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3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覺醒、認同與行動---一位阿美族教師的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2024) 吳景雲Cuis Takabu; Wu, Ching-Yun本研究採自我敘說方式探究我做為一位阿美族國小教師的族群認同轉化歷程,以及在族群認同覺醒後投身於教育,意識到主流文化教育對原住民學生的壓迫,使其對母文化感到陌生及不認同時,可能產生的文化傳承危機,進而與協作者們開啟了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的行動實踐。本研究目的包括: 一、探究我的族群身分認同的覺醒與認同轉化的經驗。 二、分析我成為教師後發展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的歷程。 三、探究我如何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歷程。 研究場域主要為我任教的兩所阿美族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原住民族重點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實驗小學。本研究先以自我敘說以及回顧田野觀察筆記、教學日誌及相關文件等方式建構文本,並分別邀請七位協作者一起相互敘說共構故事,待故事初稿完成後進行深度訪談。最後根據再現文本進行分析我的族群認同覺醒及轉化歷程,以及發展阿美族文化課程的建構歷程,同時探究我的族群認同、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如何相互交織。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我的族群認同在懵懂與否定的族群認同階段,因遭遇歧視而刻意隱藏原民身分,面對族群認同的認知衝突時,開始探究與建構對原住民的理解。在族群認同覺醒的階段,積極學習母文化,關心原住民社會議題與處境。族群認同覺醒後的階段,能覺察原住民族受壓迫處境並採取行動實踐。持續建構族群認同的階段則是透過教學實踐激發文化課程意識致力原住民族教育發展。 二、 我做為原住民轉化型知識份子,在教學實踐中覺察主流教育對原民學生的壓迫,透過哲思、對話與分享經驗提升批判意識,對課程專業知識及阿美族文化的覺知來自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紮根與實務結合,將學習場域跨越學校圍牆藩離進入部落學習的教學越界。面對課程制定層級不同調時,能反抗霸權、掌握話語權,藉由行動實踐激發集體建構課程的解放行動與原住民族教育主體性。三、 用自信重振文化,看重文化的價值與信念,從田野調查、生活參與以及與族人對話開始學習文化並獲得知識。對文化的覺知以及對社會及教學環境脈絡的政治、經濟及教育政策等影響因素的覺知,有助於文化課程意識開展。將遭遇的挫折困境視為跨越邊界的契機,與協作者以mipaliw(互相幫忙)方式將關懷討論原民社會的議題融入課程,最終從理論與實務經驗中將課程專業知識、文化知識與課程意識轉化為運作課程,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模組展現主體性。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反思,敘事研究是適合教師在回看經驗時進行個人哲思與對話的探究方法,在解構既有意識後能重新覺察與批判思考,提升批判意識與進一步行動。期許研究成果能提供實務經驗給教師做為參考,走入原民學生的生活世界,找尋願意跨越邊界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的協作者。打破學校圍牆疆界,讓學校有部落、部落有學校,將自發、互助、共好的理念與原住民族的價值信念結合,凝聚建構教育主體性的共識。更期盼原住民族教輔導團發揮領頭羊功能,協助教師編寫教案及課程實踐。後續研究可關注學生學習原住民族教育的經驗,以及探究擔任授課教師的耆老與青年們的經驗。Item 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初任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教學信念與實踐之探究(2023) 方春嵐; Fang, Chun-Lan融合教育於國內施行多年,但仍能發現普通班初任教師遭遇困境。本研究試圖理解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初任教師對身障學生抱持的教學信念及教學實踐情形,採哲學詮釋學的研究取向,主要以半結構式訪談四位初任教師,輔以相關文件及省思札記交叉檢核,透過詮釋循環分析,產生對教學信念與實踐的理解如下。四位初任教師重視身障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適應情形,將教導身障學生視為自身責任,以同理、尊重的心態看待個別差異,並相信融合教育班級可促進身障及一般學生的社會互動能力。四位初任教師會依身障學生特質進行差異化教學,落實預防性的班級經營措施,亦主動介入處遇性的輔導策略或尋求資源,並與身障學生及其家長建立良好關係。他們對身障學生的教學信念大多引領其教學實踐,時而因現實因素致兩者間產生落差,偶感無力或兩難,兩者亦具有交互作用現象。四位初任教師對身障學生教學信念的形塑歷程多發生在其求學及職前師培時期,其他發展歷程多發生在進入教學現場後,影響教學信念的因素小至個體本身,大至時間系統。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理解,研究者對實務現場提出反思個人經驗、提供增能資源或合作諮詢、於職前加強相關知能的建議,未來研究則可納入特殊需求學生、長期追蹤教學信念及探究親師和普特教師之溝通合作模式。