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沃恩·威廉斯《中提琴與小型管弦樂組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3) 李畇誼; Lee, Yun-Yi
    沃恩.威廉斯是二十世紀英國代表性作曲家之一,他是身兼多職的音樂家,專業領域包含作曲、編曲、指揮、音樂史學家、辯論家、行政管理人員及音樂教師等,他也是推動英國民間音樂採集運動的貢獻者。他的《中提琴與小型管弦樂組曲》(Suite for Viola and Small Orchestra) 與其他二十世紀的中提琴作品相比之下,較鮮為人知,但其演奏技巧複雜,樂曲親和力高,也是一部不可小覷的作品,全曲分為三組,總共有八首樂曲,各有特色。本論文劃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有三節,分別概述作曲家生平、音樂創作特色和作曲家與民間音樂採集運動之間的關聯性;第二章有兩節,先詳述《中提琴與小型管弦樂組曲》的創作背景,再探究中提琴家泰悌斯 (Lionel Tertis, 1876-1975) 對此曲的影響;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樂曲分析和樂曲演奏詮釋,從每首曲目的特色、結構和演奏方法解說;最後在結語發表本篇論文的研究心得。
  • Item
    武滿徹與德布西兩首長笛、中提琴與豎琴三重奏之比較
    (2015) 張佳馨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 - 1918) 是音樂史上第一位採用長笛、中提琴與豎琴之編制創作室內樂的作曲家,屬於德布西晚期音樂風格的這首《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 (Sonata for Flute, Viola and Harp, 1915), 不僅是音樂史上的創新之作,亦成為後代作曲家爭相模仿使用的編制典範。在眾多相同編制的音樂作品當中,日本作曲家武滿徹 (Toru Takemitsu, 1930 - 1996) 所寫的同編制三重奏《於是,我知道那是風》 (そして、それが風であることを知った / And Then I Knew 'Twas Wind, 1992), 除了直接引用了德布西作品當中的音樂片段,在曲式、調性、動機、速度等方面,皆具備高度相關性,本論文除了個別分析這兩首樂曲之外,亦將針對兩首樂曲之相關性加以比較。此外,本論文亦將探討德布西與武滿徹他們各自所受到的日本、法國文化之影響,並探討兩位作曲家在音樂哲思上的共通點。
  • Item
    潘德瑞基《中提琴協奏曲》之作品研究及詮釋
    (2008) 張佳馨; CHIA-HSIN CHANG
    本論文以作曲家潘德瑞基生平為出發點,不僅詳述其作品特色與風格分期,進而探討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以及波蘭音樂發展脈絡,其中,特別以其中提琴協奏曲為例,探討其音樂寫作風格特色以及音樂發展技巧,再從個人的觀點,加以解說詮釋重點;最後,將此作品與其衍生作品"為獨奏中提琴的裝飾奏"加以比較,以期讓讀者對此作品有更加全面性之認識。
  • Item
    二十世紀後半三首中提琴經典獨奏作品演奏技巧研究
    (2017) 蔡秉璋; Tsai, Ping-Chang
    中提琴在西方音樂史上直至十九世紀以後才成為獨當一面的獨奏樂器,到了二十世紀經過樂器改良以及許多傑出中提琴演奏家出現,使得更多作曲家為中提琴創作樂曲,中提琴作品數量因而遽增,演奏技巧也隨之發展至極致,因此對於中提琴演奏者而言,研究新作品的演奏技巧成為重要課題。本論文藉由二十世紀後半葉三首經典獨奏作品,分別為貝里歐(Luciano Berio, 1925-2003)的《模進六》(Sequenza Ⅵ for Viola Solo, 1967)、潘德瑞茲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的《為獨奏中提琴的裝飾奏》(Cadenza per Viola Sola, 1984)以及李蓋悌(György Ligeti, 1923-2006)的《中提琴奏鳴曲》(Sonate for Viola Solo, 1991-1994),探討20世紀後半中提琴演奏技巧箇中奧妙,並藉由蓋詩•諾克斯(Garth Knox, 1956-)《中提琴空間》(Viola Space, 2009)和麥可•金伯(Michael Kimber, 1945-)《二十世紀音樂語法》(Twentieth-Century Idioms for Violists, 2012)兩本現代技法練習曲教本剖析,探討二十世紀音樂演奏技術的練習方法與應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