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智能障礙青少年休閒自我決策之個案研究
    (2024) 張瀞文; Chang, Ching Wen
    自我決策為重要休閒能力之一,但研究者發現智能障礙青少年在休閒活動中少有自我決策的行為。本研究試圖探討智能障礙青少年休閒自我決策與影響因素,採個案研究法,以半結構式訪談三位18至19歲的智能障礙青少年與其休閒重要支持者,輔以相關文件、研究札記交叉檢核,透過持續比較法分析,並邀請一位同儕審查者確認編碼的客觀性,研究結果如下:一、智能障礙青少年的休閒自我決策行為在意識決策方面,三位智障青少年能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休閒活動,並在感興趣的活動中設定目標;他們傾向於選擇熟悉、能力相近或年幼的夥伴,並在與家人同行時配合家庭的行程。在能動行為方面,三位智障青少年在規劃休閒活動的方式較為鬆散和隨興,雖然會依據目標執行計畫,但過程缺乏檢核與調整;他們會主動蒐集相關資料,可是問題解決的策略較侷限,不易變通。在行動控制信念方面,三位智障青少年皆瞭解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也能覺察自己擅長的技能。二、智能障礙青少年的休閒自我決策行為的影響因素 影響休閒自我決策行為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個人因素包含能力、休閒經驗、偏好、安全考量、心理需求、時間等;環境因素則包含家庭與學校的支持、同儕的互動關係、社區資源、數位媒體、居住地區、個人的文化背景、流行文化、社會態度、疫情等影響。 最後,研究者建議提供智障青少年多元的探索機會,同時增強其休閒技能與自我決策能力,透過正面回饋和適時指導,幫助他們學習安排生活和解決問題。建議未來研究可以瞭解不同背景與時間因素對智障者自我決策行為的影響,並將家長、教師、同儕納入探討對象。
  • Item
    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
    (2024) 吳恒卉; Wu, Heng-hui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探討一名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中的需求與挑戰,以及慈輝班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合作歷程與模式。研究過程中,透過半結構訪談、檔案資料分析蒐集資料,並佐以文獻與理論,逐漸描繪出落實專業合作全貌,並說明團隊合作模式與互動歷程。研究者發現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受到家庭與障礙的「雙重不利」因素交織而成,整體適應不佳且需求是多元且複雜的。慈輝班(校)團隊可以由生態系統理論詮釋以個案為中心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形成歷程,其中微觀系統包含導師與住宿輔導員,第一線協助個案,也連結著家庭、給予支持;中介系統以特教個管教師、專輔教師與生教組長組成的核心團隊,給予微觀系統支持並連結外部系統的資源;外部系統依據個案需求加入醫療系統、社政系統、警政系統與地區支援系統;鉅觀系統包含校園氛圍、相關法規等等。以個案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主要是依據多層級模式建構,再依需求逐漸擴張系統,發展歷程為準備期、第一階段的初級預防與間接服務、第二階段中介系統直接服務與醫特合作、第三階段的三級處遇性介入與擴大專業支持、第四階段建構校內跨專業合作、第五階段外部資源介入並提供專業諮詢。此合作歷程顯現了專業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校團隊如同一把傘逐漸撐開,成員如傘布一般支撐起個案的生態系統,逐漸形成跨專業團隊的合作模式,因個案的特教身分,特教教師透過兩個大小三角形的PBS工作架構找到連結資源和工作目標。本研究中,團隊最終形成「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其中是以個案的特教教師為個案管理者,透過角色釋放的過程達到跨越專業藩籬的合作模式。當不同專業的意見分歧時,會透過行政人員的溝通取得合作共識,同時家庭參與可視為擴大後的跨專業團隊合作。研究者發現影響跨專業合作包含八個關鍵因素與四個原則,其中八個關鍵因素分別為:「共同信念—學生最佳利益為目標」、「心態彈性調整:面對、接受與放下」、「慈輝學校教師特質相近,彼此感情深厚」、「慈輝學校設置特性:專業人力與日夜接班」、「溝通方式多元且即時」、「校園地域狹小,互動緊密」、「專業分工卻又互相補位的系統合作」、「互相支持、感謝彼此付出,共創並肩作戰的團隊氛圍」。專業合作成功的四個原則為:「循序漸進的多元介入模式、逐漸擴充支持系統」、「整合團隊共識,將點狀服務連成線、再畫成面」、「角色分工明確,給予一致性的原則」、「團隊氛圍和諧,彈性調整與接納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發現與討論,本研究對未來研究與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拒學青少年生態系統特性的潛在組型分析研究:從諮商輔導人員觀點
