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一起向前行—以個別化正向行為支持增進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之研究
    (2024) 彭懷萱; Peng, Huai-Xuan
    本研究以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為架構,採協同行動研究法,學校團隊透過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再行動的動態歷程,一名國中七年級普通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為個案,期待改善個案在學校所面臨的適應困難,並促進個案在學習和行為有更好地表現。首先在初級支持服務下,研究者和協同研究者共同檢視個案已經獲得到的支持,以及仍然持續存在的困難,依照學習適應、同儕互動、師生關係、常規適應、自我適應向度,彙整出個案在學校適應中需要額外協助。接著聚焦學校團隊欲改變個案的行為問題,透過行為功能評量進行分析,使用互競行為路徑圖來規劃應對策略和訂定階段性目標,並擬出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然後召集個案之班級導師、特殊教育教師,還有國文科、英文科、數學科、表演藝術科教師組成團隊,透過團隊分工和合作,提供個別化的正向行為介入,有效減少個案的問題行為,提升學生整體適應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對身心障礙學生提供連續性支持服務,包括:一、檢視初級支持服務的成效和需求;二、使用行為功能評量分析行為問題;三、循序漸進執行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而普特教師確實且穩定執行介入策略,包括:一、研擬易理解和易操作的策略;二、追蹤行為數據並視情況調整;三、涵容行為的變化並持續觀察。學校以個案為中心建立跨專業團隊合作,充分地提供服務並滿足個案的需求,包括:一、定期召開團隊會議促進彼此溝通;二、設定明確合理的目標並各司其職;三、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心理支持。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從實務現場和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推動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之參考。
  • Item
    大學生文化智商、幽默感、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
    (2024) 黎廣鎰; Lai, Kuong-Iat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的文化智商、幽默感、幽默風格與學校適應的關聯性,探討不同性別(男、女)與學生身份(港澳生、原民生、一般生)的表現差異,及探索幽默感於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中介效果與幽默風格於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調節效果。本研究共抽樣204位大學生,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結果發現:男、女文化智商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動機性文化智商有所差異;不同學生身分文化智商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中原民生的表現顯著大於港澳生、認知性文化智商中原民生的表現顯著大於一般生;男、女學校適應總分沒有差異,僅有學業適應有所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學校適應沒有差異;男、女幽默感總分沒有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幽默感總分沒有差異,僅幽默理解能力有所差異,原民生顯著大於一般生和港澳生;男、女於攻擊型幽默、自我貶抑型幽默具有差異,親和型幽默與自我提升型幽默沒有差異;不同學生身分幽默風格沒有差異。相關部份,整體文化智商與親和型幽默風格、自我提升型幽默風格、整體幽默感和整體學校適應間具有正相關,同時與攻擊型幽默風格具有負相關。中介部份,幽默因應能力中介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調節部份,親和型幽默增強大學生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進一步發現一般生自我貶抑型幽默緩衝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一般生自我貶抑型幽默緩衝認知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的關係。研究最後建議透過不同之研究方法、工具與樣本數之擴大能有效驗證本研究之發現,進一步釐清文化智商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為後續回應大學生學校適應議題的基礎。
  • Item
    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與學校適應經驗之分析-以北部一所頂尖大學為例
    (2023) 徐嘉璐; Hsu, Chia-Lu
    在個體處於「半獨立」的大學時期,原生家庭的資源仍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高度影響力,影響著學生生活的每一道選擇。不同家庭社會階級所持有的資源自個體大學前的成長歷程即產生差異,勞工階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過去的生命經驗與手中握有的資源持續在大學中的學校適應產生影響,個體在結構與資源的拉扯下,進而影響了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本研究為質性研究,邀請四位就讀頂尖大學的勞工階級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分享親身經歷的生命故事,帶領我們瞭解其成長歷程中家庭中的各項資本如何作用於當前的大學學校適應,面對適應問題採取的因應策略又是哪些類型。透過資料整理與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壹、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的匱乏對其教育歷程造成主要限制,卻也激發潛在的推力貳、勞工階級大學生在頂尖大學中的適應問題主要為經濟不利所衍生,但伴隨社會期望而來的心理壓力亦有重要影響參、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採多重因應策略,在生活、學習與生涯面向以積極性因應為主,社交面向以消極性因應為主肆、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受所處社會脈絡影響,但學校文化和文憑主義進一步突顯適應問題的嚴重性伍、勞工階級大學生能敏銳覺察結構限制且具備高度自我效能感,使其在結構限制下仍擁有主動選擇的能力
