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學生生涯興趣/性向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對生涯決定與生活適應之影響(2022) 吳珮萱; Wu, Pei-Shiuan中學生的生涯輔導中,興趣性向整合組型影響了學生的升學定位,且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將對學生的生涯決定、生活適應情形造成影響。本研究分為研究一與研究二,研究一以臺灣中學生為主軸,聚焦在興趣性向整合組型與高中職16群科連結之分類,並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升學定位,探討現今臺灣中學生一致性之比例。研究一搜集了7289名國二、國三生的興趣性向測驗之分數與追蹤畢業後於高中職入學群科資料,利用貝氏分類器進行興趣性向組型之分類,形成整合組型並結合高中職16群科,將學生區分為交集型—寬廣型、交集型—一般型、無交集型—待探索型、無交集型—鴻溝A型、無交集型—鴻溝B型共五型,連結升學定位的群科探討一致性比例分佈。研究一結果主要有兩項,第一,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一致之學生占比大於不一致之學生,表示高中職學生所選擇升學群科,符合自身興趣性向整合組型類型的學生,多於不符合之學生。且在不同的整合組型中一致情形之結果,寬廣型、待探索型的一致性比例極高;而在一般型、鴻溝B型、鴻溝A型中不似寬廣、待探索型一致比例極高,且有一致比例小於不一致的情況。第二,研究發現整體樣本中,不同性別在一致、不一致比例上具有顯著差異(p< .001),特別是在鴻溝A型、鴻溝B型兩型中具有顯著差異(p < .001),在整合組型的推薦群科大多只符合興趣的學生中(鴻溝A型),男生比起女生會容易趨向符合興趣的升學決定;且在整合組型的推薦群科大多只符合性向的學生中(鴻溝B型),女生比起男生會容易趨向符合性向的升學決定。 研究二從研究一隨機抽取700名學生進行追蹤,測量其在高中高職的生涯決定、生活適應情形。利用研究一之結果,將升學定位與整合組型結合為一致、不一致兩大類,並進行生涯決定、生活適應程度之分析,研究二結果主要有生涯決定、生活適應兩方面。在生涯決定中,可分為三點觀之。第一,整體學生中,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為一致之學生,在生涯決定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 .05),而在結構與信心之分量表上,一致之學生表現顯著較佳(p < .001)。第二,在不同整合組型下為一致的學生中,一般型之總量表分數顯著於其他四型(p < .001),代表若整合組型大部分的群科落在高興趣、高性向,且又不似寬廣型有多達9—16個群科造成選擇猶疑,一般型的生涯決定情況會最佳;而在Tukey的事後檢定中,除了一般型表現最高之外,鴻溝A型(只符合興趣)學生在「生涯決定確定程度」、「結構與信心」分量表上表現為次之;鴻溝B型中(只符合性向),則在「雙趨衝突」、「外在障礙」分量表上表現為次之。第三,同一個組型下的一致、不一致的學生中,一般型、鴻溝B型兩型的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001)。 在生活適應的部分,也可分三點觀之。第一,整體學生中,整合組型與升學定位為一致之學生,在生活適應皆顯著高於不一致之學生(p < .001)。第二,在不同的整合組型下為一致的學生中,發現寬廣型、一般型以及鴻溝A型生活適應的感受上顯著高於待探索型與鴻溝B型(p < .001),表示興趣對學生的生活適應之影響較大。第三,在同一組型下一致、不一致之學生中,會發現一般型(p < .001)、鴻溝B型(p < .05)兩型,一致之學生的總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不一致。 綜合研究一與二的結果,提供中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時的參考以及教學現場的輔導工作之建議,在生涯規劃課程中,應對學生興趣能力之探索課程進行調整,加入各整合組型的解釋,並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各整合組型在學涯或職涯上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此外,本研究發現興趣與升學定位的一致性,對學生的生活適應之影響較大。因此,建議調整在國中端的興趣、性向測驗施策時程安排,讓學生在國二時進行興趣測驗,先建立對自身興趣類型之瞭解,使得學生在面對升學選擇之前,對自身興趣類型有更多了解,促成更適切的生涯規劃。Item 新住民的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代間及文化相似性的影響(2021) 張婷婷; Zhang, Ting-Ting因著臺灣社會婚配狀態變化,越來越多新住民母親與其下一代共融生活在社會中。過去研究關心新住民母親生活適應狀況以及新住民二代學校適應狀況,鮮少著墨於新住民家庭代間關係。因此,本研究以對偶資料分析新住民母親與二代的代間關係關聯性。另外,以自編的文化相似喜好評估來實證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是否因文化相似性而在人際選擇上有所影響。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目的: 第一、為了解新住民母親與其下一代生活適應狀況與文化認同是否有相互影響的關聯性。第二、進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化取向者而影響自身生活適應狀況。