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高中教師在社群媒體中的形象管理與師生互動
    (2024) 王睿華; Wang, Jui-Hua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教師在IG平台中的形象管理策略以及師生互動情形,並從中了解教師運用社群媒體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所欲形塑的形象、所使用的形象管理策略,再進一步分析對師生互動的影響,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對教育實務與後續研究之建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徑,以半結構式訪談法對六位教師與五位學生進行訪談,並輔以教師社群媒體圖文作為佐證,呈現教師於社群媒體中形象建構的特色及目的、教師形象管理策略的分類與關係,以及其對師生互動、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的影響。此外,本研究亦兼論影響教師形塑形象的個人、學校情境、社會脈絡,以及社群媒體教師形象與實體教師形象相互交織的關係。本研究綜整訪談、圖文資料以及過往文獻,在研究者分析與詮釋後歸納出六點研究結論,臚列如下:(一)社群媒體中教師形象以溫暖親切之個人特質為主,目的為拉近師生距離,專業知能形象則幾乎未被呈現。(二)理想化為教師於社群媒體中最常使用的形象管理策略,觀眾隔離、防衛性措施、神秘化三策略則最常相互搭配使用。(三)教師社群媒體形象管理得當,能促進學生課堂參與、深化學科知識,並增進班級經營成效。(四)教師能透過形象管理策略克服工作時數延長、劃分公私疆域界線,以及拿捏師生分際的挑戰。(五)社會期待為教師形象管理的主要影響因素,教師個人特質與理念、學校組織風氣與職務安排則為其次。(六)實體教師形象與社群媒體教師形象互相交織、相輔相成,但實體教師形象之影響力較大。
  • Item
    手機修圖行為與社群媒體形象管理之探討-以25歲至34歲女性為例
    (2024) 劉珮如; Liu, Pei-Ju
    本研究以25歲至34歲的女性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於了解使用者使用手機進行修圖的動機、修圖行為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接著以Goffman的戲劇理論為基礎,觀察使用者在社群媒體上的展演(前台)與表面之下的修圖行為(後台),並且分析其在社群媒體上如何透過修圖進行形象管理、與現實生活中的落差程度,最後探討粉絲的回饋對使用者造成的影響。本研究的抽樣方式採便利抽樣及滾雪球抽樣。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照片引談法(photo-elicitation),請受訪者在訪談時提供五張兩年內最滿意且曾經發布在社群媒體上的修圖人像照,依照訪談大綱針對這五張照片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研究結果顯示:(一)修圖的動機為吸引目光、維持版面的美感、強調照片想要表達的事物及增加照片的可看性;(二)修圖能夠使人像更加符合理想中的模樣、凸顯照片主角,以及提升照片整體的視覺效果;(三)修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擔心照片過度失真、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神成本,以及修圖功能或技能不足;(四)透過修圖照片在社群媒體上進行形象管理;(五)在社群媒體上經營的形象與現實生活形成不同程度的差距;(六)社群媒體上粉絲的回饋會造成心情與行為上的影響。
  • Item
    不同社群媒體平台中反串文章的使用行為研究
    (2024) 盧俞瑄; Lu, Yu-Hsuan
    「反串」是現今社群媒體中存在的一種交流方式,指的是使用者會採取虛假身份或觀點,透過同樣是虛假捏造的個人資訊或角色身份,以模仿或假扮特定社群成員或群體,在互動中表達不真實的觀點或立場。這可能破壞社群成員之間的信任,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其他使用者的真實身份或觀點,導致社群內部的不信任和疏離感。反串者可能會模仿特定群體的言行舉止,製造出一種似是而非的印象,使其看起來像是該群體的成員;特別是當反串者意圖挑釁或諷刺特定群體或觀點時,這可能導致社群內部的對立和分裂,又或是嘗試讓其他使用者感到困惑或不安。反串的用意之一在於散佈虛假訊息或誇大觀點,企圖以看似幽默的方式虛構故事情節,以引起注意或獲得回應。這種行為可能帶有不同的動機,例如娛樂、測試社群反應、諷刺或挑釁等。若是反串行為涉及到虛假訊息或不當內容的散佈,可能對社群成員的安全和隱私構成風險,包括誤導性訊息、個人資訊的泄露,以及其他形式的騷擾或威脅。本研究透過訪談法,試圖了解反串者發布文章的動機,以及這些文章對社群媒體使用者的影響,例如是否會破壞信任、引起混淆或衝突等負面影響。透過深入了解反串行為的背後動機和影響,我們希望為社群媒體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資訊和警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這些觀點同時提供了社群媒體中反串行為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也進一步研究這些問題可以幫助社群中的使用者更好理解反串行為的影響,並發展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 Item
