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在理工與諮商心理之間─心理師的生涯轉換與生涯召喚經驗敘事研究
    (2024) 鄭宇軒; Cheng, Yu-Hsuan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由理工科系經生涯轉換之心理師的生涯轉換與生涯召喚的經驗,藉以了解其生涯轉換和生涯召喚的歷程,以及在華人文化對於生涯召喚和生涯轉換之影響。研究者以四名曾就讀理工科系,具生涯召喚之心理師為對象,進行深度的訪談,後以敘事分析之「整體─內容」、「類別─內容」的方法進行分析。在分析結果後,發現四名研究參與者之生涯召喚之發展,也足以看到「生涯召喚在童年時期可見端倪」、經歷「向內覺察與向外探索」、「召喚有所影響、懷疑,也需要維持」、「多元的召喚內涵」。在研究中也發現,參與者都會「踏上受社會文化價值與父母期待所影響的追求生涯召喚道路」,先後經歷「發現所愛與意義」、「鬆綁社會主流價值或父母期待」的歷程,而鬆綁社會主流價值或父母期待的因素,則包含有「重要他人的支持」、「順應期待」、「領域中代表人物的意見」、「與社會期待相反的事例」、「年齡」、「透過閱讀與參與活動注入新觀念」。此外,研究中發現四位研究參與者雖然生涯轉換的道路不盡相同,但皆共同轉換的過程有類似的轉換模式,也見到「機緣巧合的善用」,並和「楷模的影響」、「環境中的人事物」、「理工訓練下的思維和心態」、「『認命』的思維和態度」有著關聯,並看到了華人文化「追求功名」、「父母對子女期待」、「中庸」、「華人文化中的信仰」與「存在意義」在生涯轉換和生涯召喚的影響。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對於欲從理工科系欲進行生涯轉換,追求召喚者,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的建議。
  • Item
    臺灣諮商人員之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相關研究
    (2022) 顏嘉萱; Yen, Chia-Hs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諮商人員的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間的關聯性,並假設在控制有關的背景變項、實務或訓練變項後,認知彈性與文化智商仍能顯著增加對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解釋力。此外,也探討不同背景變項、訓練或實務變項的諮商人員,其多元文化諮商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或相關。本研究先以203位臺灣諮商人員作為預試對象,經由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發展出三因素結構的「簡式多元文化諮商能力量表」,其與「諮商自我效能量表」具有中度正相關,顯示其具有效標關聯效度。在正式研究階段,本研究以134位臺灣諮商人員為研究對象,使用「簡式多元文化諮商能力量表」、「文化智商量表」、「認知彈性量表」與「基本資料與多元文化相關經驗調查」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與多元階層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臺灣諮商人員平均具有高度的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中度偏高的文化智商與高度的認知彈性之自評表現;(2)臺灣諮商人員的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不因不同性別、族群別、學歷與多元文化相關講座/工作坊參與時數而有顯著差異;(3)不同修習多元文化相關課程數的臺灣諮商人員,其多元文化諮商能力有顯著差異,諮商輔導年資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亦呈現顯著正相關;(4)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5)在控制諮商輔導年資與多元文化相關課程數後,認知彈性與文化智商仍能顯著增加對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解釋力,其中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對於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總分與「態度與信念」、「知識」、「技巧」分量表皆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本研究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據此提出對諮商教育與未來研究之建議,作為諮商教育者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焦點解決取向諮商心理師之替代性復原力研究
