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亞洲國家資訊素養教育趨勢與洞見探究(2023) 林祤晴; Hunsapun, Nalatpa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使用文獻計量學、內容分析和訪談法,探討亞洲各國資訊素養教育的趨勢和見解,以回答與研究方向和趨勢、研究文章的特徵和分佈以及高等教育中資訊素養研究和教學情況相關的三個主要問題。研究樣本分為三部分:1)對2000年至2022年期間Web of Science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資料庫中收錄的亞洲各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研究的150篇文章進行內容分析;2)使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分析作者和期刊的產出,並進行引文分析、共引分析以及對出版物中常用關鍵字的分析,並利用VOSviewer系統將資料視覺化;3)採用半結構化訪談方法,對臺灣和泰國的九位資訊素養教育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訪談。 關於亞洲各國高等教育中與資訊素養相關的研究問題的特徵和分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在2000年至2022年期間,研究的出版物數量逐漸增加。中國大陸、臺灣、韓國、馬來西亞和日本是最具生產力的國家。大學部學生是最常見被研究的對象、定量方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領域各不相同,重點放在未指定領域、混合學科、語言和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方面。雖然大多數文章中沒有明確提到具體的資訊素養標準或框架,但研究人員認識到在課程設計中引用任何標準或框架的重要性。 關於資訊素養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趨勢方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一些關鍵見解。首先,通過引文分析和期刊共引分析,觀察到該領域中最常被引用的期刊有《電腦輔助語言學》、《電腦與教育》和《學術圖書館員雜誌》。其次,從作者的引文分析和共引分析來看,Lai, Chun是最有產出的作者,其次是Gu, Ming-Yue和Sin, Sei-Ching Joanna。值得注意的是,Lai, C.和Gu, M.合著的題為《利用技術進行課外自我調節語言學習》的研究接收到了最多的引用次數。此外,研究還確定了資訊素養教育研究中經常使用的關鍵字,如「資訊素養」、「數位素養」、「高等教育」、「學術圖書館」和”大學生」。根據對泰國和臺灣的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工作者的訪談,高等教育中的資訊素養被視為在當今資訊驅動的世界中至關重要,使個體能夠獲取和有效利用資訊。研究強調了統一標準的必要性以及圖書館在促進資訊素養方面的作用。教授資訊素養技能涉及教授、圖書館員和學生之間的共同責任,合作和融入課程是關鍵。挑戰包括教師缺乏專業知識以及需要良好結構化的教學方法。資訊素養技能的發展受到學習者特徵、教師知識、社會因素、研究應用挑戰和教育相關政策的影響。促進資訊素養面臨著快速技術變化和有限意識的挑戰。然而,教師期望政府的支援,並強調需要進行研究並採用新的典範(paradigm)來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技能。 為了加強對高等教育中資訊素養的未來研究,建議利用包括國際和國內來源在內的綜合資料庫,以更全面地瞭解該領域的趨勢和方向。擴大搜索詞的範圍,包括與資訊素養相關的新興詞彙,以確保全面分析。進行涉及亞洲不同國家教師的定性研究,可以提供資訊素養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細緻見解。此外,探索各個教育層次(如中學和小學教育)中的資訊素養,將能夠進行比較分析,並全面瞭解資訊素養的發展。Item 老年人咀嚼能力及營養狀態與認知功能之橫斷性研究(2022) 蔡易芷; TSAI, Yi-Chih目的:認知障礙是高齡者中最常見的老年症候群之一,它可能與許多因素有關,而營養狀態不良與咀嚼能力差可能與高齡者認知障礙有關,但目前尚不清楚之間的關聯。故本研究旨在調查高齡者的營養狀態和咀嚼能力與認知功能之關聯性。 參與者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間於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蒐集資料。招募標準為 65 歲或以上高齡 者至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門診就醫或者曾參與過老人健檢者。本研究運 用迷你營養評估-簡表來衡量營養不良的風險,單題項之問題詢問受試者 的主觀咀嚼能力,簡易智能檢查評估認知功能。統計方法包括獨立樣本 t 檢定、卡方檢驗以及二元邏輯斯回歸。 結果: 本研究共計 256 名高齡者納入分析(平均年齡:80.6±7.1 歲;53.9% 女性)。在調整潛在干擾因子後,無營養不良風險或咀嚼能力良好的高齡 者與認知障礙風險沒有顯著的關聯性。在合併營養狀態與咀嚼能力後,亦 與認知障礙風險沒有顯著的關聯性。 結論:在此樣本中發現,營養狀態、咀嚼能力的好壞皆與認知功能風險無 任何顯之關聯性。未來研究可增加更多咀嚼能力之客觀測量方式,以更加 了解營養狀態及咀嚼能力與認知功能的關聯性。 關鍵詞:營養不良、咀嚼不良、認知障礙、高齡者、臺灣Item 高齡者靜態行為型態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研究(2022) 蕭綺; Hsiao, Chi研究目的:老年憂鬱症狀是老年症候群中最常見的疾病症狀,它可能與許多行為因素有關,而靜態行為可能是其中一項行為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靜態行為與老年憂鬱症狀間的關聯。此外,鮮少研究關注整體靜態行為型態(總靜態行為時間、靜態行為回合及靜態行為中斷)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係。故本研究旨在調查高齡者的靜態行為型態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於某醫學中心門診部進行資料蒐集。參與者年齡皆為65 歲 (含) 以上,能獨立行走,且無認知功能風險的社區高齡者。