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華語文學系(106學年度起與華語文教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9
  • Item
    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
    (2013) 尤思怡; Yu See Yee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在過去50年來面臨人才外流問題。自優惠土著的新經濟政策於1970年代被制度化後,大馬的人才外流問題即呈現種族化(華、印族)傾向,且以地理上鄰近、具相同歷史文化淵源、經濟高速發展、積極吸納大馬人才的新加坡為最大移居國。本研究藉由訪談34位於1990年代後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並從教育移民轉化為技術移民的大馬(或原籍大馬)華族青年,探討這群外流人才的國家認同內涵及國籍選擇趨向。由於“認同”是與所處社會互動的結果,筆者亦依循他們在兩國的生活經歷,探討其現階段國家認同的形成軌跡。訪談於2011年9月至12月進行,正值大馬國內在野黨及民間反政府聲浪高漲、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緊之際,國籍選擇問題在此一特定時期更具張力。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國家”所賦予的主觀定義決定他們的國家認同及國籍選擇傾向。重視制度層面國家認同勝於文化層面國家認同者,往往無法在主觀意識上認同於馬來西亞。能成功調適政治化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者,傾向以家庭、鄉土、族群文化等文化層面的認同做為對馬來西亞的國家認同基礎。新加坡的生活經歷讓這群大馬華族青年對新馬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促使他們反思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政治及文化意義。全球化的衝擊亦削弱了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家的忠誠感。這類受訪者傾向於以公民權利及義務關係決定其國籍。 2008年起新加坡政府明確區別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部分永久居民的居留權亦不獲更新,以吸引永久居民歸化為公民。基於政治制度因素無法認同於馬來西亞者,傾向於歸化為新加坡籍。對馬來西亞具文化認同的受訪者,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就業、家庭及經濟考量,不少亦表示會在必要時更換國籍,但情感上仍歸屬於馬來西亞。有家庭的馬來西亞移民多採取配偶中一方歸化為新加坡籍的身份策略,以享有兩國公民權利。另有一類受訪者表示不會更換國籍,他們大部分將身為“馬來西亞人”視為自我認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加坡社會對於馬來西亞移民的接受程度因其他新移民的湧入而提高。筆者認為針對這群馬來西亞移民之國家認同研究,仍要回到新馬關係的歷史背景中探討。
  • Item
    鄰邦商人:越南阮氏皇朝華人在東北沿海地區的經濟活動(1802-1884)
    (2014) 武氏緣; Vu Thi Duyen
    越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許多港埠,從十二世紀李朝時已經成為國家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該地區因為與中國靠近,所以西元二世紀已有華人來往,並於此落地生根,他們對於越南東北部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十九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越南經濟展現了新的風貌。越南東北部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繁華,但仍然有重要而有特殊性的經濟地位。然而越南華人的相關研究,大部份的學術研究比較專注於研究中部與南部的華人,而忽略掉北部華人,尤其關於東北沿海地區華人的論文更為罕見。為何如此?