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已婚成年子女與父母之代間矛盾類型及其影響因素
    (2020) 陳寅真; Chen, Yin-Zhen
    臺灣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成年子女與父母的相處時間亦隨著此現象加長,兩代間的互動也較過往緊密。臺灣代間關係相關的研究成果已相當豐碩,多數研究聚焦成年子女和父母的情感交流與互惠互助。但除此之外,兩代互動過程中,亦可能在心理或互動中產生負面的情緒與行為,此種成年子女與父母正向和負向經驗共存的「代間矛盾」,相關研究則相對有限,並且不論國內外研究多半聚焦個體與父母之矛盾心理感受,較少探討兩代間互動行為之矛盾。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兩代互動時所產生之代間矛盾的不同類型,以及孝道與影響代間矛盾類型之因素。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TYP)2017年調查資料,以三十歲至三十五歲的已婚成年子女為對象,樣本共954人。運用潛在類別分析策略,建構出四種代間矛盾類型:「義務-衝突型」、「緊密-衝突型」、「情感型」與「疏離型」,進一步以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檢視影響代間矛盾類型的因素。研究發現:已婚成年子女的性別、資源及代間居住型態以及對孝道規範的認同程度,對不同的代間矛盾類型具有顯著影響,並且個人資源對代間矛盾的影響會因對孝道規範的認同程度而不同。
  • Item
    癌症末期患者其成年子女照護經驗之詮釋研究
    (2006) 歐陽愛華; Aihua OuYang
    癌症末期患者其成年子女照護經驗之詮釋研究 研究者:歐陽愛華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一位成年子女照護癌症末期母親的照護經驗。研究目的有三,理解癌症末期患者其成年子女的照護經驗;理解至親患癌對其成年子女的影響;理解成年子女所需的協助與支援。 本研究以詮釋學為方法論,以研究者自我訪談的方式獲得研究文本。研究者對「訪談逐字搞」與「受訪者日記」等原始資料進行詮釋,研究結果是研究者在詮釋原始資料過程中以「理解—再理解」的詮釋循環所獲得的深刻理解。 回應研究問題一「癌末患者之成年子女於親人罹癌過程中的照護經驗」,詮釋出下列五點: (一)得知至親末期癌症的震驚與無法相信,凸顯過去對癌症的無知。 (二)清楚醫病界線、過多癌症病人、醫護人員態度與醫療軟硬體設備皆影響家屬的照護經驗。 (三)隨著至親身體功能漸失,家庭成員的照護人力、內容與負荷就越大。 (四)面臨至親臨終時刻的經驗,由不知到被迫接受,由否認事實到說出祝福。 (五)癌末病人、癌症家屬與醫療系統於照護過程中的連結及彼此影響。 回應研究問題二「癌末患者之成年子女於親人罹癌過程中所受影響」,詮釋出下列六點: (一)認知層面包含希望感的建立、相信更大的力量、相信靈魂的存在,與建立起更加清楚的人生原則。 (二)情緒層面包含子女的情緒狀態隨著至親起伏、恐懼、無力與無助、罪疚感與心疼,在抗癌的漫漫長路上共同受苦。 (三)行為層面包含將焦點與注意力放在外在人事物上、探求至親患癌的可能原因、禱告,與執行所領悟之人生原則。 (四)家庭層面包含調整原有的生活常態、改變與至親的互動,與能者多勞。 (五)社會層面包含親友與社會對癌病世界的不理解與隔閡,以及從事的工作量減少。 (六)癌末帶來死亡的衝擊,接受人之必死,以及相信靈魂與更大力量的存在,能帶來受苦的出路。 回應研究問題三「癌末患者之成年子女於親人罹癌過程中所需協助與支援」,詮釋出下列三點: (一)在照顧至親上,家屬需要知道至親的身體病況以及獲得確切的醫療訊息,以提供及時照護。 (二)在照顧至親上,家屬需要情緒宣洩的管道與心理支持,俾能全然提供照護。 (三)在照顧至親上,家屬需要靈性力量的照顧與護持。 最後本研究分別對癌症末期成年子女、癌症家屬之自我照顧、接觸末期癌症病家的助人工作者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期許癌症病家在抗癌與受苦之路上獲得較多的溫柔、支持、力量與接應。 關鍵字:癌症末期患者、癌症家屬、成年子女、照護經驗、詮釋學
  • Item
    代間衝突對成年子女之奉養態度的影響
    (2012) 鄭惠如; Cheng, Hui-ju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子女的個人因素、與父母的代間衝突、以及奉養態度之間的關聯;研究採用方便抽樣的方式,從研究者認識的人際網絡等,找尋符合本研究對象條件的受試者(居住於臺北市、新北市,25至34歲、父母一方尚存且與之同住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計發出720份問卷,回收593份,將歲數超出限制、漏答一題或以上、父母已逝等刪除後,有效問卷共有398份;研究工具分三個部分:「代間衝突量表」、「奉養態度量表」、「個人背景資料」;研究結果以統計軟體SPSS19.0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包含: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研究結論條列如下: 壹、成年子女的代間衝突 (一) 成年子女與父母代間衝突出現最多的層面在「生活價值與習慣」層面。 (二) 兒子在「生涯目標」以及「子女察覺父母的不等對待」等層面與整體的代間衝突頻率高於女兒。 (三) 子女的年齡、手足數量均和代間衝突有顯著相關,且子女的年齡越大,手足數量越少,與父母的代間衝突頻率越低。 (四) 相較於未就業的成年子女,已就業者的代間衝突較多;且已就業群體裡,個人經濟越好,代間衝突越少。 (五) 相較於「研究所或以上」畢業的子女,「大學或專科」畢業的子女較容易在「生活價值與習慣」、「生涯目標」以及「子女察覺父母的不等對待」等層面與父母發生衝突。 貳、成年子女的奉養態度 (一) 成年子女的奉養態度還算正向。 (二) 在「日常生活協助」、「經濟支援」以及「居住安排」的奉養態度三個構面,子女奉養意願最高為「經濟支援」層面。 (三) 相較於作主安排父母的生活,子女更樂意以父母的意願作為協助的依據。 (五) 成年子女的年齡、手足數量以及個人經濟均與對父母的奉養態度有顯著相關,其中,年齡越大、個人經濟越好的狀況下,對父母的奉養態度越好。 Among adult children analyzed, those who are elder or who are economically superior have better (六) 研究所或以上」畢業的子女在整體及「日常生活協助」、「經濟支援」以及「居住安排」等層面的奉養態度優於「大學或專科」畢業的子女。 (七) 成年子女的「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個人經濟」、「教育程度」與代間衝突的三個層面均對其奉養態度有顯著解釋力。
  • Item
    成年子女生命事件對代間關係之影響
    (2011) 王惠芝; Wang, Hui-Chih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子女的生命事件對代間居住安排、經濟奉養與代間接觸之影響,以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簡稱PSFD)於2004年與2007年面訪之主樣本資料為樣本來源,選取2004年時年齡介於20~50歲、2004年至2007年間至少有一父母健在的成年子女為研究對象,主要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成年兒子與成年女兒的代間關係有顯著差異:成年兒子較常與父母同住、見面,給父母的經濟奉養也較成年女兒多;成年女兒則較常與父母通電話。 二、成年兒子的生命事件對代間關係有影響:結婚會使成年兒子與父母變成不同住;離婚喪偶會使成年兒子與父母變成同住;父母喪偶後,成年兒子會減少與父母見面之頻率;若成年兒子有新添的子女,則會增加給父母的經濟奉養。 三、成年女兒的生命事件對代間關係有影響:結婚、第一子女出生或失去全職工作都會使成年女兒與父母變成不同住;離婚喪偶會使成年女兒與父母變成同住;成年女兒的工作收入增加,會降低其與父母見面的頻率;成年女兒若失去全職工作,會減少打電話給父母的頻率;若結婚、工作收入減少或父母照顧需求增加,成年女兒會減少給父母的經濟奉養。 四、整體而言,成年子女的代間關係變化主要是受自身的資源與需求影響,較不受父母因素之影響。
  • Item
    Filial nor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ging parents in China and Taiwan
    (2011-07-01) Lin, Ju-Ping; Chin-Chun Yi
    This study compare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It has been assumed that cultural homogeneity results in filial norms being the shared dominant family value. However, due to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experiences, other situational factors could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in China and Taiwan. Specifically, geographical distance, parental demands, and children's resources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analysis. We suspected that different situational factors might interact with filial norms in producing varying effects on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Data were taken from the 2006 East Asian Social Survey.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patriarchal family model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remains strong in both China and Taiwa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lial norms significantly accounted for all aspects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exam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