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方案教學法由美國傳入我國之歷史探究
    (2019) 楊佳慧; Yang, Chia-Hui
    與方案教學法(The project method)有關的教學實施,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已經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且此一教學法之精神內涵及其運用轉傳相傳,其經由大陸,再傳入臺灣的歷史也為期不短。本研究的主旨即在探討方案教學法由美國之緣起,進而傳入大陸與臺灣的發展演進,從中探究方案教學法的真義,並尋繹方案教學法對臺灣有關教育問題的啟示。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方法為主,透過文獻、史料的整理、歸納及分析,瞭解方案教學法之歷史脈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析方案教學法之溯源與開展;第三章、第四章探究方案教學法傳入我國之理論與實務研究的情況;第五章則為全文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當今倡行專題式學習的臺灣學界人士,雖有部分已經能掌握專題式學習係緣起於Kilpatrick首倡的方案教學法之史實,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其由美國傳入大陸,再經由大陸傳入臺灣的歷史發展過程。於此一傳延的過程中,不僅在理論方面曾出現大量的專著,在實務方面也有少數學校進行實驗之事實。本研究以為,掌握這段歷史,對於深入理解專題式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應有正面的作用。
  • Item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12-??) 張建成; Jason Chien-Chen Chang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本文之整理與歸納。
  • Item
    臺灣受僱者疲勞的分布狀況與相關因素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2007-02-01) 張晏蓉; 葉婉榆; 陳春萬; 陳秋蓉; 石東生; 鄭雅文; Chang, YJ.; Yeh, WY.; Chen, CW.; Chen, CJ.; Shih, TS.; Cheng, Y.
    目標:了解國內受僱工作者疲勞狀況的社會分布及相關因素。 方法:資料源自2004年全國受僱員工調查共計男性8906人,女性6382人。以「哥本哈根疲勞量表」做為測量疲勞的工具,包括「一般疲勞」與「工作相關疲勞」兩個分量表。問卷中也測量其他因素包括工作時數、工作負荷、工作控制感、教育程度、職業等級、家庭照顧負荷等。 結果:12.7% 的男性與9.1% 的女性在調查前一週中工作49小時或以上。在所有年齡層與職等中,女性受僱者的疲勞指數皆顯著高於男性。當依性別分析,我們發現在女性受僱者中,高職等、高教育程度者的疲勞指數高於低職等、低教育程度者。然而在男性受僱者中,疲勞指數並沒有清楚的社會階層分布。複迴歸分析發現,每週工時49小時或以上者、工作心理負荷量較高者、以及家中有六歲以下幼兒或失能老人者,乃是疲勞的高危險族群。另外,45歲以下受僱者的「工作相關疲勞」指數亦顯著高於45歲以上的受僱者。 結論:本研究指出受僱者疲勞的高危險群,提供未來職場健康促進策略之方向。
  • Item
    台灣地區高級職業學校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 究:共同科目環境教育教材內容分析
    (1991-05-18) 晏涵文; 劉潔心; 邱詩揚
    本研究旨在分析台灣地區高職現行共同教 材中,所含環境教育內容之「質」與「量」。藉 以瞭解各科教材目前涵蓋環境教育概念之比重 、分布情形及其內涵,以作為未來高職環境教育 教材編擬修訂及學生課程發展之依據。 本研究經建構「高職環境教育概念分析架 構」,廷聘資深高職教師進行評定分析員訓練研 習會後,以「內容分析研究法」及「專家座談會 」二方式,分析高職共同科目國文、三民主義、 倫理道德、軍護、地理、生物及自然科學概論等七科目,所得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1.高職共同科目中,以「自然科學概論」及 「倫理道德(國友版)」所含環境教育概念數最多 ,其含量約佔全教材之十分之一;國文及地理(東 大版)科之含量最少,均不及全教材之百分之三。 2.共同科目環境教育教材中概念分布情形, 以「公害汙染」概念數最多(佔26.8%),且分布平均 於七個科目中,僅三民主義所含此類概念較少(僅 佔1%);其餘「資源」、「環境倫理」、「生態平 衡」、「人口」四類,概念數含量依次遞減,且呈 現各科明顯分布不均情形;而「地球」此類概念 含量最少(佔1.74%),且分布不均最嚴重,不僅有四 科(地理、三民主義、倫理道德、軍護)沒有任何 地球概念,且其他科含量亦微乎其微。此顯示除 在含量的增加外,同時要注意考慮各類環教概念 平均分布在各科之間的原則。 3.在各科目之環教概念中,以國文科教材所 含概念中屬於「主要概念」的比例最多(佔 94.4%),其次為自然科學概論與倫理道德科;然三民 主義與地理兩科「次要概念」超過全概念數之 一半以上。此類科目極待編入以環教為「主要 概念」陳述方式的教材內容。 4.共同科目環境教材的「質」方面,多科仍 偏向「以事實為中心」的環境問題陳述,缺乏「 以人為中心」的互動陳述,其實許多內容只需編 者筆鋒稍轉換或文字上進一步陳述即可成為「 以人為中心」的環境教育教材;另部分教材雖已提及些許環教概念,且在並無脫離原主旨之虞下 ,卻未能周全或深入陳述環教概念,致使概念傳達 不清,顯示編者對環境教育概念內涵之體認仍有 待提昇。 5.共同科目教材中之習題,作業或練習均多 屬知識層面的認知領域目標,缺乏以「價值」或 「技能」導向的活動內容。對能使學生瞭解周 遭環境並幫助學生作明智決定的思考性作業亦 付之闕如,此確是高職現行共同科目教材可改進之處。
  • Item