    (2023) 洪美鈴; Hung, Mei-Ling
    本研究考量目前臺灣因應青少年拒學行為仍缺少對拒學生態特性的認識,且在研究方面亦未能顧及不同生態系統的互動性,即使強調家庭介入對拒學議題的重要價值,卻尚未提出實證研究可供參考。故本研究擬借鏡生態系統理論,發展以實務為導向之生態系統特性之研究,經由發展拒學青少年不同生態層面的評估量表,邀請304位國小、國中、高中之諮商輔導實務工作者為本研究之參與者,透過其對特定拒學青少年的評估,瞭解國內拒學青少年的生態特性,並透過潛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建構出拒學的生態組型,瞭解不同組型與拒學情形的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拒學青少年不同生態層面的評估量表包括個人逃避、家庭糾結與學校困擾三部份,且不同生態特性依其所處環境脈絡而有所不同。依據不同生態特性表現進一步可分為不同類型,其中個人逃避、家庭糾結與學校困擾各指標一起存在高分狀態可稱為「高生態糾結型」;反之,普遍低分,稱為「低生態糾結型」;另外,也可以看見個人逃避指標中的理想性焦慮與家庭糾結的並存關係,因而稱之為「焦慮併家庭糾結型」;以及個人逃避指標中的社交退縮與學校人際困擾合併出現的情況,稱為「退縮併人際困擾型」。其中,「高生態糾結型」與「焦慮併家庭糾結型」的拒學青少年顯示較嚴重的拒學表現;反之,「低生態糾結型」的拒學情形較不嚴重。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完成從生態系統互動的角度將拒學生態特性納入類型評估,提供了臺灣拒學青少年的生態特性的初步瞭解,建議諮商輔導實務工作者在分類和評估拒學行為時,應考慮生態系統各個層面的狀態,並針對不同類型制定不同的生態介入策略,據以形成拒學評估處遇的地圖,做為日後校園諮商輔導與介入之參考。
  • Item
    視聽雙障大學生校園生活適應之探究
    (2021) 陳明宗; Chen, Ming-Tsung
    本研究旨在探究視聽雙障大學生在大學的校園生活之適應情形及所需的社會支持。研究者以質性研究之方式蒐集資料,使用半結構式訪談題綱進行深度訪談。並為部分研究參與者進行功能性視覺評估與紀錄結果。同時,所蒐集的其他資料包含:IEP資料或ISP資料影本、部分研究參與者個人出版的書籍或其接受報紙或電視專訪的影片段落。本研究邀請了七位視聽雙障者成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以及其中三位的重要他人(兩位母親及一位資源教室教師)作為次要參與者。本研究並使用主題分析法來分析上述資料,融合貫通整理出質性編碼,且透過持續歸納法找出各大主題以回答研究問題。在研究結果部分,內文依序討論七位研究參與者的大學校園適應情形,針對其學業學習、人際互動情形提出綜合討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學業學習適應的部分,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詢問與積極求援的能力(assertiveness)、掌握資源與申請的能力、積極追蹤資源申請進度的能力、溝通上課方式調整的能力、取得適合之上課書籍與講義的能力、善用剩餘視覺與聽覺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溝通調整考試方式的能力、與同學和學伴建立互惠的能力、找到小組報告夥伴的能力、在小組協作(collaboration)中成為領導者的能力、建構獨立交通與行走的能力。而學校方面則應協助培訓學伴提升其對於協助視聽雙障者的專業知能。且學校應協助落實ISP會議與所訂之目標並提供所需協助以促進其學業的適應。在人際互動方面,視聽雙障大學生應具備主動並提早告知他人關於自身狀況與需求的能力、主動尋求協助的能力(Assertiveness)、善用與人良好溝通的方法與策略的能力、與同學建立互助互惠之良好關係的能力。此外,本研究根據生態系統理論作分析,亦發現視聽雙障個體(微視系統)與家庭成員、朋友(中介系統),乃至於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都是息息相關且互相影響的。例如:視聽雙障者(微視系統)與視聽雙障者家庭(中介系統)會受到校園環境(外系統)與社會制度(鉅視系統)的阻礙,進而在校園生活與學習方面經常受挫。所以,為了培養視聽雙障大學生具備積極樂觀的個性以提升其人際互動能力,前述系統中的家人、學校、教育單位也可以及早教育視聽雙障者關於其獨特性並持續給予正向鼓勵與支持。而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視聽雙障大學生所需之家人、教師以及朋友的情感支持、有形支持、訊息支持以及陪伴支持等做為建議。同時,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視聽雙障者本人、家人、學校及教育行政單位等提出的建議,期待本研究對於未來視聽雙障大學生的大學校園適應能有所幫助。最後,本文亦提出研究限制及未來建議。