    (2021) 張佳雯; Chang, Chia-Wen
    本研究旨在探討焦點解決取向諮商心理師的替代性復原力經驗及其影響,具體的研究問題有五: 1. 心理師在協助創傷案主時產生的替代性復原力經驗為何?2. 替代性復原力對諮商當下或後續諮商歷程的影響為何?3. 替代性復原力對心理師投入專業工作以及個人生命之影響為何?4. 心理師所使用具正向觀點之焦點解決取向治療學派(以下簡稱 SFBT),與產生替代性復原力的關聯為何?以及 5. SFBT 心理師對出現的替代性復原力,認為有哪些是來自 SFBT的信念與技術之影響?本研究採詮釋現象學研究取向,以立意取樣邀請七位與創傷案主諮商並經驗過替代性復原力之 SFBT 心理師,以半結構的訪談大綱進行個別深度訪談,再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替代性復原力是:一種發生於諮商脈絡中,案主對心理師帶來的正向影響,此乃心理師同理投入於經歷創傷案主的復原故事,目睹其在創傷中仍具復原力或展現治癒能力與存活能力所致,並會引發心理師身體感受、內在情緒、態度及想法的轉化,於諮商當下或後續的歷程、於日後諮商工作與個人生活也會帶出正向改變,是一種心理師向案主學習與被賦能的歷程;並藉由心理師於諮商中向案主的表達,同時也能為案主帶來正向影響,使之信任心理師、更投入諮商、以及促進合作的諮商關係。(2)替代性復原力所帶來的正向影響包含:受訪心理師在諮商中視案主能力為治療要素、增加靈性觀點及增進臨在能力、並使案主在平等信任關係中更能談論力量與脆弱;因認同諮商價值、對諮商中的介入反應具影響力感到驕傲、以及對於能與案主同在而感恩與深感榮幸,使之更願意投入諮商工作,且認定此為一生的使命;以及其人性觀轉變為樂觀、具希望感、能正面面對生命議題、為創傷失落尋求正向意義、促使其自我照顧與減緩替代性創傷、且在面對個人困境時能做鼓勵案主所做與案主教的方法、以及珍惜與感謝生活。(3)出現替代性復原力可能相關的因素包含: 個人因素、心理師進行創傷治療工作的年資與諮商人數、諮商取向、身邊專業系統、以及案主周遭重要他人的支持。(4)替代性復原力與 SFBT 的理念有共通性,皆關注案主的復原力、正向行動、與優勢;心理師因體會到替代性復原力,印證 SFBT 信念而爾後更願意運用,發生正向循環的力量; SFBT 強調平等的諮商關係,使受訪心理師能接受來自案主的影響力;能在短期工作中看見案主成功而有效能感;此外,心理師認為多數 SFBT 諮商技術與信念,均與其出現替代性復原力有關聯。文末也提出建議與研究限制,供未來諮商心理師教育訓練、實務工作以及研究參考。
  • Item
    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研究
    (2020) 陳奕軒; Chen, Yi-Hs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現況,與探究不同背景變項對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與輔導自我效能的差異情形,及分析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與輔導自我效能之關係,並瞭解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對輔導自我效能之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輔導室品牌形象量表」及「輔導自我效能量表」組合而成的「國小輔導人員工作概況問卷」為研究工具,普查704位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並回收有效問卷共575份,再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積差相關法,及迴歸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所述: 1.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整體為中上程度,各構念由高至低為「象徵性品牌形象」、「經驗性品牌形象」、「功能性品牌形象」。 2.國小輔導人員輔導自我效能情形整體為中上程度,各構念由高至低為「學校系統中的溝通效能」、「自我覺察與多元尊重」、「輔導網絡與資源運用的效能」,及「危機事件的處理效能」。 3.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輔導人員對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有顯著差異,如性別「女性」、畢業系所為「輔導諮商心理相關系所組」、職位為「專業輔導人員」、服務年資「未滿5年」,及學校規模「23班以下」者,其輔導室品牌形象知覺較低。 4.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輔導人員對輔導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如性別「女性」、教育程度「未達碩士」、畢業系所「非輔導諮商心理相關系所組」、職位為「組長」,及學校規模「23班以下」者,其輔導自我效能較低。 5.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與輔導自我效能存在顯著正相關。 6.國小輔導人員知覺輔導室品牌形象對輔導自我效能具顯著預測力,且以「經驗性品牌形象」構念的預測力最高,但解釋力欠佳。 7.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及提出建議,以作為日後國小輔導人員、國小學校機構、國小師培機構等實務及研究層面之參考。
