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一起向前行—以個別化正向行為支持增進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之研究(2024) 彭懷萱; Peng, Huai-Xuan本研究以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為架構,採協同行動研究法,學校團隊透過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再行動的動態歷程,一名國中七年級普通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為個案,期待改善個案在學校所面臨的適應困難,並促進個案在學習和行為有更好地表現。首先在初級支持服務下,研究者和協同研究者共同檢視個案已經獲得到的支持,以及仍然持續存在的困難,依照學習適應、同儕互動、師生關係、常規適應、自我適應向度,彙整出個案在學校適應中需要額外協助。接著聚焦學校團隊欲改變個案的行為問題,透過行為功能評量進行分析,使用互競行為路徑圖來規劃應對策略和訂定階段性目標,並擬出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然後召集個案之班級導師、特殊教育教師,還有國文科、英文科、數學科、表演藝術科教師組成團隊,透過團隊分工和合作,提供個別化的正向行為介入,有效減少個案的問題行為,提升學生整體適應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對身心障礙學生提供連續性支持服務,包括:一、檢視初級支持服務的成效和需求;二、使用行為功能評量分析行為問題;三、循序漸進執行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而普特教師確實且穩定執行介入策略,包括:一、研擬易理解和易操作的策略;二、追蹤行為數據並視情況調整;三、涵容行為的變化並持續觀察。學校以個案為中心建立跨專業團隊合作,充分地提供服務並滿足個案的需求,包括:一、定期召開團隊會議促進彼此溝通;二、設定明確合理的目標並各司其職;三、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心理支持。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從實務現場和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推動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之參考。Item 大學生文化智商、幽默感、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2024) 黎廣鎰; Lai, Kuong-Iat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的文化智商、幽默感、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的關聯性,探討不同性別(男、女)與學生身份(港澳生、原民生、一般生)的表現差異,及探索幽默感於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中介效果與幽默風格於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調節效果。本研究共抽樣204位大學生,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結果發現:男、女文化智商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動機性文化智商有所差異;不同學生身分文化智商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中原民生的表現顯著大於港澳生、認知性文化智商中原民生的表現顯著大於一般生;男、女學校適應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學業適應有所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學校適應沒有差異;男、女幽默感總分沒有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幽默感總分沒有差異,僅幽默理解能力有所差異,原民生顯著大於一般生和港澳生;男、女於攻擊型幽默、自我貶抑型幽默具有差異,親和型幽默與自我提升型幽默沒有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幽默風格沒有差異。相關部份,整體文化智商與親和型幽默風格、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整體幽默感和整體學校適應間具有正相關,同時與攻擊型幽默風格具有負相關。中介部份,幽默因應能力中介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調節部份,親和型幽默增強大學生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進一步發現一般生自我貶抑型幽默緩衝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一般生自我貶抑型幽默緩衝認知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研究最後建議透過不同之研究方法、工具與樣本數之擴大能有效驗證本研究之發現,進一步釐清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為後續回應大學生學校適應議題的基礎。