本研究使用三軸加速度計連續 7 天蒐集靜態行為型態之數據,老年憂鬱症狀則是透過 15 項老年憂鬱量表 (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15) 進行量測。本研究運用二元邏吉斯迴歸模型檢驗「總靜態行為時間」與GDS-15 分數之間的關聯;再利用多元線性迴歸模型檢驗「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和GDS-15分數之關係。研究結果:本研究共計167名臺灣高齡者納入分析 (平均年齡:80.2±7.0 歲;50.9%為男性;15.6% 有老年憂鬱症狀風險)。在調整潛在干擾因子後,每日總靜態行為時間高於9小時的高齡者與老年憂鬱症狀並無存在顯著性相關,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 和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與老年憂鬱症狀均無任何顯著性相關。研究結論:本研究發現,對本研究樣本而言,整體靜態行為型態 (總靜態行為時間、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 及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與老年憂鬱症狀並無存在顯著性相關。建議未來研究可同步使用客觀測量儀器與自陳式靜態行為問卷進行評估,如此才能明確得知客觀數據及主觀資料的心智功能主動或被動形式之靜態行為 (如看書、看電視),進而更能完整釐清靜態行為型態對於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Item 從「痛」中學認同:一位臺灣在美華語教師的自我敘事(2019) 戴廷如; Tai, Ting-Ju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於美國擔任華語教師的經驗出發,以自我敘事作為研究方法,試圖探尋與建構出一位來自臺灣的海外華語教師所可能擁有的認同。研究著重於教師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討論,試圖探討以下問題:臺灣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會是什麼樣子?在廣泛的「中華文化」與在地的「臺灣文化」,甚至與異地的「美國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下,研究者面臨了何種困境、產生了何種認同上的改變?以及面對困境,採取了怎樣的行動? 透過敘事研究的反思過程,加上與相關理論的對話,研究結果顯示出臺灣所培育出來的華語教師擁有多元的認同,由於華語教學工作的性質,身處於全球化的工作環境,若是自身的認同不明,便時常會面臨生活上,甚至專業上的困境。本研究便是一個華語教師於這些困境與糾結之中,找出一條能夠證明自身專業並同時表現出臺灣文化認同的教學與敘事。Item 方案教學法由美國傳入我國之歷史探究(2019) 楊佳慧; Yang, Chia-Hui與方案教學法(The project method)有關的教學實施,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已經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且此一教學法之精神內涵及其運用轉傳相傳,其經由大陸,再傳入臺灣的歷史也為期不短。本研究的主旨即在探討方案教學法由美國之緣起,進而傳入大陸與臺灣的發展演進,從中探究方案教學法的真義,並尋繹方案教學法對臺灣有關教育問題的啟示。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方法為主,透過文獻、史料的整理、歸納及分析,瞭解方案教學法之歷史脈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析方案教學法之溯源與開展;第三章、第四章探究方案教學法傳入我國之理論與實務研究的情況;第五章則為全文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當今倡行專題式學習的臺灣學界人士,雖有部分已經能掌握專題式學習係緣起於Kilpatrick首倡的方案教學法之史實,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其由美國傳入大陸,再經由大陸傳入臺灣的歷史發展過程。於此一傳延的過程中,不僅在理論方面曾出現大量的專著,在實務方面也有少數學校進行實驗之事實。本研究以為,掌握這段歷史,對於深入理解專題式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應有正面的作用。Item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張建成; Jason Chien-Chen Chang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本文之整理與歸納。Item 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之研究(2006) 吳俊憲; Wu Jiun-Shian課程是教育的核心,認同臺灣本土、臺灣優先、以臺灣為主體的教育目標,在近十餘年來已逐漸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推動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絕對有其重要性,如何運作課程改革藉以落實本土教育理想的達成,如何促使學校與教師幫助學生習得生活化與本土化的課程,教導愛護自己生長的土地,培養在地關懷的特殊情感,建立正確的本土認同,此為本研究關注的重點。 基於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五:第一,蠡探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及其內涵;第二,瞭解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與發展;第三,分析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議題;第四,歸納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影響因素;第五,綜合研究結果提出課程改革的相關建議。