  • Item
    體驗教育方案對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旅行社為例
    (2020) 林晁緯; Lin, Chao-Wei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體驗教育對於旅行社活動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能力的成效如何,對象設定是新進接受訓練的輔導員,主要使用質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經過資料分析、產生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 體驗教育方案對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產生了正向的影響 結合人際溝通理論的內涵來訂立影響的構面,研究對象在參與體驗教育方案後,在訊息的解讀、語言的表達、社交行為的解讀、信任彼此、團隊的氛圍感受等都能提升,並在方案之後能影響工作場域能更加順利。 二、 體驗教育方案對人際溝通產生機轉 體驗教育方案讓研究對象的活動歷程實際產生影響,並且在設計時結合研究對象的實際生活經驗,依照這個二個特性,使參與方案的人能產生機轉。 本研究歸納出體驗教育方案對於輔導員的人際溝通能力是有正向的影響的,選用人際溝通的訊息交換模式,透過體驗教育方案讓彼此的經驗能夠連結,並把干擾降低,因此人際溝通人力得到提升,也提到往後的研究建議,能夠增加其他領域的理論交集,使研究結果能夠更加全面,課程設計的方案選擇與引導員的帶領重點,最後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省思。
  • Item
    華人家庭倫理脈絡下諮商師透過個人心理治療與母親情感關係改變之研究
    (2011) 葉寶玲; Pao-Ling Yeh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諮商師接受個人心理治療與母親情感關係改變的經驗與影響,並了解情感關係變化結果與華人文化脈絡下家庭文化間之相融性情形。然後,將文化脈絡下與母親情感關係的研究結果與依附理論的概念加以比較,以發現二者間的共通性與特殊性。同時也對於華人諮商與心理治療模式本土化提出討論。 本研究選擇紮根理論為研究方法,針對十四位諮商師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選擇使用質性資料分析軟體NVivo 8協助管理與分析資料。研究結果如下:1) 與母親情感關係包含九類正向情感經驗以及十四項負向情感經驗。2) 透過個人心理治療關係,與母親情感關係主要有十一項改變。3) 個人心理治療的治療結構方面有很大的彈性和變化。4) 與治療師情感關係包含九項正向情感經驗以及五項負向情感經驗。5) 與治療師情感關係的改變主要有六項,受到自身主觀的感覺以及對治療師真實的感覺兩方面的影響。6) 與治療師、與母親的情感關係改變二者出現五種型態。7) 與早年其他照顧者關係影響與母親的關係8)在個人心理治療後人際關係多獲得改善。9)與母親之外的其他早年照顧者、權威者、親密伴侶、平輩之間的關係雖包含正、負向情感關係,但是與權威者之間以負向關係為多。10) 從個人心理治療中對自身的諮商專業工作有十二項體會與心得。11) 華人自我狀態包含個別狀態與關係狀態兩向度,共發現十四項特質。12)與華人家庭倫理信念中角色地位、家庭教養、孝道心理三方面完全相融的有二十一項,完全不相融的有二十五項,部分相融的有二十二項。13)接受個人心理治療後個別狀態下的自我有十二項改變,而關係狀態下的自我有十項改變。14) 研究發現和依附理論與治療的概念對照下共有十項相同的發現以及十二項延伸的發現。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者分別對研究、諮商師養成教育與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兩方面提出建議。
  • Item
    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 的衝突與因應經驗探討
    (2011) 簡宇卿
