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討馬來西亞與臺灣高中學生對兩國「物質的分類」文本之閱讀理解(2021) 張麗芳; Teo, Lee-Fong摘要 本研究旨於探討馬來西亞與臺灣高中學生對兩國「物質的分類」文本之閱讀理解。以系統功能語言學(SFL) 作爲理論基礎,選取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M版)與臺灣龍騰版(T版)高中化學教科書之「物質的分類」單元作爲文本分析範疇,從科學詞彚的語意關係、視覺語法及圖文關係分析架構等面向探討兩國文本的「組織結構」與「表達語意關係的論述」之特性與差異。以文本的語言特性和圖示表徵結構為參考,分別設計成M版與T版閲讀理解測驗,作爲探討兩國高中學生對前揭文本之閱讀理解。本研究以線上表單的方式收取樣本,施測對象分別爲76位馬來西亞學生與68位臺灣學生。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兩國文本在組織結構上有實質的差異,M版科學內容較難閱讀理解,T版則以過度零 回指的形式來呈現簡潔的課文內容。 二、在語意關係方面,M版本文較傾向於類別關係的論述,T版不會偏重特定語意關係的 介紹;在圖示部分,兩國文本會採用不同的表徵類別來表達語意關係,部分蘊含不易識讀的語意訊息;在圖文部分,M版本文蘊含較多的語意訊息,而T版則在圖示中蘊含更豐富且不易識讀的語意訊息。 三、在測驗方面,兩國學生在M版測驗的作答表現相當,但在T版測驗的作答表現卻達到顯著差異(t(70)= -3.495, p =.001<.010)。針對「元素」概念定義之理解,兩國學生均持有高度比例的閲讀困難。 本研究藉由兩國學生對於不同國家文本之閱讀理解,提供科學教科書編輯者及科學教師教學上的參考與相互借鏡之處,促進讀者瞭解不同國家教科書在同一科學概念之特性與論述差異和如何精確表達語意關係有更深入之理解。Item 中小學科學教科書中「或」邏輯語義分析與生師對其語義理解的比較(2017) 廖斌吟; Liao, Pin-Yin邏輯連接詞(logical connectives),例如因此、當、或,在科學文本中無所不在,它們的功能不只是連接了詞語和句子,同時也體現了被連接詞語和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或」是一個基本的邏輯連接詞,其所指涉的邏輯語義卻不是一種而已。本文目的即在探討中小學科學教科書中「或」邏輯語義分析以及生師對「或」的語義理解。本研究首先以從漢語歷時語義文獻研究,得知「或」至少有五種含義:「兼容」、「排斥」、「等同」、「所有」、以及「兼有」。接著以「或」的五種邏輯語義為架構,邀請專家讀者組成審議小組針對中小學科學教科書進行內容分析,以瞭解教科書中各類「或」語義的分佈。 生師對「或」的語義理解則以「還原理解」和「辨識理解」兩方面進行探究。研究對象皆以方便取樣。「還原理解」方面,蒐集22名八年級學生和9名國中數理教師對科學語句中「或」的還原情形。「辨識理解」問卷則包括5題生活「或」和5題科學「或」試題,共調查70名七年級新生、60名七年級舊生、62名八年級學生和20名國高中科學教師對「或」語義的辨識。最後選取8名八年級學生和9名教師訪談釋讀「或」時所使用的線索和策略。 研究發現科學教科書中「或」語句存在5種邏輯語義,以兼容義所佔的比例最多,並且專家讀者判斷「或」的語義方面,有一致共識的語句的比例低於爭議句。在還原科學語句中「或」方面,國中生師的「或」還原率都低於50%,還原的填答種類複雜,跟「或」競爭排名第一的詞語是「和」,甚至學生讀者填「和」的比例高過於「或」。在辨識「或」的邏輯語義方面,國中學生對「或」的語義區辨程度低於科學教師,而七年級新生跟八年級學生對科學「或」語義區辨程度相當;生師對生活「或」語義的區辨程度高於科學「或」,唯有一題生活「或」語義是生師表現一樣,都區分不開的。根據訪談發現,生師釋讀「或」時會依據直覺、文字線索例如標點符號括號、「都有」等、以及先備知識來協助判斷。 最後,根據「或」潛在多元語義引發的複雜語義理解結果,提出教科書編寫者和科學教師唯有意識到描述邏輯語義關係的詞彙選擇和語法之重要性和必要性,運用其他相關語言資源和教學釋讀策略,方能增進學生對事件之間邏輯關係有更清晰的判斷,對科學概念有更全面、完整的理解。Item 初探九年級學生的閱讀信念與科學短文理解(2011) 古馥瑄; Gu, Fu-Syuan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討九年級學生的閱讀信念、先備知識如何影響其閱讀科學短文後的理解表現。本研究利用Schraw與Bruning (1996)所發展的閱讀信念量表來測量學生的閱讀信念,包括作者傳達信念(transmission belief)以及讀者建構信念(transaction belief);而閱讀理解表現則採用Kintsch所提出之建構整合模式(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為基礎,統計字詞、命題、情境模式的數量;並依照Schraw (2000)的回應類型分類,將學生回答的內容分為主題、批判、個人等三類,再依回答深度分別給1~3分。然後,以敘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卡方分析等方法來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對象為97位九年級學生,先請受試者填寫閱讀信念量表及主題先備知識測驗,接著進行科學短文的閱讀,最後再測驗其閱讀理解表現。