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玟樺; 劉美慧; Wen-Hua Chen, Meihui Liu芬蘭新課綱於2016年上路,赫爾辛基地區學校實施的現象為本學習引起諸多關注。現象為本學習以主題或議題為教學核心,其蘊含課程統整特質有助於發展學生二十一世紀所需能力。緣此,本研究進入一公立中小學進行田野研究,試圖探索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基本原則和學生學習表現。採個案研究法,以赫爾辛基一間具10年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課程實施經驗的公立學校為研究場域,以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結果發現有三:一、個案師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課程統整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在透過概念來探究現象、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統整在自己身上;二、學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統整學習表現富立體學習效果;三、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評量目的在引導和鼓勵跨領域學習及發展自我評估能力。本研究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有興趣發展現象為本學習者參考。Item 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2006) 崔如璋; Tsui ruchang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的主要目標,在提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活。依據課程綱要所揭示,學習領域之實施則應掌握統整之精神。然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原本就是分離獨立的數個學科,九年一貫綱要在修正後則不再強制要合科教學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在統整課程的實施現況為何?新課程或教學方法是否能夠成功的實施,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便是老師對此新課程或教學方式的態度或支持程度。本研究意圖透過調查來瞭解教師對統整課程或教學態度,教師設計統整課程的真實情況,教師對於實施課程統整是否能達成課程統整理論所應有學習成就的看法,以及影響其進行統整課程實施的因素。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學校班級數對於跨領域統整設計模式有明顯相關,小型學校實施跨領域統整的比例高於中型及大型學校。 2. 教學型態中採分科教學的老師都沒有設計過跨領域統整課程的經驗,也幾乎沒有實施僅採用主題而另行編選教材的課程設計。 3. 在正式的課程綱要修正後,有53%的受訪教師在94學年度其學校已經不再實施統整課程。其中以採分科教學者的學校今年度不再實施統整課程的比例較高。 4. 教師對主動規劃實施統整課程的意願不高,如果行政單位不要求,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老師,表示不會主動去規劃實施統整課程。 5. 影響教師實施意願的背景變項中最相關的是課程設計能力,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課程設計能力是教師所認為課程統整的問題所在。 6. 目前有實施統整者以單一學科內統整為主,普遍仍以教科書為主要教材,教師普遍自認學科專業素養不足以勝任統整課程的教學。 7. 教師普遍偏贊同對於統整課程能提升學生相關能力及有助於統整零碎的知識等成效。 8. 教師對既有課程統整實施所產生的問題如流於形式、為統整而統整,以及所造成的工作負擔增加、時間不足影響教學品質、排課困難等看法都趨於認同。 9. 進行課程統整能增進教師專業能力。Item 國民中學國文科課程統整實施之研究(2003) 張蕙蘭; Chang, Hui-lan本研究旨在深究國中國文科課程統整的意義及內涵、分析目前國中國文科教師課程統整實施的作法及經驗,並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國中國文科教師實施課程統整的具體策略。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邀請六位台北縣市國中國文教師實地參與本研究,針對國中國文課程統整的理念及實施經驗等方面進行訪談,並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資源、教學評量及教學省思等課程統整要素做進一步的檢視、分析,並經由資料的分析、討論,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下列結論: 一、 國文教師能從事單一學科內的課程統整。 二、 國文課程統整實施需從學生本身的興趣及需求出發,並進一步引發學生對於生活世界的關注。 三、 教師從事國文課程統整時,大多取材於國文教科書,並做適度的資料補充,使學生有完整的學習。 四、 教師對國文課程需有深入的瞭解與掌握,能隨時關注學生在單冊範文的概念整合學習,也能適時連結各冊間的相通意旨,以加深、加廣學生的學習內涵。 五、 「聽、說、讀、寫、作」是學生日常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國文課程統整應重視國文基本能力的整體培養。 六、 國文課程統整設計方式以主題式課程統整居多,兼以語文教育概念、特色之統整設計。 