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由於北部華人人數遠少於中南部,致使學者忽略其重要性;其二、資料殘缺,研究不易;其三、越南北部華人已經完全融入越南傳統的社會,難以尋訪尚保留傳統生活方式之華人。 十八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衰落之後,東南亞地區經濟恢復以華人為主角的形態。當時,中國跟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不僅是傳統的朝貢貿易,而東南亞各國則成為中國出口奢侈品的大市場,於是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又發展出新的形態。由於人口壓力,嚴重的經濟壓力導致中國的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福建地區的窮困人民大量移居海外;其中主要是小販、漁民、農民以及反清復明人士,他們多數至越南謀生,從此華人在越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社群,但經濟的主導力量還是華人,在這個時期越南稱之為「華僑」。華人經濟可分為合法與非法經濟活動兩大類。前者筆者將致力探討礦產、絲綢、糧食、香料、日用品與奢侈品的流通,而後者主要探討海盜、走私這兩大經濟活動。本論文將探討當時東北部沿海地區華人經濟形成的原因,特殊性以及其影響。最後,本文將探討華人在海防與廣寧兩大港口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 Item
    泰國清邁地區雲南華人無國籍現象社會關係之研究
    (2014) 何庭仙; Dueanphen Saeher
    本研究以泰國清邁地區的雲南無國籍華人為對象,透過瞭解無國籍人士的生活經驗,討論他們在泰國社會中所遇到的困境,並闡述無國籍人士與泰國的社會關係。無國籍的議題在學術上值得關注,造成無國籍現象的原因,各國不同。定居在泰國清邁的雲南華人,是因國共內戰而輾轉到泰國的國民黨軍隊、眷屬及一般居民,隨著時間推進,他們成了孤軍後裔。他們居住在困苦環境,也缺乏教育資源的山村裡,因為沒有國籍身分,阻礙著學子求學之路,自中學畢業者屈指可數,更遑論謀得一份工作,許多人尚未畢業便外出打工,這都是在難民村中雲南華人因無國籍所造成的處境,他們對人生的未來感到徬徨。 透過筆者的親身經歷,本研究從雲南無國籍華人對國籍的觀點、展望、情緒和感受,探討在清邁難民村雲南華人在無國籍狀態下所造成的社會現象,以及他們與社會關係情況。 本研究發現,按照當前泰國政府的國籍政策,在歷年來的泰國國籍法中,透過屬地主義取得泰籍是基本判定標準,但當移民人口眾多威脅到國家安全情況下,國籍法出現變化,例如為了因應因中南半島戰爭而逃至泰國的移民問題,在1972年臨時頒布革命委員會宣言第337號 (Decla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Council No.337) ,規定父母親原不具泰籍者之子女,即使其子女在泰國出生,其泰籍可能會被剝奪。雖然該政策形式上已被取消,但面對持續入境的移民,政府仍保持過去的心態,造成移民與其在泰國出生的子女無法順利取得國籍,或是國籍政策的反覆,承辦人員的處理效率不彰,均造成無國籍現象持續在泰國社會存在的原因。按照泰國國籍法對國籍取得的限制走向開放的情況下,無國籍問題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到一定的程度,拖延未決的原因,根據筆者的調查結果,原因有四:一是承辦人員不具相關法律知識、忽略與處理效率慢;二是無國籍人士不瞭解申請程序、提供不正確的個人資料、未獲得相關資訊;三是1965年泰國國籍法的問題及改變,並導致無國籍人士在泰國的增加;四因泰國政治不穩定而造成政策更迭。因此,使雲南無國籍華人無論在工作、受教、就醫、人身自由與財產權方面,都受到障礙,這使他們懷疑自己在泰國社會中存在的價值。
  • Item
    美國華裔第二代青年回流之探討
    (2016) 林映均; Lin, Yin-Chun
