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美援對師大的教育援助(1952-1962)(2023) 李明昇; Lee, Ming-She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我國重要的中等師資培育機構之一,而在1952至1962年間,美援對於師大的校務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供超過美金52萬3,000元及新臺幣6,113萬5,000元的援助,協助推動師大的校園基礎建設和學術單位發展。根據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的報告,美援在臺灣進行了八項教育援助計畫,其中師大在工業教育、家政教育、僑生教育、科學教育、師資教育和社會教育計畫等五項計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顯示師大在美援教育計畫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討美援援助時期的背景,以及當時臺灣經濟發展、人力資源規劃和師大的歷史發展,並分析美援在師大推行的工業教育、家政教育、僑生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等計畫所取得的成效和教育影響。本文的文獻採用美援運用委員會、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的檔案報告,以及各公部門機關的檔案和公文進行資料梳理和分析。研究發現,美援首先協助師大在1950至1960年代興建校園設施及教學資源的援助;其次引進工業教育與家政教育學科,並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合作,協助師大成立工業教育學系和家政系(現今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促進了我國工業教育和家庭與幼兒教育領域的發展;再者協助政府推動僑生教育政策,培育海外華僑來臺就讀大學;最後成立中等教師在職訓練中心及運用視聽教育改善教師教學方法。Item 做勞工?做公民?一所私立高職汽車科學生的公民養成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9-??) 陳素秋; Su-Chiu Chen許多研究指出,高職教育重視工作者培育,因此相對忽略民主公民之養成。另外,研究亦顯示,職業教育學生畢業後的公民參與行為偏低。有鑑於此,本研究嘗試探究高職學生在學校的公民教育經驗,以及理解學生的公民身分實踐。透過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本研究發現,學生公民養成教育成效不彰,主要原因有三:一、學生將自己視為升學主義體系中的他者,此他者認同引領其對高職課程中的公民養成科目採取疏離態度;二、師徒文化下的工作者養成教育,相對不利於現代公民養成;三、學校雖有學生自治組織,但缺乏運作參與技能的訓練,因此成效有限。綜合言之,以上不利因素使得學生未能實踐參與型公民,但學生亦未認同實踐遵守規範的公民身分內涵。學生所開展的是持續發展抗拒權力之策略,但卻未嘗試批判性挑戰規範權力結構的諷謔型公民。Item 綜合職能科教師培養學生工作社會技能現況之研究(2011) 朱尹安; Yin-an Chu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北部地區綜合職能科教師在培養學生工作社會技能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性別、任教學校體制、教師資格類別、特教專業背景)及不同任教經驗(綜職科任教年資、職場實習教學年資、一般科目教學年資、職業科目教學年資及擔任綜職科導師年資)教師培養頻率的差異。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203位北部地區(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宜蘭縣)任教於綜職科之合格教師。研究工具為「綜合職能科教師培養學生工作社會技能現況調查問卷」,分為兩個向度與七個項目,其中在「基本工作社會技能」向度下包含「適當的穿著與衛生習慣」、「合宜的舉止」、「守時與出席」、「合宜的應對」等四個項目;「進階工作社會技能」向度下包含「工作責任」、「合作表現」、「接受批評與情緒管理」等三個項目。資料分析採次數分配、百分比統計、t考驗、F考驗及Scheffé法事後比較,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不同向度的工作社會技能中,教師們較常培養「基本工作社會技能」,而較少培養「進階工作社會技能」。不同項目部份,教師會較常培養「適當的穿著與衛生習慣」、「合宜的舉止」、「守時與出席」、「合宜的應對」和「工作責任」;較少培養「合作表現」和「接受批評與情緒管理」。 二、不同任教學校體制、性別、教師資格類別及特教專業背景的教師皆較少培養學生「合作表現」和「接受批評與情緒管理」等項目之工作社會技能。 三、不同任教一般科目、職場實習、職業課程及擔任導師經驗之教師皆較少培養學生「合作表現」和「接受批評與情緒管理」等項目之工作社會技能。 四、兼具一般及特教教師資格的教師在整體工作社會技能的培養頻率顯著較僅有一般教師資格的教師高。 五、擔任導師及教學年資較淺或是未曾有任教過職業、一般或實習科目的教師,在工作社會技能的培養頻率顯著較資深、有經驗的教師低。 六、不同教師資格類別、特教專業背景與一般科目、職場實習、職業課程教學及擔任導師經驗的教師在培養學生「守時與出席」一項的頻率有顯著差異。Item 結構式教學對國中資源班學生餐飲製作學習之成效研究(2005) 吳蜜莎結構式教學對國中資源班學生餐飲製作學習之成效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源班學生接受結構式教學在餐飲製作課程學習之成效。研究分為兩大部分:一為編製 「餐飲工作評量表」以供評量身心障礙學生餐飲實作課程表現之用。二為實驗教學,探討運用結構式教學,對國中資源班學生進行餐飲製作的學習成效之立即效果、保留效果及類化效果。所得結果如下: 一、「餐飲工作評量表」之編製 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編製「餐飲工作評量表」,以高職特教班及教養機構之智能障礙學生為對象,進行預試工作,計回收有效樣本113份。