第三、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是否因文化相似喜好而對生活適應有影響。本研究發現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對臺灣的文化認同皆會影響彼此的生活適應,進一步亦得知不同文化涵化取向者中為整合型的參與者在生活適應方面都較其他文化涵化取向者佳。最後,在文化相似喜好度的選擇上,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皆偏好地理位置近的國家相對於地理位置遠的國家,但是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不同的是對於臺灣的喜好,新住民母親較偏好原生國相較於臺灣,新住民二代較偏好臺灣相較於母親的國家。Item 臺灣原住民與漢人青少年幽默風格差異之中介因素探討及其對生活適應的中介效果(2021) 蔡孟樺; Tsai, Meng-Hua臺灣原住民屬於少數族群且因經濟條件等因素而在社會文化上較為弱勢,而過去有關臺灣原住民的研究較少有原住民優勢特質或能力的研究,近期研究雖發現原住民的幽默有助於原住民的個人適應,但無法確定是否為原住民族群特有,且對於原住民之幽默並未詳細地說明是正向或負向幽默。故本研究將以客觀嚴謹且多面向的觀點來進行幽默風格與族群的系列相關研究,檢證原住民與漢人青少年幽默特質差異,釐清原住民族特有的幽默類型為何,並比較自陳與實際產出幽默風格的差異,再進一步從文化(個人/集體主義)、家庭(父母心理控制)、及個人(人格、執行功能)層次分別來探討其對在族群與幽默風格關聯中的中介效果,最後探討幽默風格如何中介族群與生活適應的關係。本研究以臺灣原住民與漢人國中生為參與者,共抽樣1791位學生,其中原住民學生491位,漢人學生1300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結果發現,不論自陳式或產出式的幽默測驗形式,原住民學生皆比漢人學生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與自我貶抑型幽默。而在各層次的中介效果結果,文化層次:原住民會因為具有較高的水平集體主義、垂直集體主義而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幽默的表現;在家庭層次:原住民會因為具有較高的增強母親權威與父親貶低孩子價值,而有較高的自我貶抑型幽默,原住民學生覺知較高的增強母親權威,也會提高其自我提升型幽默的表現;個人層次方面,人格與執行功能指標則不具族群與幽默風格之間的中介效果。最後在生活適應方面,原住民學生比漢人學生具有較高的生活適應,且經中介檢定後發現,此效果來自於原住民具有較高的集體主義傾向與覺知到較高的母親權威,而具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幽默,進而提升了他們的生活適應。研究最後建議國中階段的教學能設計讓原住民學生表現自我提升型幽默的優勢中心教學,來提升原住民學生的生活適應。Item 國高中階段不同亞型學障生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2022) 唐郁婷; Tang, Yu-Ting本研究旨在檢視讀寫、書寫學障亞型與一般生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上的差異,並比較國、高中跨教育階段的變化。本研究採量化研究,徵求 162 位國高中生參與,以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及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檢測其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狀況。研究有以下主要的發現:一 、 不分國高中階段及亞型 ,在學業自我概念上學障生均比一般生差;二 、 在非學業自我概念 方面,高中 書寫 障礙在生理自我以及心理自我概念都比 讀寫 障礙以及一般生差,後兩者間則無差異,國中階段兩類 亞型學障生 則與一般生相同 ;三 、 國中學障的個人適應比高中學障差,其中又以 國中 讀寫障礙 比 國中 書寫障礙 差 四 、 在社會適應上學障生在國高中階段 皆與一般生無異。Item 臺北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2008) 張素真; Chang Su-Jen論文摘要 金山地區的外籍配偶與日俱增,影響層面逐漸寬廣,外籍配偶離鄉背景,需要迅速融入臺灣社會,希望來臺的家庭生活幸福和樂,降低各種足以衍生社會問題的各種相關因素,已成為政府、非營利組織與外籍配偶家庭相當重視的課題。外籍配偶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婆媳關係、教養問題,更是關係家庭和諧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目的擬定探討下列問題: 一、瞭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的家庭生活適應現況。 二、瞭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的社會生活適應現況。 三、金山地區外籍配偶學習與子女教育現況。 四、探討金山地區外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解決途徑 本研究採用訪談法,訪談以質性研究為主軸,選取五位來臺時間不一的外籍配偶,進行訪談,經過資料檢核分析討論後發現: 一、外籍配偶抵臺初期對先生的依賴性頗高。 二、外籍配偶初抵來臺,沒有經濟自主權,但語言能力逐漸可以與人互動後,經濟能力自主權逐漸提昇。 三、人際關係中由內而外逐步擴展,參加成人教育班的人際關係優於比沒參加者。 四、生活適應能力隨著人際關係同步發展,交互影響。 