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李翊菱小提琴學位音樂會曲目解說報告暨規劃理念
    (2022) 李翊菱; Lee, Yi-Ling
    國民樂派為浪漫樂派的重要分枝,浪漫主義的思潮鼓舞了主流西歐以外的作曲家創作富有自己國家風格的作品,這是筆者相當喜愛的風格,因此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是以國民樂派為主題。樂曲順序方面,上半場以葛拉納多斯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 帶有豐富和聲色彩以及優美旋律的奏鳴曲violin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H. 127 拉開序幕,再以舞蹈風格強烈並且有著華麗尾奏的聖桑 (Camile Saint-Saens, 1835-1921)前奏與隨想輪旋曲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Op. 28結束。下半場以和聲色彩多變、並且帶有怪誕風格的普羅科菲夫 (Srgei Prokofiev, 1891-1953)五首為小提琴與鋼琴的旋律Prokofiev Five Melodies for Violin and Piano,Op. 35a 作為開頭,最後在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 )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Grieg: Violin Sonata No.3, Op.45 第三樂章,緊湊且情緒高昂的尾奏中結束。筆者認為開頭是較為奇幻色彩、結尾富有氣勢的曲目安排較有一致性。整場音樂會的曲目有著較為炫技的片段、抒情優美的旋律、多變的和聲,期許能藉由準備此場音樂會精進自己的演奏技巧以及詮釋的能力。
  • Item
    浪漫琴歌
    (2020) 王琬儀; Wang, Wan-Yi
    巴瑞耶爾《兩把大提琴奏鳴曲》 包佩《兩把大提琴組曲作品16》 柴可夫斯基《憂傷圓舞曲作品51》 葛利格《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6》
  • Item
    愛德華・葛利格作品六十七《山中少女》分析與音樂詮釋
    (2014) 吳路得; Lu-Te Wu
    本論文以「挪威民族樂派之父」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的聯篇歌曲《山中少女》(Haugtussa, Op. 67)為主軸,透過歷史介紹挪威獨立運動引發的各層面文化改革。十八世紀起,歐洲各國響應民族主義,挪威人為脫離丹麥長期統治造成的各層面影響,開始一連串的文化復興運動。其中,書寫文字的變革與傳統音樂復興,直接影響藝文界發展,而音樂家與詩人透過自己的專長發揚祖國文化。 受到同僚啟發的葛利格,立定志向透過音樂將挪威之美傳送到世界各地。葛利格一生運用多種語言(德文、挪威語和丹麥語等)譜寫超過一百八十首歌曲,而《山中少女》詩詞選自十九世紀作家甘伯格(Arne Garborg, 1851-1924)的同名詩集,使用以挪威本地方言集結而成的「國族文字」(Landsmål) ,是挪威藝術歌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論文提供完整《山中少女》劇情介紹和歌詞中譯,使讀者理解歌曲之間的前後關聯,另外,也統整發音學習網站與書目,使演唱者有更多學習機會。 雖然礙於語言隔閡無法廣為流傳,《山中少女》蘊含豐富的挪威傳統素材,是葛利格音樂創作手法的最佳典範。筆者透過文獻、樂曲分析、演唱詮釋進行研究探討,融合挪威民謠復興運動與葛利格作曲特色,期待更多人藉此認識挪威藝術歌曲。
  • Item
    葛利格《抒情小品集》--以十二首選曲探討
    (2012) 黃佳華
      十九世紀,國民樂派的挪威作曲家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深入民間,探尋挪威本土音樂元素,並融入創作的音樂之中。   葛利格一生創作許多鋼琴小品,《抒情小品集》(Lyric Pieces)正是他花了三十七年創作並出版完成的鋼琴作品,一共十冊,包含六十六首個性小品,大多篇幅短小,每首均附標題,屬於「廣義的」標題音樂。葛利格將個人生活見聞、挪威自然之美等融入標題中,並運用挪威舞曲節奏、民間樂器──哈當格提琴的共鳴聲響及民謠中升四音的特徵音……等音樂元素,來營造音樂中的「挪威風格」。   《抒情小品集》中除挪威風格外,還存在著其他風格。其他風格的形成和葛利格在德國萊比錫音樂院求學期間,受舒曼及蕭邦的個性小品影響有關,以及中年從法國巴黎的音樂氛圍中得到的靈感,對和聲產生初探。另外,還有一些對具體事物的摹擬,如:鳥兒跳躍與鳴叫,饒富趣味。   透過對《抒情小品集》中樂曲標題及風格的研究,演奏者在詮釋挪威民間舞曲時需選擇適切的速度,強調該舞曲的節奏特色,與較戲劇性的力度對比;彈奏挪威風格較不明顯的樂曲時,則可表達其純真、抒情、詩意的本質,使用較柔和優美的音色,以期貼近作曲家的原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