  • Item
    台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
    (2003) 施清嵐
    本研究以了解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背景、學校背景、學校適應狀況及支持系統以及任教自閉症學生教師及家長之困擾為目的。 研究方法是透過問卷調查為主,並輔以訪談的方式。主要用以蒐集資料的工具包括自編之「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之調查問卷」,分為「教師填」及「家長填」兩種問卷,及「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之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教師及家長用。 研究者首先以座談會的方式,了解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目前的學校適應狀況,作為架構問卷的參考之一。其次,問卷調查對象為九十一學年度北市公私立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的教師及家長。樣本數為教師及家長各22人,回收「教師填」的問卷21份,回收率95﹪;回收「家長填」的問卷17份,回收率81﹪。本研究結果呈現以教師填問卷為主,家長填問卷為輔。最後,選取4位個案的教師及家長作半結構式訪談。 綜合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學生背景:學生較突出的表現包括記憶、空間、音樂、繪畫、計算、電腦等。特殊行為出現最多的有固執、不斷重複的行為及表達喜歡的行為。 二、學校背景:任教北市高職特教班自閉症學生的導師,超過七成為特殊教育合格教師。且教師大多能參與進修與研習。目前學生所上的學程以家事與服務最多。職場實習以服務最多。 三、學校適應狀況:教師認為學校適應差的為語言表達、人際互動、學習表現及職場實習;學校適應較好的為語言理解、常規適應及整體適應。家長認為學校適應差的為人際互動、特殊行為的影響,其餘皆屬學校適應好。 四、支持系統:教師認為學校在十項支持中提供了九項。但家長認為學校在調整教材教法、作業及評量、IEP內容符合需求這三項沒有提供。教師認為職場實習只提供四項支持中的一項。教師及家長都認為在家長支持的部分,五項皆有提供。 五、教師及家長的困擾:在問卷調查的部分,約七成以上教師及家長都只有偶爾的困擾。訪談發現教師與家長比較困擾的是學生的職場實習與就業、課程及教學很難符合需求、情緒問題、工作量大以及不了解學校的處理。另外,也有家長了解無法改變體制,因此要求較低、沒有困擾。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教育行政單位、學校、實習職場、家長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 Item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之研究
    (2009) 黃彥融; Yan-Rong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問題。首先,以普查方式調查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內67所設有資優班國民小學之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情況。其次,針對54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及透過配對選取54名同性別、同年齡之一般家庭資優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最後,以立意取樣選出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個案及其資優班教師各4名進行深度訪談。量表及問卷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式進行統計考驗,訪談結果則進行內容分析處理。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內新移民子女資優生,以就讀一般智能資優班人數最多,且女性多於男性;家庭背景多為母親外國籍、父親本國籍的組合;家庭社經地位平均分配在三個不同階層的社經地位。 二、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於問卷中的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自我概念的五個分量表及整體總分得分皆顯著低於一般家庭資優生。 三、新移民子女資優生不因其性別、就讀資優班類型、家庭文化背景及社經地位不同而有學校適應上的差異;且於訪談中發現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學校適應方面最需要被關懷的問題為同儕互動不佳與負向價值觀。 根據研究結果與限制,就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十二年就學安置之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研究-以新北市為例