Item 童軍科雙語教師專業社群運作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2024) 蔡孟錚; Tsai, Meng-Cheng本研究探討國中童軍教師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社群增能活動後對其教學實踐之影響。本研究運用質性之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研究對象為兩位臺北市某國中參與雙語社群之童軍教師,深入了解其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歷程,以及對於教師專業知能、教學實踐之影響,並討論現行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該校之因應策略。研究結果發現,社群運作中「行政端支持為社群成功關鍵」,由上而下發起社群有助於建立共同願景,凝聚成員情感展現社群特徵,且透過社群運作增能活動發現「雙語社群提升童軍教師專業知能」,精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面對困境「提升社群誘因」促進教師共同參與社群,共同專業成長。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童軍教師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應有兩社群雙軌進行,並擴展校外資源;至於整體雙語推動則應針對教師參與雙語社群有更完善之配套政策。對於後續研究,建議可經由學校主管、行政、家長等多元角度蒐集資料,並於未來雙語教師母體數量增加後,以量化的方式了解社群與教師教學實踐間的關係。Item 幼兒園教師於班級經營中對幼兒行為規範之信念與實踐(2024) 蔡名鍼; Tsai, Ming-Zhen班級經營是課程之本,特別是在幼兒園的班級中兩位教保服務人員及幼兒每日相處至少8小時。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教師在班級中建立與執行對幼兒行為規範之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探究教師對於活動的安排及如何執行規範,並於此過程中,瞭解教師對於建立班級規範的想法及原因。期望藉由研究的進行使研究者及讀者理解幼教師在班級中對幼兒行為規範之實踐,藉此機會從情境脈絡中梳理教師在實踐時,信念對自身的影響,覺知自己在此歷程中的角色,且從幼兒行為反饋中檢視自身的教學。透過質性研究,以教師訪談及參與觀察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方式,輔以多重文件、研究者的札記省思,以歸納法逐步抽絲剝繭,歸結出主要分析概念。所得研究結果如下:一、幼兒能主動負責、彼此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教師注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能夠覺知自己的需求,並主動提出;尋找除了問大人以外的方法,以解決問題;為了達到「共好」,鼓勵孩子展現利社會行為,發揮自己的特長,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二、教師針對幼兒社會互動行為之規範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透過實際的操練中提供幼兒禮貌地表達方式,鼓勵幼兒參與禮貌程序,習得社會互動的行為。團體上課時,教師要求幼兒要有合宜的姿勢其他活動的行為;其他時候,幼兒需要考量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及感受。三、教師事先建立執行規範的共識,建立具結構化的作息使幼兒內化兩位教師對於班級中的規範需要先有一定的共識,在教學時彼此相互尊重,就算有理念不合之處,最終討論出ㄧ致要執行的方案。教師將班級作息結構化,建立使幼兒得以習慣化的流程,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養成幼兒自律的習慣,亦可以縮短例行性活動花費的時間。四、學習帶班的方式,針對幼兒能力彈性調整成為一位教師,受到的不僅是家庭還有從小到大的教師價值觀的影響,除此之外,研究參與者皆說到在剛成為教師的時候都是處於比較被動的角色,先觀察或模仿另一位教師的帶班方式,邊看邊學。此外,專業素養來自於實作取向研習,將研習、參訪的學習,應用至班級。依幼兒能力彈性調整不只是在教學的當下,進行實務中的省思,在書寫週誌中,覺知幼兒能力、調整對幼兒學習速率的期待,透過反思、專業對話,產生新的教學策略,重新應用至班級之中。Item 初任教師之素養導向教學的培育與實踐─以高中國文科為例(2023) 陳映儒; Chen, Ying-Ju本研究從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的角度,來瞭解我國在高中國文科素養導向教學上的培育與實施情形,並探討初任教師在實施素養導向教學時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決策略。本研究採質性的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作為資料蒐集取徑,取樣方式主要為立意取樣搭配滾雪球取樣,選取十位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作為受訪者,並透過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處理與詮釋。 本研究之結論統整如下: 一、對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來說,有助於培養素養導向教學能力的師資培育課程多為「教育專業課程」,其中又以「教育方法」與「教育實踐」兩類為大宗。 