七、 教師從事國文課程統整,需對國文學科知識及學科教學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 八、 多元的教學方法及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可提升學習效果,亦有助於發揮統整的功能。 九、 國文教師的團體合作構思有助於國文課程統整的多元發展。 十、 教學省思有助於國文課程統整的發展,亦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基於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國中國文教師、教科書編輯者、學校及從事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 對國中國文教師的建議 (一) 隨時留意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及社會的變遷。 (二) 重視師生間的互動情況。 (三) 從事國文課程統整設計需有縝密的思考、全面的規劃。 (四) 對於一至三年級的國文課程應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五) 對於延伸主題、概念應隨時提醒學生留意。 (六) 開發教學資源。 (七) 促成同儕團體合作的可能。 二、 對教科書編輯者的建議 (一) 國文教科書需擬定合宜的主題,且必須重視其中範文的相 關性及連結性。 (二) 國文教科書的內容編選需給予教師課程統整實施的彈性。 (三) 國文教科書編輯應廣納教師的建議,並能適時調查及瞭解學生的需求。 三、 對學校的建議 (一) 學校應鼓勵國文教師從事課程統整實施。 (二) 學校應積極提供國文教師進行課程及教學進修的機會。 (三) 學校在配合國文教師從事課程統整實施時,應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並在排課上給予充分的彈性。 (四) 學校應促進國文教師間的合作及互動。Item 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精神實踐之質性研究----以台中市三位合科教師為例(2006) 李明珠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課程統整精神實踐之質性研究 ----以台中市三位合科教學教師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課程統整教學的動力過程。透過台中市三位社會學習領域不同專長的教師,以文件分析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等研究法來進行分析。在資料收集與研究分析方面,則以紮根理論的精神,直至每一類別達「飽和」才停止。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壹、瞭解不同專長的教師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教學的動力過程。 貳、探討不同專長的教師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教學時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精神。 参、 分析不同專長的教師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教學初年及現在,因應壓力的轉變過程。 肆、 瞭解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教學的教師,對課程統整教學的心得、建議與展望。 研究者採立意抽樣方式,於九十四年九月下旬進入研究場域,九十五年一月份退出場域。其間,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同步進行,並以三角測定、文件分析、參與觀察日誌、省思日誌等方式,確保質性研究的信實度。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得到以下結論: 壹、 課程統整教學動力過程。 一、 課程統整意願決定於教師個人理念及態度,受個人背景變項影響較小。 二、 統整教學知能的來源及增進管道,較專長科目的教學專業知能來源少。 三、 傳統的教學評量方式,不符合九年一貫多元評量的要求。 四、 班級經營為教師選擇課程統整教學的主要考量。 貳、 課程統整教學對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精神之落實。 一、 三位不同專長的課程統整教學教師,對「統整」的觀念均不足。 二、 三位教師在課程的統整程度上,僅達「多科並列」程度。 三、 公民科教師進行課程統整教學時,在批判思考與情意能力培養方面,融入教學的頻率、深度,高於史、地科教師。 四、 面對學生超出範圍且當下不會回答的非專長科目問題,「坦承不清楚、需要再查資料」是共同作法。 參、 教師課程統整教學的壓力與因應。 一、 課程統整教學初年都有備課壓力,但不一定是主壓力源。 二、 課程統整經驗的增加會降低壓力感受度。 肆、 教師課程統整教學的心得、建議與展望。 一、 三位教師皆自課程統整過程中獲得「自我成長」。 二、 課程統整經驗使教師們的教學,更能有效融入他科知識、多元舉例。 三、 「增加授課時數,回歸分科專業」是課程統整教師的共同想法。 四、 「做好師資培育、在職進修」是課程統整教學教師的共同期盼。 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教師教學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Item 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3-??) 柯志恩過去有關課程統整的討論中,均強調「課程內容」上的整合,但這不意味從內容著眼是達成課程改革的唯一途徑。在統整背後,教師的思維歷程、訊息組織及執行計畫時所涉及的後設認知能力可以說在課程統整的研究領域中,提供另一層參照脈絡。據此,本研究在課程統整情境中,針對國小低年級教師,採用質的研究法,藉由參與觀察法及後設對話導向的深度訪談,來探究教師在推動課程方案時其所牽涉的後設認知歷程,內涵包括自我計畫、自我選擇、自我覺知、自我監控及自我修正。