五、妥協性的婚姻關係與夫妻年齡的差距過大,導致家暴機率升高。 基於研究所得,本研究整理出以下建議事項,作為規劃及協助提升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能力之參考依據。 一、提供語言與終身學習,以利其社會適應與文化融入 (一)、廣設社區化「外籍配偶」識字專班 (二)、依需求設計之識字課程 (三)、友善互動學習的環境 (四)、多元語言與文化之觀點 (五)、定期實施師資在職訓練 (六)、發展以新女性移民為主的解放教育教材 (七)、鼓勵外籍配偶參與學習各種成長團體 (八)、加強招生與行銷策略 (九)、建議教育部訂定外籍配偶識字標準 二、去除社會歧視,落實國人對外籍配偶的尊重態度 三、設立專責機構,提供對外籍配偶的單一窗口服務 四、結合民間機構,辦理外籍配偶的家庭支持服務 五、正視外籍配偶的家暴問題,強化家庭暴力的防治與宣導 關鍵字:外籍配偶、生活適應Item 身心障礙大學生生涯抉擇歷程之研究(2012) 廖崑志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從高中轉銜至大學的歷程中,如何決定就讀學校、科系,以及入學後的適應情形是否受轉銜準備與生涯抉擇影響。研究採個案研究,訪談四名研究參與者及其家長、教師當年在轉銜階段所做的準備,以及考慮的因素為何。 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四名研究參與者在轉銜準備階段的重心為升學資訊取得與能力養成,但是能力養成側重學業能力。轉銜準備對於後續的抉擇有正面幫助。 二、生涯抉擇的相關因素可歸納為身心障礙程度與類別,升學考試成績、個人性向與意願、獨立生活能力、現行升學制度、日後就業、重要他人意見、社會期待等八項因素,其中身心障礙衍生的特殊需求在學生升學生涯抉擇歷程扮演關鍵角色。 三、四名研究參與者紛紛錯過心目中的理想科系,但是入學後的適應情形未必不良。興趣可以多元,也可以培養,身障生本身養成的能力是否足以應付大學所需,才是影響入學後生活適應情形良窳的重要因素。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身心障礙學生轉銜階段的生涯抉擇該主題,對教育主管機關、安置身心障礙學生的高中與大學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智能障礙學生大學升學之路探究(2013) 胡曼莉; Hu, Man-Li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領有智能障礙輕度手冊的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從決定升學到進入大學間的轉銜過程與心理歷程。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以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與研究參與者進行互動,共為期一年。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歸納研究發現如下: 1. 研究參與者的父母希望能藉由大學環境,讓研究參與者能有更多嘗試的機會,最終的目的為期盼研究參與者能學習獨立生活。 2. 研究參與者進入大學就讀乃聽從父母的安排,自己並沒有特別喜歡或排斥的想法。 3. 研究參與者雖然表達出想要念大學的想法,但在準備升學的過程中均聽任家人的安排,抱持著隨遇而安的心態。 4. 研究參與者在進入大學後,最感到困難的面向分別為學業及人際問題,也曾因此多次萌生想要休學的念頭。 5. 實際觀察研究參與者在大學的三餐自理、住宿生活、日常交通及平時的休閒活動後發現:經過室友的協助與自己的摸索和適應,能適應無虞。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智能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議題,對學校教育人員、智能障礙學生家長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國中資賦優異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2018) 陳加恩; Chen, Chia-E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優生的過度激動特質、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抽取大台北地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國中資優資源班學生共236人為研究對象,並以「我的特質量表(Ⅱ)」、「國中生生活壓力量表」與「中學生生活壓力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以SPSS22.0套裝軟體經由描述性統計、t考驗、Pearson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以回答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 國中資優生在過度激動特質上以智能過度激動最為明顯;在心理動作過度激動上男生高於女生達顯著差異;在年級上則無顯著差異。 二、 國中資優生在生活壓力上以學校生活壓力最高;在學校生活壓力與身心發展壓力上女生高於男生達顯著差異;在年級上則無顯著差異。 三、 國中資優生在生活適應上以社會適應表現最為優良;在性別與年級上則無顯著差異。 四、 1.心理動作過度激動僅與生活壓力中的同儕人際壓力達到顯著相關,在生活適應中除了家庭適應外,與其餘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 2.