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7
  • Item
    以個案研究法探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生的復原歷程
    (2024) 古屏蓉; KU, PING-JUNG
    本研究主要探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國中生成功不再發生自傷行為的復原歷程,同時也關注家庭、學校系統、處遇系統分別與自傷國中生的互動關係。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邀請曾經在國中時期出現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青少女以及共同陪伴成功復原的兩位家長、四位學校老師以及一位處遇系統的駐校社工師等,共八位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資料分析,配合研究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國中生出現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行為,其成長歷程中與重要他人,諸如:父母、手足、老師、朋友、同儕等負向互動是關鍵因素。在陪伴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生復原歷程中,對個案的同理是輔導功能可以功能最大化的原因。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的復經歷曲折多變,周遭系統人員團隊合作可以有效抵抗在陪伴中產生的耗能。
  • Item
    國中生挑戰型—阻礙型壓力源、學業情緒與學習投入之關聯研究
    (2024) 黃子芸; Huang, Tzu-Yun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生挑戰型—阻礙型壓力、學習投入及學業情緒間的相關情況。本研究以臺灣地區之國民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有效樣本共計427份。其中七年級159人、八年級119人、九年級149人;男性200人、女性227人。研究工具包括「挑戰—阻礙壓力源量表」、「學習投入—不熱衷量表」及「學業情緒量表」。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主要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知覺到的挑戰型壓力源與學習投入及正向學業情緒有顯著負相關、與學習不熱衷及負向學業情緒有顯著正相關;而阻礙型壓力源與負向學業情緒有顯著正相關,與學習投入、學習不熱衷及正向學業情緒則無顯著相關。另一方面,國中生感知到的正向學業情緒與學習投入有顯著正相關,與學習不熱衷有顯著負相關;而負向學業情緒與學習投入有顯著負相關,與學習不熱衷有顯著正相關。調節效果部分,在控制性別與年級對學習投入的影響後,正向學業情緒在阻礙型壓力源與學習投入之間及挑戰型壓力源與學習不熱衷之間具負向調節效果,以及在阻礙型壓力源與學習不熱衷之間具正向調節效果;但在挑戰型壓力源與學習投入間不具調節效果。負向學業情緒在阻礙型壓力源與學習不熱衷間具正向調節效果;但在挑戰型壓力源與學習投入間、阻礙型壓力源與學習投入間,以及挑戰型壓力源與學習不熱衷間不具調節效果。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教育實務層面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具體建議。
  • Item
    結合桌遊的正向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對國中生效果研究
    (2024) 應昀庭; Ying, Yun-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結合桌遊的正向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對國中生五正效能(正向情緒、正向參與、正向關係、正向意義、正向成就)、四樂行為 (樂動、樂活、樂食、樂眠)、心理健康情形之效果。以準實驗研究設計,選取新北市某國民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249人,實驗組128 人、對照組121人。在2024年,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接受結合桌遊之正向心理健康教育介入課程,為期三週共135分鐘,對照組僅實施前後測問卷測量。研究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教育介入成效分析,另透過焦點團體訪談法、課程學習單與五正四樂行為實踐記錄來分析過程評量。研究結果發現結合桌遊的正向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國中生整體之五正效能及正向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對於四樂行為的改善未達顯著差異。學生表示教育介入能幫助理解正向心理健康與五正四樂的概念,及學習促進正向心理健康的方法,課程不僅有趣也收穫良多。並有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多種方式來實踐五正四樂,以提升正向心理健康。本研究建議學校結合校本課程,發展跨領域的正向心理健康教學活動,推動結合桌遊的正向心理健康課程,增強學生五正四樂行為實踐,以提升學生正向心理健康。
  • Item
    國中生述情障礙與網路成癮之關係研究:以自我批評為中介變項
    (2023) 吳祐竹; Wu, You-Zhu
    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方便,強化了我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感和沉迷的可能性。而正值身心快速發展的青少年,其網路使用行為亦為大眾關注之焦點。本研究目的為檢視國中生述情障礙、自我批評與網路成癮行為之關聯性,並以Interaction of Person-Affect-Cognition-Execution(I-PACE) model(Brand et al., 2016)釐清自我批評是否能中介述情障礙對網路成癮之正向預測關係。本研究以臺灣北部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橫斷研究法,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施測,預計施測人數共為1,244人,共取得有效樣本1,060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為85.21%。本研究使用「個人資料表」、「憂鬱經驗問卷之自我批評分量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及「陳氏網路成癮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型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24.77小時(標準差為21.31小時),每週智慧型手機使用時間為22.59小時(標準差為21.15小時),且高達90.6%之國中生擁有屬於自己的智慧型手機;(2)每週上網時間和網路成癮總分會因國中生是否擁有智慧型手機及年級而有所顯著差異;(3)述情障礙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自我批評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5)自我批評可部分中介述情障礙對網路成癮之正向預測關係。本研究檢驗國中生述情障礙和自我批評對網路成癮行為之關聯模式,且研究者依此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家長、教師、輔導人員及研究者作為參考,以利預防和介入國中生網路成癮行為。
