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李斯特《威廉泰爾》S.292/1 及 S.292/2 版本比較分析
    (2020) 余佩珊; Yu, Pei-Shan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代表作曲家之 一,作品涵蓋各類樂種,包括鋼琴、器樂曲、交響曲、室內樂、神劇及歌劇。李 斯特的藝術歌曲創作僅八十二首,雖然在作品的數量尚不及同時期的音樂家,例 如: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等,而 在藝術歌曲史文獻探討中也較少被提及,但李斯特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中,大膽地 在和聲色彩及調性上的運用,獨特的美學思想,展現音樂中的戲劇性,不僅僅只 是傳承古典時期的脈絡,更給予創新的技術展現了他的獨特的音樂風格,並且再 一次地藉由音樂創作深化了文學藝術的情境。 李斯特的《威廉泰爾》這組歌曲的歌詞是選自德國文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同名戲劇作品,李斯特以劇本第一幕開場的場景 譜寫三首歌曲:〈漁童〉( Der Fischerknabe )、〈牧羊人〉( Der Hirt )及〈高山獵人〉 ( Der Alpenjäger )。雖然這三首歌曲的主旨不在描述《威廉泰爾》的故事情節,只 是《威廉泰爾》的開場背景,但經由筆者的分析,可看出李斯特利用華麗轉調手 法及豐富和聲創作,來完整描繪席勒擬定標題的情境想像。 本論文是以〈漁童〉、〈牧羊人〉及〈高山獵人〉三首為探討主軸,對李斯 特 1845 年及 1850-60 年所創作的兩個不同版本進行分析。在李斯特長達七十五年 的生涯中,他從年輕炫風的華麗舞台,到年老時平靜的神職工作,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皆透過譜曲來表達。本論文擬藉由文獻探討來瞭解其時代背景,並透過樂曲分析及整理其創作手法,試圖理解李斯特在譜曲時對於音樂與詩意關聯的安排,期望深化筆者的演唱詮釋,也給予日後有意研究李斯特藝術歌曲的歌者能更有所幫助。
  • Item
    沃恩威廉斯三組聯篇歌曲之研究與詮釋 ─《生命之屋》、《旅行之歌》、《蕭芙四韻》
    (2013) 林中光; Chung-Kuang Lin
    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乃是二十世紀英國國民樂派最重要的推手,他的藝術歌曲完整呈現出統一的作曲家個人風格,這種風格更進一步成為二十世紀中期英國藝術歌曲最重要的風格之一。他創作的藝術歌曲及聯篇歌曲,無論是在音域上或是音色上,非常適合男中音演唱。因此,本論文以沃恩威廉斯對中聲部歌手最重要的三組聯篇歌曲作品-《生命之屋》、《旅行之歌》及《蕭芙四韻》為主要研究對象。分為以下四部分做深入之研究:第一部分為英國藝術歌曲與沃恩威廉斯。第二部分為三組聯篇歌曲之創作與簡述。第三部分為三組聯篇歌曲之比較性分析。第四部分為三組藝術歌曲之詮釋理念。最後的結論部分,乃是將前述四部分之中心要旨加以歸納、統整,精簡確實地驗證沃恩威廉斯之歷史定位、作曲手法與風格之轉變,以及如何成就二十世紀中期英國藝術歌曲的新風貌,同時提出筆者個人之演唱心得,期望對三部聯篇歌曲的演繹提供正面的建議。
  • Item
    辛德密特藝術歌曲之探討— 以作品18及四首1942年創作之英文歌曲為例
    (2013) 許雅萍
    十九世紀末社會風氣充滿著悲觀主義,渡過了世紀末後,人們原本期盼二十世紀的社會走向穩定狀態,生活變得富足、科學及文化會有良好的進步等等。但殊不知迎來的卻是一個發生兩次世界大戰,更加紛擾不安的時代。此時期的藝術發展走向前衛,藝術家透過各種前衛的手法,表達出自己內心感受。 辛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在開始創作時,也曾朝著前衛的方向發展。但與一般愛樂者的接觸,使得他開始反省音樂的意義,認為音樂不該只是作曲者單方面表達想法的工具,而應該是作曲家、演出者與聽者之間的溝通媒介。後來受到納粹政府對於前衛音樂打壓的影響,以及辛德密特作品在德國全面禁演,這些打擊都使得辛德密特的創作逐漸走回保守。然而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之下,辛德密特日趨保守的作風,便使得他在樂壇上日漸沈寂。 辛德密特早晚期的創作風格有所差異,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透過其1920年的作品18與晚期的四首1942年創作之英文歌曲在詩詞選用、創作風格上的分析,比較出前後其之間的不同。並於最後透過辛德密特風格之轉變原因,對於當代音樂發展提出省思。
  • Item
    澤姆林斯基藝術歌曲作品七與八之分析與詮釋
    (2013) 林盈真; Ying-Chen Lin
    維也納第二樂派(Second Vienna school)的先鋒澤姆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 1871-1942),在調性尚未完全瓦解之前,他以獨特的表現方式來呈現詩化音樂,影響學生荀貝格(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早期1908年之前的調性創作,也造就其他的學生如艾爾瑪(Alma Mahler Werfel,1879-1964)、康果爾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1897-1957)。 澤姆林斯基是一位身處於世代的交替之重要關鍵人物,不但是一位出色的 指揮家與作曲家,更是承接浪漫與現代時期許多作曲家的老師。在音樂史上的知名度始終沒有比他亦師亦友的同儕荀貝格有名,希望能深入探討其在音樂上承先啟後不可抹滅之重要地位。 本文針對兩組作品-《伊梅林玫瑰與其他歌曲作品七》(Irmelin Rose und andere Gesänge ,op. 7)與《塔樓守衛者之歌與其他歌曲作品八》(Turmwächterlied und andere Gesänge,op. 8),共九首歌曲深入分析其詩詞相關背景與樂曲結構,探討其創作手法特色,根據樂曲特性及詩詞與音樂之間的相關性提出詮釋之建議,並經由上述研究,探討澤姆林斯基之藝術歌曲創作風格,進而了解作品在音樂時代背景之其承先啟後與特性。
  • Item
    貝多芬的歌德歌曲分析與詮釋 ──以作品五十二等數首作品為例
    (2017) 李政崇; LI, Cheng-Chung
    本論文探討主題為貝多芬以歌德詩為詞,所創作的數首德文藝術歌曲。為了兼顧詮 釋需要,本論文只探討男性所能演唱之曲目。另外,為了男中音演唱方便,將部分音域 較高之曲目做適度移調。 貝多芬和歌德,在音樂和文學領域均各享有盛名,但是討論兩者之藝文創作交集的 資料卻不常見,本論文希望能適度彌補這項缺憾,如第一章所述,這是本論文主要之研 究動機。另外,為了了解兩人身處之年代以便與其創作風格相互驗證,本論文在第二章 簡單地介紹「古典主義音樂」與「狂飆突進運動」。歌德的生平要事記述於第三章,並 因本論文選用的藝術歌曲主題多為愛情,所以特別介紹歌德與女性的關係。同上,本論 文在第四章介紹貝多芬的生平,先以宏觀的方式介紹貝多芬一生的創作,然後再細述他 對於德文藝術歌曲的貢獻。第五章是本論文的重點,本論文首先條列貝多芬以歌德作品 創作的所有音樂作品,再介紹兩人在 1812 年夏天會面的經過,然後分析數首藝術歌曲, 提供中文翻譯以及詮釋心得。最末章是結論,總結本論文內容,以及本人研究貝多芬藝 術歌曲之後所得到的想法,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