    本研究旨在了解諮商師之助人專業發展過程中,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間的衝突與因應經驗、對整合兩者的期待,以及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間產生衝突經驗的潛在影響因素。研究以質性研究為研究方法,詮釋學為研究基本態度,深入訪談三位不同宗教信仰之諮商師,資料分析步驟以詮釋學取向之方式進行。 研究結果分為以下四點,第一,衝突經驗以諮商學習者、諮商求助者、諮商受督者和諮商工作者等不同角色區分時,可發現衝突經驗可能發生於單一角色內、角色與外在環境互動時,以及角色間衝突時。第二,衝突經驗以情感、認知、行為三個層面區分時,可發現認知層面的概念與信念會影響情感性的經驗衝突和行為上的抉擇矛盾,情感層面的個人偏好則也會影響行為上的抉擇矛盾。第三,面對衝突的因應方式,可分為區別切割、橋樑與目的地、大者納小、序位選擇、互有助益、共同相通等六種,而此六種方式彼此仍有重疊的可能,而對整合的期待,則可分為對信仰環境、諮商環境以及諮商師自身能力的期待三項。第四,潛在影響衝突經驗的因素中,可發現成長背景會影響價值觀的優先選擇序位、個人特質會影響衝突感產生的強烈程度、身處環境會促發或減少衝突經驗的發生,以及生活事件會促發或影響衝突經驗的產生。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三點結論,第一,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之衝突經驗樣貌多元,並受相關因素所影響,第二,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未達整合狀態,衝突與因應經驗持續交替發生,第三,諮商師在持續衝突中未放棄任何一者,仍渴望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的整合。最後,研究者提出對諮商實務與相關研究兩方面的建議,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和反思。
  • Item
    偶發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影響之敘說研究
    (2007) 曾信熹; Hsin-Hsi Tseng
    本研究旨在探究偶發事件對諮商心理師專業發展之影響,研究者以三位目前持續從事諮商工作的諮商心理師為訪談對象,藉由他們對其專業發展歷程的故事敘說,採取Lieblich, Tuval-Mashiach 和Zilber(1998)所提出的「整體─內容」分析方式,輔以「類別─內容」的分析觀點,探究偶發事件對其專業發展的影響。並進一步了解專業發展歷程中,偶發事件的內涵與影響層次,以及研究參與者個人內在資源與偶發事件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發現,三位諮商心理師的專業發展歷程都存在偶發事件的影響, 專業發展歷程中偶發事件的內涵呈現如下:一、偶發事件的本質在於其「意外」與「非預期」;二、偶發事件的結構上,可分為四個向度:(一)涵蓋正、負向事件:對生涯或專業發展產生效應的事件,未必都是正向的,但在這些正、負向的偶發事件中,可能由於個人自身的運用,創造了原本沒有的機會或促成對後續生涯發展的助力;(二)適當時機他人提供訊息:計畫之外的訊息往往帶來了出乎意料的生涯機會,但由另一種角度觀之,可以發現這與個人本身能留心到自己所需或渴望的訊息亦有所關聯;(三)呼應過去的所學或興趣:在專業發展歷程中發揮影響的偶發事件,許多呼應了個人過去的所學或興趣。因此觸發個人採取某些行動回應事件所帶來的機會,也因而帶來了更多的生涯可能;(四)政策的改變:在本研究中,發現到受訪者受到教育政策的改變而影響生涯方向的現象。三、偶發事件的功能:(一)對自我的影響:主要呈現在「增進自我的了解」、「觸發對於生命的省思」、「拓展個人興趣」或「轉化自我概念」等部份。(二)由受訪者的生命故事中,可以發現偶發事件對於諮商心理師「專業取向的發展」與「職業型態的選擇」兩部分,存在著程度不一的影響。 在偶發事件影響的層次上,發現到其對諮商專業發展歷程的影響主要可分為四個層次:一、偶發事件引發進入諮商領域/成為諮商師的動能:在本研究中發現,三位受訪者生涯發展與轉折的歷程中,偶發事件的影響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偶發事件之所以產生意義與促成成為諮商師的動能,仍需回到背景脈絡、個人特質與當時的生命情況中思考。二、眾多偶發事件蘊蓄生涯轉換的推力:生涯的改變並非在剎那間產生,偶發事件造成的可能是生命中的「漸變」,但這些「漸變」逐漸匯集之後,蘊蓄豐沛的能量在一段時間後帶來整個生涯方向的改變。三、偶發事件關乎過去、現在,也影響未來:偶發事件在專業成長與生涯轉換的推動上,有「漸進疊合」的現象,個人對於偶發事件的理解以及詮釋,隨著時空的位移對於事件的解釋也將有所不同。四、偶發事件在專業發展中發揮安定的力量:在進入諮商領域之後,當後續發生的偶發事件在個人的覺知層面被視為帶來某些價值感、成就以及樂趣時,偶發事件所牽涉的層面也成為了在諮商領域中安身立命的安定力量。 在本研究中也發現,三位受訪者擁有某些內在資源,幫助其面對偶發事件時,能把握或創造對專業發展有益的機會。這些共同的內在資源植基於良好的「自我覺察」和「自我省思」能力,以及「積極」、「努力」、「勇於冒險」、「有毅力」、「具備彈性」、「樂於學習」、「好奇」、「能夠承擔風險」、「能接受變化」等。 最後,根據研究過程和結果,提出研究的限制與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