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1

本系設置於民國35年,招收國文系及國文專修科學生各一班。48年國文系增為兩班,50年增為三班,60年增為四班,至今不變。國文專修科則時辦時停,今已停辦。

民國47年,開辦夜間部,招收四年制(含實習一年)國文師資專修班1班。50年招收六年制(含實習一年)國文系學生。52年又改招五年制國文系學生,逐年增班,至60年每年級各4班,共20班,直至67年全校夜間部奉令停止招收高中畢業生為止。

又自53年起,接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委託,代辦國文專修科1班,至63年,擴充為4班。64年起改為四年制國文系,招收2班。66年停止招生,69年7月,完全停辦。

研究所設置於民國45年,招收碩士班學生5名,其後名額遞增。46年設置博士班。4年後第一位博士生羅錦堂先生獲文學博士學位。是為國內所培養的第一位文學博士。

80年,國文系與國文研究所合併為一,統由系主任主持全系事務。合併之前,歷任系主任為張同光先生、何容先生、高鴻縉先生、潘重規先生、程發軔先生、李曰剛先生、周何先生、李鍌先生、黃錦鋐先生。歷任所長為高明先生、林尹先生。合併以後歷任系主任為王熙元先生、邱燮友先生、賴明德先生、蔡宗陽先生、傅武光先生、陳麗桂女士、王開府先生、顏瑞芳先生、高秋鳳女士、鍾宗憲先生,現為許俊雅女士。

本系自104學年度起學士班縮減為3班,目前學士班一至四年級各3班,共12班,學生523人。碩士班各年級共112人,博士班各年級共72人。進修部設有國文教學碩士班,分夜間班及暑期班,另有在職國文碩士專班,共177人。總計全系學生共884人。另設國文輔系及雙主修共2班112人,不計在內。

教職員工部分,講師以上專任教師42人(教授29人,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2人、講師2人),助教8人,工友1人。兼任教師9人。

