譚光鼎; 林明芳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以及社區文化與學習式態之關聯。本研究採取質性方法,以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社區一所小學的25名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國語及數學二個科目的教室觀察,並且對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進行辦結構式訪談,再輔以相關文件的分析為參考。研究結果發現:泰雅學童的文化差異背景構成某種學習上的困難、泰雅學童學習式態特質包括偏好同儕學習、偏好動態學習、偏好在活潑與非正式情境的學習、偏好視覺影像的學習。上述學習式態之特質均與學童社區文化背景有關。依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改善課程教學、改善師資培育、繼續發展想關研究等方面之建議。
  • Item
    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2-12-??) 湯仁燕
    本文旨在從教育過程與社會結構的問題陳顯中,指出臺灣原住民教育失利與文化認同的困境,並就教育體制、課程結構及教學轉化過程三方面,提出學校教育重構的多元文化實踐觀點。為此,本文先就文化認同的概念與性質作一說明,再深入探討臺灣原住民文化認同的變遷與發展,指出其困境所在,並探究文化認同與教育困境的潛在本源及結構性因素,據此論述多元文化的學校教育重構與實踐之道,其末則殿以結語。
  • Item
    原住民學校推動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2-12-??) 許添明; 張琦琪
    國外文獻顯示社區本位教育可以有效解決原住民教育邊緣化課程設計與缺代主體性的問題然該教育理念是否適合國內原住民學校?本論文集合我國實際從事原住民教育者之在地經驗,以焦點團體與個別訪談法,探討社區本位教育在國內發展的前景,並規劃一套適合我國原住民學校推動社區本位教育的作法。訪談成員支持國內原住民學校立即推動社區本位教育,但考量國內目前學校生態,建議採用循序漸進方式:對於較具爭議的部分保留不做,而是由學校主動邀請社區/家長參與學校事務開始,並且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讓社區家長與學校老師共同編製原住民文化與語言的統整課程,並且結合原住民社區/部落的教育功能,以及回復傳統的師徒教學與部落集會所或年齡階級組織。訪談成員也對學校行政與教育行政當局提出建議,以利原住民學校推動社區本位教育。
  • Item
    原住民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8-06-01) 湯仁燕
  • Item
    原住民成人學習者學習特性與教學策略之探討--以「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計畫」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1998-06-01) 李瑛
    許多成人教育學者都指出,成人的學習與其經驗息息相關, 然而,相關的研究卻 指出,原住民的學習需求及學習型態常是主流社會的教育典範無法涵蓋的;在原住民的學習 經驗裡,其文化與成長經驗常是被忽略,甚至是被扭曲的。因此,近幾十年來倡導以多元文 化理念所做的原住民教育改革,確有必要了解原住民學習者的學習特性及相關的教學策略。 緣於此,本研究以參與「原住民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計劃」的原住民籍學員為對象,透過深 度訪談的方式,以研究者與受試者「互為主體」的「對話」,透過受試者陳述其經驗,嚐試 從原住民文化背景及成長經驗了解原住民學習者對教育的信念、學習型態及相關的教學策略 ,以作為擬定原住民成人教育政策、規劃原住民成人教育方案、及設計學習一教學歷程之參 考。
  • Item
    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2-06-??) 譚光鼎; 林明芳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以及社區文化與學習式態之關聯。本研究採取質性方法,以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社區一所小學的25名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國語及數學二個科目的教室觀察,並且對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進行辦結構式訪談,再輔以相關文件的分析為參考。研究結果發現:泰雅學童的文化差異背景構成某種學習上的困難、泰雅學童學習式態特質包括偏好同儕學習、偏好動態學習、偏好在活潑與非正式情境的學習、偏好視覺影像的學習。上述學習式態之特質均與學童社區文化背景有關。依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改善課程教學、改善師資培育、繼續發展想關研究等方面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