預試資料進行項目分析及信效度等研究,據以建立本評量工具之有效性。 二、結構式教學的餐飲製作訓練結果 在實驗教學部份,實驗對象為九十三學年度積穗國中特殊技藝教育班的學生共24名,以「餐飲工作評量表」做為前測,以班級為取樣單位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各十二人。實驗組學生接受結構式教學法;控制組學生接受工作分析教學法進行餐飲製作。研究中所採用的工具分別為「餐飲工作評量表」、「餐飲製作文字食譜」、「餐飲製作學習評量表」、「餐飲工作表」及「情境類化表現訪談表」。所得的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百分比及質性訪談等方法,進行統計考驗或資料分析後,有以下發現: 1.結構式教學有助於國中資源班學生餐飲製作表現之增進,實驗組學生在形成性評量的「餐飲製作學習評量表」的準備材料及清潔工作兩項的表現,均有顯著之效果提升;在總結性評量的「餐飲工作評量表」之立即後測、追蹤後測的表現亦優於控制組工作分析法教學的學生。 2.結構式教學有助於國中資源班學生餐飲製作表現之類化,從實驗組中選取高、中、低分的個案,在「餐飲製作學習評量表」之表現,顯示有類化效果。 3.針對三名個案家長進行質性訪談,訪談內容亦支持個案在家庭中的餐飲製作能力有明顯的類化表現。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結構式教學法的餐飲課程訓練對國中資源班學生而言,確實有顯著的訓練成效。研究者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特教教師、家長在教育上的建議;以及未來的研究之可行方向。 關鍵字:認知功能障礙者、結構式教學、餐飲製作、職業教育、餐飲工作評量表Item G. H. Bantock論教育機會均等(2015) 崔麐; Tsui, Lin在學術上對教育中平等問題的討論,一般而言最常見的有兩種立場,主張追求教育機會均等、或是主張追求教育結果均等。當代的教育研究中對此議題之論辯主要都是從政治與經濟的角度著手,嘗試一一說明社經背景、天賦才能、個人努力、因教育而受影響之未來社經地位等因素是否構成給不同族群之學童予以不同種類之教育的正當理由。G. H. Bantock的貢獻在於他從文化的考量來觀察追求教育機會均等或是教育結果均等會對一個社會文化上的健康以及對個人的情緒教育與幸福造成甚麼樣的不良影響,因而構成了另一種教育中追求平等的立場,主張給予文化經驗不同的學生予以不同的課程內容。 然而,這樣的主張需要論證來說明為何在教育哲學中文化的考量應優先於政治或經濟的考量因素。此外,Bantock對教育結果均等的批判奠基於C. P. Snow與F. R. Leavis的「兩個文化」論戰中後者對於科學與文化兩者之差異的看法,尤其是對工業革命後勞動性質的改變以及同時期大眾傳播文化逐漸取代傳統民俗文化這兩點上多有承襲;欲妥善地評估Bantock關於教育中平等問題的論述是否恰當,勢必要回顧F. R. Leavis所屬之文化保守主義這個思想流派中M. Arnold、T. S. Eliot等人如何說明何謂文化,同時兼顧當代思想家如A. O’Hear與R. Scruton等人如何繼續發展此一思路中的各個面向。最後,Bantock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批判僅止於它和教育結果均等一樣必須預設一個適用於所有學生族群的共同課程,因此在文化上會導致與後者相同的不良後果;Bantock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批判因而顯得較為薄弱,也無法說明在甚麼意義之下他自身的立場為何不是另一種需要篩選機制來決定不同學生將來何去何從的教育機會均等。 有鑑於以上諸點,本論文企圖論證教育的內在價值應優先於教育的外在價值,以及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在價值在於文化的傳遞,因此討論與教育有關之政治與經濟問題時須優先從其可能帶來之文化後果來判斷不同理論立場之優劣。同時,透過建構一個文化的理論,本論文從事實與價值的區分以及理由與原因兩者的差異來說明為何J. Dewey與R. S. Peters的教育哲學從文化傳遞的角度來看都有其缺陷。最後,本論文嘗試說明Bantock論證其教育中對平等議題所抱持的立場時,最有力的論據不在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所牽涉的文化經驗之間可能發生的落差,而是在於學生在學校所學習之課程與學生畢業後所從事之工作兩者所牽涉的文化經驗之間可能產生的衝突與格格不入。由此可以顯現Bantock的課程理論並沒有落入菁英主義的窠臼,歧視職業教育或是剝奪勞動階級家庭之子女接受學術教育的機會;但也由此證明了Bantock的立場若經過本論文對其論證的修正之後,其實是一種文化意義下的教育機會均等。 本論文雖然奠基於Bantock於1950到1980年代這期間的教育思想,但是對當前相關或類似的教育議題亦有理論之蘊含。以教育與工作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例,對當代學者C. Winch的職業教育觀點以及追求學生自主決定之能力的培養便有所批判;重點不在於我們是否能取消教育上決定學生何去何從的權威,而是在於甚麼樣的權威才是對文化健康與個人幸福有所助益。又以多元文化與性別平等的問題為例,因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給予學生適合的文化經驗,所以在教育哲學中應考量的重點在於學生畢業之後所要面對的社會角色;例如是要融入漢族的主流社會還是要生活在原住民傳統的社會中,或是要接受家庭中對女性角色的定位與需求還是要完全捨棄男女的角色差異。即使在全民教育中我們能忽略學生的文化背景對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仍然無法輕視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後所要面對的更長遠的人生裡總是會遭遇社會中無法改變的體制、現象與困難。最後,從實務面來談,臺灣中學生的PISA成績近年來總是表現亮眼,然而分數的標準差極大、且學習意願與動機的分數持續低迷;如果從本論文的文化角度來理解這個教育現象,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義務教育一直忽略了不同族群的學生有不同的文化經驗,也因而在教育的課程上有其迥異的需求。忽視了這些需求,才真正是造成了教育平等這個議題中的社會不正義。