News

系所網址:http://ch.ntnu.edu.tw/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013
  • Item
    氣學系譜下的注莊方法論
    (2024) 方冠中; Fang, Kuan-Chung
    本研究以方法論的角度,討論歷代注解《莊子》的著作。「方法論」一詞是當代學術規範下的詞彙,指面對研究對象所採用的策略或手段。然傳統注解《莊子》的思想家們,並未對自身的注解策略進行反思,缺乏對本身著作的後設性思考。因此,本研究採用「方法論」的角度,以探析傳統注《莊》著作中所蘊藏的思維方式。本研究將傳統的解《莊》著作,分為黃老、道教、玄學、佛教、理學五個面向進行探討,以這五種時代思潮作為注解思想家的方法基礎,進而在時代思潮的框架下,產生各別著作對《莊子》的不同理解。因此,以《莊子》一書的注解與詮釋,來探析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並提出五種關於《莊子》用語方式,作為傳統的方法論思維。除了從傳統思維中提供當代學術的方法論思考外,亦可由以《莊子》為核心的思考方式,來調整當代方法論思維對「意識」的過度側重。在「方法論」思考方式中,實則是蘊藏著關於「本體論」的理論圖式。「氣」是莊子思想的核心,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維的基礎。故本研究藉由對傳統解《莊》的研究來提出方法論思考外,同時也以「氣學本體論」提供對傳統思維的本體論想像。
  • Item
    潛意識台灣——以台灣一九七〇後小説家吳明益、甘耀明、童偉格、伊格言為研究核心
    (2024) 陳樂; Chen, Le
    本研究的主體對象是七〇後出生作家的小說作品,採用的方法為深層心理學相關理論和文本分析法。首先,緒論部分對七〇後作家群像進行描繪,指出其寫作上的共同點及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其次,在此基礎上選取七〇後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吳明益、甘耀明、童偉格、伊格言並對其創作歷程和作品審美特色進行泛述。這些作家最初都從書寫鄉土開始,他們以都市人的想像與感受書寫鄉土世界並將現代主義中主體對自身的追尋、孤獨、異化感等個體心理體驗嫁接到鄉土中,這些心理體驗具體表現為在小說中大量使用夢境、神話、原型意象等代表個體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呈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夢境展現了個體潛意識的變形,夢境對個體心靈起到滿足欲望、彌補匱乏、放飛夢想、探索自我甚至精神控制的作用,夢境既與個人經歷相關,也可以表現人類集體無意識,從個體潛意識之夢到具有原型意味的夢,都對人格發展起補償作用,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神話是人類對世界的集體想像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作家通過對神話的重新敘述,對神話進行變形、借用或重寫,從而發揮了反抗壓迫、療癒心靈、凸顯神聖時間等作用,神話有時也代表虛假謊言,如科技或政治的神話往往被證明是虛妄,也傷害了個體生活。在此基礎上審視神話及其價值,探討爲何人們對神話的需要,失去神話的現代社會又對人的精神有何影響。作家還在不同作品反復書寫相似情節、主題、特定的意象、人物形象、人物關係模式,這並非簡單重複或靈感枯竭的表現,而是作家有不得不書寫的心理情結需要通過反復書寫某個故事、人物、情緒、本能來實現寫作目標,其所形成的原型是集體潛意識的反復展現。本部分對此進行總結並指出原型書寫意味著作家一再回到某些難解的問題、情緒與心結,正是人類心理無意識的表象。在對小説作品中夢境、神話、原型等寫作表象進行分析以後,在結論部分進一步將七〇後作家與「新南方寫作」思潮進行對照,審視其寫作上的共鳴。
  • Item
    「異」夢:新世紀以來中國小說的「詭態」書寫(2000-2023)
    (2024) 林介如; Lin, Chieh-Ju
    本論文以「詭態書寫」為主題,針對新世紀以來涉及中國現實問題的小說提出討論,檢視作家如何回應充斥在社會中的「中國崛起」、「中國夢」等相關概念,重新思考「夢」在不同議題上可能會呈現的變貌。新世紀以來,作家面對社會的轉型、發展與革新,一方面進入現代化與全球化的世界,也有感於國家的崛起與進步;另一方面,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與弊病,以及人們在精神上的不安與焦慮,進而質疑國家反覆強調的理想社會圖景。由上所述,「詭態」反映了進步與積極思維的另一種樣態,試圖擾亂秩序與標準,另闢討論的空間。小說家以非理性、不和諧與反樂觀的敘事,處理存在於歷史經驗中的鬼魂敘事,經濟發展中的荒誕狀態,以及青年世代的苦悶精神等,這些都與光明美好的國家論述背道而馳,並以「小說」抵抗「大夢」,不僅重新反省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創傷與陰暗,並試圖調整「夢」的未來組成,重視個體也有想像、創造或重置「中國夢」的能動性。
  • Item
    論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
