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2023) 孫菁蔓; Sun, Ching-Man迎接斜槓世代來臨,企業的競爭力除了有賴於具備高抗壓性的員工外,在營運上也需要有因應時代變動不斷創新的能力,高等教育既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如何培育出能展現創新行為的人才以符應市場,以及如何將創新培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是所有發達國家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而能夠實踐創新點子的人通常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性,並且具備較高心理資本以適應環境變遷,就算遇到挫折時,也能保有希望及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挑戰。然則,除了強健心理素質外,個體也必須願意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方才能真正促成創新行為的產生。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五所頂尖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回收465份有效問卷,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與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希望」層面表現程度最高,以「樂觀」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二、臺灣頂尖大學學生自我實現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開放經驗」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自主」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三、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創新行為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創新構想執行」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創新構想推廣」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四、頂尖大學女性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男性學生。 五、頂尖大學第一類組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第二、三類組學生。 六、頂尖大學大一學生之自我實現明顯低於大四學生。 七、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彼此之間呈正向顯著關係,而心理資本會透過自我實現影響其創新行為,自我實現在心理資本與創新行為之關係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Item 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2003) 詹秀美; Shiou-Mei Chan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1) 探討國小資優班實施創造思考教學的現況,(2) 探討國小資優 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表現,(3)探討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狀況與學生創造思考表現之間的 關係。 研究對象為我國的國小資優班,樣本為取自台灣北、中、南三區的18名資優班教師與212名 資優班學生 (包括集中式智優班與資優資源班兩種班級型態)。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 創造思考量表」、「創造思考測驗」、「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少年自我實現量表」和 林幸台與王木榮修訂的「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 1. 國小資優班教師普遍具備適當之創造思考教學基礎知識,但是創造思考教學實施上所需 運用的進階知識和教學技巧仍有待充實。 2. 國小資優班教師在創造思考教學實施上最主要的困難為環境條件,其次是教學實施方 式。 3. 畢業於特教系的資優班教師在創造思考教學知識基礎上優於非特教系畢業之教師。 4. 資優資源班在教師知識基礎、教師創造性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學實施方式及教學情境 條件上優於集中式智優班。 二、 國小資優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表現 1. 資優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優於普通班學生。 2. 資優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優於普通班學生。 3. 資優班學生的創造性傾向優於普通班學生。 三、 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狀況與學生創造思考表現的關係 1. 教師創造思考教學知識基礎程度不同之資優班學生在各項創造思考表現上皆無顯著差異 。 2. 教師創造性人格特質較高之資優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優於教師創造性人格特質較低之 資優班學生。 3. 創造思考教學之課程與教學實施狀況不同之資優班學生在各項創造思考表現上皆無顯著 差異。 4. 學校與社會環境條件較佳之資優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上優於學校與社 會環境條件較差之資優班學生;教學情境條件不同的資優班學生之創造思考表現沒有顯著 差異。 