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母親憂鬱情緒軌跡與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發展的關連研究(2023) 張淑峯; Chang, Shwu-Feng人類嬰兒出生後的前三年,是成長最快速的階段,早期生活經驗對於形塑大腦之執行功能有關鍵性的影響。另,文獻指出學齡前階段執行功能的發展攸關幼兒就學準備以及後續的身心發展。母親是孕育孩子的重要搖籃與引領幼兒進入生活世界的重要推手,而母親憂鬱情緒影響其親職敏感度、對幼兒照護的可及性,讓佳美親子舞步變了調。本研究旨在探究母親產後憂鬱情緒軌跡與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發展的關連,並以家庭內的社會支持(配偶撫育支持、家務支持人力)為控制變項,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為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Kids in Taiwan, KIT) 三月齡組的幼兒及其家庭,資料以3、6、12、18、24、36月六波為依據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為確保填答者的一致性,本研究僅採用由媽媽本人回答的資料。資料分析以SPSS 23.0版進行描述性統計,並以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母親憂鬱情緒之潛在成長模型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結果: 一、母親產後前三年之憂鬱情緒隨著幼兒年齡增加呈現先下降而後上升的趨勢。二、母親產後3、6、12、18、24、36月憂鬱情緒軌跡在個體間具有異質性,透過潛在成長類別分析(LCGA),將產後憂鬱情緒母親分成三類別:低起點先降緩升組、中起點先降緩升組以及高起點先升緩降組。其中以低起點先降緩升組所佔百分比最多(54%, N=2951),中起點先降緩升組次之(36.%, N=1955),而後是高起點先升緩降組(10%, N=552)。三、整體母親產後憂鬱情緒以及分組的三類別憂鬱情緒組母親,對於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發展皆有顯著負向關連。四、家庭內社會支持:以配偶撫育支持和家務人力支持當控制變項,對於母親產後憂鬱情緒與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發展有影響。其負向影響係數從低度支持為最顯著,中度支持次之,高度支持影響最小。特別是高配偶撫育支持在母親憂鬱情緒與幼兒執行功能發展的負向關連未達顯著,表示當母親認同配偶在教養上是好夥伴的程度越高,對於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的發展越有益處。根據以上結果,本研究支持之前文獻所提,母親產後前三年憂鬱情緒軌跡與幼兒執行功能發展有相關,以及養育幼兒增加母親憂鬱情緒之主張。建議在追蹤幼兒發展的同時也須同步關注母親產後憂鬱情緒的持續性。另,主張高配偶撫育支持,有助於三歲幼兒執行功能的發展。本研究優勢在於研究樣本為臺灣當地幼兒家庭的人口取樣,樣本量大(N=5458)且具有代表性。此外,本論文也是首次以本土資料探究母親產後憂鬱情緒與幼兒執行功能發展關連之研究。本論文的研究限制在於母親憂鬱情緒、幼兒執行功能、配偶撫育支持以及家務支持人力等資料皆由母親本人填答,雖有一致性,但可能較為主觀。另,母親憂鬱情緒、配偶撫育支持以及家務支持人力僅為一題,是資料庫本身的限制,較難進一步分析相關影響因子。本研究結果可供公共衛生、幼兒教育、以及早期療育團隊作為母親憂鬱情緒與兒童發展上的實務性參考。未來研究建議繼續探討母親憂鬱情緒對於幼兒其他面向,如動作、社會情緒發展的相關性,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母親憂鬱情緒與幼兒發展之間的關係。此外,亦可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和資料來源,提供更多元的資料分析,減少母親填答的主觀性,和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關鍵詞: 幼兒,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產後憂鬱情緒軌跡,執行功能、社會支持Item 幼兒與母親及父親共讀圖畫書: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之分析(2020) 陳盈馨; Chen, Ying-Shin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母親及父親與四歲幼兒在共讀圖畫書時的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幼兒平均年齡為4歲5個月,男孩11人,女孩9人。