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讀者建構信念強於作者傳達信念,兩者間達中度以上的正相關(t=13.42,p<0.01)。 (二)九年級學生對氣候變遷的先備知識得分屬常態分布。 (三)學生的內容理解表現在字詞與情境模式這兩個階層的表現較好,在命題階層的表現較差。但字詞階層與命題、情境模式階層並無顯著相關;而命題階層則與情境模式有負相關。 (四)學生所回應的情境模式內容多以主題回應為主,個人回應為輔,且普遍缺乏批判回應。另從回應內容發現,讀者的原有知識會影響回應內容,而原有知識很可能是錯誤概念。 (五)各項回應層次主要以中低階的層次一、二為主,少有較高階的層次三;整體的理解層次得分屬中間程度。 (六)先備知識與整體理解層次有顯著正相關,但與閱讀理解表現之相關詞彙數、概念數、想法數的相關性低。理解層次與想法數量達顯著正相關。 (七)閱讀信念得分的高低與閱讀理解表現之相關詞彙數、概念數、想法數、內容理解總量、回應類型的數量間的相關性偏低。 (八)閱讀信念類型與閱讀理解表現之相關詞彙數、概念數、想法數、內容理解總量、主題回應層次、批判回應類型、批判回應層次、個人回應類型、個人回應層次、整體理解層次間皆未達顯著相關,關聯性較低。 (九)閱讀信念類型與閱讀理解表現之主題回應類型達顯著相關;讀者建構信念偏高的閱讀信念類型(HH、HL)讀者會特別說明短文的訊息。 (十)讀者建構信念較高的學生在整體理解層次的表現屬高理解層次。 最後,則針對研究結果以及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討論及建議,作為教學上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高中生閱讀理解空間概念單元之因素模式研究(2010) 鍾宜軒; Yi-hsuan,Chung本研究旨在以實徵資料探究高中生的基礎語文能力、空間能力、閱讀理解先備知識、數學閱讀後設認知、數學閱讀情意等閱讀者本身的因素與教科書空間概念單元閱讀理解之間的關係,並建構一「高中生空間概念單元教科書閱讀理解之讀者因素模式」。首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含高級職業學校)一年級之學生為調查對象,並以九十八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擇優總分為依據進行樣本分層。研究工具包含自編之「國民中學幾何知識測驗」、「空間概念單元閱讀理解測驗」、改編修訂之「數學閱讀情意量表」、「數學閱讀後設認知量表」以及大考入學考試中心編訂之「學業性向測驗圖形分測驗」t與「學業性向測驗國語文分測驗」。本研究建構之「高中生空間概念單元教科書閱讀理解之讀者因素模式」透過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方法檢驗分析後發現,理論模式與實徵資料具有良好的適配,顯示本研究依據文獻所建構之模式在實務上得到相當的支持。研究結果顯示高中學生的基礎語文能力、空間能力、閱讀理解先備知識、數學閱讀後設認知、數學閱讀情意皆顯著影響學生在閱讀空間概念教科書的閱讀理解,其中以閱讀教科書所需的先備知識影響閱讀理解最鉅,其次則是數學閱讀情意。最後,本研究針對數學教科書閱讀理解模式建立、數學教實務與未來研究提供建議與參考。Item 國小學童認識信念、科學文本理解與推論能力之相關研究(2011) 林美馨; Mei-Hsin Lin本研究旨在透過讓學童閱讀具有不確定性的科學問題,探討國小學童的個人認識觀、科學探究看法、推論能力及對於科學文本的理解,並找出彼此間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是以質的研究方法為主,結合量的研究法,透過半結構性晤談法以及開放性紙筆測驗,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本研究樣本是以臺北市某國小三、六年級共120人進行研究,其中三年級佔60人,男生有30人,女生有30人;六年級佔60人,男生有30人,女生有30人。研究工具有「科學探究看法問卷」 、「科學文本理解問卷」、「閱讀情意問卷」以及「爭議性科學問題的晤談工具」含恐龍晤談文章 與文章晤談稿共四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t檢定、單因數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薛費事後比較法、卡方檢定以及單因數共變數分析等。 本研究重要發現如下: 1.國小學童對「知識的本質」的看法,大部分持多元論的觀點且趨近於知識為確定的立場;而對於「知的過程」的看法,則大部分持多元論的觀點。 2.學童對「科學方法」與「科學活動」的探究看法,大部分停留在前實證論階段;而學童對「科學證據」的科學探究看法,則大多能表達出實證論觀點。 3.三年級學童在「閱讀價值」、「閱讀挑戰」、「閱讀傾向」、「他人期望」及「個人閱讀興趣」的情意元素顯著高於六年級學童,且科學主題興趣與「閱讀價值」、「閱讀挑戰」、「閱讀傾向」、「他人期望」及「個人閱讀興趣」等五個情意元素,彼此間有顯著正相關。 4.學童對於透過問卷所測得的科學文本內容理解表現有高達約8成的正確率;且學童在閱讀完科學文章後,三年級學童平均能舉出文章中的一個證據或推論做為導致恐龍滅絕的理由,而六年級學童則可以舉出文章中的二個證據或推論做為導致恐龍滅絕的理由。 