    美國長久以來為臺灣民眾移民最多的國家,其中又以留學生為移民的主體,從一九六二年政府放寬國外留學規定後,留美學生人數大增。這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多數留美就業,進而取得綠卡,成為美國公民。臺灣僑民外移時間主要在一九七零年後,特別是一九八○到一九九○這段期間。移民原因除了考慮美國薪資與社會福利結構優於臺灣外,也憂慮臺灣的教育品質,與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這些赴美臺灣移民子女,今日已成長為二十至四十歲的青年。近年來,這些年輕的美國華裔二代,回流臺灣的移民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為何這些年輕的華裔二代決定回流臺灣?他們認為今日臺灣的教育情況與需面對國際問題已無當年嚴峻,抑或臺灣有更吸引他們之處,使其不在乎臺灣環境的不利因素而願意回臺?本研究企圖深入剖析臺灣對年輕美國華裔二代的誘因,並探討他們回流的動向,對未來的計畫,以及在臺灣生活適應的困難,需要哪些協助……等因素。希望從中發現臺灣在國際人力市場中的優勢競爭力,同時也提供未來僑務參考。 由於回流人數缺乏完整的官方統計資料,本研究將參酌相關文獻資料與深度訪談結果做為撰寫參考。本研究採多元研究法,將文獻資料整理設計成半結構式問卷進行深度訪談。研究對象為二十二至三十八歲,回流臺灣的美國華裔二代,訪談人數共十四位。 根據研究結果,年輕華裔二代的回流大多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外在環境誘因與內在因素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決策。外在因素包括:臺灣便利的生活環境、友善的人文特質、就業考慮優勢。內在因素包括:文化追尋或族裔認同、人際紐帶與家庭因素……等。部分回流者的單一原因,是為了照顧回臺定居的父母,或返臺為接班家族事業而預做準備。 由於年輕華裔二代皆有臺灣生活經驗,因此在生活適應上難度較低,大多可以在三個月內完全適應,但是在職場文化方面的衝擊相對大了許多,包括公司倫理與溝通文化,皆是年輕華裔回流就業後需要面對的課題。此外,臺灣的低薪與超長工時,也會成為華裔回流後再度外移的主因。 從訪談中發現,若年輕華裔二代在童年時曾具備跟隨父母回臺居留的經驗,對臺灣的認同感較只回臺懇親者更強,他們大多希望未來能定居臺灣。對這些回流者而言,臺灣比出生地美國更像自己的故鄉。而對於只有返臺探親的年輕華裔子弟來說,臺灣是親切的地方,因此,他們很樂意在大學畢業後來臺尋求其他的生活體驗,可以是定居,也可以是生涯規劃的中繼站,甚或是前進中國的跳板。就整體而言,年輕華裔二代對未來發展的態度是開放的,充滿流動的可能,也充分展現了跨國主義的特色。
  • Item
    國別化華語教材設計-以《大宅們》、《大稻埕》二部電影為例
    (2018) 石崎麗蓉; Ishizaki, Reiyo
    全球持續在學習華語的熱潮中,同樣地日本也受到中國經濟與外交的力量,日語所稱之「中國語」-即華語的學習者仍然與日俱增。「中國語」對一般的日本人來説,意指中國本土使用的以簡體字書寫的公用語言。對於臺灣繁體字華語可能是一知半解、認識模糊。在日本所使用的華語教材也是所謂中國語教材為主流,臺灣華語教材仍稀少難求。 本研究將針對如何向日籍人士介紹臺灣華語與文化,進而對臺灣有進一層的認識,臺灣華語的認知與文化的傳播,瞭解長久以來臺日密切淵源不息的關係。臺日關係不僅是單方向地臺灣哈日族的增加,同樣地期許日籍人士哈“臺”族的倍增,間接地引起學習華語的動機,促進臺日友好關係爲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將藉由兩部華語電影的内容分析呈現臺灣多元化語言與文化。一為内容適合年輕人題材的《大宅們》,二為《大稻埕》提供日本人訪臺文化旅遊學習者學習。將電影中的臺詞轉化成教材,結合諸學者的文獻探討,編制一系列國別化適合日籍學習者的程度與年齡層可使用的影視華語教學設計與教案,運用全球華文網資源與網站,提供日籍學習者看見臺灣,以期激發學習華語的動機。 華語教材設計將遵循以下的原則:調查日本華語教材的現況與需求,編制適合日籍學習者的國別化教材教案。採納Douglas Brown的全語言教學觀,整合聽説讀寫四項技能的教學設計。選取電影中的拍攝場景為景點文化的介紹,以任務型教學法引導學習者作旅遊行前的先備知識輸入。旅遊中實際應用所學華語能進行簡單的語言溝通與交流,實際體驗臺灣民俗與文化。旅遊後回顧臺日文化的異同,對所學的基本華語作成果評量。透過影視中頻出的諧音對話,認識諧音文化與時代的新詞語。拓展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多元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以提高學習華語的成效與達成語言良好溝通的目標。
  • Item
    從求勝利到求生存:泰北華人文化之歷史形成與多元變異1953–1993年
    (2015) 卓素慧; Cho, Su-Hui