  • Item
    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推動與運作之研究
    (2014) 洪翠枝; TSUI-CHIH HUNG
    台灣社會目前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現象,因而造成人口結構的改變;政府相關單位提出一些政策來因應低出生率的時代,其中又以推動托育公共化為主要的策略。本研究係以倡導托育公共化的學者、執行公共托育中心的業者及使用托育公共托育中心的家長對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推動與運作之研究,以達到本研究之目的。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研究場域從新北市的26家公共托育中心當中,找出以捷運共構回饋空間所成立的公共托育中心的業者及使用的家長和參與公共托育推動的學者,在此場域中以立意取樣選取五位研究個案。透過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將其訪談資料謄寫逐字稿後整理並予以分析;分別分析倡導公托的學者、執行公托的業者及使用公托家長對於新北市托育公共化制度施行的理念、制度與困境的看法,據以提出以下的主要研究結論: (1)對於托育公共化理念認知不一包含:(a)學者期待托育公共化提高生育率、(b)業者認為托育公共化僅為原托育擴大服務福利政策及(c)家長對托育公共化無正確認知僅視為兌現政治承諾。 (2)對於托育公共化制度的看法:(a)學者認為背離理想托育公共化方向、(b)業者認為長期低價收費將影響服務品質、(c)家長滿意服務內涵、(d)業者及家長認為對生育率無加分作用以及(e)健全托育制度會提高婦女就業率。 (3)對於托育公共化困境的看法:(a)學者認為資源分配不均,需重新調整、(b)業者認為經費來源不足,營運成本高及(c)家長認為無長期規畫容易陷入經費不足窘境。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本研究建議。
  • Item
    「生病!我也要去上學!」以生態系統理論談討臺北市自閉症學園方案
    (2017) 劉昀青; Liu, Yun-Ching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深度訪談一位參與臺北市自閉症學園方案之自閉症學生以及五位重要她人,訪談資料經整理後藉由生態系統理論模式來呈現出此方案的運作模式與影響,歸納出這位學生一路的求學歷程及參與方案前後的樣貌。   個案在一般學校的班級中因社會技巧能力弱,與同儕互動的品質不佳,求學歷程當中受挫經驗多,而在學校環境中老師較難提供立即的協助,長時間下來在學校的生活適應以及學習都充滿挫折,造成適應上的困難。每當在學校受挫時,身為母親只能不斷替孩子轉換環境,希望可以找到最適合的環境,但不斷變換的環境卻使孩子要面對更大的變動,難以穩定的學習同儕相處技巧與生活技能,造成在學校適應上的困難,此時學園方案讓個案有了不一樣的選擇,也開啟新的學習環境。 一、學園環境規模小,師生比高,課程及作息以個別需求彈性調整   學園的學生人數僅五至六位,老師編置三人,如此的師生比使得學生在園內較容易獲得即時的協助與引導,而學園的課程依據學生的興趣及優勢能力開設,作息時間也依不同需求有不同的安排。 二、學園氣氛正向彈性,以發展學生優勢為目標   學園以發覺學生的優勢能力支持鼓勵,以修復挫折經驗為主,建立學生自信心,增強對環境調適能力。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小型的學習團體模式有助於自閉症學生的適應情形,而自閉症學生若能獲得較高的關注以及即時的協助,對於社會技巧的練習會有所幫助。最後提出研究過程中的反思期許及建議。
  • Item
    一所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經驗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2016) 李易穎; Lee, Yi-Ying
    近年來從新聞報導與教育現場中,不難看到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意願低落,學校行政團隊對於學校穩定與校務發展扮演極重要角色,更是推行教育政策與創新發展的領頭羊,若長期處於更迭動盪狀態,是學生學習與教育發展的危機,本研究針對一所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核心,訪談七位教師,受訪對象為兩位兼任主任、三位兼任組長與兩位曾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半結構訪談之質性研究方式進行,旨在瞭解行政工作經驗與感受,在個人層面、組織層面與系統層面的各項挑戰與困境,輔以生態系統架構分析影響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因素,以回應當前教育現場之困境。 