    (2012) 鄭麗蘭; Lee-Lan Ch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高中職十二年就學安置之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情形,並探討不同變項的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的差異情形。 研究採用量表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首先請學生先填寫『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量表』,並蒐集老師及學生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的相關看法。資料蒐集對象為新北市高中職十二年就學安置之學習障礙學生,有效問卷共130份,訪談教師和學生人數共16位。 根據量表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 研究結論是學習障礙學生之適應情形較佳的題項分別為「遵守班規」、「喜歡上藝能科目」、「敬師」、及「合群」;而學習障礙學生皆表示較感困難的是「學業」。 二、 研究結論是其學校適應之表現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三、 研究結論是其學校適應之表現並不因在學校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 四、研究結論是其學校適應之表現是有顯著差異,且就讀私立高職學習障礙學生在學校適應之表現,顯著高於就讀公立高職學習障礙學生。 五、 研究結論是學生學校適應之表現並不因修習不同學程而有所差異。 六、 訪談結果: (一) 學習障礙學生:普遍表示較能適應國中資源班的教學模式;在升學的選擇大都聽從親人意見或依自己的興趣;認為自己的個性與情緒自我控制上表現的都很平穩且與老師同儕間的相處很融洽;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感到學科能力上的不足;能瞭解學校提供成績評量調整與補救教學等協助。 (二) 學習障礙學生之教師:多數認為在教學或班級經營上,並不會造成困擾,但如能有一對一人力的協助與輔導會更好;學校行政在成績評量上給予很多的彈性與權限;學生的情緒控制平穩且與師生同儕互動上尚可;成績雖不盡理想,但重視態度;認為該班導師應具備主動積極關懷的特質;贊同學生融合於普通班級。
  • Item
    台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
    (2009) 謝艾芸; Ai-Yun Hsieh
    「能力」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彙,但人們往往對其概念習焉不察;然抽象能力觀的形塑可能影響個人具體的外顯行為表現與自我概念的發展,進而引導著個人走向積極的成功或消極的失敗,實有深究之必要。而社會中關於原住民「能力」的種種揣測,究竟是原住民本身所認同的?抑或是漢人主觀價值意識之下的產物,藉此區隔族群文化的優劣?亦是本研究探詢的核心。因此,本研究以原住民學生為主體,聚焦描述其能力觀之形塑與對於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冀望藉此促使原住民學生以自己的聲音敘說自身的能力觀。研究目的如下: 一、描述原住民學生能力觀之意涵。 二、探討形塑原住民學生能力觀的微觀與鉅觀因素。 三、瞭解原住民學生能力觀對身分認同的影響。 四、分析原住民學生能力觀與其學校適應之間的關聯性。 為能厚實的描述原住民學生的能力觀,本研究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並選取花蓮縣某所公立國中之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國二上學期開學之後,隨即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直至國二下學期末結束,研究時程為期一年左右。 本研究透過相關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原住民學生於社會認同中發展對能力觀之基本認知。 二、家庭的中介作用左右原住民學生能力觀的形塑。 三、原住民學生面對制度化能力觀有其順應與拒斥。 四、原住民學生能力觀凸顯階級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學生能力觀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
  • Item
    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
    (2014) 王庭軒; Wang-Ting-Hsuan
    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多元適性的選擇與發展儼然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於2014年正式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更是強調適性揚才的重要性,尤其是特殊才能班級應是最能突顯此項理念的制度設計。然而其中體育班相較於數理資優班、音樂班、美術班等,鮮少受到關注。在國內升學主義的脈絡下,體育班往往被視為學生課業低落的最後一條選擇道路,因此經常被標籤化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抑或是「不須念書即能升學」的後段班級,缺乏資源的補助與關照。 前導研究中發現,國中體育班內橄欖球隊屬於較為弱勢的群體,因此本研究進入國中體育班實際觀察橄欖球隊學生如何適應學校環境,以及在適應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受到老師、同儕與學校的影響,進而引領其思想與行動,並運用相關學校適應策略以求生存之道。本研究選取北部地區某所設立體育班的國中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體育班的橄欖球隊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從七年級前導研究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至八年級、九年級正式研究結束,研究時程為期近三年左右。透過教室現場觀察以及學生、老師與家長的深度訪談,而後進行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分流制度影響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的資源分配與師生互動。 二、橄欖球運動「團結」與「服從」的精神形塑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 三、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學校適應策略轉變背後隱含升學主義之影響。 四、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潛藏階級與性別因素的交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