Item 國中特教班階級議題融入職業教育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2016) 李家宜; Lee, Chia-Yi本研究採取質性的行動研究法,以11位國中特教班輕、中度障礙學生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依照其身心特質、學習需求與家庭社經背景,建構並實施國中特教班階級議題融入職業教育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採取觀察、訪談、調查、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方法,從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專業成長三個層面,探究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實施。 研究結果如下:一、以職業、家庭階級和貧窮為主要概念,建構有助於特教班學生未來轉銜、家庭生活與社會適應之階級議題多元文化課程。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的多元教學策略,搭配增強制度與多元評量,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並促進師生間正向互動。三、多元文化課程可提升學生的階級意識,培養學生同理尊重的態度,以及展現階級關懷的行動。四、學生在人際互動、職業知能與態度的多元成長,有助於達成職業教育轉銜與社會適應的目標。五、實踐階級關懷的教育行動可提升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與信念。Item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之研究(2006) 何金針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理論基礎,高職教育演進與發展的社會、經濟背景,現況、未來發展方向、轉型及相關問題進行實徵性之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作為我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與高職學校之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訪談等研究方法。首先,蒐集有關文獻資料,從教育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政治學觀點探討高職教育的理論基礎。其次,透過文獻分析作為調查與訪談研究的基礎,再編製「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另編製訪談大綱,進行訪談,以了解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相關意見。調查對象包括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校長、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共計1095人,回收有效問卷788份,佔71.9%。訪談對象包括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校長、企業代表計12人。本研究亦探討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六個主要國家高職教育政策制度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最後根據文獻探討,學理基礎、世界各國發展趨勢,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依據文獻探討,高職教育理論基礎、世界主要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經由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高職教育應同時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目標 二、高職教育不再是終結教育,必須發揮其終身教育功能 三、重視弱勢族群學生職教育機會均等 四、後期中等教育:高職教育、綜合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分流與融合 五、高職教育將朝向精緻化發展 六、高職教育強化社區服務,落實學校與業界夥伴關係的產學合作 七、落實多元入學方式制度及其教育功能 八、高級職業學校教育有其整體性、地區性與分殊性 九、高職教育學校運作更趨自主性與自我管理之自律能力 十、高職教育未來發展更具重要性與競爭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就教育行政單位與高職學校兩方面,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及未來後續研究方向。Item 德國師徒制之現代化轉型及其社會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6-??) 張源泉; Yuan-Chuan Chang制度化師徒制源自中世紀時期的歐洲,其在十三、十四世紀已躍居為歐洲產業發展的重要型態,但工業革命及其後之技術革新,對師徒制幾乎造成「殲滅性」衝擊,大多數歐洲國家的師徒制逐漸萎縮最終消亡,而德國師徒制則由原本僅侷限於手工業擴散至工業化產業,並轉型為舉世聞名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本文首先探究德國師徒制的歷史發展、社會建構,最後再進一步省思借鏡師徒制所隱含之挑戰。在傳統師徒制逐漸衰落的過程,相對於大多數歐洲國家採取「任意主義」的做法,德國則在「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下採取國家干預,且在利益相關者之博弈競合,將師徒制回歸為行會集體主義管制,成功地抵禦了自由市場之衝擊。再者,德國學徒制之形成與發展,奠基於該國歷史文化與政經脈絡等,若未詳盡探究學徒制發展的源頭動力、建構配套措施,即貿然予以借鑑,即易陷入借鏡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