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3D點矩陣全像片加值應用之研究─以「福爾摩莎的奇幻旅程」穿山甲動畫角色為例
    (2011) 盧靜璇; Jing-Syuan Lu
    長久以來學術界對於全像技術的論述,多半著重於立體顯示及防偽特性,相關創意整合之研究較少,但全像片的特殊光影效果不僅僅可應用在防偽功能,其炫麗的光彩特質更具藝術創作價值。本研究目的之一,以2009年經濟部4C數位內容競賽動畫組優選作品─師大校友鍾語桐「福爾摩莎的奇幻旅程」為設計素材,藉由程式運算,將其動畫主角之一穿山甲3D模型,設計出全像動態的光影變化與3D點矩陣全像圖;研究目的之二,製作3D點矩陣全像片之加值產品,並以台灣原住民鄒族神話「穿山甲救人」傳說為加值產品作故事行銷包裝。本研究將科技技術、藝術設計與故事行銷三者進行結合,運用全像科技高防偽門檻以保護藝術設計內容,讓藝術設計為全像科技添上一層加值的外衣,透過故事行銷使加值產品走入人們生活,展現其發展潛力與應用可能性。
  • Item
    點矩陣全像片應用於數位典藏之創新加值研究
    (2009) 陳怡惠; Chen Yi-Hui
    由於點矩陣全像片在不同角度觀察可以看到不同的光影變化,除具有即時辨識的特徵,且無法透過複印設備複製,因此近年來全像科技被廣泛的運用在安全文件之中,例如護照、證件以及各國新版鈔券等等。然而,全像片的光影變化效果不僅僅是可以應用在防偽功能之中,其豐富的色彩變化更具有獨特的視覺藝術美感。 因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全像技術與數位典藏內容製作出全像片加值產品,除設計出具有多重防偽功能的全像片以保護加值產品,並藉由全像片的高防製門檻以達品牌保護的功能外,亦將全像片獨特的光影效果與數位典藏文物做整合設計,為產品添加動態的視覺美感,提昇加值產品的內容深度及附加價值。 最後,在完成了全像片加值產品的設計之後,並將產品由製造進而導向行銷,以「故事行銷」的手法賦予全像加值產品一個動人的故事,並進行品牌推廣、產品定位與SWOT分析,以做為後續產品加值應用之參考依據。
  • Item
    UV 噴墨印刷網點製作紅外線浮水印— 以應用於 PET 之個人化產品為例
    (2014) 盧詩雲; Lu, Shih Yun
    現今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獨特性與防偽功能亦日益受到重視,個性化產品的推陳出新也帶動著印刷產業的進展。因此,本研究運用數位過網技術結合紅外線光學原理,以 UV 噴墨列印可變資料之浮水印隱藏於 PET 材質球員卡圖紋之中,增加防偽加值的獨特性。首先針對 2010 溫布頓前八強盧彥勳球員卡設計具版權之圖紋,並利用碳黑色墨吸收紅外線,而青、洋紅、黃色墨在紅外線下穿透而呈現透明之光學特性,將經數位過網的碳黑色墨網點與不同網點覆蓋百分比的青、洋紅、黃色墨網點形成的中性灰進行匹配試驗,找出人眼觀察下最符合灰平衡的網點覆蓋百分比,再結合紅外線光學特性設計出二維條碼與序號作為隱藏資訊,以 UV 噴墨印刷輸出於球員卡圖紋之中,最後利用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偵測。實驗結果顯示,人眼觀察下,隱藏資訊呈現灰階並隱藏於球員卡圖紋設計之中;在紅外線攝影裝置偵測下,具碳黑色墨的隱藏資訊顯現,而以中性灰構築的球員卡圖紋皆會呈現透明,達到宣告版權的目的。本實驗採用少量多樣化特性的噴墨印刷方式,可針對單張球員卡進行個人化序號與條碼的設計,結合紅外線本身光學特性原理,增進產品的獨特性與防偽加值的應用。
  • Item
    紅外線浮水印於合成皮革之加值應用
    (2014) 李梓祥; Lee, Tzu-Hsian