當前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薪資、國家政策、學校氛圍、工作負荷、升遷等不滿足;責任、人際關係滿足與否因人而異;學習獲得滿足,根據個案研究分析與發現,歸結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在個人、組織與系統層面上面臨許多挑戰與困境。 貳、影響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個人內在層面有責任心、較能勝任行政工作、配合 個人規劃與個性;個人外部層面有人情因素、簡章規定或家庭。 參、影響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組織層面有學校氛圍、資源掌握度和領導者、同事 的人際關係。 肆、影響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系統層面有薪資、寒暑假課稅制度與假期福利。 伍、透過滿足激勵與降低保健等因素,能增進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意願。
  • Item
    雙師合作!雙司或雙失?專任輔導教師與導師合作經驗之研究
    (2016) 廖盈盈; Liao, Ying-Y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生態系統中專任輔導教師與導師的跨專業合作經驗,探討歷程中三個人─專任輔導教師、導師、學生,如何共構出一幅合作的圖。在合作圖中是讓雙師更能發揮所長、互補互助的「雙司:各司其職」?抑或是消耗彼此功能、互相抱怨的「雙失:雙方難發揮功能」?探究其促成有效合作之成功因子及致使無效合作之阻礙因子,以提出有助雙師合作效能之策略和建議。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並以紮根理論進行兩階段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花東地區國中小專任輔導教師、導師及學生等共四十一位研究參與者。每間學校各得一組資料,包含一位專任輔導教師、兩位導師和兩位學生等五人,每人進行約20-45分鐘之半結構式訪談。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新手輔導教師剛到學校快速與導師關係靠近的方法有:能經營與導師的人味關係、能立即性回應導師、關注導師的需要以及主動走進導師室。 二、雙師合作關係會依據彼此的需要和互動性而有不同的互動樣貌:關係互動可分為公交私交、主動被動、熟悉陌生及平等水平。 三、雙師需要持續地對話才有機會連結和理解三方:導師需要知道輔導在做什麼、學生怎麼了、學生進步或待調整地方,及導師該注意什麼地方或怎麼做。 四、雙師合作之有效因子包含三方目標共識是否趨向一致、雙師除公事外能保持良好私人關係、輔導教師隨時可被找得到和立即性回應、主動走進導師辦公室有行銷輔導效果;無效因子包含輔導教師將學生問題改善與否過度連結自我效能而有較多自責抱歉感受、陷入導師與學生衝突關係拉扯、無法回應導師抱怨等。 五、最美麗的三角共構合作圖:導師、專任輔導教師和學生這三個人是否能往一致的方向走去是這幅合作圖成敗與否的關鍵;有時並非是師生三方做得少,而是各自用力地往三個不同方向前進。
  • Item
    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模式之建構與檢證-以臺北地區為例
    (2010) 李建明; Jane-Minge Lee
    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臺灣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民衣食豐足,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卻常有諸多文明病之產生,同時更為了因應工作或課業壓力,以及人際關係溝通等問題,因而導致飲食失調、體能不足等不利於身心健康之行為。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國家的興盛衰敗則繫於學生身心健康之良窳;另一方面,在社會結構快速的變遷下、價值觀的改變,以及來自於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壓力,進而導致吸菸、飲酒、嚼食檳榔及濫用藥物等許多危害健康行為於焉而生。於此,本研究針對大學生來探討究竟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或學校因素會影響到其成癮物質使用行為,實為目前從事高等教育相關工作者所應重視之議題。 研究目的 本研究嘗試建構一個影響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的理論模型,並希冀能透過實徵資料分析,運用生態系統理論來加以檢視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是否受到社會人口學變項、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的影響?