感官過度激動在生活壓力中,除了家庭生活壓力外,與其餘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在生活適應中,除了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外,與其餘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 3.智能過度激動僅與生活壓力中的同儕人際壓力達到顯著相關,與生活適應各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 4.想像過度激動僅與生活壓力中的同儕人際壓力達到顯著相關,與生活適應各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 5.情緒過度激動與生活壓力各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但僅與生活適應量表中的社會適應與自我意識達到顯著相關。 6.家庭生活壓力與學校生活壓力皆與生活適應各分量表達到顯著相關。 7.同儕人際壓力與生活適應中的自我定向、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工作適應達到顯著相關。 8.身心發展壓力除了與生活適應中的社會適應外,與其餘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 五、 智能過度激動、身心發展壓力與想像過度激動能預測國中資優生之生活適應表現。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供特殊教育與輔導工作及未來之研究參考。Item 生活故事書對自閉症兒童生活適應能力影響之研究(2006) 林郁宜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故事書教學對自閉症兒童的生活適應能力影響的成效,採用個案研究法,以一位自閉症兒童為研究對象,家庭為研究情境,透過訪談、觀察等方式收集個案資料,希望藉由生活故事書的教學與實踐,了解自閉症兒童生活適應能力改變的歷程。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生活故事書的教學: 經過生活故事書的教學,個案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獲得改善,能以語言「要求被愛」,並「說出自己的感受」;人際互動也透過指認人物、使用問候語或說出稱謂的能力表現;生活故事書的內容雖未直接針對情緒問題進行處理,但因為個案語言表達、情感、人際互動、社會能力均透過生活故事書的教學獲得改善,負面情緒行為問題因上述能力的改善而減少。 二、對生活適應能力的影響: 經過十二次的教學,從「非生活故事書」和「生活故事書」的活動比較,個案的語言能力、情感表現、人際關係、社會能力和情緒行為因而獲得改善,因而使生活適應能力因各種能力的提升而獲得改善。 三、研究的過程,研究者獲得的改變如下: (一)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二) 生活故事書是孩子的代言者。 (三) 在教學的歷程中,能提供家長有效的教育策略。Item 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2008) 邱圓惠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之自我探索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之影響效果。研究方法採取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某國中62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30名學生,控制組共32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一節課(45分鐘),共十一節課(共495分 鐘),控制組則接受原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及「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進行前與進行後分別進行前、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教學省思札記」及「學生訪談大綱」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 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我探索課程具有可行性。 二、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自我效能,包括「人際效能」、「生涯效能」及「學習表現效能」層面,但無法有效提升國中生「體能表現效能」及「正 向心態」層面。 三、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生活適應,包括「自我定向」、「社會適應」、「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層面,但無法有效 提升國中生「家庭適應」及「人際關係」層面。 四、實驗組學生對自我探索課程的看法持正向且肯定的態度,喜歡多元、有趣的教學內容與上課方式,覺得教學內容有趣且能幫助自我了解,給予每個單元很高的評價及滿意度,並表示課程對自我瞭解與生活適應很有幫助,因此喜歡上此課程。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教育及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