Item 多層級系統支持(MTSS)在雙語學校國小階段之初步建構(2022) 蔡晴卉; Tsai, Ching-Hui作者服務於雙語學校中,校內的學生與教師皆來自不同的國家,學生的文化及語言殊異而出現學習或適應困難,學校教師也因為各自背景文化不同而有管教觀點上的拉扯,在學校系統運作上面臨較多的困境,故本專業實務報告旨在雙語學校國小階段班級中,利用多層級系統支持之理念,整合校內現有資源,初步建構適用於雙語學校國小階段之多層級系統。多層級系統關注學生行為、學業與社會情緒的表現,強調學校運用實證有效之策略,持續與連續地蒐集數據資料,主動篩選出學生於學習及行為的困難,並透過團隊合作進行問題解決,目標在及早介入提供學生適性的服務,避免學生落入等待失敗的歷程中。經一學期的試行與調整後,檢驗系統執行落實度、可行性與滿意度,探討雙語學校國小階段之多層級系統支持的適用性,並提出建議與限制。初步試用發現與結果如下:一、 多層級系統支持之內涵:本多層級系統主要試行第一、二層級,初級針對行為的策略為運用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CW-FIT),建立明確的期待行為規範,次級的行為策略用CW-FIT之自我管理策略(Self-management)、簽到簽退(Check-in/check-out)策略及社會情緒教學(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初級針對學業的策略為依照課綱規劃並執行教學,適性地運用差異化教學做學習內容、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的調整在原班教學實施;次級的學業策略為教師進行小組或個別化的補救教學。二、 系統執行落實度:指檢驗多層級系統及執行策略是否依原定之程序落實系統的步驟與要素,以確保收集之執行結果是真實且具參考性的。初步執行多層級系統支持的落實度檢核為66%。行為策略共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初級CW-FIT介入策略,五位教師的執行落實度在33%至85%間;再者次級CW-FIT的自我管理策略,兩位個案的執行落實度分別為100%與50%;最後次級Check-in/check-out策略的執行落實度為100%。三、 系統執行可行性評估:指依據學生的行為與學業表現資料進行分析,篩選高危險群學生進行策略介入,再檢視學生的改變情形,以做策略的滾動式調整。根據學生的量化數據表現,可知在行為部分,整體學生的適當行為表現頻率皆增加,顯示行為部分有其可行性;然而在學業部分因疫情之故,因線上課程增加干擾因素,且因無法實施原定測驗,調整評量方式,未能看出學業上明顯的改變。四、 系統使用滿意度回饋:為瞭解參與計畫教師對宣導及執行的滿意度及建議,故請參與計畫教師針對系統試行之初的特教宣導,與系統試行之末做系統試行的回饋,特教宣導及系統使用兩種滿意度回饋中,各向度皆達80%以上的滿意度,顯示教師們對特教宣導及系統使用的整體滿意度為佳。本報告依上述結果,提出實行多層級系統支持之建議與限制。Item 單側聽損者學校適應歷程之探究(2023) 許恆旗; Hsu, Heng-Chi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中的詮釋學,主要是探討單側聽損者學校適應歷程。本研究招募兩位單側聽損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半結構性深度訪談方式了解單側聽損者在學校適應歷程中的經驗與感受,並在遇到困境時,採那些策略去因應,以及對於未來單側聽損者在求學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期待與建議。研究結果指出,單側聽損者在學業表現及人際關係較易遭遇到困境,但在學業表現的部分,她們並不會因此感到憂心,因為她們大多能建立自己的學習策略來因應,而其人際關係在國中階段時,常會因聆聽問題,而與同儕互動產生困境,她們後續積極地運用了承認策略、提升溝通技巧及同理與尊重等相關社會技巧,因此在高中時期人際關係漸入佳境;在自我概念部分,她們雖曾有自我概念低落的想法,但並未因此而消極,反而藉由不服輸的個性及從參與的活動中肯定自己,來發展出正向積極的自我概念,使自己在未來的求學階段順利適應校園生活。她們一致認為,倘若學校能適時提供特殊教育服務與支持,那麼勢必能協助單側聽損者順利適應校園生活,而從本研究也能看到特殊教育鑑定對單側聽損者在學校適應上的影響,因此研究者就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給予相關之具體建議,作為未來教育實務及政策措施調整之參考。Item 柔能克剛?中高年級學童傷害訊息分析暨其幽默風格、學校適應及幽默回應技巧關係之研究(2022) 林欣蓉; Lin, Shin-Rung過去研究發現傷害訊息的普遍性,並已初步探討大學生的傷害訊息類型及其回應方式,但國小學童如何覺察與應對傷害訊息仍不明確,有待進一步釐清。有鑑於前述問題,本研究將進行三項系列研究,茲以探討國小學童覺察及應對傷害訊息的議題。首先,研究一(N = 223)採取歸納研究取徑,經內容分析程序,從而歸納國小學童覺察到的七種傷害訊息類型:「批評」、「越界」、「逗弄」、「誤會」、「疏離」、「介入」及「非語言貶抑」。 其次,研究二(N = 236)發展國小學童適用的簡版幽默風格衡量工具,並針對簡版幽默風格量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爾後再應用具有信、效度的簡版幽默風格量表,探究國小學童的幽默風格組型。結果發現,分量表Cronbach’s α係數為 .69至 .81,重測信度介於 .67至 .73,表示HSQ-TC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四個一階因素之組合信度與平均變異萃取量皆為良好,且研究模式具有理想的整體適配度,顯示HSQ-TC-S具有良好效度。於是,據以應用簡版幽默風格量表,並得知中、高年級學童之幽默風格組型:「幽默自謙者」、「粗暴逗弄者」及「幽默隱匿者」。 