    Empowering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al Review, 2011-10-14) Chen, Peiy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ffect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n their self-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action. Seventeen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for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most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ed stigmatized identity and low self-esteem before entering college. Participating in native student clubs and a non-formal tribal service program empowered students to raise their ethnic consciousnes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ffected development of their positive self-concep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The effects of perceptive transformation also empowered meaningful connections in these students to personal career choices and sustainability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 Item
    Leadership Prepar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8-06-??) 符碧真; 王秀槐
    隨著社會大眾對學校績效表現的要求日益提高,學校校長的責任日漸加重,各國教育學者力圖找出最適合培育校長的模式,以期培育出能發揮領導效能的校長。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與我國中學校長培育模式有何不同,並進一步探究社會文化脈絡如何衍生出兩種不同的培育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兩國校長在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以及訓練過程、選拔過程上均有明顯不同。此可能源自於美國中學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專業模式」,而我國校長培育較傾向採取「經驗模式」所致。「專業模式」係指接受大學提供之專業訓練課程並通過專業認證之培育模式,「經驗模式」係指在中小學校現場經長期經驗累積、職級逐步升遷之培育模式。美國採取「專業模式」可能與西方社會強調「事」與重「理論」的文化脈絡有關,而我國採取「經驗模式」則可能與華人社會強調「人」與重「實務」的文化脈絡有關。
  • Item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4-06-??) 戴曉霞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主要可以分由學生、教師、課程及研究四個方向來進行。由於國際學生的流動人數龐大,其消費構成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市場,因此招收外國學生不只有利於長期政治、經貿關係的耕耘、國家競爭力的提昇,更是重要的外銷服務性產品,故工業先進∕新興國家無不將之視為既是高等教育、也是政治和經濟的重要策略。本文由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市場的類型與規模切入,並分析我國和亞太地區吸引最多外國學生的澳洲、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外國學生政策。透過比較研究,本文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具有多重目標,為了完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特定目標,各國必須選擇相對應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國際化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是過度重視招收外國學生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本文也發現,亞太地區外國學生有高度區域化和集中的情形。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就這個角度而言,區域化的程度更勝全球化。
  • Item
    A Principled Eclec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Writing in Taiwa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3-??) 閔慧慈
    長久以來,本地教師在英文寫作教學法上,均師法美、英、澳等英語系國家學者。但不論是「語言導向」、「成果導向」、「過程導向」或「文體導向」等英文寫作教學法,只能解決本地學生英文寫作的部分問題。筆者根據主張「後教學法」學者Kumaravadivelu「宏觀策略架構」中的三大原則:地域特殊性、教師實用性及啟發學生潛能性(Kumaravadivelu, 2006: 69),提出一兼容並蓄之英語寫作教學方式。此一教學方式,不僅批判檢視主流寫作教學法所隱含之西方文化觀點,並修正適應臺灣大學生英語寫作之需要,更強調授課教師依學生及寫作情境需求自創寫作教學法。筆者除闡述此一教學方式之理論架構外,亦以實例簡介此一教學方式。
  • Item
    市場化與大學理治模式變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莫家豪; 羅浩俊
    80年代伊始,大學管理及發展不斷受到「市場化」浪潮的衝擊。各國政府在面對財政緊絀,而社會需求又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採取了不同對應策略,比如推行「下放權力」政策,藉此動員地方政府及至非國家團體參與教育事業發展。此外,各地政府更推出不同「節源增效」措施,甚至運用流行於市場營運的信念、原則和做法來管理及營運公共事業和公營部門,目標是要令公共服務變得更能適應市場需要。其實,以上談及的「市場化」作法,不單流行於歐美,也遍及澳洲、東亞及至中國大陸。為了不斷加強自身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下的競爭性,不同國家∕政府都在高等教育領域推出各種各樣的改革,甚至引用市場原則和手法來管理及營運高等教育。本文試圖比較香港及臺灣兩地近年高等教育的發展,並對兩地高等教育市場化的背景,具體發展概況、理治模式的轉變及其影響進行分析。