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主要採訪談法,並輔以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歸納重要結論如下: 一、本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鄉土教育是實踐本土教育的基礎,而全球教育必須建立在本土教育的基礎之上。 二、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係以全體臺灣人民為教育的主體,重視臺灣主體、回歸教育的本質、「由近而遠,再回到近」的參照觀。 三、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所進行的課程改革,其課程內涵是保持中立的、關心多元文化的、省思後殖民境況的、符合學生需求的。 四、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推動,係受到解嚴後各項因素帶來的影響;其目的在深化本土認同、發揚臺灣主體、凝聚生命共同體、提升國家競爭力。 五、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有:鄉土課程標準的修訂、本土教育委員會的設立、擬訂教育施政主軸政策、設置大學相關系所、編修相關參考資料庫等。 六、本土教育課程改革重要議題有:課程綱要修訂、教科書問題、鄉土語言課程與教學的問題;爭議重點主要為「去中國化」、內容比例、意識型態等。 七、國小推動「社會行動取向學校課程發展」及「社區總體營造學校課程發展」,惟是否達成本土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之目的,值得檢討與批判。 八、臺灣本土教育面臨的常見問題有:關懷不足、認知偏差、認識不夠、政策不定、人才缺乏、師資不足、教材混亂、資料貧乏、及其他等問題。 九、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社會氣氛的轉變、民間團體的影響、執政黨的影響力、行政首長的理念、大學教育機構及學者專家的主張、民意代表的介入等。Item 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地區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之研究(2017) 于第; Yu, Ti過去幾十年來,高等教育機構面臨了許多的挑戰與改變,如科技快速的發展、經費的縮減、人力的吃緊、嚴苛的評鑑制度及日益漸增的競爭等;另外也面對了不少教學方法、學習成果及機構績效的轉型等問題與壓力。鑑此,為了解決這些挑戰與問題,許多圖書資訊學界的專家學者一再呼籲,大學教師與館員間建立協作關係與實施協作專案的重要性。 建立協作關係與實施協作專案固然重要,但研究者認為能夠成功建立協作關係與推動協作專案的基本關鍵要素應該是「協作文化」。然而,過去卻很少有研究談到「協作文化」對大學教師與館員實施協作的重要,同時也極少看到有亞洲地區的研究學者或館員談論「協作文化」方面主題的文獻。 鑑此,此項研究臚列五項主要研究目的進行探究:(一)找出建構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內涵的要素;(二)探究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等東南亞地區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的重視程度;(三)瞭解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等地區大學教師與館員間協作的發展現況;(四)探討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大學教師與館員的背景特性、與其之間協作文化程度、還有其之間協作發展情況的關係;以及(五)比較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如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等東南亞地區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的程度與其之間協作發展情況之差異。 為了蒐集資料,研究者自行設計並開發了二份調查問卷,一份名為「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調查—教師問卷」是給教師填覆的;另一份名為「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調查—館員問卷」則是給館員填覆的。但由於此項研究之調查對象含括了香港、新加坡、泰國及臺灣等幾個亞洲地區的大學教師與館員,因此每份問卷各有中文及英文二個版本。基本上,此問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填答者的基本背景資料,共七題;第二部分是「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問卷」,係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來測量大學教師與館員的協作文化程度,共38題;第三部分則以調查香港、新加坡、泰國及臺灣等地區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之發展情況為主,包括瞭解發展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的原因、建立協作關係的方法、實施協作專案的模式、以及執行協作專案之成功因素與困難之處等;另在問卷第三部分的最後還有一個開放性問題,主要希望大學教師與館員能針對個人過去的協作經驗加以描述說明。 研究者利用SurveyMonkey線上問卷平台製作網路問卷,為了蒐集到更多的回覆,研究者透過香港、新加坡、泰國及臺灣等地的學者、教授、出版商及館員等,幫忙邀請當地的大學教師及館員回覆此網路問卷。於2015年12月到2016年5月期間,共收到612份回覆問卷,其中有效問卷共480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約為78.43%。 問卷彙整完畢後,利用SPSS第23版本統計軟體加以整理分析。