5. 教師專業背景不同之資優班學生在各項創造思考表現上皆無顯著差異。 6. 集中式智優班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與自我實現傾向優於資優資源班學生。 7. 歸納而言,當前國小創造思考教學之實施狀況,以資優教育安置型態以及學校和社會環 境兩項條件和資優班學生之創造思考表現有最明顯之關係;集中式班級型態似比分散式資 源班更有利於資優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資優教育的實施及未來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議。Item 老子生活態度量表的編製及其與憂鬱、平安之關係(2007) 鮑順聰; BAO,SHUN-CONG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編製一套依據老子思想所開展的生活態度量表,據以瞭解老子思想在臺灣社會成人的心理運作中呈現何種樣貌,及其在身心健康上可能發揮的效應。本研究假設:愈具備老子生活態度,則愈不容易罹患憂鬱症,而生活愈感到平安自在。 量表建構部分,共依據概念架構撰寫73題預試試題,並以便利取樣與滾雪球取樣蒐集367份有效樣本。經項目分析編製成34題之正式量表,命名為「老子生活態度量表」。本量表的效度與信度結果為:一、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出五個因素,依次是:(一)自我的超越;(二)生命的理想;(三)整體的和諧;(四)辯證的智慧;(五)生活的紀律;共可解釋約56.94%的總變異量。五因素間皆有顯著正相關(p<.01),相關係數介於.53與.75間,顯示建構效度良好。二、本量表與「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在分數上呈中度負相關(r=-.47,p<.01),與「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平安量表」之分數則呈高度正相關(r=.73,p<.01),顯示效標關聯效度良好。三、內部一致性信度方面,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介於.79與.90間,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為.95。整體而言,本量表信效度良好,是一個可靠有效之工具。 為驗證前揭假設,研究者採便利取樣與滾雪球法取樣蒐集1260份有效樣本,測量受試在「老子生活態度量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與「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平安量表」上之得分,並以SPSS 12.0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與典型相關等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不同性別與教育程度在「老子生活態度量表」五層面上的分數上沒有差異存在。二、不同年齡在「老子生活態度量表」五層面上的分數有差異存在,其中大致以45-54歲組最高,而以24歲以下組最低。三、不同婚姻狀態在「老子生活態度」五層面上的分數有差異存在,除在「辯證的智慧」層面外,結婚有子女組顯著高於未婚組。四、不同宗教信仰在「老子生活態度」五層面上分數有差異存在;其中信仰佛教與道教者在「自我的超越」、「生命的理想」與「生活的紀律」三層面顯著高於無宗教信仰者;但在「整體的和諧」與「辯證的智慧」兩層面上,僅信仰道教者顯著高於無宗教信仰者。五、不同個人年收入在「老子生活態度」五層面之分數有差異存在;在「自我的超越」上的得分,個人年收入80-120萬組顯著高於40-80萬組,40-80萬組又高於40萬以下組;在「生命的理想」與「生活的紀律」上的得分,個人年收入80-120萬組以及40-80萬組兩組,均顯著高於40萬以下組;在「整體的和諧」與「辯證的智慧」上的得分,個人年收入80-120萬組,均顯著高於40-80萬組以及40萬以下組兩組。六、在「老子生活態度」五層面之分數,低憂鬱組均顯著高於高憂鬱組,而高平安組則顯著高於低平安組。 研究者最後說明本研究之限制,並具體提出後續研究與應用上之建議。Item 舞動生命的樂章-玉門舞集團員之自我實現(2010) 黃瓊儀; Chiung-Yi Huang本研究旨在瞭解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之自我實現歷程。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法,邀請六位非舞蹈相關科系畢業,且連續參與玉門舞集三次以上公演的團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Maslow需求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的途徑為依據,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進行訪談逐字稿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主要分為三個部份呈現。 第一部份為六位受訪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之歷程故事:依照時間序呈現每位受訪者各別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的故事。 第二部份為六位受訪玉門舞集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歷程中有關自我實現之重要特徵:從每位受訪者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歷程中,抽取有關自我實現之重要特徵,並分為加入前、初嚐期、深入期和現階段四大階段來探討。 第三部份經由跨個案的歷程分析中,抽取自我實現之要素,並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而發現: 從需求層次來看,六位受訪玉門舞團員學舞及加入玉門舞集的歷程中,除了安全需求,其他意動需求,如生理、愛與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滿足,大致按照Maslow的理論,且同時能夠滿足認知和審美的需求。 