    爭議性事件報導文本分析之研究—某網紅指控作票個案分析
    (2024) 鄧暘達; Teng, Yang-Ta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的文本分析,以某網紅指控作票來做個案分析來探討爭議性事件報導在新聞媒體及社群媒體帶來的影響性。以2024年總統大選選務相關的爭議性事件為分析對象,透過文本分析看見臺灣事實查核中心做出的查核報告所呈現的爭議性事件報導,看見文本背後的意義,使得整個爭議事件更有完整的脈絡。依照本研究之主旨,得出下列幾項的研究結果及發現:一、爭議性事件報導在新聞媒體的新聞標題與內容基本上並無太大出入,主要原因在於現在新聞媒體皆會參考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提出的查核報告,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為國際認證的組織,提出的查核報告具有公信力。二、爭議性事件報導在2024年總統大選可以切分成選前、開票、選後來做文本分析討論,比較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所提出的「選務謠言劇本」有高度的相關性。三、爭議性事件報導在社群媒體上造成各種現象,經歷了同溫層效應、第三人效果、政治極化、後真相時代的影響之下,社群媒體加速爭議性事件的擴散速度,也導致查核組織的報告澄清的效果有限,爭議性事件報導也導致了社會對立趨於嚴重。四、網紅在社群媒體具有話語權及影響力,提出選舉作票這類型的嚴重指控,未盡到查證、查核事實之義務,導致政治極化更加嚴重。爭議性事件報導在社群媒體上發酵之後,具有高度聲量之後新聞媒體會再持續報導,進一步提高討論度。
  • Item
    臺灣青少年網路「刺」文化之初探研究
    (2024) 洪季君; Hung, Chi-Chun
    本研究旨在探究刺青在青少年中的意義,並分析刺青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角色,以及調查社群媒體對刺青文化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立意取樣以及結構式訪談法,以青少年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研究探究,青少年刺青行為與網路社群媒體普及化有一定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研究的深度和可行性,研究者將場域鎖定臺灣北部某所大學,取1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刺青的多重意義:綜觀文獻分析以及訪談結果,刺青在不同的人心裡代表著不同的意涵,選擇刺青圖案與個性表達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顯示刺青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裝飾,更是一種內心世界的體現,除了社會上的正反兩面解讀,刺青實是一種生命歷程、亦是一種選擇、更是微觀社會的呈現。 二、刺青文化在青少年中的角色:透過本研究歸納整理,群體歸屬已非當代青少年刺青訴求,原因是刺青者的認同轉變,除了刺青場域的變換,也包含社群媒體的快速運轉,默默地在潛移默化著每一位使用者。 三、社群媒體對刺青文化的影響:網絡場域對刺青文化的推廣來說,有著大功勞,全球無時差、無空間限制地將刺青文化默默地散播著,加上網絡之間的串流合作形式,透過廣告推播以及互聯網大數據影響,青少年也於不自覺間橫跨遊走於多種社群媒體平台,主動(又或許是被動)地瀏覽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無形中增加刺青的受眾。
  • Item
    社群媒體使用與錯失恐懼之相關探討
    (2024) 廖柏雅; Liao, Bo-Ya
    近年來,社群媒體使用人數大幅上升,社群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互動的熱門據點,越來越多學者去探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錯失恐懼被定義為一種普遍的焦慮狀態,其特點是渴望與他人保持持續的聯繫,或是與他人相處時總是想獲得對方的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民眾社群媒體使用及其動機與錯失恐懼之關係。研究對象為臺灣18歲以上之成年人,採便利取樣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計282份有效問卷,其中包含男性110位、女性172位。