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課程意識之探究
    (2022) 馮理詮; Feng, Li-Chuan
    本研究採詮釋學取向,探討國小資優教育教師的課程意識。研究者先藉由文獻的整理,析理出課程意識的向度及覺察層次,再邀請四位國小資優教育教師為研究參與者,並蒐集多元資料以理解其課程意識;透過詮釋循環的歷程,進行教師課程意識的歸納,以了解四位研究參與者的課程意識覺察層次、發展脈絡,以及其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的覺知與轉化。研究發現如下:一、研究參與者對課程的掌握及學生的覺察的課程意識上,皆達到了很高的層次,顯示課程與學生是資優教育教師的共同考量。二、研究參與者對資優教育理論概念及鉅視體系環境的覺察偏低。三、教師課程意識雖各有其不同發展歷程,但隨著時間推移,大致呈現向上的趨勢。四、教師課程意識的發展特別受到環境改變及角色轉換的影響,若教師能敏於覺察這兩種改變積極以對,便有很大的機會提升個人課程意識的覺察層次。五、資優教育教師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的理解與轉化,促使其更加重視資優教育的價值。六、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促發研究參與者更加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程,進而產生了理解其他領域專業的需求,研究參與者以自學或主動進修的方式積極提升自身課程設計的專業。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師資培育的課程中,可強化教師對資優派典理論的認識;鼓勵教師跨系選修或持續進修;尊重資優班團隊成員並充份賦權;以分散式領導的方式,為資優教育團隊中的教師賦權;教師要能看見自身角色價值,發展教師的主體性;增加對自身文化脈絡的哲學性理解,參與資優教育下一階段的發展;擁抱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的詮釋,積極的付諸實踐。
  • Item
    一位偏鄉教師的社會化歷程探究
    (2021) 鄭伊雯; Cheng, Yi-Wen
    偏鄉教師社會化是一連串的動態學習歷程,關注教師面對偏鄉工作與生活時,如何調整個人內在因素與外在影響,習得哪些知識與技能,以及身分認同的建立與轉變。本研究旨在瞭解偏鄉教師社會化歷程,包含偏鄉教師遭遇的關鍵事件、適應策略,以及身分認同。本研究以一位接受公費師資分發至新竹縣山區國小的女性教師為研究對象,個案任教於教育部《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核定中「極度偏遠」的學校。本研究以深度訪談蒐集資料,並依據研究對象社會化歷程分為「現實衝擊中的過客」、「從過客到家人」、「任重而道遠」三階段,探討各階段關鍵事件帶來的影響,以及偏鄉教師因應影響而發展的適應策略及身分認同轉變。本研究發現:偏鄉教師社會化歷程中關鍵事件主要為:現實的衝擊、融入當地的契機,以及工作的磨練;而學習與適應策略分成消極負面與積極正向兩種類型;且身分認同隨各階段情境改變而產生調整。最後,本研究結論為以下四點:一、關鍵事件對社會化歷程的影響至關重要;二、同儕是帶領偏鄉教師積極適應的重要他人;三、適應策略由消極漸趨積極而至彈性運用;四、偏鄉教師的身分認同由過客成為家人是克服文化落差的適應歷程。
  • Item
    從「痛」中學認同:一位臺灣在美華語教師的自我敘事
    (2019) 戴廷如; Tai, Ting-Ju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於美國擔任華語教師的經驗出發,以自我敘事作為研究方法,試圖探尋與建構出一位來自臺灣的海外華語教師所可能擁有的認同。研究著重於教師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討論,試圖探討以下問題:臺灣華語教師的文化認同會是什麼樣子?在廣泛的「中華文化」與在地的「臺灣文化」,甚至與異地的「美國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下,研究者面臨了何種困境、產生了何種認同上的改變?以及面對困境,採取了怎樣的行動? 透過敘事研究的反思過程,加上與相關理論的對話,研究結果顯示出臺灣所培育出來的華語教師擁有多元的認同,由於華語教學工作的性質,身處於全球化的工作環境,若是自身的認同不明,便時常會面臨生活上,甚至專業上的困境。本研究便是一個華語教師於這些困境與糾結之中,找出一條能夠證明自身專業並同時表現出臺灣文化認同的教學與敘事。
  • Item
    國小教師身分認同之敘事探究——不同師資培育背景教師的經驗故事
    (2015) 顏靜筠; Yen, Ching-Y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在學校結構與社會文化脈絡中形成的身分認同意義,研究目的為瞭解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教師身分認同樣貌,分析影響國小教師身分認同的結構限制,並發掘透過教師身分認同的意義覺察而能開展的實踐潛能。研究方法採敘事取徑,以訪談法蒐集八位國小教師的經驗資料,依據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革,分為師資培育一元化時期與多元化時期來組織教師經驗敘事的再現,其中一元化時期包括師專、師院與學士後師資班背景的教師,多元化時期主要是師院和一般大學修畢教育學程的教師。 師資培育一元化的時代,早期師專的公費制度提供穩定的經濟補助,吸引優秀的貧寒學生選擇就讀,保守封閉的師範教育體系依規格化的標準,意圖將師範生訓練為素質整齊的忠誠服從者,而教師關愛學生的傳統形象也內化到師專生的自我認同。改制師院之後,隨著政治民主化與社會開放多元,教師開始反思批判學校薪資分配和學科分化模糊等問題,學士後師資班出身的教師則明顯體會到學校整體文化與個人信念之間的拉鋸與衝突。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時代,教師面臨頻繁的改革要求,學生特殊需求與家長的不信任帶來莫大壓力,教師承擔的角色和責任比過去更為多重複雜。而在時代變遷中仍存續不變的教師身分認同樣貌,則是教師一致認同自身的道德使命,以及保持省思與不斷追求成長的自我期許。 教師身分認同在結構條件的影響下,受到權力規訓與專業主義的控制,過去被操控其執行任務的角色功能,今日被賦予專業人員的角色期望,卻未真正擁有相對的專業地位,績效導向的政策與改革運作模式和教師身分認同之間的不一致,限制了教師能動性的開展。教師尋求突破結構限制的契機,在於身分認同建構歷程中的意識覺醒與批判反思,並透過日常生活的教學實踐和師生關係達成實際的行動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