最後,研究三(N = 262)探究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程度、幽默風格組型與學校適應之差異情形,以及檢視各組型對其回應策略之關聯情形。研究結果顯示,適應型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呈正相關,攻擊型幽默與學校適應為負相關,而自我貶抑型幽默與同儕適應存有正相關;集群分析揭示幽默自謙者在學校適應四向度之表現,皆顯著優於幽默隱匿者,而幽默自謙者在學習動機、常規適應二向度,顯著優於粗暴逗弄者。此外,國小學童應對傷害訊息之回應策略雙向度模式,以「積極/消極」與「關心他人需求/關心自我需求」向度進行劃分,發現四大回應策略:「積極層面人我取向」、「積極層面他人取向」、「積極層面自我取向」及「消極層面人我取向」,及其九種次級類型:「兼容」、「順應」、「致意」、「詢問」、「約束」、「反擊」、「轉移」、「支援」及「逃避」;幽默自謙者,傾向使用「積極層面自我取向」之「詢問」與「約束」回應策略;粗暴逗弄者,則傾向使用「積極層面自我取向」之「反擊」回應策略;國小學童產出之幽默回應技巧類型:「雙關」、「譬喻」、「仿擬」、「誇飾」、「倒反」、「同異」、「轉化」、「析字」及「飛白」九種,而國小學童在幽默回應(28.6%)使用幽默回應技巧百分比,高於一般回應(6.7%)。綜觀而言,本研究釐清了中、高年級學童在校園脈絡中,覺察到的傷害訊息類型、傷害訊息回應類型,及集群組型與回應類型的關聯,有關研究結果之理論層面、實務應用與未來研究方向,亦於文末提出討論。Item 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與學校適應經驗之分析-以北部一所頂尖大學為例(2023) 徐嘉璐; Hsu, Chia-Lu在個體處於「半獨立」的大學時期,原生家庭的資源仍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高度影響力,影響著學生生活的每一道選擇。不同家庭社會階級所持有的資源自個體大學前的成長歷程即產生差異,勞工階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過去的生命經驗與手中握有的資源持續在大學中的學校適應產生影響,個體在結構與資源的拉扯下,進而影響了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本研究為質性研究,邀請四位就讀頂尖大學的勞工階級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分享親身經歷的生命故事,帶領我們瞭解其成長歷程中家庭中的各項資本如何作用於當前的大學學校適應,面對適應問題採取的因應策略又是哪些類型。透過資料整理與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壹、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的匱乏對其教育歷程造成主要限制,卻也激發潛在的推力貳、勞工階級大學生在頂尖大學中的適應問題主要為經濟不利所衍生,但伴隨社會期望而來的心理壓力亦有重要影響參、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採多重因應策略,在生活、學習與生涯面向以積極性因應為主,社交面向以消極性因應為主肆、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受所處社會脈絡影響,但學校文化和文憑主義進一步突顯適應問題的嚴重性伍、勞工階級大學生能敏銳覺察結構限制且具備高度自我效能感,使其在結構限制下仍擁有主動選擇的能力Item 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入班協助或訓練之現況調查(2021) 陳方盈; Chen, Fang-Ying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入班協助或訓練知能與執行現況,並討論不同變項之資源班教師差異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及焦點團體訪談,以新北市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為研究對象,參與研究對象共154人。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質性分析呈現;研究結果如下:一、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普遍具備相當知能程度。二、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知能上,因「不同資源班教學年資」、「不同個案管理數」、「不同學校規模」而有顯著差異。三、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部分項目執行程度略低於知能程度,尤其在: 「科技輔具使用訓練」、「家庭訪視」、「協同或示範教學」。四、資源班教師在入班協助或訓練執行上,因「不同教師資格」、「不同資源班教學年資」、「不同個案管理數」、「不同學校規模」而有顯著差異。五、資源班教師實施入班協助或訓練時,成功的要素有:「多元收集個案資訊」、「評估適合的項目與計畫」、「團隊合作」、「計畫性的褪除協助」。根據本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資源班教師與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提供後續之參考。