    由於文化創意產業及環保意識的崛起,現今多數的皮製產品不再以真皮為主要素材,並大量使用合成之皮製物,以滿足顧客多樣化、客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由於仿冒商品亦為全球所關心之議題,因此以合成皮所製作之產品亦須具備相當程度之防偽功能。本研究目的在以半色調技術設計之浮水印隱藏於人工皮革產品中,並利用紅外線偵測驗證浮水印之存在。透過UV平台式噴印機,列印防偽機制於合成皮革之文創商品,並使用數位半色調和印墨材料在紅外線照射下的光學特性差異,構成具防偽功能的浮水印。藉由紅外線偵測裝置進行觀察檢視隱藏有資訊的浮水印,以驗證加密效果。另藉由測試導表了解UV印墨之噴印特性後,找出黑(K)、洋紅(M)、青(C)、黃(Y)印墨比例的最適組合,將隱藏圖案設計成浮水印的形式整合於合成皮革所製作之文創商品的加密圖像中。結果顯示,所輸出製作之防偽浮水印,可利用紅外線偵測裝置成功辨識所隱藏之圖像,並且進行加值應用於合成皮革產品中。
  • Item
    印刷鉛字與點矩陣全像片光影變化效果之整合加值應用
    (2015) 蔡宜庭; Tsai, Yi-Ting
    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十一世紀時宋朝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使印刷技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活字版印刷西傳歐洲後,古騰堡整合活字版印刷技術發明鉛活字版印刷;到了十九世紀,鉛活字版印刷術再由西方傳回中國,並活躍至電腦排版的發明。然而電腦排版的發明取代鉛字活版印刷,鉛字轉變為具歷史文化意義的文物,且多半用來放在收藏盒裡展示、收藏;而鉛活字印刷術之凸版印刷原理與點矩陣全像片製作的過程皆有「壓印」效果可相互呼應。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將印刷鉛字與全像技術結合,將印刷鉛字做成個人化印章的加值產品。本研究欲以預覽程式模擬點矩陣全像片之光影變化效果,並建立一光影變化效果數值為光影變化效果的評估,當數值越大表示點矩陣全像片之光影變化效果越豐富;反之,效果越不明顯。透過預覽程式模擬與光影變化效果評估後找出最適當的效果,再將點矩陣全像科技結合印刷鉛字之表面以減少製作之誤差。最後,再製作一加值設計印章殼使印刷鉛字能更符合使用者習慣,且能顯露出全像科技與印刷鉛字之結合效果,使印刷鉛字能走入日常生活,並使此加值產品更具獨特性與增加其品牌保護的效果。
  • Item
    藝術網點導入二維條碼加值應用
    (2016) 顏詠淳; Yen, Yung-Chun
    近年來二維條碼的應用相當普遍,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民間企業,應用於活動與行銷宣傳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對於二維條碼的美化需求也日漸提升,現有的美化方式,多是由外型或顏色的來改變。本研究利用藝術網點可使用不同的文字、符號、圖案…等當作微結構的特性,運用正體中文字體建構藝術網點並導入二維條碼,以人生大事「婚禮」作為整體設計概念,透過數位半色調數位過網演算技術,以正體中文雙喜(囍)、單喜字體設計藝術網點微結構導入二維條碼,並尋求最佳字面率對比。本研究的成果顯示利用數位半色調過網演算法,可成功使用正體中文雙喜(囍)、單喜字作為藝術網點微結構,並將藝術網點導入二維條碼。兩字體間字面率最佳的對比組合為單「喜」字字面率21%與雙喜「囍」字字面率79%,所組成之二維條碼,可順利經由機器(手持設備)正確判讀。本研究運用文創商品(鉛字、郵票)當作載體,以藝術網點導入二維條碼整合應用,在近距離或放大觀看時,能賦予印製品附加的觀賞價值,並運用藝術網點導入二維條碼連結商品的設計意象,達到加值應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