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P. Willis的《學做工》:概念、方法與研究方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12-??)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Willis的《學做工》把文化及行動者主體性重新引入批判教育研究,建立了一個能夠兼顧結構與行動、客觀與主觀因素的分析架構,也超越了當時的再生產理論,觀察到學生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洗腦,並指出學校教育與經濟體系的斷裂,單靠學校不足以延續不平等的階級關係。Willis以實證資料證明階級子弟因為抗拒學校的「教學典範」—而非服從學校的教導—而繼承勞動階層的位置;而「小子」們反抗有部分是因為從學校以外場域而來的風格、意義及實踐替「反學校文化」提供了資源。筆者認為,應在Willis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教育與社會再生產的關係。具體的做法包括:一、把階級文化的意義擴大至涵蓋個人層面;二、嚴謹地定義「反抗」及「反學校文化」等關鍵概念;三、利用Willis的洞見對不同學生群體、階級及社會進行比較研究。
  • Item
    臺北縣國民中學特教教師與學校組織疏離感之調查研究
    (2010) 林佩蓁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國民中學特教教師學校組織疏離感之現況調查。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98學年度臺北縣國民中學正式特教教師為研究對象,調查問卷回收率為89.9%。本研究工具為自編之「臺北縣國中特教教師學校組織疏離感之調查表」,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的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及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臺北縣國中特教教師的學校組織疏離感感受並不明顯,亦及台北縣國中特教教師並不具有學校組織疏離感。 二、臺北縣國中特教教師,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服務學校區域、職稱、特教教師資格取得方式、最高學歷及特教年資等不同背景變項上,在學校組織疏離感的感受並無顯著差異。 三、在疏離感的五個構面上,無力感、無意義感、無規範感、社會孤立感及自我疏離感間有顯著相關。 最後,依研究結提出一些關於特教行政及特教工作方面的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
    (2009) 張心怡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相關意涵與狀況,從中了解學校組織中社群形成與運作所帶來之效益、面臨之難題、以及促進效益之途徑。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探究實存於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狀況,本研究係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國民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並藉由訪談與觀察的資料蒐集方式,經由對於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探索反省與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學校組織中社群,以社群成員出於自願、義務與專業而結合。 二、學校組織中社群,以實踐倫理價值作為運作基礎。 三、學校組織中社群,能滿足成員心理層面之需求。 四、學校組織中社群間和社群成員間的界線具可變動性。 五、學校組織中社群和社群間所抱持之不同價值,能協助檢測自我社群價值之 充分性。 六、學校組織中社群和社群間所抱持之不同價值,能成為催化學校組織行政 革新之力量。 七、學校組織中社群面臨之難題,源於各社群本位主義作祟。 八、學校組織中社群面臨之難題,會影響到學校組織大社群之運作。 九、學校組織中社群效益促進之途徑,應以反省作為機制。 十、學校組織中社群效益促進之途徑,應以真誠的對話同理對方立場。 依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對學校組織成員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組織成員應展現包容差異價值之氣度。 二、學校組織成員應加強自我反省之道德修為。 三、學校組織成員應具有全像觀之系統思維。 四、學校組織成員應藉由對話理解彼此立場。 五、學校組織成員應以愛與關懷作為情感傳遞之基礎。
  • Item
    以新制度主義分析學校組織、組織行動者與組織環境關係之個案研究
    (2014) 林佳誼
    近年來,隨著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加上國民教育素質提高,民眾關心公共議題之知識與自我意識提昇,對政府政策及公眾事務參與度提高,此為進入民主多元社會後不可逆的趨勢。學校體系身為公共系統一環,學校、家長與社區三者之間具緊密連結與互動,學校已從過去孤立於社會環境進而轉變成為一開放系統,需與外界環境保持聯繫。 根據1970年代後興起,應用於教育領域之新制度主義,其大幅擴展組織環境的定義,將組織環境區分為制度環境與技術環境。因此,現今學校組織內部的教育行動已不僅反應學校與家長及社區這些地方社群特徵而更反應整個學校組織環境,兩者共同形成學校組織的運作模式與邏輯。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即試圖於此背景脈絡與理論論點下,描述學校組織、組織行動者與組織環境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為能深入地了解學校組織內部運作與外部環境關係,本研究採用質性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國中為研究場域,透過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方式蒐集資料,進行為期八個月的研究。 本研究透過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學校組織與組織環境關係密切,受強制度環境與強技術環境影響。 二、組織行動者受個人制度背景與集體組織環境影響。 三、學校組織與組織行動者雙方相互影響。 四、學校組織、組織行動者與組織環境具複雜的互動性與同構性。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新制度主義對於教育政策、學校組織與領導者、學校組織行動者的啟示,與對未來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
  • Item
    一所台灣華德福學校的誕生~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2000-2005)
    (2005) 張淑芳