    本研究旨在提供進一步認識「泰北華人」新文化的形成與其變異之現象。俗 稱的「泰北中國難民村」並非是純「華裔」族群的村落,它是「華裔」、「漢人文 化」、「雲南文化」與泰北山區「跨境文化」多元互動、碰撞、鎔鑄新文化的洪爐 所在。 「戰爭」吸引了滇、緬、寮地區的華人與跨境族群為捍衛某種「政治認同」 的勝利而奮鬥;時代驟變,政治目標因情勢生變!孓然一身「寄居」泰國北部邊 境山區,義無反顧地捍衛頭上「中國人」的冠冕;在「異國他邦」的窘促生存條 件,現實的環境架構了「異族通婚」的平台,提供了同地區跨境族群文化發展的 機會。「家庭」是族群的基本單位,也是展現族群文化與精神的標準場域。 本論文從歷史文獻出發,透過田野觀察、對相關歷史事務經歷者的訪談,並 從當地原始文字資料或照片、刊物中,整理出在 1953~1993 年期間,泰北華人為 求生存與當地少數族群的互動、融合及其發展的過程,架構了新文化的溫床,也 彌補兵荒馬亂年代忽略的過程。印證了「華人」本身也是一個顯著的「跨境族群」 同時也呈現了「文化中國」的面貌。
  • Item
    行動載具運用於漢字教學的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智慧型手機結合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
    (2017) 白芬茹; Pai, Fen-Ru
    有感於非漢字文化圈的華語學習者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所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書寫漢字,但由於課堂時間有限,華語教師很難逐字教導寫漢字,因此漢字的書寫練習,得靠學習者於課後自行完成,常需依賴生字簿上的筆順提示枯燥地反覆練習,本研究期望能以生動的漢字筆畫順序動畫提升學習者練習寫漢字的學習動機,以增強漢字學習的成效。由於現代科技發達,網路及行動載具普及,即時通訊軟體也成為人們重要的溝通平台,本研究乃藉此結合漢字筆畫順序動畫之數位教材,試探能否提升受試者之漢字學習成效。 本研究以智慧型手機結合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群組聊天室當作學習平台,傳送漢字筆畫順序動畫影音檔及微型教學影片作為補充教材,讓25位華語文能力測驗A1級以下非漢字文化圈之受試者自主學習,並將當日所學之漢字手寫作業拍照上傳Line群組,經過四週(20天)實驗課程,最後以19位受試者之前後測及問卷作為量化的研究數據,並佐以訪談資料,作為質性分析,探討行動載具之智慧型手機結合即時通訊軟體Line運用於漢字教學的成效。 經統計分析結果,後測成績高於前測,有顯著性差異;又歸納分析訪談資料及問卷數據,得到受試者因使用本研究行動學習方式,感受學習上之便利性、即時性,及無所不在之反覆練習,因而提高了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結果;由此可見,行動載具學習工具對於漢字學習有正向之助益。
  • Item
    當代新馬華文女性書寫與女性形象
    (2017) 陳文麗; Tan, Wen-Li
    本論文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她們的小説和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作爲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類型並進行分類,從中探析小說文本世界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 馬華文學和新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源自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在將近一世紀裡,華人在新馬辛勤筆耕,尤其對本土的文化發展、身份認同、國族議題特別關心。特別是在馬華文壇中,男作家可謂文壇的主力,不管是人數或作品數量基本上都遠遠超過女性作家與作品,女作家始終處於邊緣的地位。處在書寫邊緣的女作家雖多順應大環境的寫作主題進行創作,但卻也仍有投身於比較不為主流所關注的女性議題進行小說的創作。至於新華文學女作家是在二十世紀七、八〇年代崛起的。從整體的新華文學來看,新華女作家不論是參與人數或作品數量與男作家旗鼓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佔了一定的優勢。然而這時期的新華女作家也較少有意識地對女性相關議題進行書寫。