  • Item
    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的現實和網路社會支持與國中生自傷行為之關聯:以自我批評為中介變項
    (2023) 蔡叡昀; Tsai, Jui-Yun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國中生的現實和網路社會支持與自傷行為間之關聯,並以Nock(2009)「自傷行為整合性理論模型」釐清自我批評是否能中介現實和網路社會支持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法,以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延後兩週開學的國中生作為研究對象,共取得有效樣本1,060份,並施以個人資料表、社會支持量表、自我批評量表及自傷行為量表,後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相關分析,以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的父母社會支持可顯著且負向預測自傷行為,然網路社會支持卻顯著且正向預測自傷行為、現實朋友社會支持無法顯著預測自傷行為;(2)父母社會支持能顯著且負向預測自我批評,然網路社會支持卻顯著且正向預測自我批評、現實朋友社會支持無法顯著預測自我批評;(3)自我批評對自傷行為呈顯著且正向預測力;(4)自我批評能部分中介父母社會支持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以及(5)自我批評能部分中介網路社會支持對自傷行為之預測關係。本研究檢驗了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國中生於現實和網路社會支持及自我批評對自傷行為之中介模型,並根據結果提出在新冠肺炎爆發下,父母社會支持相較於現實朋友社會支持對國中生更具有保護作用,網路社會支持則可能增加自傷行為之風險,且自我批評之介入為國中生自傷行為之重要關鍵。建議未來研究與相關實務工作者於預防自傷行為時,能重視國中生自我批評傾向與社會支持的來源,以利更完整瞭解國中生自傷行為之歷程,並建構有效預防自傷行為之安全保護網。
  • Item
    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國中生社會情緒能力、情緒調節及幽默因應的影響
    (2022) 陳品瑜; Chen, Pin-Yu
    本研究旨在設計一份適合國中生的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並了解此課程對國中生的「社會情緒能力」、「情緒調節」及「幽默因應」之影響。本研究採不等組前測後測準實驗設計,針對臺北市某國中119名學生,進行每節45分鐘,共8節的課程介入。分為實驗組59位,接受「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照組60位,接受「一般社會情緒學習課程」。成效評估以「社交技巧量表」、「情緒調節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及「人際因應量表」之測得分數,經統計分析後所得之資料為依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第一,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國中生「社會情緒能力」之影響:能有效提升「自我肯定」及「同理心」,無法有效提升「合作」及「自我控制」。第二,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國中生「情緒調節」的影響:無法有效提升「認知重評」的情緒調節策略,亦無法有效降低「表達壓抑」的情緒調節策略。第三,幽默融入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國中生「幽默因應」的影響:本課程可有效提升整體幽默感,及其中「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及「笑的傾向」;然未能有效提升「幽默理解能力」及幽默創造能力。此外,在「冒犯憤怒」的情境中,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幽默回應比例」、「社會情緒回應比例」及「親和型幽默比例」;在「出糗難題類」情境中,能有效提升「幽默回應比例」、「好笑程度」及「自我貶抑型幽默比例」。本研究最後進行總結性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未來教學實務及後續相關研究參考。
  • Item
    從數位能力及家庭數位環境探討國中學生遠距學習接受度
    (2023) 陳宥蓁; Chen, Yu-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數位能力、學生家庭數位環境與家長網路管理策 略,對其使用 Google Classroom 與 Google Meet 進行遠距學習接受度之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 111 學年度臺北市某公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使用自編問卷「國中學生遠距學習接受度研究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問 卷整體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 值為 0.882,抽樣方式為便利取樣 (convenience sampling),以紙本問卷於 2023 年 4 月進行調查,共計回收 146 份 有效問卷。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相關係數之統計方 法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的國中學生數位能力與家庭數位環境佳,家長網路管理策略則較寬鬆。 二、本研究對象的國中學生認為遠距學習平臺是易用的,但對遠距學習成效認同度較低。 三、上網時間較短的國中學生在數位能力部分題項得分平均值較高。 四、男性國中學生在遠距學習喜歡程度與使用意願較女性國中學生高。 五、國中學生數位能力越高、家庭數位環境越佳、家長網路管理策略越主動及頻率越高,有助於提升國中學生遠距學習接受度。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學術研究之參考。