二、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常透過「研習」、「實務社群」、「研究所進修」、「閱讀相同領域名師的著作與影音資料」及「教學以外的活動與工作經驗」的方式或管道,增進自身素養導向教學能力。 三、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經常透過設計學習單,並引進外部資料以充實教材內容來發展素養導向教學之教材。 四、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最常使用的素養導向教學策略包括「ICT 融入教學」、「議題融入課程」與「差異化教學」,而經常運用的素養導向教學方法則包括「合作學習教學法」、「問答教學法」及「遊戲融入教學」。 五、高中國文科之素養導向評量,形式上經常採用實作評量、學習單、自評、同儕互評與加分機制,內容上強調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或社會時事,並注重學生的態度與表達能力面向。 六、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進行素養導向教學時,分別在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素養導向評量、制度規定上面臨不同的困難與挑戰。 七、初任教師面對素養導向教學上的困難,解決策略包括:調整備課方式、讓學生瞭解課程活動之學習目的、積極尋求校內外資源,以及調整教學方式或內容等。 最後,研究者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對於高中國文科素養導向教學之培育制度及教學實施上的相關建議,供師資培育機構、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Item 雙北市國中教師合作學習教學意願與實踐之研究—以社會領域為例(2021) 鐘丹伶; Chung, Tan-Ling本研究之目的是為了瞭解國中教師對於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與實踐現況,分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於合作學習教學意願與實踐兩面向的差異情形,以及探討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在教學意願與實踐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民國一〇九學年度雙北市市立國中社會領域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法,以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式,共得179份有效樣本,並將蒐集到的樣本以SPSS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偏高,但仍有教學能力或節數上的限制與阻礙。 二、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在教學應用與評量反思上皆展現較佳的實踐情形。 三、在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整體或部分向度方面,不同教學年資、合作學習之使用頻率,是否曾於師培期間修習合作學習相關課程,以及任教於不同區域之學校的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於部分向度有顯著差異。 四、在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整體與部分向度方面,不同合作學習之使用頻率的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有顯著差異。 五、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與教學實踐兩面向有顯著相關。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中社會領域教師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Item 一位國小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國語文教學實踐之旅(2020) 魏俊陽; Wei, Chun-Yang本研究旨在探究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轉化歷程及兩者之關係,並探究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採用敘事探究,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蒐集資料。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歷程依時間軸之順序為師專時期、初任教師時期、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及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 二、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課程本質的認識從教科書即文本轉化至從個人擅長學科語文出發,再轉化至低年級學生角度學習思考,最後為全語文教學;在學科知識的掌握上從教學即技術轉化至聚焦學科本質,調整教學策略,再轉化至從音樂教學啟發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教學;在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及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從教師中心轉化至逐漸轉向學生中心思考,再轉化至因Montessori教學模組影響以學生為中心,最後為因Maslow需求層次影響以學生為中心;在和外界溝通之心智思考與個人實踐行動之批判思考歷程從無轉化至環境敏覺力,再轉化至環境調適度提升,最後為班級活動結合行政政策延伸教學。 