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雖是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然而由於歷史與發展的因素使兩地的女性文學同中存異,兩地華人女作家的女性小說的是華人文學中值得進一步進行研究的一環。 女性作家帶著女性視角書寫的文學作品往往帶著女性特質,對女性自身的內省與批判更為尖銳而貼近女性本身。因此本論文擬以四位新馬華女作家,即新華文學的尤今和張曦娜以及馬華文學的商晚筠和賀淑芳,以及她們的小說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文本的解讀分析,論述並概括出作為新馬華文文學女性作家代表的她們,在多元文化民族國家的文化語境中塑造了怎樣的女性形象,接著從女性文學批評、女性主義理論及文化批評等角度對她們小說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進行初步的爬梳與探討。旨在從不同的角度對新馬兩地的女性書寫進行深一層的理論研究,希望將之引至一個新的視域。
  • Item
    華泰語言溝通策略分析在商業應用之研究-以曼谷房地產業交易為例
    (2017) 李昕; Peer Dumrongrat
    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須透過有效的溝通來了解彼此,因此有效的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溝通過程與方式,是重要的一環。在中華文化的傳統理財觀念中「有土斯有財」,取得土地成為人們投資保值資產的最佳選擇,因此房地產對中華文化國家而言是舉足輕重與不可或缺的產業。近年以來,由於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力提升,東南亞海外不動產投資在台灣成為許多投資者的新寵。本研究目的於使用溝通民族志方法,研究語言與社會生活中的互連,旨在透過言語中實際存在的抽象語言與文化關係,來探討溝通行為、言語之含義與過程,來研究與分析華泰語言溝通曼谷房地產業交易交際情景的構造與用語,以更了解台灣與泰國房地產之雙方文化與語言應用技巧。 本研究以溝通民族志以及參與觀察為研究方法,透過泰國房地產說明會的台灣與泰國人主持人之溝通技巧來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對於華泰語言溝通用語方面,由於台灣人對於泰國曼谷地理位置不熟悉,因此在曼谷房地產服務業溝通交際中需要更多運用曼谷與台灣之特色區域舉例釋義做對照,讓客戶對曼谷該區域更容易理解且可實質想像對照,可以減少溝通曼谷該區域之樣貌,讓溝通更順利更有效。在台泰房地產文化差異方面,由於台灣與泰國對於房地產商業用語及房地產規格設置差異,台泰房地產投資產業方面的講師或等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僅要學會語言,專業用語等,更要了解雙方的文化,因此跨文化溝通能力是海外房地產投資產業之服務人員十分重要的職能。
  • Item
    探究情境沉浸對初級華語聽力理解之影響
    (2017) 廖佳盈; Liao, Chia-Ying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以虛擬實境創造之情境沉浸對聽力理解之影響,以27名華語初級學習者為對象,採取單組相依樣本設計進行為期六週的實驗,比較以圖片及虛擬實境作為聽力輔助之效果。實驗期間,學生每週輪流接受兩種聽力組合,包括以聲音搭配圖片的傳統組合以及聲音搭配Second Life(3D虛擬實境)的沉浸組合輔助聆聽聽力材料,並進行聽力測驗檢測聽力理解表現。透過比較學生的測驗成績以及實驗中及實驗後問卷填答以及訪談結果,以考察三個研究問題:包括(一)兩種多模態組合是否對華語聽力理解成績有影響?(二)學生對於多模態組合運用於聽力理解之偏好態度是否有差異?以及(三)多模態組合是否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研究結果發現,在聽力理解方面,沉浸組合的聽力理解成績顯著高於傳統組合,表示沉浸組合對聽力理解的作用較強。在偏好態度方面,學生喜好沉浸組合的比例遠高於傳統組合,並對未來使用更多虛擬實境於華語學習有高度意願。在學習策略方面,雖然未達顯著差異,但是在沉浸組合下,學生採取的策略數量較多,且在不同的組合下,學習者最頻繁以及使用最少的策略有所不同。此研究為3D虛擬實境運用於聽力理解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結果可供未來利用虛擬實境運用於華語教學聽力學習相關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