Item 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參與志願服務與生活適應之研究(2021) 簡秀雲; Chien, Hsiu-Yun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與臺北市之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情形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並瞭解參與志願服務與學校適應之現況、差異情形及其之間的關聯。研究方法以「大學生學校適應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並以88名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對象,將蒐集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等進行應用統計分析討論。茲將主要發現歸納如下:一、 就讀不同學院類組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學校適應、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生涯展望及自我決策的表現具有顯著差異。二、 不同學業表現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學校適應、生活適應及學習適應的表現具有顯著差異。三、 有、無戀愛經驗的大專自閉症學生在社會適應具有顯著差異。四、 參與志願服務的方式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生涯展望具有顯著差異。五、 參與志願服務自覺和家人關係變化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社會適應具有顯著差異。六、 參與志願服務自覺和朋友同儕關係變化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學校適應、生活適應及學習適應及社會適應具有顯著差異。七、 未來一年願意持續服務的大專校院自閉症學生在學校適應及社會適應具有顯著差異。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及後續研究參考。Item 臺灣學生在中國大陸985工程高校之學校適應(2020) 陳羿安; Chen, I-An中國大陸經濟逐漸強盛,兩岸交流漸增,許多報章雜誌開始討論「中國崛起」之議題,而中國大陸方面也在近年持續公布相關優惠政策吸引臺灣人前往就學、就業,可以發現臺灣學生西進中國大陸就讀高教之現象日益明顯。儘管有相關研究在探討其前往就學之動機,關於他們的學校適應卻鮮少被關注。 因此,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從網路平台徵詢十五位就讀985高校之臺灣學生為研究主體,針對其赴中國大陸的就學動機、適應問題,以及因應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臺灣學生赴中國大陸就學動機主要受到文憑主義影響。 二、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分期主要包含蜜月期、調適期與熟悉期,在文化衝擊上相對較少。 三、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問題主要包含學習適應、人際適應與日常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與人際適應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四、臺灣學生主要採取「問題取向策略」與「閒置取向策略」來因應學校適應問題。 五、臺灣學生學校適應會受到中國大陸高教優惠政策影響,可能導致更大的學習適應困難。Item 思覺失調症青年重返校園之學校適應歷程(2020) 陸怡芬; Lu, I-Fen本研究採敘事探究,旨在了解思覺失調症青年罹患疾病後的學校適應情形。邀請四位在中學時期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青年擔任研究參與者,以半結構訪談大綱蒐集其生命經驗,針對研究發現提出以下結論。 首先,青年罹患思覺失調症後,因自身及家人缺乏精神醫療概念,治療配合度不佳,生活飽受疾病干擾。同時,學校適應出現許多困難,難以參與課堂活動及遵從規範,無法勝任學習任務,人際關係以負向經驗為主。當其住院治療後,配合藥物治療,情緒症狀改善,精神症狀獲得良好控制,讓其能夠重新開始學習,學習動機及能力皆有所提升。出院重返校園後,持續接受治療,緩解的精神症狀,能因應學校環境與要求,但學業學習是主要壓力,如採取問題解決或自我調適的方式,得以勝任學習任務,而其常規適應普遍良好,人際關係以正向經驗為主。 再者,從思覺失調症青年重返校園情形發現,良好疾病控制及正向心理特質是學校適應的關鍵,如採用問題解決或自我調適的因應方式,能促進其學校適應狀況。另外,社會支持是學校適應的助力,家庭支持則是重要基石,家人支持治療的態度,有助其疾病獲得控制。而重返校園前的日間病房醫療教育復健模式,能為其重返校園預作準備,有利出院後的學校適應。 最後,從思覺失調症青年重返校園經驗發現,滿意的學校適應經驗,有助其改善內在心理狀態,重新獲得希望感,教育在復健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有助各項社會功能提升。思覺失調症青年在治療後症狀能獲得控制,但治療並非治癒,其會發展出疾病因應方式,學習與疾病共處。 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思覺失調症青年、思覺失調症青年的家人、學校系統及醫療系統等給予不同建議,期盼思覺失調症青年的需求及復元發展能獲得更多關注。此外,根據本研究限制,亦對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