研究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社群媒體使用」、「社群媒體使用動機」,以及「錯失恐懼量表」,使用SAS統計套裝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研究結果發現:(1)人口學變項中,年齡、學生身分與否與娛樂性動機有相關,與社交性動機及工具性動機無關;性別、教育程度與社交性、娛樂性、工具性動機皆無關。(2)研究對象使用社群媒體的平臺類型,會根據其使用動機而有所不同。社交性動機較強烈的研究對象較會去使用Line及TikTok;工具性及娛樂性動機較強烈的研究對象較會去使用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3)研究對象社群媒體使用動機與使用時間長度沒有相關;社群媒體使用時間長度也與錯失恐懼無關。(4)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社群媒體的使用動機與錯失恐懼有相關。社交性動機及娛樂性動機越高,其錯失恐懼量表得分也越高。此外,具全職學生身分的研究對象,其錯失恐懼量表平均分數也較高。
  • Item
    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對親密關係滿意度的影響: 成人親密關係依附傾向的調節效果
    (2024) 黃子芸; Huang, Zi-Yun
    自從電腦與社群媒體問世,大大地改變了個人的社交方式與狀況,在親密關係之間也是 如此。本研究主要以依附理論(Bowlby,1969,出自 Shaver 與 Mikulincer,2009)與使用與 滿足理論(McQuail,1993)來探討兩個目的:一、了解現代未婚成年人的親密關係依附傾 向、在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和親密關係滿意度的關係;二、探討親密關係依附傾向在社群 媒體上的關係呈現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間的調節效果。依據文獻與依附理論設定四個主要假 設:一、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愈高,親密關係滿意度愈高;二、焦慮與逃避依附傾向程度 愈高,個人親密關係滿意度愈低;三、焦慮依附傾向程度較高的人,若其在社群媒體上的關 係呈現越高,則親密關係滿意度越高;四、逃避依附傾向程度較高的人,若其在社群媒體上 的關係呈現越低,則親密關係滿意度越高。本研究透過 Surveycake 網路問卷平台發放問卷, 於西元 2023 年 7 至 10 月進行方便取樣,並利用篩選題機制立意取樣 19 至 30 歲,未婚有伴 侶之受訪者,有效資料為 411 份。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中的被動回應與自主產 製與親密關係滿意度呈現正相關。焦慮與逃避依附傾向皆與親密關係滿意度呈現顯著負相 關。焦慮依附傾向在被動回應、自主產製、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與親密關係滿意度間具有 調節效果,高焦慮依附傾向,若是高頻率被動回應、自主產製及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則 親密關係滿意度會較高。逃避依附傾向在被動回應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間具有調節效果,高 逃避依附傾向,若是高頻率被動回應,則親密關係滿意度也會較高。本研究首次將社群媒體 上的關係呈現具象化從呈現形式轉換成行為模式,並將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呈現、依附傾向與 親密關係滿意度三者擺在一起分析,但是研究也有限制,樣本蒐集偏誤、研究工具未測量並 進行對偶比較,未來研究建議可以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分析不同社群媒體或不同依附類型的差異。
  • Item
    社群媒體劇場中的數位勞動:對圖文創作者之探討
    (2023) 丘正芝; Chiu, Jeng-Jr
    網路空間造就了許多社群媒體,吸引愈來愈多的新興創作者投入圖文 創作市場。其中,圖文創作者得建立獨樹一幟的風格以殺出重圍,此即攸 關了 Goffman 自我展演的概念。因此,圖文創作者的工作範圍也從「創作」 本身延伸到線上的社交活動,並進而成為創作者在社群媒體上的數位勞動。觀察到此現象,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以探討圖文創作者經營社群媒體 時的自我展演,以及所付出的數位勞動及情緒因應。研究結果則包括下列: 1. 在自我呈現策略中,受訪圖文創作者主要根據其自身個性、興趣及 生活發展圖文粉專的主題與角色。創作者不僅精心設計角色形象,並且策 略性地選擇特定面貌,以營造個人的粉專形象,並引發粉絲共鳴。 2.在數位勞動過程中,圖文創作者透過品牌特性與品牌經營建立自我 品牌,進行了「自我品牌勞動」。而關於「創業勞動」,在不穩定的網路 創業環境中,受訪創作者增進了各種競爭條件以維持競爭力,並且獨自面 對創業失敗的各式風險。最後,在「情緒勞動」方面,創作者透過熱忱維 持創作動力,但也持續消化外界與自身附加的壓力所造成的負面情緒。 上述發現可提供學界及業界參考。同時,吾人亦可更加關注圖文創作 者在經營線上社群、展演自我時的各種勞動,並正向回應其作品,以促進 圖文創作及社群媒體的永續發展。