以及進一步由社會人口學變項、個人、家庭、及學校等因素,檢視其對成癮物質使用的效果與預測力。 研究方法 針對臺北市、新北市30所國(市)、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等四類日間部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並進行兩階段樣本選取,第一階段先隨機抽取10所學校,第二階段再細分為人文與社會類(文、法、商)及科技與自然科學類(理、工、農、醫)等兩大類別進行調查,研究發出1,300份問卷,有效樣本數共為1,140份,回收率為87.6%。研究分析則運用SPSS 18.0版、AMOS 17.0版等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百分比次數分配和平均數、因素分析、多元迴歸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方法,並針對本研究所建構的影響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的理論模型,進行實證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與發現 一、臺北地區的大學生有著較低的嚼食檳榔、成癮藥物等使用行為;在飲酒方面,高達61%比率有飲酒行為;而吸菸方面,亦高達17%有吸菸行為。 二、大學生的社會人口學變項(性別、家庭結構、母親職業、居住地區、就讀年級、就讀學校類型)可解釋成癮物質使用行為變異量約10%。 三、個人因素中的自尊及人格特質對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有直接影響。 四、個人、家庭和學校因素約可解釋大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的8%。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如何有效降低大學生的成癮物質使用行為提出若干建議,以及未來研究之可行方向,以提供給個人、學校、及教育相關的防制與支持系統,並冀望學校或政策部門能制定重要衛生政策,儘早擬定完善配套措施,俾使後續衛生教育暨研究能有更大的貢獻。
  • Item
    就業母親的嬰兒照顧選擇及托育經驗探究
    (2009) 陳姣伶; Chiao-Ling Chen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1)探討就業母親的個人背景、信念與母親托育選擇的關聯情形,同時考驗母親信念的影響效應;(2)探討就業母親實際的托育內涵及情感經驗。本研究以350位就業母親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再從中選取12位母親進行深入訪談。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ㄧ、母親教育程度愈高,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比例愈低;家庭收入低者,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比例則較高。 二、母親的嬰兒照顧選擇不會因幼兒性別、出生序、氣質而有顯著差異。 三、選擇自己照顧與機構式托育的就業母親在「專業學習取向」信念的得分較高,意即較重視照顧者的專業性及照顧環境學習內容的規劃。 四、選擇機構式托育的就業母親較認同托育對嬰兒的「有利影響」;選擇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則對托育「不利影響」的知覺程度較高。 五、選擇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有較強的「天賦母職」和「責任母職」信念。 六、選擇親屬托育的母親有較強的「生涯抱負」,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則對「工作的承諾」較低。 七、母親的信念能有效預測其托育選擇。「人際取向」因素與母親選擇自己照顧嬰兒呈負向關聯,「專業學習取向」、「不利影響」和「天賦母職」三項因素與母親選擇自己照顧嬰兒有正向關聯。 八、從生態系統觀點分析就業母親的嬰兒照顧歷程,顯示母親們主要經驗的托育問題包括配偶及家人參與情形的影響(小系統效應)、職場政策及工作壓力調適(小系統效應)、育兒或就業的抉擇(中間系統效應)、尋求托育服務及政策協助(外系統效應)、托育計畫的變化與調整(時間系統效應)以及傳統育兒觀念與照顧實務的衝突(大系統效應),而就業母親在嬰兒照顧歷程中因面臨各系統因素的影響,故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及心理調適經驗。 研究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研究、教育及政策推廣上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