5.一般而言學童的論證能力(argumentation)並不強,大部分學童在「反論」與「反駁反論」的表現上,無法提出科學性理由做為論點,只能提出一般性的理由做為論點;只有在「論證」的表現(making arguments)上,六年級有超過一半的學童可以提出一個科學性的理由做為論點。 6.學童只在「他人期望」的閱讀情意部份,和透過晤談的方式所測出的科學文本理解有顯著正相關;其餘閱讀情意項目與科學主題興趣,皆和透過晤談或問卷所測出的科學文本理解間皆沒有顯著相關存在。 7.三、六年級學童在「知識的本質」與「知的過程」的認識觀、「科學方法」的探究看法、反思推論能力、與爭議性科學文本理解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8.六年級學童在「科學活動」、「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與「論證」、「反論」、「反駁反論」的思考推論表現,以及「隕石撞擊」、「火山爆發」兩篇文章的文本理解晤談表現與「火山爆發」的文本理解問卷表現,皆顯著高於三年級。 9.男、女生在「知的過程」之認識觀與「科學活動」、「科學方法」和「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及「論證」、「反論」的思考推論表現、「反思推論能力」、科學文本理解問卷表現以及「火山爆發」與「蟲蟲搞的鬼」的科學文本理解晤談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10.男生對「知識的本質」的認識觀比女生成熟,而在「隕石撞擊」的科學文本理解晤談表現與「反駁反論」的推論表現上,男生也顯著高於女生。 11.「知識本質」、「知的過程」之個人認識觀類型與科學文本理解晤談、問卷表現以及思考推論表現間,沒顯著差異存在。 12.「知識本質」之個人認識觀和「科學活動」與「科學方法」的探究看法有顯著差異,但和「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沒顯著差異;「知的過程」之個人認識觀和「科學活動」、「科學方法」與「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沒顯著差異。 13.科學文本理解晤談表現與「科學活動」的科學探究看法、「論證」、「反論」及「反駁反論」的推論表現,有顯著正相關或差異存在;而科學文本理解問卷表現只和「論證」、「反論」的推論表現、「科學活動」的探究看法,有顯著正相關或差異存在,和「反駁反論」、「科學方法」、「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沒顯著相關或差異存在。 14.「論證」推論表現和「科學方法」的探究看法,有顯著差異,和「科學活動」與「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沒有顯著差異;「反論」推論表現和「科學活動」的探究看法,有顯著差異,而和「科學方法」與「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沒有顯著差異;「反駁反論」推論表現則和「科學活動」、「科學方法」以及「科學證據」的探究看法間,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15.科學探究看法與科學文本理解會反應於推論表現上。Item 高中學生的個人閱讀信念與科學文本之閱讀理解以及意義建構過程的關係(2010) 劉苑莉; Yuan-Li Liu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台灣地區高中學生的個人閱讀信念與其科學文本閱讀理解與建構過程的關係。 本研究利用Schraw (2000)所發展的閱讀信念量表測量學生的個人閱讀信念,此量表分為兩個因素,分別為作者傳達信念(transmission belief)以及意義建構信念(transaction belief)。閱讀理解與意義建構過程之偵測擇採用Kinsch (1988)所提出之建構- 整合理論(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來進行分析。藉由此兩類資料來進行討論分析。 研究對象為261位高中一年級學生,受試者先進行個人閱讀信念量表的填寫,再由其中選取40位學生進行科學文章之閱讀,藉由閱讀一段文章,輔以半結構晤談的方式去分析學生對科學文本閱讀理解與建構的過程,進而探討個人閱讀信念與知識建構的關係。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 高一學生的意義建構信念強於作者傳達信念。(二)意義建構信念與作者傳達信念有統計上的相關;(三)受試者於閱讀禮節過程中所提取的字彙量與文本主題命題量兩者有統計相關,但字彙正確率與文本主題命題無顯著相關,此結果表示閱讀者對文章意義的記憶並不是記住他的每一個單字,而是記住他的意義。(四)當意義建構信念越高,讀者的整體文本理解以及在個人想法命題量就越高。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以及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情況與問題,提出討論及檢討,並給予教學上或未來研究上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