  • Item
    銀髮族的外向型人格特質、線上社會焦慮、資訊超載與網路潛水行為關係之研究
    (2022) 郭惠敏; Kuo, Hui-Min
    在網路通訊時代,因移動裝置普遍和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促成了資訊豐富化的社交環境,促成網路社交多元性。當銀髮社會遇到資訊社會,銀髮族邁入退休階段、家庭空巢期、生理逐漸退化、社會角色變動、心理調適過程…等身心轉變時期,對網路數位環境的陌生,無所不在訊息接收的資訊社會,銀髮族從心理、生理反應性的角度來看,社會互動將導致社會焦慮的關鍵特徵。由於銀髮族在前半生未曾或甚少接觸網路虛擬環境,原本熟悉的實際社交環境,卻不能運用於陌生的社群媒體氛圍,在使用LINE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個人的外向型人特質、線上社會焦慮、資訊超載…等因素,影響在LINE群組中的網路潛水行為;另外,線上社會焦慮、資訊超載與網路潛水行為之相關研究,大都集中在數位原民(1980年後出生)年輕族群為研究對象,很少聚焦在數位移民的銀髮族上,故引起研究者對此議題之研究動機。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一、瞭解不同背景銀髮族在使用社群媒體LINE時,其外向型人格特質、線上社會焦慮、資訊超載與網路潛水行為之差異性二、探討銀髮族在社群媒體LINE環境互動下,其線上社會焦慮、資訊超載與網路潛水行為之間互相影響程度。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都會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年滿55歲使用社群媒體LINE的銀髮族,其研究方法採取橫斷式、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收集334份有效樣本,採取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方式進行量化研究、統計資料。得到下列研究發現:一、銀髮族每天在LINE發布訊息量越多、擁有越多LINE群組數、越多LINE 好友數,其外向型人格特質越明顯。二、銀髮族外向型人格特質越高,則線上社會焦慮與網路潛水行為就愈低。三、銀髮族在LINE發布訊息量越少,線上社會焦慮越明顯;女性比男性之 線上社會焦慮高。四、銀髮族的線上社會焦慮與資訊超載越明顯,其網路潛水行為越高。五、銀髮族感知資訊超載越明顯時,其線上社會焦慮越高。六、銀髮族的網路潛水行為,家庭管理者比高階主管者明顯,教育程度越低 者,則網路潛水行為越明顯。七、銀髮族的外向型人格特質越明顯,其資訊超載越低。 八、銀髮族的網路潛水行為越明顯時,其線上社會焦慮程度越高。 九、銀髮族的資訊超載越高,網路潛水行為越明顯。 十、銀髮族的的線上社會焦慮越高,資訊超載越明顯。 十一、銀髮族的線上社會焦慮和資訊超載,能預測網路潛水行為。
  • Item
    探討使用者在社群媒體音樂分享行為研究
    (2022) 鄒佳容; Tsou, Chia-Jung
    社群媒體是許多人進行社交互動、分享資訊的平台,透過在社群媒體分享音樂的行為,可以讓線上的成員擁有高度的互動關係,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維持良好的社群關係。然而,使用者在線上公開分享個人資訊的同時,也表達憂慮自身隱私問題等看似悖論的行為,闡明了社群媒體使用者在維護隱私以及自我揭露兩種行為上的兩難。為了研究使用者如何在不同社交媒體平台上維持隱私、以及揭露自己的音樂品味偏好中取得平衡,本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為架構,以音樂分享行為作為自我揭露的形式,探討社群媒體使用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動機,以及利用隱私管理多個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分享音樂行為上的影響。本研究希望透過衡量使用者基本心理需求,如何透過音樂分享得到滿足的理論架構,來預測使用者分享音樂的態度與行為。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分析自我決定理論中重要變項,包括「自主性」、「自我效能」以及「歸屬感」,加入「隱私管理」對分享音樂行為的影響,以及分享音樂行為對使用者是否產生「幸福感」的探討。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性、自我效能、歸屬感與分享音樂行為和幸福感有正向的關聯性,而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需要仔細區分隱私的層面:個人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有顯著影響,而平台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