研究者請母親及父親與幼兒共讀圖畫書《胡蘿蔔種子》,之後以錄音方式蒐集共讀談話語料,並採用「國際兒童語料交換系統」CHILDES CHAT工具來轉譯親子共讀語料,並進行互動策略和談話內容編碼分析。互動策略區分為要求、給予、回饋、句尾問句、沒有回應、照本宣科、機會教育、活動相關;談話內容則區分為即時即地話語和非即時即地話語兩大類。研究結果發現,親子共讀時,母親及父親扮演主要引導的角色,大部分母親及父親會要求和給予幼兒故事內容,並且母親及父親與幼兒的談話內容多為討論當場或書本立即可見的訊息。本研究也發現,在共讀時,母親較父親給予幼兒較多回饋及要求,而父親則較母親自發性給予幼兒較多命名訊息。此外,幼兒與母親共讀較幼兒與父親共讀有較多回應式給予訊息。對於研究結果,本研究有相關的討論,並對未來研究和親職教育提供建議。Item 斷裂與生成:戀童者的型繪自我與因應外界的詮釋現象學研究(2011) 黃楷翔; Kai-Hsiang, Huang本研究藉由訪談四名「自認在性方面受到14歲以下的男孩吸引」的成年男性,以詮釋現象學為分析逐字稿的取徑,試圖考察戀童者的「性欲望」、「性認同」內涵,以及其對於外界「因應策略」的思量與實踐;並探討戀童者在自身與外界中取得平衡、安頓的歷程。 本研究發現戀童者的性欲望內涵是一種「朝向」孩童、以孩童為「對象」的開展,也因而孩童本質性的存有引領了戀童者性欲望的行進,而這與其他性傾向的性欲望本質是相同的。但當這樣的性欲望本質在與外界語言互動時,卻也發現了「語言」與「自我的感覺」之間的「斷裂」。語言無法將自我的感覺完整說出,甚而與之相背,也因此讓戀童者不論在自我的接納,以及因應外界上都產生了緊張與糾葛。然而戀童者的性欲望並未隨著「斷裂」而消弭,反倒在不斷填補「空缺」的動能下,進入了變異多軌的「生成」,繼續維繫持存於心、朝向孩童的凝視動能。 研究最後根據上述的發現進行討論,認為「語言的給出」與「戀童者對自我的認識」以及「社會對戀童者的認識」息息相關,因而認為有必要進行「兒童」概念的考察。同時整體社會也須對「戀童」一詞的概念有所覺察省思,以「反覆聆聽」態度,方能從戀童者自斷裂而生的「破碎」語言中,看見一個新的樣貌。Item 家長「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實驗研究(2006) 陳美惠; Mei-Hui Chen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家長促進幼童居家安全的現況,並探討「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介入對家長之居家環境設施、居家環境管理行為、幼童居家安全態度、幼童居家安全改善實況的影響,以及家長對該介入課程的評價。 研究方法採準實驗設計,立意選取桃園縣內5所幼稚園、托兒所之237名幼童家長為研究對象(實驗組110人,對照組127人)進行為期四週的教學實驗,兩組均於實驗前給予以前測,並分別於實驗後二週、實驗後六週施以後測、後後測。 研究資料以配對t檢定、多元迴歸等方法分析,結果發現(1)研究對象的「幼童居家安全態度」、「居家環境設施」偏低、「居家環境管理行為」偏向正向。(2)「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對家長的「居家環境設施」、「幼童居家安全改善實況」得分有顯著提昇之立即效果,但對「幼童居家安全態度」、「居家環境管理行為」之得分改善的立即效果不顯著。(3)「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對家長的「居家環境設施」、「幼童居家安全改善實況」得分有顯著提昇之短期效果,但對「幼童居家安全態度」、「居家環境管理行為」之得分改變的短期效果不顯著。(4)參與「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的研究對象,對此課程的內容及實用性均表示高度的肯定,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最後根據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利用幼稚園所的親職教育活動或親師座談會舉行、規劃親子共同參與的居家安全課程、建立學校、家長、社區的夥伴關係、訓練同儕教育者、進行長期教育效果評估、重視幼童居家安全教育中的不利群體..等建議,以提供實務及後續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