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苗栗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4) 羅雅玲; Lo yea ling
    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了解苗栗縣國中生之健康行為,並探討其相關之因素,以作為各項健康問題及健康促進計劃的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苗栗縣九十二學年度之國中生為研究母群,經比率機率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回收問卷共669份,有效問卷為644份,有效回收率達92.1﹪。 根據本研究目的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健康行為現況 研究對象的飲食習慣中,極需加以改善的有:「每天喝1--2杯牛奶,含優酪乳」、「攝取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全麥麵包、蕃薯、糙米飯等」、「常喝含糖飲料,如沙士、汽水、可樂、奶昔、烏龍茶等」、「常吃甜食,如蛋糕、巧克力、糖果、派等」、「有挑食的習慣」;運動行為在「除了體育課外,每星期我至少有三次,每次運動超過20分鐘,並感覺到全身流汗、心跳很快、呼吸急促」是所有運動行為中表現稍差的,顯示學生每星期能規律運動的情形普遍不佳;吸菸及飲酒行為,有較以往增加的趨勢,第一次吸菸及飲酒的年齡亦呈現下降的情形,以10-16歲的比率為最高。事故傷害預防行為中,無照騎乘機車的情況嚴重,是今後學校交通安全宣導教育的重點之一。少數的人曾有過性行為,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在13-16歲之間,以16歲佔最多。在壓力調適方面,其中表現較好的依序是:「我會從事一些休閒活動,如逛街、看電視、聽音樂等」、「我能與同學、朋友維持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表現較差的依序則是:「會有計劃的安排功課」、「會閱讀有關心理或健康方面的雜誌或書籍」、「會適時的去讚美自己」、「當有情緒困擾時,會尋求專家或輔導人員的協助」,另外,更值得關心的是,自殺的問題,17.9﹪的學生曾出現過自殺的意念,而他們在遭遇情緒困擾或自殺問題時,很少或從不尋求專家或輔導人員的協助。 二、本研究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健康控握信念對健康行為的關係,年級越低、女生、父母婚姻完整、學業成績越好、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其各項健康行為均表現的比較好。 三、本研究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健康控握信念對健康行為的預測力,除了強勢他人控握不具有任何預測力之外,「性別」、「年級」、「學業成績」、「父母婚姻」、「家庭社經地位」均能有效預測各項健康行為。 關鍵字:國中生、健康行為、健康控握信念、飲食行為、運動行為、吸菸及飲酒行為、事故傷害預防行為、性行為、壓力調適行為
  • Item
    行動計畫與因應計畫對運動與飲食行為階段及身體組成改變之縱貫性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4-12-??) 黃耀宗; 林卉均; 廖淑惠; Yao-Chung Huang; Hui-Chun Lin; Shu-Hui Liao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檢驗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包括:一、對飲食與運動在認知及行為的改變;二、對飲食與運動行為階段的改變;三、對減重及身體組成改善的成效。研究對象為92位大學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平均年齡為25.40±7.82歲。在徵得同意後,進行10週的飲食與運動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介入,分別於實驗介入前、第三週及第10週填寫飲食與運動意圖量表、習慣量表、行為測量、行為改變階段量表及身體組成測量,並進行運動與飲食自我監控計畫。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及重複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處理。結果發現:一、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飲食與運動在認知及行為的改變。二、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飲食與運動行為階段的進展。三、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減重及身體組成的改善。據此,本研究做出結論:行動計畫及因應計畫的介入有助於對飲食及運動的認知、行為及身體組成的改善。
  • Item
    雲林縣輕度中風患者對中風復發知識、支持性環境、資訊充足度、中風復發態度及健康行爲調查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8-12-01) 胡益進; 戴友榆; 林柏煌; 劉珮吟
  • Item
    金融保險業主管與員工健康行為之初探
    (新北市汐止區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09-09-01) 黃淑貞; 徐美玲; 洪文綺; 盧俊吉; 陳秋蓉; 游力竹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金融保險業從業人員,包括主管及員工健康行為的現況,研究工具係參酌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專家意見而編制成結構式問卷。本研究採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以企業大小為分層抽取樣本共計抽出38家企業的主管38名,員工樣本1,326名,資料收集採郵寄問卷,有效回收率分別為89.5%主管)及52.8%(員工)。資料分析採敘述統計、變異數分析及以Scheff's test作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健康行為中,不論主管或員工,均以「運動行為」的執行狀況最差,其次是「操作電腦」及「定期作健康檢查」。在差異分析及Scheff's test事後比較方面,(1)男性主管的電腦操作健康行為較女性佳。(2)年長主管運動習慣、操作電腦健康行為較年輕者佳。(3)男性員工在運動行為、操作電腦及定期作健康檢查健康行為上較女性員工為佳。(4)年長員工運動習慣、操作電腦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行為較年輕員工佳。(5)年輕員工人際關係較年長員工佳。最後本研究嘗試提出實務工作上的建議。
  • Item
    臺灣地區國小學童健康行為現況及其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3-06-01) 黃淑貞; 姜逸群; 賴香如; 洪文綺; 陳曉玟; 邱雅莉; 袁寶珠
    本研究的主旨在於瞭解目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健康行為,包括:飲食、運動、口腔衛生、安全生活、視力保健、人際關係、心理健康、規律作息、姿勢正確及衛生習慣十項健康行為現況,並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學童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對象為九十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各公私立國小之全體學童為母群體。以分層隨機抽樣,抽取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共5,688名進行問卷調查,總計回收之有效問卷為4,826份。研究結果發現:衛生習慣為整體表現較好的行為。個別行為上表現較好的是每天吃早餐、便後洗手,及每天洗澡。表現較差的是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太油膩的食物、每天至少一次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和每半年給牙醫師檢查牙齒一次。性別方面,女生的健康行為表現較男生為佳,僅運動行為一項較男生為差。年級方面,一般皆呈現出五、六年級學生健康行為表現較三、四年級學生為佳的情形,即年齡愈大健康行為的表現也愈好,但在姿勢正確一項中,則是低年級學童表現較高年級學童佳。觮庭背景因素則是非原住民兒童、女生、與父母同住、家長教育程度愈高、職業等級愈高者,其健康行為表現愈好。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數項建議。
  • Item
    國民中學教師eHealth系統設計與實驗介入研究
    (2008-04-26) 廖梨伶; 劉潔心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運用eHealth系統之同儕支持社群、量身訂作教學、及專業促進與支持等介入方式,並以理性行動論、行為改變階段理論、社會認知理論、社會支持、反溝通說服矩陣尊重要理論為依據而發展介入計畫,期能通過本介入計畫提升國民中學教師之在執行健康行為上的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 為了解本介入計畫成效,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方式,選取95學年度教育部訂定健康促進學校之國民中學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主要介入縣市,共40名教師為實驗組對象,接受本介入計畫;而對照組對象則為48名,完全不予介入。實驗組、對照組皆於介入前即完成前測問卷,介入期間兩個月,於介入後同步進行後測,以了解介入之整體成效。 研究之重要結果發現: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代表eHealth介入計畫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具有相當之成效。而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效果則仍相當有限。此外,實驗組教師對整體介入計畫的喜歡程度約在八成左右。 由研究結果可知,本研究所發展之eHealth介入工具,不同於傳統面對面課程的作法,一克服過去時間與空間的障礙,且低成本高效率的介入方式,值得做為教師健康促進計畫中的重要參考工具。
  • Item
    健康信念影響成人健康習慣之縱慣性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96-05-??) 黃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