    (2024) 林慶彥; Lin, Qing-Yan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共一百首,為論詞組詞,藉〈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探究盧前對清朝詞家的評論、審美觀,及其意義。首先,盧前的〈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橫跨清初至清末,故本研究將盧前的百首詞作分成四個階段探討,分別為清順康、雍乾、嘉慶至端木埰之前、端木埰至清末,藉此劃分方式觀察盧前的著眼點。清順康時期,盧前指出此階段的詞風由紛呈並出轉為南宋「清空」詞風。雍乾時期,南宋「清空」詞風漸趨穩固,浮現弊端。嘉慶至端木埰之前,常州詞派現世,不少詞人受「意內言外」一說影響。端木埰至清末,晚清四大家嶄露,詞學創作趨於大成。其次,盧前不只著眼於詞風的流變,同時也透過評論指出作詞要點,詞作應以情感、才學為底蘊,善用文詞,展現自我風格,並且符合規律,方能立足於詞壇。若是詞選本、詞話、詞學理論陳述精要且影響力甚鉅者,盧前也會一併列入評論,加深論述的厚度。最後,將盧前的〈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置於「論詞長短句史」評價其地位。論詞長短句組詞於清朝盛行,清初的焦袁熹藉〈采桑子〉創作論詞組詞,到了清末,朱祖謀則以〈望江南〉創作論詞組詞,盧前承接其後,並發揚光大。綜上所述,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不僅為百位詞人加以評論,指明作詞之法,同時為民國舊體文學注入活水,也為論詞組詞拓展新的視野與深度。
  • Item
    晚清三大詞話比較研究——以詞境論為建構中心
    (2024) 陳俊霖; Chen, Chun-Lin
    《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並稱為「晚清三大詞話」,是中國古典詞學的集大成之作。三大詞話都以「詞境」作為詞論核心,然而三者在「詞境」的文化精神本質、審美特質、創作表現方式以及批評實踐等方面皆有所不同。根據本文之研究結果,可將晚清三大詞話的內在邏輯結構歸納為:「詞境之文化精神本質——詞境之審美風格標準——詞境之藝術表現形式——詞境之理論批評實踐」。上述四個方面互為相關,相互涵攝,構成一個完整的「詞境」論體系。也能據此開展出三大詞話「本質論」、「創作論」、「接受論」、「批評論」的論述架構。就「本質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以「沉鬱」、「性靈」、「真」作為詞境之精神本質,以「沉鬱」、「重拙大」、「要眇宜修」作為詞境之審美特質;就「創作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以「比興寄託」、「即性靈即寄託」、「不隔」作為詞境之創作手法;就「接受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提出「必有所興」、「不求甚解」、「自行詮釋」的讀詞方法。就「批評論」而言,因三大詞話的「詞境論」在文化精神本質、審美特質和創作手法上的差異,他們評價詞史和詞人詞作時,便有著各自不同的詞史觀和詞學評價。陳廷焯以上溯詩學的方式,體現出對溫柔敦厚之詩教精神的皈依。況周頤以個體獨有之「性靈」來調和傳統寄託詞論,體現出異於傳統儒家文化的色彩。王國維以現代生命哲學和美學思想融入詞學,體現出洞觀宇宙人生悲劇性真相的現代價值選擇。三大詞話反映出三種不同的詞論取向,更可從中觀察出把詞學上溯傳統詩學,到把詞學重新歸本詞學,再到把詞學從古代傳統詞學範疇拉向現代美學與哲學的一種嬗變邏輯。
  • Item
    《史記》信陵君敘事及其後世形象
    (2024) 林士翔; Lin, Shih-Siang
    本碩士學位論文以「《史記》信陵君敘事及其後世形象」為題,嘗試將信陵君獨立於戰國四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之外,討論先秦史料與《史記》對於信陵君的載述,同時以「下士養客」作為觀察標的,找出信陵君在歷史軌跡中,文人評價的褒、貶之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獨立信陵君研究之因,也回顧學界相關的研究成果,並揭示章節安排緣由與旨趣。第二章為「《史記》以前的信陵君論述」,試圖以戰國晚年與秦末漢初為分界,歸納其意義。第三章為「太史公筆下的信陵君敘事」,有別於過往學者的視角,本章重新探尋太史公的觀點與敘事意圖。第四章為「下士養客的文人評價」,本章以信陵君「下士養客」,作為觀察標的,試圖從歷代詩作文論中,找著信陵君受文人褒與貶的載述,另外,亦嘗試追索文獻,以數據分析文人心目中戰國四君的排名,總得「信陵君第一,平原君居亞,孟嘗、春申各居第三、第四」的結論。第五章為「結論」,統合全文研究成果。附錄一為「詠信陵君詩詞資料彙編」,以時代編目,收唐以前1首、唐12首、宋5首、元3首、金3首、明34首、清122首,共有182首詠信陵君之詩詞,以供學界佐參。
  • Item
    越南《李陳詩文》佛教文學研究
    (2023) 陳清雲; TRAN THI THANH VAN