研究發現:(一)在統整歷程前,運用最多的為自我連結能力;(二)執行活動最精熟的為自我監控及修正能力;(三)透過後設對話,能讓教師重新詮釋統整定義,並落實教學實踐;(四)後設技能之發展有賴自我反思與學科專業知能的培養;(五)後設認知可藉由訓練而加以提升。Item 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單文經本文的主旨,在針對美國課程與教學學界主張課程統整最力的學者之一James A. Beane的重要主張作一番解析,希望能從中獲得對一些啟示。全文共分為六節。除前言與結論之外,另外四節,依序討論Beane對於課程統整意義的探究、課程統整的四個面向、課程統整的配套作法,以及課程統整面臨的挑戰。Beane對於課程統整的意義,係採取狹義的觀點,認為應該利用真實世界的議題作為中心,而完全不考慮學科既有的界線。因而,他固然反對分立的學科本位組織,也不贊成平行學科、互補學科單元、統整日等作法,連多學科和科際整合二種課程組織,因為它們只是把現有的學科加以重編而已,也為Beane所反對。Beane把課程統整當作一種理論,指出其具有四個面向。中中,經驗的統整、社會的統整和知識的統整三者是就課程統整的內容分析,其用意在提醒我們:課統整的內容應該兼顧經驗、社會和知識三者,而不能只注意知識的面向。至於把統整當作課程設計,則是就課程統整的形式來分析,其用意在提醒我們:若欲徹底實施課程統整,必須從課程設計開始,即作根本的改變。Beane認為課程統整不僅是行事方法的不同而已,而是做一些非常不同的事。他不認為課程統整只是環繞著某些主題,把若干個科目的內容,作重新的安排。他認為課程統整,有著完整的配套作法。這些作法可歸納為(1)協同合作的設計;(2)卓越的教學方法;(3)整合的學習統體等三方面。Beane提醒我們,課程統整充滿了心智與體力的挑戰。這些挑戰,有些是來自課程統整本身所具有的革新特性,有些則來自教育學術界和實務界許多難以轉變的文化,當然,還有各界對課程統整的誤解。這些挑戰可歸納為(1)班級內;(2)同事間;(3)其他各界人士等三方面。本文最後一節指出,我國目前所推動的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核心的課程改革之中的課程統整,乃是在既有的學科基礎之上,進行的多學科式或是科際整合式的課程統整,而非Beane嚴格定義下的完全課程統整。作者以為,即使是較寬鬆的多學科式或是科際整合式的課程統整,對於國內大多數的國民中小學教師而言,也是從未有的經驗。這裡牽涉到的不只是與教師專業知能有關的技術層面的因素,還牽涉到整個教師專業文化的轉型。因此,作者認為應採比較寬鬆的角度來看這次課程改革,不能嚴格零和的觀點來評論其成功或失敗,而要以點滴進步累積經驗的觀點來看,如果因為提供了機會與支持給中小學教師,而讓他們在目前的教學現場,能向前移動一小步,就算很不錯了。不過,任何改革的開始,總得有個可資「取法乎上」的參考點,Beane對於課程統整的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應該具有這樣的指標作用。否則,連「取法乎上」的依據都沒有,那麼「得乎其中」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終於「向下沈淪」而難以自拔。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Item 「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01-01) 廖添富; 張樹倫; 王錦雀本研究旨在從民主教育觀點,形構一套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和模式。藉此課程方案的建立,實際運用於教學上,採行教學實驗法,以檢證從民主教育觀點為依據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能培養中學生涵育民主之素養,並符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基本理念,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和民主素養的健全國民。 「社會」領域是統整舊有地理、歷史、公民等學科領域而成之學習領域,本研究於課程設計和編製過程中,秉持著課程統整之理念和配合其精神,邀此三科之教師,以民主教育觀點為著力點,試訂定數個不同之單元主題,將地理、歷史和公民三個學科內容統整設計,所設計出之課程方案,擬提供教師做為自行設計課程之範例。同時參與課程設計之教師亦可透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並提昇能力。本研究擬達成下列目的: 1. 釐清民主教育之本質和意涵。 2. 探討民主教育觀點與「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理論基礎。 3. 設計和編製意涵民主教育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 4. 瞭解意涵民主精神理念之「社會」領域課程方案,對學生養成民主素養之學習成果的影響。 依據研究發現,對「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和教學,提出具體建議。Item 以知行統整培育公民素養(2013-07-31) 李玉馨為因應國家發展需求及社會大眾期待,國民基本教育將從 103 年起延長至高中職 階段。到目前為止,各方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升學制度的改革上,真正重要的課程規 劃問題反而備受忽略。由於「十二年國教」的新內涵是立基於「九年一貫課程」,且必 須考慮學生個別的生涯發展需求,本研究不但將檢討「九年一貫」政策中的「課程統 整」問題,也將為「課程統整」理論中的「職業教育」尋求定位。透過對美國著名哲 學家杜威「課程統整」理論的深入探討,本研究將以其在「職業教育」議題上的思辯 成果,對「九年一貫」和「十二年國教」政策提出某些修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