    本個案研究以台灣一所成長中的華德福學校-豐樂實驗學校從無到有的創校歷程為研究焦點,探討該校在創辦歷程中所經過的發展階段與發展任務,研究該校採取的學校組織經營與運作模式,並分析該校社群發展與教育實踐的情形。透過觀察、訪談和文件分析,記錄並評析該校自2000年至2005年間的辦學經驗,本研究的目的為: (一)記錄豐樂實驗學校從無到有的誕生歷程,分析其發展階段與任務。 (二)探討豐樂實驗學校在創辦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三)分析豐樂實驗學校的組織經營與發展,了解華德福學校三元組織理念的落實情形。 (四)研究豐樂實驗學校社群生活,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來了解華德福教育實踐的情形。 (五)評析豐樂實驗學校的家長在辦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六)歸納研究發現,做成結論與建議,作為教育研究與實務工作者之參考。 豐樂實驗學校的創辦過程可分為五期:前奏、孕育、轉折、陣痛、新生。每個時期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在努力經營成為一所華德福學校的過程中,豐樂實驗學校辦學團隊要面對許多挑戰與挫折,有些問題仍有待釐清並設法解決。 從豐樂實驗學校的老師與家長一起工作的經營模式中,可以發現:整個學校社群的確致力於實踐華德福教育,並且採取華德福學校特有的三元組織來經營學校,強調成員的自我管理與共和領導,不設校長,而是設置教師團、校務委員會和家長會,分工合作以促進學校發展。家長和教師一起工作、支持教師、參與辦學、分擔校務和義工支援,過程中也促成每個家長的學習與成長。家長在豐樂實驗學校的創辦過程中扮演支持的角色,不可或缺,是學校重要的教育伙伴。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情況下,豐樂實驗學校社群生活安排規律有序的節奏,師生進行主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教與學,全校慶典是凝聚共識、成果分享、學習回顧、與溫暖關懷的時刻。 目前豐樂實驗學校仍有許多待克服的難題,例如:學校未來發展的願景與方向是否可以更明確?內部組織架構與運作是否能更上軌道?三元組織如何取得平衡?經費、設備與環境是否能更充足完備以符合華德福教育理想?學校社群是否更能支持教師實踐華德福教育?能不能發展出融入本土文化的華德福課程?家長是否能更深入了解華德福教育、持續參與學校社群發展?剛剛誕生的豐樂實驗學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的課題仍有待後續的努力與發展。 探討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過程與經驗,研究者首先提出十二項建議供豐樂實驗學校辦學團隊未來發展時參考;其次,借鏡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研究者對另類學校辦學團隊提出六項建議;再者,由辦學理念與學校願景、學校組織再造與行政革新、課程發展與課程革新、和學校社群營造等四方面,整理出對一般公立學校教育的啟示。最後,研究者提出六項未來值得研究的主題與方向供教育研究者參考。
  • Item
    學校組織中集體協商運作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6-??) 黃乃熒; 曹芳齡
    本研究旨在了解提升國民中學集體協商的機制。鼓勵集體協商運作乃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其理想的目標,包括落實學校本位管里、維護利害關係人權益及促進學校目標的達成。但是在集體協商運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協商地位不對等、協商意見不易整合、無法進行理性協商、予人爭權奪利的印象及協商知能不足的困境,進而影響集體協商運作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對於解決集體協商困境的策略集行探討。為了達到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來蒐集資料,並運用分層比例叢集抽樣及立意取樣,在北部六縣市抽取40所國民中學,並發出867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為587份,有效回收率為67.7%。然後以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考驗,並透過分析與討論,據以提?結論及建議。
  • Item
    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06-??) 張明輝
    目前學校組織受到民主化潮流的影響,已產生了實際的變革,學校組織從單純的學校行政部門及教學部門的架構,轉化成為學校行政部門、教師會、家長會(或學生會)等邊三角形的架構,此外,在學校行政歷程方面,也顯現出民主化、彈性化及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本文就學校組織中,學校行政部門、教師會及家長會的具體因應措施加以分析,並提出學校組織如何發揮學習型組織的特性、強化學校公共關係及落實學校本位的經營理念,以配合學校組織的變革,進而提升學校效能。
  • Item
    P. Willis的《學做工》:概念、方法與研究方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12-??)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Willis的《學做工》把文化及行動者主體性重新引入批判教育研究,建立了一個能夠兼顧結構與行動、客觀與主觀因素的分析架構,也超越了當時的再生產理論,觀察到學生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洗腦,並指出學校教育與經濟體系的斷裂,單靠學校不足以延續不平等的階級關係。Willis以實證資料證明階級子弟因為抗拒學校的「教學典範」—而非服從學校的教導—而繼承勞動階層的位置;而「小子」們反抗有部分是因為從學校以外場域而來的風格、意義及實踐替「反學校文化」提供了資源。筆者認為,應在Willis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教育與社會再生產的關係。具體的做法包括:一、把階級文化的意義擴大至涵蓋個人層面;二、嚴謹地定義「反抗」及「反學校文化」等關鍵概念;三、利用Willis的洞見對不同學生群體、階級及社會進行比較研究。
  • Item
    學校組織中集體協商運作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6-??) 黃乃熒; 曹芳齡
    本研究旨在了解提升國民中學集體協商的機制。鼓勵集體協商運作乃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其理想的目標,包括落實學校本位管里、維護利害關係人權益及促進學校目標的達成。但是在集體協商運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協商地位不對等、協商意見不易整合、無法進行理性協商、予人爭權奪利的印象及協商知能不足的困境,進而影響集體協商運作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對於解決集體協商困境的策略集行探討。為了達到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來蒐集資料,並運用分層比例叢集抽樣及立意取樣,在北部六縣市抽取40所國民中學,並發出867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為587份,有效回收率為67.7%。然後以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考驗,並透過分析與討論,據以提?結論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