三、溫美玉老師教學實踐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實施型態,從傳統講述教學轉化至小組討論,再轉化至音樂教學融入語文教學,最後為單元主題教學;在課程內容,從第一、二階段均為教科書中心,再轉化至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主題式、跨單元;在實施策略,從無轉化至故事教學及提問,再轉化至故事教學、提問及Montessori教學模組,最後為結合班級經營與鷹架運用;在情境感知上,從無轉化至單一到多元,再轉化至結合學校生活情境,最後為結合生活情境與師生平等信任;在教學評量上,從無轉化至紙本到評量,再轉化至最後兩階段均為多元評量;在教學資源,從無轉化至自我精進師專進,再轉化到繪本及圖書館資源。最後為影片、繪本、小說及輔具。 四、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關係,自初任教師後期產生交融,而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兩者交融出跨領域教學之區塊;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兩者交融區塊最多,尤其以學生為中心之課程與教學之思考最為一致。 五、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為引領老師們進行一場由下而上的體制內溫柔教育改革,藉由紀錄與分享個別的教學案例,激發更多教學創意及提升老師自我專業感知,讓參與的老師藉由網路社群分享,進而實踐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形成自發、互動、共好的自主學習樣貌。也是目前全臺超過十萬人參與最大的教育學習網路社群。 本研究最後提出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互為共構的課室風景、教師自我精進成長改善教學成效、教師社群的形塑與共好及在職進修的助力與師培課程的重要他人之建議,期盼能為我國的108課綱之課程與教學提供一些反思。Item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中生英語學習之實踐探究(2020) 蕭惠芳; Hsiao, Hui-Fang本研究旨在探究差異化教學運用於國中生英語教學的實踐歷程。研究者以行動研究法在國中九年級的一個班級進行差異化教學研究。研究目的有三:一、建構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方案;二、探究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歷程與結果;三、省思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挑戰與專業成長。 本研究的差異化教學主要以第五冊前六課的單字、課文的對話與多元文本教學進行差異化教學的設計,並融入差異化教學的四要素:內容、過程、成果與學習情境加以規劃。研究設計共分兩階段實施,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問卷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獲得以下結論: 壹、在建構差異化教學時應先掌握核心的理念與原則,然後透過觀察和訪談等方式做好需求評估,再從小的層面開始進行課程架構設計,以設計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境,並結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去規劃適性的內容、過程與評量;貳、在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歷程中,研究者應先進行教學思維的轉化,然後著重於適性教材的規劃,並掌握實施的流程才能有效運用教學時間;在實施的過程,有關四要素的調整幅度大小則有賴整合研究者的觀察與省思、學生心得與建議和諍友的觀察與建議;參、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各組學生的情意面向和在單字/心智圖/課文的對話的學習技能;肆、將教學思維轉化為差異化教學思維、規劃適性教學的主軸並提供程度較弱的學生學習輔助鷹架,幫助各組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是研究者在本次差異化教學實踐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同儕觀摩與實施行動研究可以提升教學的專業省思與成長。 最後,在本研究論文結尾之際,研究者亦提供相關的差異化教學實踐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改進的參考。Item 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學實踐之研究(2007) 黃惠娟; Ng hui-koan本研究旨在了解「台語教學支援人員」之教學實踐過程,從參與的動機到目前教學的現況,所觸及的政策、學校與教學者之間產生的問題,研究過程以質性研究方式,首先蒐集相關文獻,探討母語教學之理論基礎及實施現況;其次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六位台語教學支援人員及進行深度訪談,並輔以個人多年教學經驗作為資料之檢核,其目的有四: 一、瞭解台語教學支援人員之參與動機。 二、瞭解不同背景的台語教學支援人員其教學經驗與困境。 三、為未來的母語教育政策制定提出建議。 四、為台語教學支援人員得以持續推展母語教育提出建議。