採用之統計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及成分分析法萃取出構成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問卷的七個構面,百分比及平均數以了解受訪者對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的評價,以及對整體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發展的看法及其經驗;t檢定、ANOVA檢定、平均數及雪費事後檢定法以驗證不同背景特性的受訪大學教師與館員對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的評價,以及對整體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發展的看法及其經驗之差異性;另由迴歸分析檢驗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大學教師與館員的背景特性、與其之間協作文化程度、還有其之間協作發展情況的關係,最後彙整大學教師及館員針對開放性問題之回覆,以了解受訪者們的意見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探究出,有七個基本要素可以代表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的內涵,並開發設計了一份以這七個基本要素內涵為主且可測量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認知程度的「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問卷」。所謂七個基本要素包括:(一)組織的協作環境;(二)協作中的相互利益與責任;(三)協作的承諾;(四)協作的領導力;(五)相互瞭解與溝通;(六)相互尊重與信任;及(七)協作的關係與互動。 除此之外,此研究也發現,在香港、新加坡、泰國和臺灣等東南亞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受訪大學教師與館員,其對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文化的認知程度,以及對大學教師與館員協作發展現況的經驗或看法,確實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整體而言,大學教師和館員協作文化的概念在泰國及臺灣被大學教師與館員接受的程度略高於新加坡及香港;大學教師和館員的協作發展情況似乎也是泰國及臺灣比較新加坡及香港來得略為積極。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為未來香港、新加坡、泰國及台灣大學教師和館員的協作發展提出了幾項啟示和建議。除此之外,研究者認為大學教師與館員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及有效的溝通與互動是成功發展二者協作關係的基礎;還有,一個協作能否成功的實踐,決定於館員是否有強大力量的使命感,以及教師是否有強烈動機與意願;另外,相互有利應該是激發大學教師與館員彼此共同協作的最大動力;最後,「組織的協作環境」(諸如領導者的支持、學校的鼓勵政策與措施等),勢必需要加以改善,期能幫助香港、新加坡、泰國及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建立一個具有大學教師和館員的協作文化。Item 青春期學生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縱貫性研究(2013) 徐若涵; Jo-Han Hsu本研究主要以縱貫性研究的方式,探討青春期學生社會支持、運動 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關係及其預測力。本研究以五專一、二年級 之學生為研究對象,按分層比例隨機抽樣,以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 共發出三次問卷,有效樣本為 515 分,回收率為 78.0%。資料分析採描述 性統計、成對樣本 t 檢定、卡方檢定、區別分析、邏輯式迴歸分析及一般 線性模式。結果發現:男生佔 17.0%,女生佔 83.0%,一年級學生佔 55.1%, 二年級學生佔 44.9%;本研究樣本與流失樣本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年級 則有顯著差異,二年級學生流失人數高於一年級流失人數。達到三次規 律運動者分別為 36.1%;運動自我效能和運動社會支持可以顯著區別身體 活動改變;年級、一般社會支持及運動自我效能可以預測三次有規律運 動;第一次施測之運動自我效能可以顯著預測第三次施測時的身體活動 時間。Item 臺灣地區大專學生公民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0-10-??) 沈六; 呂啟民; 周亞貞公民教育的目的乃在幫助學生與成人,以信心與決心勇敢地承擔他們的責任,以及幫助他們本乎民主原則,實現國家的和諧統一與達成國家的理想。今日公民教育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就在於創作、設計與選擇公民教育課程及方法。而此種公民教育課程及方法要與學生成長和發展相配合,並符合社會的需要與期望。 本乎此項認識,本研究採理論分析法與調查研究法。首先從學術觀點,探究公民發展階段的理論模式。本研究的基本假設在於公民發展階段的理論模式,可以作為建構所欲發展的公民教育課程與方法的基礎與準則,以達成公民教育的目的。繼之在調查臺灣北、中、南、東部等四個不同地區與社經背景的大專學生,探討影響他們公民發展的社會因素,以驗證公民發展階段理論模式的適切性,以及明白其影響因素;並調查分析公民教育課程是否影響上述學生的公民發展,同時探求對上述學生公民發展有貢獻的其他教育因素。 本研究結果將對公民發展階段理論模式的建構,具有學術性貢獻,且研究結果將對公民教育課程與方法的創作與設計,具有實用的參考價值。獲致如下的發現: 一、影響我國大專學生公民發展的人物,層面廣泛,分呈高、中、低影響程度。 二、影響公民發展的人物,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之影響程度,部份存有差異;但不影響其排序。 三、我國大專學生之公民發展普遍受大學共同科課程內容的影響,且分呈高、中影響程度。 四、大學共同科課程內容,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之影響程度,存有差異性;但不影響其排序。 五、我國大專學生之公民發展,普遍受公民活動的影響,呈中度影響程度。 六、公民活動,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之影響程度,呈顯著差異性;但不影響其排序。 七、我國部份的大專學生,其公民發展處於垂直的社會關係的階段(第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