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精神障礙者的大學校園生活經驗
    (2022) 張文馨; Chang, Wen-Hsin
    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神障礙學生的大學校園生活經驗,研究目的主要為瞭解精神障礙大學生遇到的困難、因應方式與支持資源,並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本文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訪談11位精神障礙大學生。研究結果: 精神障礙大學生大多是主動升學,並嚮往能在大學唸書過程中自由安排生活,而家人態度也是傾向支持升學。精神障礙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會與學校、老師以及同學產生很多的連結,同時精神障礙大學生也會打工、參與社團或是有其他休閒活動等,但精神障礙大學生會因身心狀況不佳影響課堂出席率或是退出打工與社團。精神障礙大學生會面臨疾病診斷就醫、制式課業要求規範、心理諮商服務需求不足與人際議題的困難,當中他們會發展出面對困難的因應方式,以及從中逐步建立起支持系統。 研究建議: 一、對精神障礙大學生的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二、對非正式單位支持系統的建議:學習如何與精神障礙者正確地相處 三、對學校的建議:提供社交技巧的訓練、提供精神疾病知識的培訓 關鍵字:精神障礙者、大學經驗
  • Item
    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之初探
    (2013) 陳姿廷; Chen, Zih ting
    實務工作中,常看見精神障礙者的照顧者為父母、配偶、子女,隨著個案生命延續與家庭生命週期改變,特別是個案單身、未有子女、父母照顧能量不足時,精神障礙者健康手足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實務工作與學術領域對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的研究不足,缺乏對此照顧者的了解。 本研究目的:一、了解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如何在家庭中協商出來。二、整理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的照顧經驗。 本研究是質性研究,採深入訪談方式,透過一對一面談,獲取當事人的觀點,詮釋自己的照顧與生命經驗。本研究經過某醫學中心IRB審核與機構同意後開始研究,收案時間為2013年02-04月,受訪者來源來自某醫院中心、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自助團體中的精障者健康手足,共12位。會談時間為一到兩個小時,全程錄音,事後分析逐字稿,進行概念化整理。 研究發現,受訪者會擔任受訪者的原因,係家庭系統的改變,九位受訪者是照顧責任的轉移,如父母照顧能量不足、過世,進而呈現「主動」或「被動」進入照顧系統中;有三位受訪者在生病手足生病開始,已經是照顧者的角色,依個人特質、長者手足與多手足進行主題討論。健康手足擔任照顧者的角色,其照顧經驗整理可分出三大類,提供生病手足就醫陪伴、生活照顧、心理感受,特別是配偶態度的影響甚大。最後邀請受訪者比較「父母照顧」與「手足照顧」經驗之差異。 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有其特殊性,建議實務工作者可重視與傾聽手足的聲音,邀請手足加入照顧計畫或病情討論,尊重手足面對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中的選擇;建議政府單位或社福團體應重視不同族群的照顧者特性與需求,提供不一樣的服務與照顧,減輕手足照顧的壓力。
  • Item
    精神障礙者家屬之照顧經驗
    (2013) 郭芬如; Kuo,Fen-Ju
    本研究基於以往相關研究較著重以專業者的角度去看照顧者的困難、需求和適應問題,並甚少關注精神障礙者主要照顧者–家屬,因此嘗試回到精神障礙者家屬的視角來理解精神障礙者家屬照顧經驗的深層內涵,希冀於此將家庭照顧經驗的話語權重新回歸到精神障礙者家屬手中,以還原精神障礙者家庭照顧的圖像。 其次,研究者在相關文獻的閱讀中理解到,「照顧」對照顧者而言,並非只是責任壓力、情緒調適、生活協助等任何一部分的單一切分,或是對照顧負荷的單純指涉而已,更是基於家屬與精神障礙者之親屬及照顧關係,以及家屬對精神障礙者的關照(caring)與承諾,形成家屬在照顧中既是操煩又是牽掛的複雜經驗。加之精神障礙者奇異的生活世界,與社會對家屬照顧的主流價值觀與期待,共同組構出複雜的照顧實況。故此,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家屬在照顧經驗中的自我敘說與詮釋,以描繪精神障礙者家屬照顧經驗的底蘊。 因此之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和田野觀察作為資料蒐集方法,以敘說和對話來傾聽家屬對照顧歷程與意義之解釋,呈現出家屬與精神障礙者在關係中的責任、承諾、愛與牽掛,以及照顧關係的拉扯、切近或鬆動的過程。於是,研究者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透過受訪者的經驗敘說,鋪陳出受訪家屬照顧座落之不同位置,和照顧的七個內涵與照顧關係的互動變化。第六章帶出家屬在遭逢小群和走入集體的故事。第七章則透過回視隱身於研究場景的研究者多重自我(multiple selves),反省研究過程中與受訪家屬的互相照見與話語交織,可說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建構了受訪家屬對照顧的詮釋,而受訪家屬亦建構了研究者對精神障礙照顧的理解,故得以從「己群」的角度勾勒出精神障礙家屬集體的實踐路徑;再藉由鉅視環境裡政府和社會工作的服務對比精神障礙族群之需求,揭露家屬為何要走入小群和集體的背後意義。
  • Item
    會所模式下精障者邁向獨立生活的歷程─以伊甸活泉之家為例
    (2012) 曾淑欣; Tseng Shu-Hsin
    國外推行了數十年的「會所模式」,近幾年來在台灣紮根。本研究跳脫病理觀點,企圖回歸精神障礙者個人主體,以實踐會所模式的「伊甸活泉之家」作為研究場域,瞭解精障者邁向獨立生活的歷程,包含會所具備哪些元素與行動策略、過程中精障者遭遇哪些困難,以及工作者如何與他們共同克服。 本研究進行為期半年的田野參與觀察,了解會所模式以社群經營的運作方式,透過自願性、肩並肩、平權等元素,讓精神障礙者逐漸尋回身為人的本質。並且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共訪問七位精障者與五位工作者,繪出精神障礙者獨立生活的圖像。研究結果發現,精神障礙者來到伊甸活泉之家後,透過會所模式參與互動的過程,建立信心以及對人的信任,亦藉由戲劇展演、公民記者、社會宣廣等專案、就業方案等,融入社會展開多元的社會角色。此外,工作者透過關係建立的過程,協助精神障礙者跳脫疾病框架在身上的種種壓迫與束縛,進而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自主決定與安排生活,並為每個決定負責。 會所模式不同於傳統的服務模式,工作者經常面臨關係與角色的掙扎,研究建議應健全會所模式的督導制度,協助工作者於實務過程中深度地覺察與反思,以穩固會所的發展與實踐。建議未來發展精神障礙獨立生活之服務時,應考量臺灣社會文化脈絡的差異,以貼近其生活需求,促進精神障礙者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