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作成結論並分別對中央主管機關、教育主管機關、地方政府、學校以及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提出具體之建議。 壹、結論 一、台語教學支援人員參與考試之內發性動機,除了想要找回說母語的權利,並檢示母語實力,更有份傳承語言文化的使命感及強烈的台灣主體意識。 二、台語教學支援人員的教學經驗與困境,隨著不同背景、年齡、個人特質、教學動機、經驗而有不同,追根究柢的原因仍來自政策制定與學校體制。 三、語言政策淪為政治角力,過去的既得利益者打著「華語」優勢,罔顧他人說母語權利,讓雙語和多元文化教育,帶領台灣語言政策走向正常化。 四、透過不平等的師資檢核內容,讓社會改變觀感去肯定支援人員在語言文化中傳承的時代意義,未來走進社會從事母語教育將是最好的依歸。 貳、建議 一、對中央主管機關的建議 1、積極推動「語言平等法」和「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通過。 2、訂定最低薪資制,保障「台語教學支援人員」的工作權。 3、公平分配語言的經費,台語師資的經費要專款專用,不要被瓜分。 4、研擬台語教育學程,讓具有修業資格的台語教學支援人員修習,對於不具資格仍持續任教的台語教學支援人員舉辦「台語教師特考」以儲備師資。 5、增加台語檢測項目,做為公職人員考核及升遷之參考指標。 6、制定台語認證級數,以擁有不同語言認證的級別,做為學校推甄加分項目,並將台語考題納入升學制度及國家級考試範圍。 二、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1、修改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將台語排入國中正常課程,並增加國小台語節數。 2、讓台文系所學生進入國教體系,並在大專院校師資培育中心增設台語課程。 3、設立台語專職機構辦理師資培訓及改進台語師資檢核的標準流程作業。 三、對地方政府的建議 1、地方政府全力配合語言政策,進行學校台語教學之訪視、評鑑、考核。 2、設立台語中心學校,提供台語教學的各項支援及教學教材。 3、表揚傑出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師及推動台語教學的績優學校。 四、對學校的建議 1、強化台語的價值及意義,以保存文化資產的態度辦理台語教育。 2、成立台語志工團,培訓有台語專長的家長,重視「台語日」、「鄉土走廊」。 3、聘請經驗豐富且能帶動母語氣氛的師資,將外聘師資提昇為台語培訓講師。 五、對台語教學支援人員的建議 1、樹立台語專業的形象 2、積極充實台語能力、提昇專業知識 3、強化課程設計安排的能力,推動多元的台語活動 4、體認自我價值,延伸教學觸角 5、成立台語教學支援人員的支持系統,做為日後課程交流或成長互助的團體Item 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2003) 黃宜雯; Yi-wen Huang以「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為旨的社區大學為新興的教育場域,近年來大幅擴增,為台灣的成人教育開啟新的可能性,也養成了大批的師資人才,課程教學做為社區大學的一種策略之餘,教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本研究以兩位社區大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旨在探究兩位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及反思的過程,研究目的為:1.探究社區大學教師的教育認知情形。2.探究社區大學教師如何在教學歷程中實踐其教育理念。3.呈現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內涵及風格,為一般社大教師提供調整教學的啟發和靈感,以及社區大學教師經營之參考。研究過程是採用質化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方法,深入個案教師的教學現場,以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以及文件分析為資料蒐集的方法。兩位教師的實踐經驗分別從其教育理念、對教育情境的認識、教學實踐歷程以及個人反思部份加以敘述及討論,並以Paulo Freire的對話教育學為分析研究結果的基礎,可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兩位教師的課程領域都帶有陶冶現代公民素養的內涵。 二、兩位教師都是帶有意圖的教育實踐:他們的教育目的在於生活的轉化,而非傳佈客觀知識;此外,對於教育的期待是達成個人和社會改變的過程。 三、兩位教師對社區大學的認知是連結社會環境的教育事業:他們都肯定社區大學的公共性,而對於學習者的認識是落在社會情境之中,視其為完整性的存在。 四、兩位教師的教育內容是建構在歷史文化系統之中:他們的課程設計具有自主性和動態性的特色,內容亦是取材自社會生活之中,和學習者的經驗相融合,而非完全是知識體系中的客觀知識。 五、兩位教師的對話教育策略:他們在班級經營策略方面,乃是以經營學習社群為其精神,透過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活動;兩位教師在教學中藉由提問學生展開知識的探究,從歷程中形成對學生的評量。 六、兩位教師都是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與自我學習:兩位教師在解決問題和克服困境的過程中學習,也與學生一同成長,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學理論和風格,然專業成長的歷程則有單打獨鬥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