從自我實現的途徑來看,六位受訪玉門舞團員皆能充分運用自我實現之八大途徑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包括:(1)全心全意投身於舞蹈中,忘我的舞動肢體;(2)不斷選擇成長的喜悅,勝過安全的快樂;(3)傾聽內在想學舞的聲音;(4)真誠面對跳舞的要求,且勇於承擔責任;(5)不管身旁的人對舞蹈的看法如何,仍堅持繼續跳舞;(6)辛勤練習、忍受身心磨練、下苦功都是必須的過程;(7)體驗舞蹈的高峰經驗,並適時的運用在表演中;以及(8)戰勝自己,排除阻礙跳舞的各種心理障礙。 從四大階段來看,「加入前」受訪者依個人不同狀況,對於跳舞的動機產生不同的需求,且很早之前就相當喜歡跳舞,並開始選擇成長的方向,「初嚐期」能滿足受訪者更多需求,尤其生理、愛與隸屬、認知和審美的需求,由於喜歡玉門的舞蹈,不怕困難,全心投入,再苦再累都願意,到了「深入期」,受訪者能將阻力變助力、自我要求、精益求精,和虛心檢討,同時能夠承擔責任、努力不懈、忍受辛苦,並且勇敢面對內在與外在的阻礙,運用高峰經驗的感受,感動自己與觀眾,最後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享受無比的成就與驕傲,亦滿足了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在「現階段」,受訪者能夠享受自信與美麗的改變,比過去更勇敢展現自己,表示會繼續留在玉門享受舞蹈、協助招生,迎接下一個挑戰。 本研究尚發現需求和途徑是不斷交錯出現的,因應需求,個體會運用不同的途徑來滿足,直到感覺足夠了,另一個需求會再度出現,然後受訪者再評估那個途徑適合,就在這樣不斷交錯中進行,直到完成演出,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現代婦女、政府相關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Item 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2005) 蕭詠琴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社團參與經驗及心流經驗的差異和社團經驗與心流經驗之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大學學生事務工作人員輔導學生社團之參考和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係參考學者發展之量表,及依據研究者工作經驗編製而成之「大學生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關係問卷」,並輔以訪談來深入瞭解社團經驗與心流經驗之情形。 本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參與社團學生研究對象,經由有效問卷589份資料整理後,分別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討論;另外,挑選五位同學訪談,並以開放性編碼方式整理,補充說明量化分析不足之處。 本研究結果可歸納成四點,臚陳如下: 一、大學生參與社團確能獲得技能學習、人際關係、領導能力及自我實現等經驗,但此經驗不受參與者的性別、院別及參與社團個數之影響,而受參與者的年級、投入社團類別、參加社團年資、擔任最高職務及平均每週投入時間之影響。 二、大學生參與社團過程表示感受到心流經驗,但此經驗不受參與者的性別、院別及參與社團個數之影響,而受參與者的年級、投入社團類別、參加社團年資、擔任最高職務及平均每週投入時間之影響。 三、大學生參與社團心流經驗與社團經驗中技能學習、人際關係及領導能力等三項呈現中度正相關,而與自我實現呈現高度正相關。 四、從訪談中發現心流經驗出現時,會有清楚的目標、專注、技巧與挑戰平衡、時間感異於平常及愉悅等特徵。Item 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2008) 陳俞諺; Yu-Yen Chen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之歷程與內涵,包含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之動機、設定目標、人格特質、發展歷程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並提出有助於青年從事志工服務之建議,以提供學校、志工服務機構鼓勵青年參與服務,吸引更多具有活力的志工一同加入。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以敘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作為研究取向,深度訪談四位青年志工自我實現的相關經驗,歸納出四位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重要內涵。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青年志工對自我之看法可分為「勇於做自己」、「認真做自己」、「開發潛能」及「自身做起」。 二、青年志工參與志工服務之動機分為「興趣及個性的喚起」、「眾人支持的力量」、「做生命的主人」、「使命感的感召」。 三、青年志工之設定目標分為「自我期許」、「學以致用」、「奉獻自己」及「延續志工服務熱忱」。 四、青年志工之自我實現歷程經過「喚起自我期」、「探索自我期」、「啟發自我期」、「實現自我期」四個時期。 五、從事志工服務對自我實現的啟發,包括「人生態度」及「自我實現」兩方面。在「人生態度」方面包含精益求精的自我塑造、泰若自然的生活哲學、善解包容的依附關係、保持彈性的情緒管理、自我啟發的資源使用;在「自我實現」方面包含志工生活越活越精彩、邁向自我成長及練就領導絕活、因為從事志工服務而存在。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針對邁向自我實現青年、學校、志工服務機構及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字:青年志工、自我實現、休閒服務Item 服務學習對大學全人教育之啟示(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2012-08-01) 嚴秋蓮; 蔡進雄; 劉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