    李陳時代是越南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被外國統治一千年之後,國家獲得獨立的主權,李陳文學就在此時誕生。這段時間,是越南文學的初始階段,而李陳時代的佛教文學是越南文學最為先鋒的兩種文學之一(另一種是筆記文學),其非凡的文學成就在於形塑了獨一無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越南佛教文學風格。  越南《李陳詩文》至今雖然有很多人關注研究,獲得可貴的成就,但對於其文學歷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因此本文從廣義的角度進行研究,包括:佛教與文學的關係;越南與東亞各國地區佛教文學的交流關係;概括研究越南佛教文學;闡述佛教文學階段性的歷史背景。以及從狹義的方向來談,就作者、作品、體裁、藝術語言特徵等角度進行研究。本文所提出的論點概括性的研究越南長達五個世紀的文學類型,並且要深度具體的描述作品、作者的思想內容、藝術、體裁、語言,指出其真正面貌和特點。  本論文的具體研究結構如下:第一章是緒論介紹整本論文的研究主題和研究架構。第二章是對李陳時代佛教發展狀態及其文學環境做詳細說明。其次,陳述李陳之前的交州佛教文學,李陳之前的越南佛教形況及其演變過程。這時代佛教在社會保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進一步概說李陳的佛教盛況,並略述李陳佛教和印度、中國佛教的關係,以及其佛學、禪學、文學的特點。同時也在本章的第三節談及李陳的文學特點和當時的社會特徵。第三章說明《李陳詩文》的編纂者以及全書的成書過程和内容架構,進一步述評和介紹李陳詩文的作者類別,其創作者的身份非常特殊,有皇帝、貴族、官吏、禪師、僧人、儒者等,最後再論及全書的內容架構。第四章詳細討論《李陳詩文》的文學特色,包括創作題材與文學體裁(傳遞佛教教理,宣教詩偈;描寫自然環境,情理詩歌;反映家國意識,社會歌詩;反省現世人生,駢散文類),以及談到佛教思維的藝術表現(佛教與文學思維交融,心靈直覺的藝術思維),再論及李陳詩文的語言特徵與典故運用,包括︰禪哲理語言、隱喻手法、超邏輯語言、善用典故等手法特徵。第五章研究李陳詩文的思想特色,分為幾個面向來討論:一者,體現佛性思想(心佛一如,凡聖不異);二者,融合禪淨精神(佛教各宗派思想的融合,佛儒道思想的融合);其三,行道不離愛國(呈現隨緣樂道生活,發揚佛教入世精神)。第六章是論文的總結論。  整體而言,《李陳詩文》不僅繼承之前文學的成就,還影響後期文學,給越南文學帶來豪氣、開放、隨俗等元素和樂觀的精神,創造禪門談世事詩文,並給各代讀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可以說,《李陳詩文》是一個獨特聲音,那聲音是佛教盛行時代的精華,讓越南文學內容更精彩多樣化。
  • Item
    虛與身體——莊子、郭象與王夫之
    (2023) 吳億修; Wu, I-Hsiu
    本論文以思考《莊子》之虛為命題,對於《莊子》之研究,從形上與形下轉向實與虛的關係。「實」是成心以可見之形對世界的把握,「虛」指的是溢出可視性的身體對變化的參與。因此,又分為三個研究方向,第一是擴大被成心桎梏的感覺,打開現實未被體驗到的面向,這涉及了工夫修養與對主觀境界形上學的再讀;第二是尋找身體業已體驗但難以被感知的那些經驗,這與想像力的擴大有關;第三是現實被捕捉為實,與即將成為現實的身體經驗虛,這兩個面向間相即關係的研究。本論文認為,郭象與王夫之對《莊子》的理解與發揮也都建立在實與虛的雙重性上,不論是郭象的形實與情實,王夫之的物之初與形之開,身體都表達了無法被思想捕捉的流變,這又可以從情感與氣兩個面向進行申論。郭象將情與感二分,分別對應了與成心結合的感官欲望與身體間真實的通達,「感」在《莊子注》是聖王治理的基礎;而王夫之認為,雖然我們被侷限於可見之形,我們看不到有形與無形在每一個瞬間的互動與差異變化,然而,正在經歷流變的身體卻保存了所有前於見聞世界,前於當下認知的相感經驗,即使這些經驗因為渾天一氣流轉,可見沒於不可見地帶而成為無對象的經驗。王夫之不斷強調貴身與愛身,因為這些未被成心認識的自身經驗(虛)指向了被成心攝取之物的差異內涵,亦即,身體具有改變彼此對立現狀的所有潛能。 最後,筆者以感受的相即性嘗試回應複雜的當代社會。因爲成心,我們對物、對他人會有一種被制約的官能反應,如果這是現實中彼與此日以心鬪的原因,莊子、郭象與王夫之則提醒我們,我們有能力在發生反應前,感受到有別於現實面的,自我與他人的相互含攝。這個因修養而生之「時」並非是物理時間上的放緩或遲延,而是道之「先成」,沒有時空相之「虛」。感受上的相即指的是:我們仍能明白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官能反應,但我們確定自己可以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選擇,這個選擇源於身體對變化的持續參與,即使它們是如此微渺而難以感知。
  • Item
    《莊子》對「善意暴力」的思考
    (2023) 林慈涵; Lin, Tzu-Han
    本文追尋《莊子》所處理的社會問題,歸結出《莊子》是處理「善意的暴力」,此種暴力是以觀念與制度進行控制,以緩慢、間接而隱微的方式導致生命逐漸走向委靡。針對這樣的暴力型態,《莊子》指出根本問題在於施加者的「成心」判斷模式,而「成心」開展出的「依待結構」又會鞏固施加者誤以為的「權力認知」,導致暴力始終不斷運行。處理暴力的根本辦法是重探依據,「生命」是否得以安適是《莊子》的終極關懷,那麼一切的認知與行動都必須以「生命的安適」為「最高依據」。當「生命安適」成為最高依據,一方面會弱化原先偏差的控制,二方面儘管帶有控制性質的行動,也是利於生命生長而必要有的控制。欲實現這樣的理想狀態,必須要有對應的「心知條件」,透過對天、一、命的認識來養成,藉此將原先的「成心」判斷模式轉化為「鏡心」。依「鏡心」所開展出的行動會有著虛、時、化的特性,這一特性也是應當要有的「行動原則」。由此心知與行動所構成的狀態便是「自由」,當視野聚焦在個體,是主體能情緒通暢無礙而「精神自主」,亦能依據實際情況「創造選項」的「行動自主」,在限制中展現出最高的能動性;當視野聚焦在群體,是透過君主實現一個利生的生長環境,萬物得以依循自身需求成長,這便是一個萬物能各得其所,充滿多樣性而昌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