  • Item
    幽默融入國中表藝課默劇創作單元對學生之學習表現的影響
    (2022) 許靜岱; Syu, Jing-Dai
    本研究目的以表演藝術課的默劇創作課程為對象,設計一套使用於國中學生的「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並檢視該課程對學生學習表現、創造力、幽默感、之影響。希望能透過幽默融入課程讓學習團體加速融冰,也能讓學生學習在適當時機學會幽默能力的運用,進而對表演專業上的學習表現出創造力與熱情。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三峽區某國中八年級學生,分成幽默融入默劇創作的實驗組65名學生和一般默劇創作的對照組61位學生,共126名學生。以「國中表演藝術學習成就評量」、「默劇表演呈現之評量」、「新編創造思考測驗量表」、「創造性傾向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為測量工具,並依據前後測的得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在「表演總成績」與「實踐」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表現」、「鑑賞」則無顯著差異。(二)實驗組在「流暢力」與「精進力」指標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變通力」、「獨創力」、「冒險性」、「好奇性」、「挑戰性」、「想像性」則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在「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的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指標則無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幽默融入默劇創作單元能夠提升學生之學習表現及創造力,而在幽默感上則無提升效果,進而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與實務建議作為實施表演藝術課程之參考。關鍵字:幽默感、幽默融入默劇創作課程、國中生、創造力、默劇、學習表現
  • Item
    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與自我決定動機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為例
    (2021) 劉佩芬; Liu, Pei-Fen
    本研究主要為了解國中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上的差異。本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七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出217份問卷,回收篩選後共得209份有效問卷。本研究依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結果,得到以下結論:一、有約六成的國中生表示在沒有升學需求或學校規定下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學習。二、國中生參與服務自我決定動機以內在動機與外在調節為主。三、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較未參與課程方案的國中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四、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後自我決定動機內化程度高。五、女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有較高的自我決定程度。六、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的學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七、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準備、服務、反思」歷程經驗相較「慶賀」為佳。八、女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九、未來願意繼續服務的學生有較佳的服務學習歷程經驗。十、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的國中生自我決定程度高。
  • Item
    細懸浮微粒防治動畫教育介入成效之研究-以台灣某四所國中為例
    (2021) 張簡宏禹; CHANG CHIEN, HUNG-YU
    本研究旨在探討針對國中生所發展之細懸浮微粒防治動畫教育介入課程,對於國中生之PM2.5防治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及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影響,並瞭解該課程之介入成效。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一所臺北市國中、兩所桃園市國中及一所彰化縣國中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針對實驗組進行PM2.5防治動畫教育介入;對照組進行PM2.5防治教育PPT介入;控制組則不介入。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介入前,研究對象之PM2.5防治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與PM2.5防治行為意圖,皆有中上程度之表現。二、介入後,實驗組在PM2.5防治知識、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與PM2.5防治行為意圖上皆有顯著提升;對照組僅在PM2.5防治知識上有顯著提升;控制組則均無顯著提升,且實驗組在PM2.5防治知識、PM2.5防治態度及PM2.5防治行為意圖顯著高於對照組之研究對象。三、介入前與介入後,PM2.5防治行為意圖與PM2.5防治知識、環境敏感度及PM2.5防治態度間,皆達顯著正相關。四、介入後,實驗組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之變項可解釋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預測力為40.0%;對照組環境敏感度、PM2.5防治態度之變項可解釋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預測力為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